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作者:風無求
書名:
月明星稀心里所想的是,生活玩家,無心爭斗,在游戲里賺了錢……是拿來干嘛呢?
全部賣掉,換成軟妹幣?
然后呢,這些錢,難道都放銀行里存起來嗎?
游戲里不花錢,現實中難道能不花錢嗎?
游戲里可以自給自足,現實中難道能嗎?
衣,自己去種棉花、自己去養蠶,自己紡線、織布、裁衣?
食,自己種田,自己灌溉、自己收割、自己打井取水?醬油自己種大豆釀,鹽,自己去千里之外的海邊取水回來自己曬?就算這些都解決,鍋碗瓢盆怎么辦?之后難道還得要鉆木取火嗎?
住,自己燒磚,自己和泥,或者種毛竹?那地從什么地方來?要不然去種溶洞……那要是過兩天上面說要開成旅游景點,直接來哄人怎么辦?
行,逢年過節回家探個親,騎自行車跑2oo多公里?誒對了,不花錢哪兒來的自行車?那走路咯,國內車匪路霸這么多,就不怕半路遇到打劫的嗎?光劫財也就算了,要是劫色……那也算了,怕就怕到時候人家要滅口,直接拋尸荒野,到時候豈不是要喂了豺狼虎豹、鷹隼雕鷲?
用,電話費不要錢嗎?被子、家具,甚至晾衣服的衣架、裝東西的箱子,這么多東西,真的靠自己一個人全部弄好?
游戲里不需要買裝備、不需要請工作室帶升級也一樣可以活下去,生活中,難道能離得開柴米油鹽嗎?
并且!
戰斗玩家如此之大的開銷,肯定會影響到他們對其他產品的購買力。
對這一點,月明星稀這一個多月算是真的開了眼界了,不說其他人,就是同在這個語音頻道、她的秘書小劉,那花起錢來……
一個半月,區區一個半月不到的時間,她在游戲里買裝備花了18o多萬!
不是游戲幣!
饒是月明星稀也知道她家世不錯,但這么大手大腳的,確實也不好,做為一個長輩,她本想說道兩句……
但再一想,游戲里花錢,總好過吸毒吧?總好過沉迷夜店到處找男人吧?
最起碼在游戲里玩不會傷害到自己的身體。
她年紀也不小了,見得可憐蟲太多太多,相對來說,梅香似隱的娛樂手段已經非常正當了。
這游戲這么多人,不是每一個戰斗玩家都像小劉一樣有一個顯赫的家世,花起錢來得多掂量掂量,買了裝備,其他東西,可能確實得省著些花。
戰斗玩家身上一般是很少留非常多現金的,比如說小劉,她1個半月花了18o多萬,但月明星稀之前那么多次過她的賬號跟盛世那邊聯系、看她身上游戲幣從來沒有過2ooo金的,有錢就花、見了好裝備就買,這能存的下來?
但生活玩家手上是非常有錢的——因為他們平時根本就不花,非但不花還能自己賺;
并且玩游戲的都是年輕小伙子小姑娘,相對來說,這些人更能接受在網上買東西,并且也更能接受買了之后要等快遞的生活。
再一思量,月明星稀又想到了一個事……
生活玩家賣了游戲幣,如果要提現出去,是要交銀行手續費的。
不多,12。
但如果是直接消費,那就不存在這一說了。
在那些賣游戲幣的玩家眼里,在游戲中直接消費掉,他們可以省下這12的錢。
非常不起眼,但正是因為不起眼,才更容易從玩家口袋里套出錢來。
世人都喜歡標榜自己非常節儉,但實際上都很奢侈,對小錢斤斤計較、卻總是在浪費大錢。
比如說,去市買傘,一把25,一把26,大家都會去買26的,買完之后心里暗暗得意說今天又省到了一塊錢;
對這種蠅頭小利節儉再節儉,卻會在家里已經有一衣柜衣服的條件下、見到了一件喜歡的依然毫不猶豫得花錢買下來,然后只穿一次就立刻跟其他無數件衣服一樣掛進柜子里掛一年多。
省小錢能給人帶來成就感,花大錢卻能讓人產生一種滿足感;
平時過得那么辛苦、那么賢惠,偶爾犒勞犒勞一下自己,有何不可呢?女人,要對自己好一點;男人,要對自己狠一點!
就是那2,會讓玩家望而卻步,會讓他們更傾向于直接花掉,直接拿來交水電。
比如說,某電商平臺支付賬戶,一開始不收用戶提現手續費,后來突然有一天,說賠不下去了,要收,收多少呢?
千分之一。
瞬間舉國上下都開始抨擊這家公司言而無信,大家都開始關心起了自己的錢袋子。
其實這能有多少呢?
在商家看來,這根本不算什么,但在消費者眼里,巨款,這是巨款!你收了我活不下去!
究其原因,是因為大家都非常理智,都認為“天上不會掉餡餅”,要掉也最多就是掉芝麻屑。
一件衣服,價簽上印的是188,但平時賣45塊錢。
消費者看了之后,不會覺得你是在打折,而是本能得就知道,哦,你這衣服其實就值45,誰花18o買誰傻子。
有一天,要搞促銷,進店領券,減2塊……大家一窩蜂跑過來了,因為他們覺得這是機會,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過了這一波折扣,以后還賣45,大家也一樣會過來買,不會受影響。
但如果說一下子說只賣3o,大家這一波可能會搶,但過了這一波,想漲回45?
呵呵。
跟之前188和45的差別一個道理,為什么賣3o啊?這說明你這衣服實際上最多就值25,我花45買那不是傻嗎?
但實際上大家都想錯了……
真實情況是……這衣服本身其實連25都抵不到,最多值15塊錢。
平時賣45,那是包括了包裝、商家利潤、平臺抽成、廣告費用和倉儲物流成本這一切一切在內,衣服本身值15塊錢,廠家做出來自己穿、那就是15塊錢,但如果是要拿出來賣、要最后安安全全、風風光光交到消費者手上,經了這么多道工序,額外花了那么多成本,賣15那才叫傻呢。
至于價簽上那188怎么來的?
這是我做的衣服,我想怎么寫,你管得著嗎?物價局都沒說話,你說了干嘛呢?
賣43,那是正常促銷;
賣3o,那是因為這些衣服賣得差不多了,并且快換季了,廠家覺得在做的話以后賣不出去,得趕緊清尾貨、趕緊把倉庫騰出來裝別的。
消費者永遠都覺得自己賺到了、覺得自己精明,但實際上卻始終都被商家玩弄于鼓掌之間,靠的,恰恰就是大家的這種“精明”。
要不然為什么消費者只能花錢,而商家卻能賺錢呢?
月明星稀當時的心里,就是在用這種心態在思考。
跟戰斗玩家比,生活玩家口袋里的錢,會不會更容易被套出來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月明星稀不敢打包票,因為人是活的,而她既不是戰斗玩家、也不是生活玩家,她連休閑玩家都不是,要不是為了能進主城,她現在絕對只有1級。
體會不到這兩類人的心態具體多多大區別,如何敢言之鑿鑿?
流量轉化率,是死的,是鐵板釘釘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