燎唐第278章 吵吵當中有學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燎唐 >>燎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8章 吵吵當中有學問

第278章 吵吵當中有學問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8日  作者:那一片白樺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那一片白樺 | 燎唐 

選擇:


如果可能,高漢是真不想當這有名無實的破巫王,這身份沒得到多少好處,凈招惹一些本來就跟自己沒半個銅子兒的麻煩了,比如眼前這群各有打算的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geilix

“這是越陷越深、越弄越復雜的架式啊……”高漢摸著下巴細細琢磨著。

眾巫都不出聲,靜靜地等著高漢的表態。

良久之后,高漢開口打破了場中的寂靜:“跟我說說你們到底想要什么?”

邛姥率先說道:“我們只想過上富足、安定的生活。”

“邛姥差亦,權力、榮耀、財富才是我們的所求。”立即有巫者反駁到。

“不對,不對,不服王命、無拘無束才是真的……”

“丫們的要求倒不少,還很有造反精神!”巫者們立即給出了各種各樣的回答,聽得高漢眼角一蹦一蹦的,“那你們期望我怎么做?”

“希望巫王帶領我們遠居嶺南,立志圖強,重復遠古榮光。”百越和黔南的巫者立即在這一點上取得了一致,其他巫者一付理所當然的樣子,也不反對。

事實上,直到現在,“歸化”二字只不過是書面上的字眼兒,也是大唐與各邊區互相妥協的結果。這些地區的人對大唐的統治還并沒有完全認同,只要不鬧事,朝堂上的人也懶得管這些在他們看來不服管教的化外之民。

高漢清楚地知道,這種現狀只是暫時的。隨著氣候越來越干旱,南方沼澤消退,可耕之地越來越多,他們居住的地方會被逐漸開發。尤其是當發現這些地方有金銀煤鐵之類的豐富礦產時,任何當政者都不會作視這些風水寶地不被利用,到那時……

“漢也好,唐也罷,只要不刻之以苛,我等部族無二心。”邛姥緩緩說出了不同的答案。

高漢點點頭,扶著此老說道:“邛姥所言大善。”

“邛姥,你真的是老了,毫無進取之心。”

“就是,你怎么能這樣說,豈不是擾亂我王的心意?”

有部分巫者們立即不干了,“她是黃帝后人,自然不希望巫王帶著咱們反對漢家王朝了,巫王你可不能受其蠱惑啊,帝尤傳人怎么可能不干點驚天動地的大事?”

眾巫各說各理,當即便吵的一塌糊涂。

高漢氣得直磨牙:“這尼瑪還沒在一起干事兒就這樣,真要干點什么,你們些人能指望得上?”

小金恰在此時回來了,看它大天下東一頭西一頭亂撞的樣子,高漢就知道沒追上,心里更加急躁。

“都他娘的給老子閉嘴!這都過去多少年了,還提那些陳芝麻、爛谷子的事干什么?你們現在誰敢說自己是純正的黎民,沒有黃帝族血統?少拿血脈傳承作文章。老子有要事去辦,沒功夫跟你們瞎扯蛋!”

高漢大喝一聲,全場皆靜,手點眾巫:“要進取心是吧?權力、榮耀、財富都是好東西,但是你們自己說說這幾樣是為自己還是為部民?”

在高漢的逼問下,被點者目光閃爍、不予回應。

“擾亂我的心意?我有什么心意值得你們為我爭取?”高漢冷冷一笑,“帝尤傳人就得驚天動地?丫腦袋裝的是腦子還是漿糊?現在國力強盛的大唐容你們胡來?又有什么理由放著好日子不好好過,非得把腦袋別褲腰上,玩自己和他人的命?”

“巫王這是不想管我們?”有巫者不樂意了。

“想管,可你們這種態度我管不了。”高漢的語氣愈發冰冷,“今天之前,你們認識我是誰?知道我有什么能力幫助你們?誰肯真心聽我的?遠古已遠,巫者各相淡漠。現如今,你們無非都是想借我巫王的名頭來搞事。事妥,皆大歡喜,我成就一番虛名。事敗,把我一丟,跟你們沒關系。某雖年輕,但這點識人斷事之能還是有的。”

此言一出,神女長吁了一口氣。她就怕高漢年輕,會意氣用事,被這幫人架起來不知所以。天未變,人先亂,到時候少不得要與高漢有所爭執,到那時就枉費與高漢相識一場了。

有別樣心思的巫者被點破心思,有些惶惶不安,也有不甘心者出聲道:“巫王此說讓人寒心吶,我們的日子并不好過……”

“寒心?我讓你們過上苦日子的?漢地之所以強,便是因為歷代開明的主政者都有放眼四海之志,廣納百川之懷,反之則敗。而你們,大都在窮山溝里龜縮一隅、自驕自傲、不思通聯、不學有術,如此安能不弱、累及部民同為之苦?”

