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398章 均陽之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撼唐 >>撼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8章 均陽之戰

第398章 均陽之戰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一包黃果樹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包黃果樹 | 撼唐 
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沿著漢水北上,將要到丹水的時候,卓立在戰艦之上的楊侑已經看見了殷紅的江面,在江面橫七豎八的,還有著死尸漂浮著,有隋兵,也有唐兵,身上插滿了箭羽,有的尸體甚至被河水給泡漲了。[.]

即使沒有看見均陽城發生的戰斗,楊侑也能憑江面上的情況,猜出這一戰的慘烈,看來唐軍已經打定了注意,死守城池,而在巨大的壓力下,韓世諤只能采取了強攻網游之無敵箭神。

楊侑搖搖頭,他并沒有限定韓世諤數日內必須拿下均陽,而韓世諤一味強攻,證明他太想立功了。

戰艦繼續前行,當戰艦破開血紅的丹水,抵達均陽城外的時候,楊侑看到的是慘烈的一幕。隋軍正在拼死攻城,喊殺聲震天,而均陽城頭上,唐軍已經有了充分的準備,礌石、檑木,甚至還準備了很多的油汁。

隋軍剛剛攻上去,無數礌石檑木不要命地砸下,將隋軍的云梯、臨車等攻城器械給砸壞,不少隋軍被砸中,倒在地上哀叫,甚至有的士兵頭顱被砸了一個大坑,當即躺在地上,再也爬不起來。

而在隋軍攻勢最為猛烈的地方,唐軍將油汁灑在了江面上,點燃了大火,利用火勢來阻礙隋軍的進攻。

楊侑在戰艦上凝視著均陽城的戰事,若有所思。均陽城原本不算大城,但是,此時的均陽城顯然不像一般的城池,即使沒有親自測量,楊侑也能看出均陽城至少加高了兩尺。

在古代,不是每一座縣城都有城墻,因為修建城墻不僅要用石頭、土,還需要糯米、蘆葦等物,其中糯米尤其重要,它是重要的粘合劑,不要說在亂世,就是和平時期,建造城墻需要的糯米都是非常多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縣城都有城墻。

一般城墻,高在十五尺左右,而此時的均陽城,目測在二十尺,應該是加高了。就在楊侑看著的均陽城戰局的時候,隋軍的攻勢越發的猛烈了,楊侑遠在丹水之上,仍然能清清楚楚地聽見廝殺之聲。

而在東側,隋軍的鼓點聲越發的猛烈了,隋軍前赴后繼攻向城頭,更多的臨車、攻城塔、云梯等攻城器械在隋軍的指揮下,朝著均陽東門沖殺而去。

由于均陽靠著丹水,護城河非常寬闊,雖然不及襄陽城的五十多丈寬,但也有二十多丈,相比其他城池,護城河算是非常寬了。隋軍的臨車、攻城塔運送過去,根本無法靠近均陽城頭,只能在臨車頂上射出箭羽,但是由于距離的關系,箭羽射到均陽城頭的時候,已經是強弩之末,對唐軍造不成太大的威脅。

而云梯的作用更小,隋軍只能通過城門兩側攻擊,這里的護城河最為窄小,但臨車和攻城塔卻沖不過來,不能發揮出優勢。

楊侑在戰艦上觀察了半響,發現了隋軍的劣勢天下無妞不識君閱讀。從如今的戰局看來,唐軍就是早有準備了,盡管心中有些不愿,但楊侑不得不承認,這一次自己的確失策了。

不過想想也就釋然,沒有任何計謀不被識破,自己還是小看了趙慈景了啊!

而要統一天下,計謀固然重要,真正的血戰必然會發生,尤其是這種慘烈的攻城戰,更是不可避免。如今唐軍已經有了準備,韓世諤難道沒有什么妙計嗎?

就在楊侑想著的時候,一艘艨艟戰艦移動了過來,楊侑凝視了一眼,便看出這艘艨艟戰艦上有何人。片刻之后,韓世諤急匆匆地來了,他臉上掛著汗水,心中焦急萬分。

韓世諤想不到陛下竟然會來到這里,這讓他有一種失職的屈辱之感,陛下來到了這里,是對他攻城不利的不滿啊。他快步走到楊侑身邊數步外,半跪著:“臣韓世諤參見陛下!”

“韓愛卿免禮!”楊侑抬抬手,示意他起來。

韓世諤站起身,擦了一把汗,他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么說,就在這時,楊侑開口問道:“韓愛卿,城中的情況怎樣了?”

“陛下,均陽城的守將叫做王長諧,此人似乎早有準備,整個淅陽郡的戰船有一半在這里。臣幾次讓張將軍率領水軍攻擊,卻被唐軍擊退。”韓世諤說道。

“張將軍在何處?”楊侑問道。

“他受了點傷,正在大營中安歇。”韓世諤回答。

楊侑皺眉,張鎮周是老將了,他都受傷了,證明這一戰非常困難,“走,去大營!”楊侑吩咐。

戰艦開始移動,片刻之后到了岸邊,楊侑帶著眾將上岸。這時隋軍依舊在攻城,楊侑皺了皺眉,道:“先讓三軍撤回來。”

“喏!”韓世諤應著。

韓世諤這一戰雖然不利,但他的營寨卻扎的極有章法,楊侑只是遠遠看見,心中忍不住贊嘆一聲。韓世諤的駐扎之地是一處高地,又近水源,可以觀察四周。

楊侑邁步進入大營,張鎮周已經得到消息,在親兵的扶持下,走了出來,看見楊侑,想要跪下,道:“臣參見……”

“老將軍有傷在身,不必多禮妖扇!”楊侑擺擺手,看見張鎮周的胸前一片殷紅,問道:“傷勢怎樣?”

