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397章 戰事不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撼唐 >>撼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7章 戰事不利

第397章 戰事不利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一包黃果樹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包黃果樹 | 撼唐 
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一個時辰后,獨孤武師和獨孤千山兩兄弟就將消息帶回來了,告訴楊侑,史萬寶在城西的一所頗大的宅子,并將唐鍇的情況簡單說了,楊侑吩咐錦衣衛繼續密切監視唐府的一舉一動(397章)。

不久,又有消息傳來,唐府內有數只信鴿飛起,朝著西北方向飛去。楊侑不用看也能猜到一二,無非是通知長安、武關和淅陽郡。

與王世充的聯盟,不過是暫時的,事實上至今為止,兩軍沒有軍事上的聯盟,如果硬要說有關系,也只能是說是已經完成的那場交易,除此之外,便只有楊侑答應了王世充,要將他的次子送回去的條件女配的翻身手冊。

實際意義上的結盟與否并不重要,關鍵是要讓李淵覺得大隋和王世充已經結盟。李淵相信的可能,足有七成。因為他李淵能和李密結盟,憑什么王世充不能和大隋結盟?

只要李淵如此覺得,他就難以拉攏王世充,給大隋攻取淅陽郡創造一個條件。淅陽郡一旦拿下,隨時可以攻打武關。

韓世偔已經了離開了南陽,他的目標是率領襄陽的兵馬,迅速奪取均陽縣,然后逐步蠶食淅陽郡。兩日后,錦衣衛的密探得到消息,駐守淅陽郡的唐軍有向內鄉靠近的趨勢,為了配合唐軍,楊侑迅速在南陽大張旗鼓進進出出。

第一日,五千人馬清晨出城,傍晚時分回來。第二日、第三日依舊如此,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問題,可是,細心的史萬寶經過觀察,發現每一日出去的隋軍回來之后,都會少五百人,甚至,第三日出去的士兵與平常的士兵不同,好像是衙役假扮的。

如果說李秀寧對楊侑非常了解,那么史萬寶也不差,當初他可是連接吃了楊侑的虧,如今勢必要小心謹慎了。史萬寶明白了,隋軍偷天換日,實際上派出了數千士兵偷襲淅陽郡。這個時候,大軍應該已經在伏牛山一帶了。

一想通此節,史萬寶就大驚,他與唐鍇再度商量大事。唐鍇也有自己的渠道,兩人分析半響,確認了隋軍是想要與王世充會合,攻打內鄉,進而攻占丹江,奪取淅陽郡。

此時,淅陽郡的太守是趙慈景,此人是李淵第五女長廣公主的丈夫,屬于皇親,李淵歷來喜歡重用李氏族人和皇親,而淅陽郡這種重要的地方自然要用心腹了。

一日后,信鴿趕到南鄉,趙慈景得到消息,心中大吃一驚。在兩天前,他就得到了史萬寶送來的消息,但那個時候,只是肯定,而此時,卻是信誓旦旦了。

趙慈景有些猶豫,自己的本事有幾斤幾兩,他自然是最清楚不過,如果說一方建設,精通政事、長于農事的他,肯定沒有問題。可是打仗,他卻沒有了底氣。

數個月前,隋軍出其不意地占領了襄陽、南陽,那個時候,若不是王長諧力勸他,趙慈景就差點想要逃走。幸好,隋軍在占領了南陽盆地之后,就停止了前進的腳步。

可是,如今隋軍調兵遣將,就要殺過來了,讓趙慈景有些憂心忡忡,他迅速召集了王長諧,王長諧在歷史上留名不多,但不代表他沒有能力江山為聘醉紅妝閱讀。

王長諧聽了趙慈景的話之后,拿著書信看了又看,覺得這事情非常棘手。而且在他看來,淅陽郡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如果落入了隋軍之手,大唐就要被在關在武關內。

如果是這樣,日后大唐如何爭霸中原?尤其是弘農郡已經主動放棄的情況下。

王長諧閉目思考,他在回憶著南陽公主李秀寧對楊侑的評價,那就是詭計多端,行事不按常理,這一次,他在南陽如此倒騰,似乎有些不對勁啊。

王長諧想起了李秀寧說的一件事,他有些明白了楊侑的目的。但是,為了說服趙慈景,也為了自己的私心,他決定換用另一種說法。

“太守,淅陽郡地扼武關和南陽盆地,陛下以重兵守衛,是希望太守能守住淅陽郡,千萬不可以放棄啊!”王長諧勸著。如果不戰而逃,放棄了淅陽郡,以李淵的脾氣,趙慈景或許沒有大礙,但是他王長諧必定成為替罪羊。前車之鑒歷歷在目,王長諧不會去輕易犯險,拿自己的前途去開玩笑。

“可是,隋軍勢大,能擋住嗎?”趙慈景十分猶豫。

“太守,淅陽郡有一萬多人,只要調配合理,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再說,還有李大亮作為后盾。卑職建議,將內鄉之兵撤退,與丹水之兵會合。同時,將勛鄉、安福等縣抽調出一半兵力,聚結在南鄉,隨時支援均陽、丹水。”王長諧說道。

趙慈景雖然打仗不成,但還是聽明白了王長諧的話,這是要收縮兵力,扼守要道,在均陽、丹水阻止隋軍。可是,隋軍的主攻方向是哪里?南陽在調集兵馬,那么襄陽呢?

