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遙王第168章 逍遙王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之逍遙王 >>大唐之逍遙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8章 逍遙王府

第168章 逍遙王府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晉城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晉城 | 大唐之逍遙王 
章節目錄

公元618年6月12日,李淵廢黜隋恭帝楊侑,于長安城登基為帝,跟隨在身邊左右的臣武將全部得到了相應的封賞,各司其職。(www.wr.說網)至于他的家眷也全部都分封為王爺,使得大唐王朝初立,便形成了幾股龐大的勢力,其中表面上看起來秦王李世民的勢力最大,次之是太子李建成,最后才是李逍遙。

秦王李世民身邊的臣武將占據著一半的江山,大多數人都是他的麾下,而且李淵又將任命他為尚書令、右武侯大將軍,且治武功,擁有卓越的目光以及寬廣的胸襟,對待下屬格外的關照,麾下有臣劉靜等人,武將有段志玄、王君廓等人,使得李世民在軍政兩界都有著無比龐大的影響。

由于太子李建成直率、寬簡、仁厚,很有才能,并且還是諸位兄弟之中的大哥,齊王李元吉對他甚是尊敬,兄弟之間的關系非常的要好,與他共同進退。李建成身為太子以及李淵的長子,早在太原起兵之初,他就招募賢才,麾下有武將薛萬徹、馬三寶等人,臣有王等人輔佐,而且他又是太子使得跟隨他身邊的人比之李世民還要強大。

唯有李逍遙的逍遙王府,門可羅雀,鮮有人至,朝中大臣以及武將基本上很少見過滿頭銀發的逍遙王,在朝中他的勢力是最的,也是最弱的。可是,李逍遙卻是李淵與竇氏兩人最疼愛的兒子,并且李逍遙的身邊都是聚集著最強大的武將,有衛王李玄霸、軍神李靖、伍氏兄弟,以及臣謀士長孫無忌,這是他明面上的勢力分布,而且在軍中只有李靖以及當初派遣而去的副將,基本上沒有多大的影響,在政界更是沒有任何人。

眾人甚少知道李逍遙真正暗藏的勢力,就連他的父親李淵都猜不透幼子的心思。不過,眾人知曉李逍遙深得李淵的喜歡,有什么事基本上都是與他商量,尤其是李淵的妻子長孫秀敏更是得到皇后竇氏的萬般寵愛,就連李建成的太子妃難見到李淵一面,可是她卻能天天見面,有時候甚至是在后宮內居住,竇氏時常也會前往李逍遙的逍遙府上住。

因此,眾人都知道李淵的六名子女中最神秘莫測的是李逍遙,神龍見首不見尾。若非必要,李逍遙從不會出現在公共場合中,就連朝中的大臣除了當日與李淵共同起兵之人之外,無人見過他真正的面目。有時候李淵也會想,五名兒子之中為何只有李逍遙不愿意與眾位大臣相交,而且從來不去拉攏一些人,其他的幾名兒子只要逮住機會就想要拋頭露面。

不僅僅是他們不明白李逍遙這樣做,就連他身上的人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長孫無忌是李逍遙的大舅子,當初李淵想讓長孫無忌進入官場,給他官職讓他為大唐盡忠職守,可是長孫無忌拒絕了,他認為時機不到,于是他壯著膽子低聲詢問道:“逍遙,為何你從不去參加公開集會,也不愿拋頭露面?”

長孫無忌的詢問聲,道出了眾人的疑惑,李靖、紅拂女、伍天賜等人紛紛將目光看向了李逍遙,每個人都非常的好奇,他們想知道李逍遙究竟是什么原因,寧愿選擇留在府中,足不出戶,也不愿意拋頭露面走上臺前,實在是難以揣測。

李逍遙從容不迫地笑了笑,輕描淡寫地回道:“你們的意思我懂,可是你們忘記了如今的大唐王朝剛剛建立,如果進入兄弟相爭的時間里,對于風雨飄搖,根基不穩的大唐有害,沒有任何的好處。我身為王爺,就應該以國家為重,不以自己的利益得失。”

“前隋沒有為天下黎民百姓留下任何東西,反而留下了戰亂,以及痛苦。這種苦楚需要花費很久的時間才能消除,新的帝國剛剛建立起來,如果再出現兄弟爭權奪利的情況對于大唐是雪上加霜。我之所以不愿意拋頭露面,一是我的性格不是那種喜歡熱鬧的人,二是我需要為天下百姓以及大唐未來的路思索著更好的道路,將這個大唐子民帶出這個戰亂的時代,讓他們永享太平!”