“可傳統和民風得保持啊。”

這一句代表了大部分巫者的擔憂,也意味著部族間的隔閡。

“能為部民過好的便是好傳統,不能的要之何用?”高漢臉色稍緩道,“當然,保持傳統不是擯棄自身特點,好的東西還是要堅持。漢地文明融合各朝各代才保持了一直的領先,我們與漢地在地緣和血脈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能學一些對自己有用的有何不好?”

“我們即使想學也沒地方學,漢家人視我等為蠻夷,也少有人愿意教我們的。”

話題在高漢的影響下有些偏了,開始注重現實問題,這是高漢所喜聞樂見的。

“我想這是長久以來互相蔑視的結果。孔子一代圣人誰人不知?早在一千多年前便因郯子之說,有‘見于郊子而學之’之舉,發‘學在四夷’之嘆。他先進,我有遠古傳承,可見學問是需要互相探討的。”

高漢直接斷章取義道,沒辦法,誰讓孔圣人名氣大呢?

“你們要相信真正作學問的學者是愿意秉承‘有教無類’之說的,我們之間唯獨缺少溝通。打打殺殺之類的只能拉仇恨,換不來真和平,那種失之偏頗的溝通不要也罷。”

邛姥笑瞇瞇地問道:“巫王這是有想法了吧?”

吵吵是一門學問,匹夫糾纏三日不得要領,智者一語便可道破玄機,比如此時的邛姥就幫高漢點了題。

當然,大家都不是笨蛋。實力未壯大之前,造反就意味著失敗、甚至是死亡。所以初次相識就宣泄不滿吵吵了半天,不過是在互相試探對方的態度和底線而已,尤其是高漢和神女的。現在總算是找到了聯通點學習、交流。

“神女出山應天變,為的是人和,自然少不了要與各部族交通。巫山之學想必也不輸于漢地,你們何不往而求之?”高漢連下把球踢給了神女。

歸根結底,問題因她而起,光看熱鬧哪成?這是一個各部族為實現發展急待解決的問題,也是一個引子。有接觸才有了解,進而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其他事情。

“自古治水堵不如疏,治人也是如此。巫山就多辛苦辛苦,能者多勞嘛。”高漢暗中向神女傳音道。

神女瞪了高漢一眼,隨后向眾巫說道:“各部如有這個心思,可派人來巫山,我巫山現在就有不少學館可供學習之用,不夠可以再建。”

蜀中巫者和部分跟巫山關系較好的巫者自然大喜,仍有一半的巫者不太愿意凡事都聽神女的,眼睛不由地都看向了高漢。

高漢一掃間便明白了,這些人都是九黎、百越遺脈,雖然遠古仇恨已經淡不可追了,但這不代表他們現在心里沒有芥蒂。

“我在雪域有一個大家庭,各族人都有,也辦學,就是道路有些遠,還要舉家北遷到西域,不太方便……”

“這沒問題,只要是巫王肯教授。”立即有巫者斷言到,應和者不少。

“我之學源于漢地卻異于漢學,叫科學,也不是誰都能接受得了的,所以我要的學子都是孩子和少年,不要成人。”

啥叫科學這幫人弄不明白,只要孩子這一條也挺另類,但讓高漢意外的是仍然有不少巫者堅持要送人到高漢那里。

“丑話說到頭里,我那里條件不好,來的人不但要學習,將來還要學會自己養活自己,也可能會跟著我打仗,要死人的。”

“如此最好……”

看著他們一臉喜色,高漢不明白自己設置了這些前提怎么支持者更多了?不由得疑惑地瞅向了神女。

神女皺了皺眉,暗中傳音道:“九黎之民喜戰不懼戰,有部民能跟你這巫王一起戰斗他們自然樂此不疲。不過,你得防備他們架著你學黎貪。”

“呃。”高漢沒想到會是這個原因,“話既然已經說了,且行且看吧。”

高漢沒時間,選送學子由各部自行承辦。象雄太遠了,眾人商定先由折朵帶到東女,過后等高漢回去時一齊帶走。

天光大亮,眾巫熱烈地討論了一陣子便紛紛告辭而去。走前十二巫衛給悄悄地向他們交代了什么,高漢在跟神女聊天,也沒刻意去聽。最后,人平臺上只剩下了巫山一眾和邛姥所率二十幾人。

“都是挺愛學習的人吶。”高漢有些感慨地對神女說道。

“應該說都不笨。不學就要受苦、挨打,還有我這神女、你這巫王的名頭使然。”神女輕笑道,隨即異常疑惑地問高漢:“這‘科學’是哪家的學問?”

“集百家之長,合中外之大成者。”又是這個問題,高漢暴汗,邊說邊抱起昏迷的卓不二,打算趕緊走人。

神女一把扯住了他,“你走可以,但卓先生不行,我要帶他回巫山調養……”


上一章  |  燎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