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遙王第250章 開元通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之逍遙王 >>大唐之逍遙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0章 開元通寶

第250章 開元通寶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17日  作者:晉城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晉城 | 大唐之逍遙王 
章節目錄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因隋末唐初的戰亂,天下紛爭不斷,群雄四起導致戰事頻發,致使全國人口銳減,唐高祖武德年間僅兩百余萬戶人口,合計共約六百萬人左右。然而,在隋朝統一天下,和平繁榮時期,遠遠高于這個數值,高峰期達到八百九十萬戶人口,共計四千六百萬人口,少了整整四千萬余人。

唐高祖李淵一統天下,心中有數,知道大唐人口銳減,沒有之前的繁榮昌盛,而且百姓餓死者甚多,因此大唐當務之急就是解決百姓的衣食問題。李逍遙提出的建議正是李淵迫在眉睫之事,由于均田制的頒布與實施,大唐的農業以及人口開始增加起來,現如今擁有七百萬左右的人口,使得李淵堅定不移的推行均田制以及租庸調制的賦稅制度,朝中大臣也紛紛響應,大唐百姓終于看到了新的希望,開始對李淵感恩戴德,李淵的帝位更加的穩固。

隨著均田制的推行效益良好,唐高祖李淵對李逍遙褒獎有加,甚至在朝會上都大肆的宣揚李逍遙的功績。朝中文武百官神采飛揚,毫不掩飾的贊揚李逍遙,道:“朕自登基以來已有數年之久,心中有一事一直纏繞在朕的心頭上,始終未解。”

朝中大臣紛紛好奇地看向李淵,不知道他為何事煩憂,皆是沉默不語,又聽見李淵嘆息一聲:“朕之煩憂,天下雖已平定,朕登上大寶,成為九五之尊,衣食無憂;天下百姓卻終日忍受饑餓,一些地方豪強甚至趁火打劫,太高米價,朕擔心這樣下去,大唐必定不久遠!”

“朕的煩憂卻被逍遙王,也就是現任的戶部尚書李逍遙解決。前些日子,戶部尚書給朕送上奏章,朕甚是驚訝,只因逍遙王提出的建議也是按照前隋所走的道路,略作修改,推行均田制。朕欣慰的是逍遙王上任之日就為大唐的未來考慮,而不像有些人心中只想著自己的官位、爵位,于是下詔令同意了。”

唐高祖李淵掃視一眼眾人,犀利的目光看著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以及其他大臣,他們紛紛低下頭,李淵淡然一笑,他興高采烈地大笑道:“朕以為效果不會很好,事實上出乎朕的預料。不僅僅天下百姓積極勞作,朕也接到地方官員的奏章,知道了糧倉都已經滿了,國庫的銀兩增加數倍,天下萬民歸心,國家賦稅收入增加一倍以上,朕真的非常高興,高興的是朕有這么一個好的兒子,大唐有這么好的逍遙王,戶部有這么好的尚書!”

眾人聽聞李淵對李逍遙大加贊賞,紛紛恭手高聲道:“吾皇圣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唐高祖李淵撫須大笑起來,慈祥的目光看向了李逍遙,大喝一聲道:“逍遙,朕今日賞賜汝先斬后奏的權力,凡是阻擋汝之命令,即是違抗朕的命令,只要是有利于大唐的繁榮,無論是誰阻攔一律殺無赦;凡是逍遙王上奏的奏章,直接交予朕親自批閱,皇宮大內任由汝出入,誰敢阻攔殺無赦!”

“兒臣謝過父皇!”李逍遙恭敬地回道,然后他站直身子,沉聲道:“啟奏父皇,現如今天下萬民臣服,放眼天下再無任何人敢與李唐大軍交鋒,甚至是突厥、吐谷渾等國都自動請和,不敢與唐軍正面交鋒。大唐眼下不必顧忌外敵的入侵,卻無法真正的安內!”

大臣們面面相覷,不明所以,就連唐高祖李淵驚訝地看了一眼李逍遙,緊鎖眉頭,詫異地問道:“逍遙,此言何解?”