眾人全神貫注地聽著李逍遙明自己的原因,其實他們也知道李逍遙的勢力在諸位王爺中是最強大的,只不過有些東西沒有浮出水面,真正跟隨著在李逍遙身邊的只有現在這幾個人,以及留在太原的寥寥數人。李逍遙擁有自己的組織,以及臣大將,每一個人都有人才。

“逍遙,還是你懂得朕的心意!”一道感慨萬千的聲音在眾人的身邊響起來,就連李逍遙都驚訝地轉過頭,望著一臉激動地李淵,他唉聲嘆息地道:“朕早知你的心意,奈何他們那些人不懂,各自為政,爭權奪利。若是大唐鼎盛繁榮或是一統天下之時,朕不反對,大浪淘沙適者生存,最強者才能繼承的皇位,可是眼下時機確實不應爭權奪利,他們這些人卻不知道為朕,為天下百姓考慮一下!”

李淵欣慰地稱贊道:“逍遙,你有為國為民的想法,朕甚是欣慰!”

眾人一見是大唐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急忙躬身叩首道:“見過皇上!”

“父親,你怎么來了?為何他們沒有通報!”李逍遙震驚地望著身側的站著的李淵,他疑惑不解的問道。

李淵擺擺手,微微一笑道:“你們不必拘禮,朕在這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以后見到朕不必行此大禮!你們皆是朕的肱骨之臣,朕的江山還需要有你們的輔佐才行。”然后將眾人一一扶起來,又將目光看向了長孫無忌,笑著問道:“輔機,這么長時間,你應該給朕一個答復了!”

長孫無忌恭敬地回道:“草民愿意為皇上分憂解難,擔當司馬之職!”

長孫無忌聽聞李逍遙所言,然后沉思了許久,既然李逍遙有心將大唐推向頂峰,為了天下百姓甘愿足不出戶,他擁有著才能理應為了大唐王朝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之前他不知道李逍遙的態度,不敢擅自做主答應李淵的封賞,此刻已經知道妹夫的想法,那他這個大舅子的也要全力以赴,為大唐王朝的天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因此他才會答應李淵的賜封。

李淵自登基以來,眾人不再稱呼他為唐公或是唐王,也不再稱呼他為將軍,統一的稱呼他為皇上,眾多子女中唯有李逍遙一人仍然喊他‘父親’兩字,而不是跟隨著眾人一起喊‘皇上’,并且這個特殊的待遇李淵只允許幼子喊,私下里他們仍然以父子相稱,反而使得他們之間的感情更加地深厚。

無論是太子李建成,還是次子秦王李世民,他們兩人身邊的人基本上都被李淵賞賜官爵,李逍遙身邊的武將李靖被授予將軍,掌控著一支隊伍。李淵想要提拔長孫無忌,授予他官職時,長孫無忌居然直接拒絕,只不過李淵沒有公布于眾,只不過是私下里封賞于他。

當初,李淵想將長孫無忌授予司馬的官位,掌管水利方面,隨著李淵的深入接觸,他發現長孫無忌確實有大才,不弱于劉靜、裴寂等人。李淵聽聞長孫無忌松了口,微微一笑道:“朕決定將你的官職改為尚書右仆射,不再是司馬之職,不知輔機意下如何?”

“什么?”長孫無忌驚訝地望了一眼李淵,誠惶誠恐地道:“草民才疏學淺,恐難以勝任!……”

李淵見長孫無忌繼續推辭,出聲阻止他的推諉之詞,用不容置疑地語氣命令式地道:“休要多言,就這么決定了,明日便去上任!”

長孫無忌苦笑地點點頭道:“草民領旨謝恩!”

其實,長孫無忌最對不起的人是秦王李世民。畢竟,他自幼與李世民相交,可是陰差陽錯地成為李逍遙的麾下。并且,長孫秀敏是李逍遙的妻子,那他就是李逍遙的大舅子。原本這一切都是屬于李世民的,長孫無忌對于妹妹的疼愛之情超越了兄弟之情,這件事一直成為長孫無忌心中的痛,他不知道如何去面對李世民的責問,縱然他將一切安排好了,心里仍然覺得有愧于李世民。

秦王李世民被李淵任命為尚書令,而他即將上任的尚書右仆射,便是直接被李世民管轄。長孫無忌想要推辭,就是為了避免與李世民的接觸。只不過李淵卻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的,他知道朝中的勢力最強大的是次子李世民,而最弱的卻是幼子李逍遙,于是他將長孫無忌安排進尚書衙門,一來是為了避免李世民一家獨大,二來是為了幫助李逍遙,在他的心目中早已確定將皇位傳給幼子李逍遙。

