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352章 進軍福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2章 進軍福建

第352章 進軍福建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13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字體:

字號:


作者:女俠獨孤雯

舊歷四月春末夏初時節的福建并沒有像北方來的戰士們想象的那樣炎熱,至少并不比四五月間的夏季北方熱多少,較多的雨天還使得北方某些地方盛夏那種酷熱幾乎沒有了。92Ks隊伍住宿在某些高地上的時候還顯得有些格外涼爽。

“這樣的氣候,我們就算是披甲行軍也沒有什么嘛。圣上是不是覺得我們新兵較多的第四旅太驕氣了?”

“那全身甲看起來多威武,而且還實用。摔在刀板陷坑里都不會負傷。咱著次出戰穿的叫個啥?怎么看怎么像一群和親出嫁的公主!價錢花費比優良的鎧甲還貴,可頂什么用?稍經訓練的普通鄉間弓手或許都可以穿透我們身上的婦人衣裝外加鎖子甲了。”一名第四旅的班長抱怨道。

那輕如無物般的絲巾與輕紗發下來的時候,南下的戰士們都管這些外套叫做“婦人衣裝”路過的治安軍步兵營戰士們雖然不敢對主力旅的官兵們指手畫腳,可那種嘲笑和鄙視的目光卻讓所有南下的戰士們心里有些不痛快。

“婦人衣裝怎么了?難道還會影響我軍將給敵人帶來的鐵血印象?你們如果誰不愿意穿那也無所謂,交給連部保管就可以了。”第四旅的連長們按照要求大多這樣對戰士們說道。

既然上面的語氣上沒有硬性要求,就算是人少的時候戰士們也不愿意穿這貴族公主們一般的輕紗。

不過行軍的時候走在福建山岳叢林一帶的地方的時候,那些沒有穿“婦人衣裝”的戰士們還是覺察出了不對。福建一帶的蚊蟲并不比北方大的,并沒有傳聞中“三個蚊子一碟菜,一刺一個大腫包”那樣恐怖,不過意志力卻似乎比北方的蚊蟲強出很多,蚊香和許多驅蟲藥物的性能在這些蚊子面前都大打折扣。

這還算次要的,部隊進入延平府地界后有些地方的井水在沸煮之后在飲用之后依然會讓人有中毒反應,就是某些水流不算很急的河流也是如此。雖然因為毒物的淡薄不至于有當下減員的效果,卻也拖累了不少連隊中戰士們的行軍速度。

看到其他人的不少做法,那些不愿意帶這些輕紗的戰士們才知道這價格不菲的輕紗主要用:一是防蚊,二是沸煮之外另一種獲得潔凈水源的方法。

舊時南方地區的非戰斗減員,水源和蚊蟲是最主要的原因。其實相比西南東南亞等熱帶地區,春末夏初的福建根本算不上什么太為惡劣的地方,大軍正常的戰不會超過每年百分之二三的非戰死亡率,在傳統軍隊看來:這根本不是什么問題。

可是在新軍主力部隊中早在集中培訓教育中就管束這樣一種軍事思想:軍隊當然應該軍備吃苦耐勞的精神,但在擁有一切條件可以改善部隊生存狀況的情況下,舒適度的提高也是戰斗力的重要反應。他至少能使一支部隊時刻處于良好的狀態。

沸煮開水后可以讓大部分的微生物及細菌類的骯物消失用,可組織嚴密的敵國戰地的情況下還會出現很多無機物人為投毒的情況,或者無機類的骯臟物。這種物品就要用質地優良的輕紗甚至金紗來過濾了。

隊伍規模不像傳統軍隊那么大又擁有極強的火力和戰斗力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在主力旅軍需方面:錢是最不重要也最不值錢的東西,甚至工本也是如此。

行進在山中的主力率并不承擔清鄉掃蕩的任務,主要任務是攻占福州并協同第三旅攻陷泉州,以威脅敵經濟和軍事上戰略重鎮的手段來迫使敵人能夠動員的主力決戰。

不過從隊伍進入福建深處不久開始就感受到了這里窘異于北方不少地方,幾乎不存在只要有錢就可以利用的民眾。語言難通,民眾因為長期的聚集而抱團。而且因為近兩年的長期戰備對峙在軍事準備方面似乎也遠遠好于全國其他地方。

這種情況新軍高層早在策劃全國進軍的行動的時候就早有最終的規劃:新政權從不養法不責眾的習慣,不論是誰,不論是什么人。只要不服從大軍的命令,不拆除違章土圍等建筑,不交出武器完全服從隊伍的安派,那就一律格殺勿論。

“當地的民眾并不了解我們,若是大部分同我們做對怎么辦?”也有弟子曾經提出這樣的疑問。

“明初朱元璋有湖廣填四川,我們以后大不了用更容易接受普通話的北方人來填閩粵就可以了!”張海沒有發言,但弟子李峰卻早就知道師傅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殺氣騰騰的說道。大有“全世界大多數人不信**,那就讓世界只剩下**者減輕地球壓力”的血紅決心。

在南方家族主義的堡壘地區,新朝從主力部隊到輔助部隊也如同另一位面的滿清一樣甚至采取了更為嚴厲的鎮壓措施。在這多山而民風不算弱的福建一帶,帶來的不是北方地區那樣現實主義下的威服而是更為強烈的抵抗。

這些抵抗的確給進入福建的新編公安軍部隊帶來了不小的傷亡與麻煩,再加上輔助部隊沒有主力旅那么多應付堅壁清野的手段,一時間被遏止在延平、福州府的北部一線。

而第四旅的戰士們在最初遇到那些從山林里近距離突然沖出來的人群以投矛發射器和投石索等工具進行的襲擾的時候似乎還有些慌亂。在一次面對萬余人地武鄉勇的突襲的時候傷亡百余人。

當發現在都沒有重甲的掩護下不僅僅是自己的隊伍容易在近距離的突襲中負傷,進攻的敵群在隊伍上攜帶的一種七十公斤身管的超輕型火炮的轟擊下也會大規模的出現傷亡,甚至在臥倒和有工事掩護的情況下依托燧發排槍向進攻之敵展開迎戰的時候幾乎是一邊倒的局面后,也就在也沒有了對這種大規模近戰突襲的恐懼。

不過第四旅旅長王新盟的壓力卻是沉重的:這次南下過程中第一次發生了在戰斗中丟失燧發排槍等先進武器的事情,還不止一支。這是張海等人的主力部隊中自武安山寨以來的歷次戰斗幾乎從沒有發生過的。

“幾支燧發排槍一共可以隨時發射的子彈不過十幾發,在敵人的手里不過相當于多了十幾支鳥槍兵而已。”雖然下屬這樣安慰,可王新盟的心卻還是有些不安,在福州府的進軍中變的格外小心起來。

滬ICP備11016960號9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