李逍遙緊鎖眉頭,擲地有聲地說道:“啟奏父皇,大唐朝初建,均田制使得百姓積極性提高不少,真正的統一全國,收復民心尚且不夠。縱然國庫充盈,軍餉籌備也簡化了不少。然而,大唐餉銀仍然沿用五銖錢。”

“五銖錢始于漢代,直至在全國已流通七百余年之久,是天下百姓最熟悉的貨幣。無論是商貿還是朝廷中的餉銀皆是以此為據。可是,五銖錢歷經王朝盛衰,大小輕重已無統一標準。再加上前代的北周,北齊和南朝錢幣的流通,通貨之狀極其混亂,又由于前隋統治不力,戰亂四起,貨幣大幅貶值,百姓生活非常困苦。”

“有鑒于此,兒臣以為當廢除五銖錢,鑄造新的貨幣代替!一來能夠將鑄造錢幣的大權收歸中央,二來也能解決百姓的燃眉之急,最重要的是也是讓百姓知道當今的皇上是父皇,是大唐的天下,使得百姓看到新的希望,才能長治久安!”

李逍遙話音剛落,大臣們紛紛議論起來,低頭細語著,唯有裴矩站出身來,大聲反駁道:“啟奏皇上,臣不贊成逍遙王的意見。五銖錢一直是都是大唐百姓流通的貨幣,貿然廢除,天下百姓又該如何作想?其中又有多少人愿意接受新的錢幣,而且新的貨幣鑄造出來頗費時間,以大唐現在的國力,縱然國庫充盈,仍然無法快速地鑄造貨幣用以流通,到時候不僅僅是百姓,甚至是商賈等都會對大唐有所怨言,尤其現在是天下百姓步入正軌,人民安居樂業,此時貿然推行新的貨幣,臣以為是亡國之舉!”

裴矩本名世矩,字弘大,河東聞喜人,北魏荊州刺史裴佗之孫,北齊太子舍人裴訥之之子。隋唐時期的政治家、外交家、戰略家、地理學家。他出身于河東裴氏西眷房,早年歷任北齊、北周、隋朝,曾經參加過隋滅陳之戰,并且獨自率領三千敝卒定嶺南,還孤身前往突厥險地,安撫突厥啟民可汗,歷任民部侍郎、內史侍郎、尚書左丞、吏部侍郎等職,封聞喜縣公。

大業年間,裴矩仍受重用,與蘇威、宇文述、裴蘊、虞世基等人一同掌握朝政。他為隋煬帝經營西域,打擊吐谷渾,并且利用反間計分裂突厥,使得突厥一分為二。江都之變后,裴矩又先后效力于宇文化及、竇建德,始終受到尊重。

武德四年,裴矩歸降大唐,歷任殿中侍御史、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檢校侍中、民部尚書,封安邑縣公,受到唐高祖的重用,也是大唐的肱骨之臣。李逍遙擔任的戶部尚書,前一任就是裴矩擔當。由于民部尚書不好聽,唐高祖李淵才改掉,使得稱之為戶部尚書,裴矩的反對聲猶如晴天霹靂一樣,使得朝中大臣紛紛禁言不語,而且裴矩直接了當的反駁李逍遙的建議,甚至大放厥詞關乎到國家社稷。

唐高祖李淵皺著眉頭,就算裴矩是朝中老臣,也是他非常的推崇的官員,只不過裴矩直接當著朝中大臣的面前詆毀李逍遙,他心中憤懣不平。李逍遙瞅準時機,恰如其分地沉聲道:“裴大人言重了,逍遙只不過是將事實說出來,至于鑄造新的貨幣乃是勢在必行!”

李逍遙提出廢除五銖錢,提倡新的貨幣取而代之,他就已經做好準備了。千算萬算都沒有料到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人居然會是裴矩,李逍遙對于裴矩的才能也是欽佩有加,他之前看過裴矩對于戶部整改的意見,認為有道理,沒想到裴矩此人思想如此僵固,根本就沒有從大局出發。

他沉思片刻后,李逍遙才明白為何裴矩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自己。首先裴矩是太子李建成的人,李建成身為朝中太子,是下任君王,在朝中的影響力卻不及李逍遙,他為了太子李建成的利益必須要反對李逍遙再次出風頭,否則太子在唐高祖的心中沒有半點地位;其二,裴矩原本就是戶部尚書,只不過李逍遙自愿調任戶部,唐高祖李淵只能以裴矩年老為由,讓裴矩從戶部尚書下來,由李逍遙接替,他心中非常的不服氣,認為李逍遙乃是乳臭未干的小子,根本就不懂得治國之道;其三,裴矩出身于河東裴氏,乃是名門望族,一旦廢除五銖錢,朝廷將鑄造錢幣的大權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對于他們這些豪強家族而言,無異于當頭棒喝,直接影響到了他們自身的利益。

隨著裴矩站出來反對李逍遙的決定,接踵而至的就是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也紛紛站出來反對,朝中大臣也跟在他們兩人的身后反對李逍遙。然而,李逍遙哈哈大笑起來,眾人全部都憤怒瞪著李逍遙,不明白他到底笑什么,李逍遙譏笑道:“真是不知所謂,本王且問裴大人一句,你可知大唐流通的貨幣有幾種,它們之間的兌換又是多少?你可知長安城米價又是多少?”