可是李逍遙確實人如其名,根本什么事都不在放心,也不介意,一心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若是在一統江山的大唐王朝,李淵不介意最疼愛的兒子李逍遙一輩子逍遙,只不過現在不是時候。雖然明面上李世民的勢力最大,李淵心如明鏡的知道李逍遙才是最具潛力,也是最可怕的,有些事就連他這個父親都不知道,根本就不清楚李逍遙暗藏的實力到底有多大,不過人的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李淵逼不得已之下,只能將李逍遙推向臺面,為他真正的分憂解難。將李逍遙的才能最大化的發揮出來,為開創大唐盛世出一份力量。無論李逍遙是否愿意走出臺前,長孫無忌以及李靖等人成為大唐王朝的頂梁大臣,若是出現危險之時,作為他們的首領李逍遙絕對不會束手旁觀,必定會走出臺前,這是李淵從一開始就想到的方式。

為得就是逼迫李逍遙就范,其實他作為李逍遙的父親,又是大唐王朝的帝王,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只要他一紙命令就可以讓李逍遙進入人們的視野。只不過這樣做不僅損害了自己與李逍遙父子之間的感情,又使得李逍遙反抗,到時候就得不償失了。縱然天下江山很重要,在李淵的心目中還是家庭比任何都重要,沒有唾手可得的江山,失去了至少還能活下去,可是沒有了家庭,就算有了天下江山,仍然無法繼續快樂的生活下去。

其實,李逍遙身居在自己的‘逍遙王’府中,暗地里卻著手開始真正的一統江山。只不過這些都是在秘密的進行著,李逍遙不愿意讓人知道他隱藏在暗處的實力,一旦暴露出來,到時候就成為中人之矢,槍打出頭鳥,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雖然李逍遙得到李淵的賜封,成為名副其實的逍遙王。可是,他知道在大唐王朝建立初期,想要真正的自在逍遙,無拘無束,那根本就不可能。只能盡自己最大的力量著手將一些威脅的勢力一一瓦解,首當其沖的就是鄰近的瓦崗軍,畢竟他在瓦崗軍安排的人最多,同時也是南征北戰的大將,一旦真正的全部浮出水面,李逍遙將成為實力最強大的王爺。

自從李淵在長安城登基為帝,廢黜隋恭帝楊侑之后,其他勢力紛紛爭相效仿,凡是反隋勢力首領人人皆想成為新的一代帝王,全部都在著手登基稱帝,使得一些前隋的者以及隋煬帝的子孫都膽顫心驚,不知道何時自己現在的地位一落千丈,貶為平民百姓,更有甚者直接被殺死,由于宇化及在江都直接逼得隋煬帝楊廣自刎,又大開殺戮將隋煬帝的血脈斬殺殆盡,只有了楊浩一人,其他人全部都被斬首。

李淵望著風輕云淡地李逍遙,無奈地嘆息一聲:“逍遙,朕知道你不愿意踏足軍政兩界,可是大唐剛剛建立起來,百廢待興。再,朕知道你的勢力遠不止表面上那么簡單,朕想讓你動用你的力量為大唐消除一些隱患!”

李逍遙淡然地笑道:“父親,您的意思兒臣明白,時機差不多了!相信不久之后,你就會收到一個好消息,一旦時機真正成熟,兒臣自會親自領兵作戰。如今幾位兄長野心勃勃,不如直接讓他們帶兵前去剿滅一些反對的勢力,將他們調離京師,解決后顧之憂!”

“唉,看樣子也只能如此了!”李淵唉聲嘆氣一聲,無奈地回道。

大唐王朝建立之初,百廢待興,前有狼后有虎,面臨著四面楚歌的危險。前隋遺留下來的問題還沒有真正的得到解決,并且國家尚未真正的完成統一,天下仍然還是四分五裂的局面,即使太子、秦王勢力不斷地壯大,他都不會擔心他們會兄弟相殘,可是國家統一之后,他就不敢肯定了,到時候定會爭權奪利,因此他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管不顧。

畢竟,事情還沒有鬧到不可挽回的局面。李淵從唐王成為皇帝只不過是幾個月時間,地位以及影響遠遠地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但是李淵知曉皇帝這個位子真的不好做,又要防備著敵人的虎視眈眈,又要預防子女之間的明爭暗斗,于是他才前來實際上這次是想要李逍遙出面把這些問題消除,到時候大唐王朝上下一心收服天下就變得異常簡單了。

于是,李淵派遣兒子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領兵出征,逐步消滅各地割據勢力,進行一統天下的計劃。

章節目錄:/html/105/105938/25658787.html

②在《》閱讀《》最新章節《章節目錄》無彈窗的煩擾。

⑥各位友如果喜歡《》這本書,請積極參與評論和投票,不但可以與其他書友共同分享樂趣,也可以增加積分和經驗!

干凈無彈窗的


上一章  |  大唐之逍遙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