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1419章 新時自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19章 新時自信

第1419章 新時自信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05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1419.

書名:1419.作者:

親本站域名:"君子聚義堂"的簡寫諧音juyit,很好記哦!好看的小說

“如果我有那個打算,當年就自己做事了,不會依靠你來做那些事情。但是你前世是新時代的人,比我了解的知識面更豐富,比我也看的更遠。而且更重要的是你也比我年輕一大代人。我雖然知識面并不如你廣闊,但是卻了解我們的新朝必須要有足夠的時間才能真正的脫變。我們不知道后代如何,后代不會有我們一樣兩世為人的經歷。我們需要比較長時間的努力來使天下真正變化,才能為這時代的革新事業奠定必要的基礎。。。”

**的話沒有再讓張海懷疑,因為父子二人的相處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張海十分確信:如果**是個極有野心的人,那么從自己九歲那年開始就會有無數的機會了。

當然,**提到“后代”的時候也讓張海清醒起來:似乎自己對子女的教育,也到了應該加緊注意的時候了。如果新朝在未來面臨考驗,那么很可能就與張天、張宇這一代人有關了。

張宇是個性格木訥而平庸的孩子,又是戴罪之人李千蘭的后代。更重要的問題還在于張宇出生于張海率領大軍西征的時候,雖然似乎從出生的年月上分析沒有什么大問題。但張海身邊從宋子悅到石壘那里懷疑張宇血統正統性的看法一直都存在。

張天的優勢不用提了,首先是正妻嫡子,其次是在天資和表現上似乎也比張宇強了不是一點兒半點兒。剛剛不到兩歲的年紀,就已經開始能清楚的說話并能表達很多想說的意思了,盡管詞匯量還稍顯現幼稚。但是相比其他同齡孩子的天資是毋庸置疑的。

在這個問題上張海也有過很多思考:如果自己開創的王朝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封建王朝,那么守成之君資質差一點兒并不是什么問題,只要能有正常的智商和社會認知即可。可是從新朝近十年來的發展態勢來看,今后的新朝有很大的概率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自己的后代乃至下下代很可能遭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政治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是一個平庸的守成之君能夠應付的來了,他必須擁有必要的才能。至于做人可靠不可靠乃至品性問題雖然同樣重要,但是卻擺不到能力方面的高度之上了。

基于這一點,張海的教育理念在經過同很多人的商討之后還是打算有所調整:當張天進入少年時代后就盡早成婚,像尋常人家那樣十五六歲即可,而不是非要等到二十歲以后。而且:對于一個有能力的君主和接班人來說最有意義的培養那就是從基層做起領導一個地區了。

當然,只要培養的不是藝術家科學家,從兒時開始就搞“快樂教育”顯然也并不合理。在盡量不過度的情況下張海也覺得應該讓張天更早的接觸一些知識。

至于張宇,張海也有著自己的打算,并且最終還是決定把一些話同已是階下囚的李千蘭講清楚。

就這樣,張海在稍做休息之后的第二天下午就來到了未名宮的秘牢之中再次見到了李千蘭。

“千蘭,你跟隨我這么多年,又為我們新朝立下了不世之功。這一次我過來并不是要做出什么重要的決定,只是想問問一些真心話。我希望你能坦然的告訴我。。。”

此時的李千蘭已經從恐懼和愧疚之中恢復過來,長期肩負重任還有已經成年的年紀變得讓李千蘭比兒時的時候更為堅韌了許多。

“如果此時我成為你的階下囚,我的命運將會如何?”張海平靜的問道,并不像給李千蘭太多的暗示。

李千蘭這時有些憂傷的解釋道:“我。。。是我太貪婪了。我想要我的宇兒保住今后的命運,能夠承擔起歷史的責任。我還想要。。。像要圣主只在我一個人的身邊。我確實沒有傷害圣主的打算,可是現在說這一切都沒有太大的意義了。反而有一絲可能動搖圣主的心智。。。”

見到張海似乎并沒有阻攔的意思,李千蘭就繼續連忙說道:“圣主,這里的秘牢在這宮中很有可能難以長久的保密的,不論有何種措施我想也應該是如此。如果我在這里存在一天,后來的人特別誰我們的后代就有可能得知只要能夠讓圣主的感覺和印象更好,就是謀逆也有可能得到諒解并且有生的希望。這可是大忌啊!”

張海沉默許久,似乎有些為難。李千蘭卻似乎大致猜測出了張海在顧慮什么,見張海沒有阻攔自己言談的意思,就繼續說道:“圣主應該將我秘密的處以極刑才對,這件事情為了新朝的面子著想或許無需向外公之于天下,但一定不能再宮內留下隱患。。。”

張海還是多少有些顧慮,思索片刻也覺得沒有什么必要來隱瞞:“過去有人言: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覺得是否以極刑處決于你再過十年來看看吧。人的性格乃至成不成才是難以預料的。我并不知道過早表現出太過強勢的天兒今后是否能夠承擔其重任,或者即便能夠承擔其重任,他的立場和態度符合不符合天下的要求。如果失去了天兒,又因為你的事而讓宇兒怨恨于我,那至少就少了一個備選的機會。而且,舊朝時的規律是否適用于新朝,我還需要十年的時間來驗證。千蘭放心吧,我是受到天帝眷顧的人,這些年來也經歷了不少,不會輕易的重新陷入危急之中的。”

張海本來下定決心同過去那個優柔寡斷的自己徹底決裂,李千蘭必然要為其行為付出代價,否則各方面的負面后果實在太大。可是在這個時候張海卻想起了西安事變的事情。面對把兄弟造成一定利益損害的謀反,同樣帶來了生命的危險,蔣某人的選擇卻是公開的終身囚禁張學良而不是處以極刑。難道自己的于李千蘭的關系還及不上張蔣么?難道自己的政權比蔣更為脆弱么?古時謀反必誅親族而且要處以極刑,實際上是個君權沒有靠譜依靠情況下的無奈選擇。但哪怕是近代蔣那樣的人,有了新式的權力依靠,似乎就未必要按舊時的原則來行事了。君子聚義堂小說閱讀網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