朝中大臣全部都低下頭,他們還真的不清楚大唐流通的貨幣有幾種,更加不知道兌換比是多少,只能全部都沉默以對,李逍遙得理不饒人,咄咄逼人地喝道:“你們這些人拿著朝廷的俸祿,卻不知為百姓想想,裴大人您可是擔任過戶部尚書之職,難道也不知道嗎?今日,本王就告訴你們長安城米價多少,大唐初建之時一斗米需要**千錢,相當于一兩銀子,就算均田制的推行大大的降低了米價,仍然需要八百錢才行。你們這些王孫貴族的只知享受,沒有體察民情,不知民間疾苦,八百錢只能購買一斗米,又有多少百姓能夠買得起,甚至流通的貨幣多達三種以上,只要鑄造新的貨幣,到時候就可以抑制住米價上漲之勢,才能真正的讓百姓吃飽穿暖,真心誠意的為大唐效命。”

李逍遙情真意切地譏笑聲,使得眾人紛紛羞愧的低下頭,他們確實不知米價是多少,甚至一些官員不知民間疾苦。李逍遙的話讓他們絕對自己非常的羞愧,根本就無法面對,眾人皆是沉默不語。唐高祖李淵也詫異地看著李逍遙,雖說他是皇帝,也不知道米價具體多少,之前戰事頻發,糧食是軍隊最重要的物資,現在天下穩定,米價跌了下來,仍然需要八百錢,他也知道百姓之中能夠出得起這個錢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才真正明白為何李逍遙的用心良苦,首先用均田制收攏人心,然后再鑄造新錢,將大權收歸朝廷手中,到時候就可以擺脫豪強大族制約。

唐高祖李淵熱淚盈眶的斬釘截鐵道:“傳朕旨意,自今日起廢除五銖錢!”他心意已決,李淵又看向了李逍遙,輕笑道:“逍遙,今日朕支持你的建議,廢除五銖錢,可是,新錢又冠以何稱?”

李逍遙輕描淡寫地說道:“回稟父皇,兒臣以為推行‘開元通寶錢’!在質量上,開元通寶每文重一錢,每十文重一兩,每貫重六斤四兩,每文重二銖四絲。此事交由歐陽大人制詞及書,兒臣必定相信父皇定會大力支持。”

于是,唐高祖李淵正式廢除五銖錢,推行開元通寶錢,全部都是銅質的。第一枚開元通寶鑄造成功后,首先交給了李淵親自檢驗,他也是第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錢幣,于是他又命令鑄造一批金銀質的開元通寶,而且制定了相應的兌換比例。用之前的五銖錢兌換開元通寶錢,一時之間各個百姓紛紛響應,全部將家中的五銖錢拿出來兌換,很快大唐百姓全部都接受了開元通寶。

李逍遙親自主持鑄造完工,并且留下了詳細的鑒別真假的方法,以便后世中出現私自鑄造錢幣的行為發生。果不其然,李逍遙正式發行開元通寶之日,長安城百姓紛紛前來兌換。之前,百姓們都不理解,用了許久的五銖錢,為何被皇上廢除,推行開元通寶,直到李逍遙將開元通寶拿出來交給他們每一個人看過之后,他么也迅速地接受了,而且朝廷鑄造直接由朝廷供給,保證了市面上流通貨幣的單一,且根據市場的調節后再決定鑄造,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李唐王朝的統治。

《舊唐書·食貨志上》記載曰:“武德四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開元錢之文,為給事中歐陽詢制詞及書,文字莊重、雋秀、挺拔,時稱其工。其字在篆隸之間,其詞先上后下,次右左讀之。自上及右回環讀之,其義亦通,流俗謂之開通元寶錢。”

贊助商鏈接

本書互動

版權所有執行時間:0.394447秒

ICP備案號:湘B2201000813互聯網出版資質證:新出網證(湘)字11號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文網文[2010]129號


上一章  |  大唐之逍遙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