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353章 梅雨欲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3章 梅雨欲來

第353章 梅雨欲來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13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字體:

字號:


作者:女俠獨孤雯

李魁奇率領著船隊行進在泉州至福州的海面上,自從荷蘭人在前年的時候遭遇到慘重的失敗上千人的隊伍幾乎全軍覆沒,鄭一官也下落不明之后,巴達維亞就似乎再沒有向彭湖一帶派出過多少援兵了。[77nt.]泉州海上之路這個東亞海面上最豐厚的蛋糕幾乎完全被以李魁奇為首的海盜勢力壟斷。李魁奇是一個不講面子行事也很霸道的人,但是對大陸上的一些消息卻并非完全不知曉。明朝政權雖然還占據著不少地盤但事實上已經茍延殘喘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北方那支強悍的軍隊在這幾年的戰中幾乎比關外的建奴還要令人不可思議的一系列勝利他也是知道的。

可是當新朝大軍結束了為時一兩年的對峙轉入對福建的大舉進攻的時候,平日里我行我素的李魁奇再也做不住了。他決定率領龐大的船隊同孤軍深入福州府的新軍步兵旅主力進行一場試探性的決戰。在手下的不少人看來:在陸上與那傳說中的強軍進行正面交鋒是極為不智的做法,即便獲勝也會得不償失。

“我們這樣做值得么?何苦去為那明廷賣命?前些年的時候在長江水戰的時候,海上的兄弟們又不是不知道那伙強賊火器的厲害。那火炮如此犀利,步軍陸師說不定會有什么等待著我們,難道就不能同那新朝好好談談?我們可以接受明廷的招撫,換個東家又如何?”鐘斌有些無耐的說道。

“如果這樣想,那么很好,你可以去試試看!”李魁奇乃至李旦等人不是沒有同北面的新朝政權等人聯絡過。得到的回應卻是東西和財物留下,而人:準備回去好好接受改造,靠正常日子過活。或五年,或十年之,海面上將不可能還有你們謀取不當利益的余地,趁早自動解除武裝。92Ks

這種荷蘭人都未成有過的強硬與蠻橫態度不僅僅讓李魁奇格外氣憤,也了解到福建現在不少人所真正面臨的局面:如果讓一個像明初那樣的統治力極強的王朝奪取了天下,整個泉州的海貿或許都將衰敗,要復興那是難以預料的很長時間之后了。而從北方不少地方傳來的消息看:這張海等人恐怕比當年的朱元璋更有過之。在他們的治下,甚至不允許任何地方上的豪強大族出現,不論怎樣的妥協也沒有。擁有強悍武力的他們甚至把負責治安的軍隊直接駐扎在鄉一級。只要了解了解那些從北方逃難來的人們,就不難想象今后的大陸將是一個什么局面。

李魁奇在這王朝興替之季所做出的選擇同泉州的很多人一樣:那就是準備收拾足夠的金銀細軟人力準備跑路。最合適的地方當然是如今還算是一片楚女之地的東蕃島。東蕃島上土著強悍而且瘴癘比福建一帶嚴重很多,但如果趕走了島上的其他勢力,再加以開墾容納這自己一族算是夠了,不過這一切都需要時間。然而正在李魁奇等人準備撤退到金廈一帶并將重要的利益向彭湖東蕃轉移的時候卻傳來了新朝大軍突然間進兵的消息。李魁奇便決定聯合熊文燦準備抗擊來襲的敵人,派除小股精銳參加福建北線參加了重創幾個公安軍步兵營的戰了解到一些“實際情況”之后李魁奇便覺得這股傳聞中兇悍無比的敵人雖然擁有犀利的火器,但還沒有到完全無法一戰的地步。

“這此我們派出的人馬都是對福州乃至泉州一帶的地形頗為熟悉的核心骨干了,就算我們無法取勝也要讓北方來的那股人意識到我們的力量,讓它不敢輕易的進逼泉州乃至金夏,以為我們爭取時間。”李魁奇最后還是向鐘斌等人耐心的解釋道。

常說海盜不善陸戰,可這僅僅是同近代模式的軍隊相比較的。數十年來已經在海面上積累了不少財富的海主們在擁有龐大的人力和硬通貨的情況下,很輕易也擁有了不俗的陸海裝備及地面戰的實力。這次在明廷的支持和默許之下就動員了三萬余堪戰力量外加云集在福州一帶的鄉勇共計五萬左右的大軍準備給沿水路進逼到距離福州城已經不遠的新軍主力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進攻。以十倍的兵力和不利火器發揮的地形環境來企圖達到給北面的強敵以震懾的目的。在此之前似乎已經有可靠的消息:進軍福州的是新軍中的“第四旅”傳聞新朝軍隊中的隊伍有個特點:翻號越靠后的單位戰能力相對就差些。各主力旅中最精銳的是張海直屬的近衛部隊,其次是劉洪濤李峰所長期率領的第二,第三旅。至于這第四旅,在歷次大戰中算是出場較少的了。

出身南方的人往往并不喜歡連綿的梅雨季節,不過此時不論是福州城內的熊文燦還是正在大海上航行的李魁奇等人都期望著這陰雨連綿的日子能持續的更久些。最好雨夜的日子也更多些。

雖然主要是沿水路行軍,又有及為強悍的火力,不過王新盟率領的第四旅總計四余名官兵還是以相對密集接近傳統的隊形來扎營。并且除了在一些特殊地段,能步行沿河行軍的情況就步行沿河行軍,并派出大量的偵察人員。

直到四月中旬前后的時候才抵達距離福州城不遠的白沙陣一帶,這一帶方圓三里左右的地方都是相對平坦的丘陵或平川。

“如果你是熊文燦李旦等人,你會選擇在福州或是泉州決戰還是在這里決戰?”王新盟向一名旅部的參謀問道。

“如果敵軍集大軍從福州出發,這里似乎就是最理想的正面決戰場所了。”新軍隊伍當中的指揮類人才其實并不算多,這名合格的“參謀”其實也是兼任第四旅一營營長的職務,算是張海眾學塾弟子中實戰和領會科學化的軍事理論都算是較好的。

“守城的一方總是占據優勢,尤其是在背靠海的情況下。但這只是傳統觀念。我軍自起兵以來似乎就沒有什么攻不下的堅城。從京師再到南京都是一日而下,我想即便是敵人那里也并非不了解我軍在這方面的威名。而我軍算是失利轉進的戰斗中,慶云之戰算是一次。鄒縣那一戰也不怎么成功。在這多陰雨的地方及時節,如果有雨的夜晚進行大估摸的夜間雨戰,只要兵力足夠并不是沒有能夠重創我軍的可能。畢竟夜戰近戰誰也說不好的。”

“那你認為要達成這樣的目的需要多少兵力?”王新盟又問道。

“在雨夜戰和山地雨夜行軍中中擁有完善的組織指揮,雨具齊全,黑暗中的戰中至少能夠于進攻中承受三成以上傷亡。這樣的軍隊如果有五萬以上那或許有成功的可能只是可能。”身為第一營營長的參謀回道。

王新盟聽到這個回到心中才算大致安定下來:這樣的精銳,僅憑福建一省之地外加上那些海上的巨寇,是不論如何也難以湊出來的。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這東南一帶將論不到自己起兵,早就如同后金那樣坐大了。

滬ICP備11016960號9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