“多謝陛下關心,這是小傷,休息幾日就好。”張鎮周說道。

“都進帳再說!”楊侑走向大帳。

眾人在大帳內依次坐下,楊侑擺擺手,道:“張將軍,你是如何受的傷?”

張鎮周臉色一紅,他也想不到唐軍竟然如此精于水戰。事實上隋軍的戰艦還要大一些,但在丹水,卻有些施展不開。唐軍的戰艦雖然小,卻比較靈活,他們采用游擊戰,與隋軍周旋,而且,他們對丹水的水文非常熟悉,十幾名精通水性的士兵偷偷潛入了江水,鑿穿了船底。使得兩艘樓船沉沒。

楊侑這才明白為什么沒有看見樓船,而是幾艘艨艟,原來樓船竟然被鑿穿了。襄陽的這一支戰艦,是大隋原來的戰艦,在隋明帝士氣所建造,而不是楊侑的設計,如果是楊侑的設計,絕不會被人鑿沉。

樓船被鑿穿,水軍大將張鎮周由于身著鎧甲,行動不便,這才在混戰中受傷,幸虧親兵死戰,這才逃了出來。

楊侑聽了,心中沉思著,偽唐放棄了弘農郡,卻沒有放棄淅陽郡,這是因為淅陽郡的特殊條件所限制的,既然是這樣,那就意味著偽唐已經不會放棄淅陽郡。

淅陽郡有一萬五千人,武關又有數千,如此多的軍隊,非一戰而定,而隋軍只有襄陽兵馬,在兵力上其實不占優。

楊侑在營中踱步,該怎樣破均陽?

均陽城內,守將王長諧終于松了一口氣,在得到隋軍攻來的消息之后,他建議趙慈景留守南鄉,自己卻帶著親兵趕赴均陽,由于大唐一直在經營淅陽郡,尤其是均陽地扼丹水、漢水,地理位置比南鄉更為重要,是淅陽郡的重中之重。

數日以來,隋軍白日攻城,晚上休息,攻打均陽不遺余力。王長諧雖然擋住了隋軍的進攻,可是他也十分擔心。此時大唐在淅陽郡的部署大約是這樣:均陽四千人,南鄉六千人,丹水城則有兩千人,其他各城人數不多。

這個兵力不算少,但是王長諧知道他不可能得到李淵的支援,并州的戰事他非常清楚,大唐根本沒有余力支援他,但是,他又不能放棄淅陽郡零仙。

而隋軍,已經有了荊襄縱深,王長諧對隋軍在荊襄的部署還算了解,所以一旦隋軍大肆攻來,他怎么擋得住?

王長諧下了城墻,擦了一把汗,問著一邊的親兵:“丹水城那邊,可有消息?”

“啟稟將軍,目前尚未有消息!”親兵回答。

王長諧點點頭,丹水城沒有隋軍,情況就好了許多,這樣他就有足夠的兵力,來抵擋隋軍。不過為了安全起見,他覺得還是要讓武關的李大亮知道這邊的情況,讓他隨時做好準備,支援丹水城。

“將護城河清理干凈,換一批新兵繼續巡邏,記住,隋軍大兵壓境,必須要時刻注意。”王長諧又吩咐。

命令剛剛傳達下去,就有一名傳令兵匆匆而來,:“將軍,根據消息,隋帝已經趕到了均陽!”

王長諧吃了一驚,隋帝竟然趕到了這里?當初李淵攻打大興城,王長諧是李淵的部將之一,他與李淵一樣,經歷過失敗,也經歷過成功。

對于楊侑,他的感情十分復雜,他不得不承認當初關中的斗智,是李淵失敗了,可是不管怎樣,李淵還是成功奪取了大興城,隨后建立了大隋。

在那之后,王長諧得到了李淵的信任,駐守淅陽郡。那個時候,王長諧就在想,以后遇見楊侑,會是在怎樣的情形下?那個時候,楊侑又會使用怎樣的詭計?

王長諧的心中沒有底,他慢慢地走在青石板上,一邊走一邊思考。

從兵力上來說,隋軍并不占優,可是面對楊侑,均陽城的四千兵馬似乎又不夠了,有時候打仗的計謀非常重要,一個計謀足抵萬軍。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也就是這個道理。

不管怎樣,王長諧覺得死守均陽城是必須的,出戰的話,恐怕會落入楊侑的圈套,打定了注意之后,王長諧立刻下令,全城戒嚴,任何人不得外出,也嚴禁任何人進入均陽城。

版權所有20122012第八區,遼ICP備08001010號1


上一章  |  撼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