趙慈景顯得十分猶豫,但是他又不得不承認王長諧守均陽、丹水是最好的辦法。守住了均陽,隋軍就不能繼續前進,若是繞過城池,均陽兵馬就有了兩種選擇,一是攻打襄陽,二是截斷隋軍糧道。

而守住了丹水縣,一旦戰事不利,他可以從丹水乘船撤回武關,其實影響不大。

“太守,隋軍雖然厲害,但根據消息,士兵不多,太守只要堅壁清野,和隋軍打消耗戰,最終必然能取勝捕獲外星男神全文閱讀。”王長諧繼續勸著。

趙慈景猶豫了半響,終于下定了決心。

楊侑在欺騙了史萬寶之后,迅速南下襄陽,不過楊侑走的是東線,沿著新野南下,五千騎兵出發引起了史萬寶的注意,此時他有些迷糊了,隋軍到底是要做什么?

楊侑南下的目的,是因為他不打算參與淅陽郡之戰,來南陽只是考察,襄陽亦然。南陽盆地的戰事交給韓世諤就好,雖然他有些冒進,但相信在老將張鎮周的幫助下,拿下缺兵少將的淅陽郡應該不是很困難。而且楊侑也有些自信,趙慈景一定看不出自己的詭計,但是他沒有想到,趙慈景雖然看不出,他手下的人未必看不出。王長諧的做法,已經是最佳的防御姿態了。

就在楊侑南下的時候,張鎮周已經準備妥當,他率領著七艘戰艦,沿著漢水朝著谷城出發,七艘戰艦大小不一,最大的兩艘是樓船,不過規模肯定要小一些,主要用來運輸士兵。因為越往西北,江面越加狹小,不利于大船的航行。

其余的還有三艘艨艟,兩艘赤馬舟,他們的職責是消滅均陽的唐軍戰船。就在在張鎮周迅速北上的同時,韓世諤也率領一萬大軍沿著漢水北上。

隋軍水陸并進,僅僅用了兩日,就抵達均陽,韓世諤不給唐軍喘息之機,立刻出兵攻打。但由于王長諧事先做出了準備,均陽的唐軍補充到了四千人,雙方在均陽發生惡戰。

隋軍有戰船,唐軍也有,而且唐軍的戰艦更多更小,他們充分發揮了機動性,與隋軍游擊,隋軍并沒有占到便宜。

激戰兩日,雙方各自付出了傷亡,由于隋軍是攻城,損失較大一些,足有一千人陣亡,而唐軍只死傷了三百多人。消息傳到楊侑耳中,楊侑覺得有些驚訝。

他驚訝的是,唐軍在均陽竟然集結了四千多人,比常備軍多了一千,這意味著趙慈景是要死守。楊侑對趙慈景還算了解,他知道歷史上的趙慈景三十多歲就死了,死因是攻打堯君素占據的河東城,被堯君素擒獲,十幾日后被殺死。

此人雖然才能不佳,但卻是忠臣,當然,那是對李淵的忠誠,而不是大隋。

在臨時書房,楊侑手中拿著韓世諤的軍報,在與杜如晦研究著戰事。

“陛下,看來趙慈景沒有如預期那般,將主力放在北方啊惡少放手!”杜如晦說道。

楊侑自嘲地笑了笑,道:“當初在關中,這一招用慣了,想不到這一次被趙慈景識破了。這是朕的失策。”

“真作假時假亦真,下一次,他一定會上當。”楊侑又笑了笑,坐在椅子上,楊侑敲打著案幾,下一次,自然不會這么簡單了,說到底,還是有些小瞧了趙慈景。

“杜愛卿,淅陽郡在朕看來,應該是十拿九穩,可是卻被識破了,你說朕該不該去瞧一瞧呢?”楊侑又問。

杜如晦抿了一口茶,道:“陛下,如果淅陽郡能在半個月之內拿下,那么就有必要親臨,但如果超過這個時限,臣認為還是趕往漢陽,先做部署。”

“這一次張善安來攻,卻又按兵不動,是得到了宇文化及的好處,只是他也不傻,不肯消耗勢力,漢陽那邊若是要打起來,也要等宇文化及來到。”杜如晦笑了笑。

楊侑也明白,宇文化及攻過來,對于楊侑來說,最大的優勢便是守,因為隋軍不缺糧,而宇文化及沒有根據地,肯定缺糧。這也是楊侑為什么要將宇文化及堵在漢陽的原因之一。

由于是守,水寨和營寨都必須要做好防備設施,畢竟宇文化及的三十多萬禁軍是百戰精兵,不容疏忽。而且,其他地方也要做好部署,這就需要大量的時間,一個月,說起來都還倉促。

當然,李靖是一代名將,各種準備應該能想得到,但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楊侑也是怕李靖有所疏忽,這一戰,可輸不得啊!

“陛下,韓總管想必是立功心切,這才亂了陣腳,臣想,只要再給他幾日時間,一定能夠攻克均陽。”杜如晦的話說的很委婉。

楊侑卻擺擺手,道:“朕就是擔心他太急于急躁。這人嘛,一旦有利益的時候,難免自亂陣腳,古今多少人因為好色,因為貪錢而喪失了理智?韓總管多年不帶兵,又立功心切,恐怕有些生疏,朕決定去看一看!”

杜如晦還想說些什么,看見楊侑臉上帶著笑意,他不由也笑了,陛下的意思他已經明了。

版權所有20122012第八區,遼ICP備08001010號1


上一章  |  撼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