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遙王第160章 入定關中(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之逍遙王 >>大唐之逍遙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0章 入定關中(一)

第160章 入定關中(一)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晉城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晉城 | 大唐之逍遙王 

選擇:


經過多番的談判,卑躬屈膝,太原郡守李淵終于將北面突厥、東面瓦崗軍的危機化解。(.u)縱然,在此期間,李淵將自己的身份放的很低,甚至對突厥始畢可汗俯首稱臣,乃至對瓦崗軍首領李密卑躬屈膝,這些都是值得的,他終于可以入定關中,向夢寐以求的地方前往,再也無任何的顧慮。

溫大雅得到李密的親口回復,帶著李密的回信匆忙趕回太原,向李淵稟報此事。李淵得知李密也同意自己入定關中,并且不會給自己造成絲毫的阻攔,一顆懸掛著的心終于放下了。他望見溫大雅風塵仆仆,身上的衣服滿是灰塵,憔悴的臉上黯淡無光,李淵便知溫大雅一路上是星夜奔馳,馬不停蹄地回到太原,為得就是不敢貽誤時機。

李淵讓溫大雅下去好好地休息,徑直走到書案上攤開突厥始畢可汗的親筆信,以及李密書寫的信件,整個人都興奮不已,心中一片激動之情。目不轉睛地看著兩封信,認真地端詳了許久,他才敢相信自己真的解決了后方的危機,激動地熱淚盈眶,喃喃自語道:“沒想到真的成功了,哈哈!……低聲下氣、俯首稱臣又如何,與天下江山相比又何足道哉!……”

李淵狀如癲狂地大笑著,笑聲從他的書房中傳進獨自走在長廊上的李逍遙的耳朵里,他皺著眉頭,喃喃道:“父親到底是怎么了?”

李逍遙按耐住自己的好奇,急忙朝著李淵的書房前行。作為兒子的李逍遙,他覺得自己的父親越來越猜不透了。身為太原郡守,又掌握太原三萬余士兵,各個都能征善戰之輩,且四哥李玄霸擁有萬夫不當之勇,又有李靖這位軍事才能卓越的將領,以他們的力量不懼任何勢力。

縱然三萬余兵力與北面突厥、東面瓦崗的兵力相比之下,小巫見大巫。即使兵力不如他們,可是兵貴神速、兵再多也無用,精兵強將才是真正的關鍵之處。李逍遙就是不理解自己的父親為何要對突厥俯首稱臣,以后得到江山對外的名聲也不好聽,而且又對李密搖尾乞憐,無限制地貶低自己的能力,強調自己的胸無大志。

李逍遙身為太原郡守李淵的幼子,自幼拜在名師之下,根本就沒有遇到過如此糟糕的情況,居然忍辱負重的背負著不好的名聲。對于獻策的兩人,李逍遙并無任何的怨言,可是仍然有些不理解。哪怕他是來自未來世界,仍然對一些歷史細節不太明朗,畢竟不是真正的歷史系學生。

對于歷史的發展軌跡,李逍遙能夠只知一二,但是具體的細節,他還真是一竅不通,仍然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年。無論如何,李逍遙一定要將此事問清楚,與此同時,李淵也正想派人找尋李逍遙談談,他知道幼子的心里有些不理解,這些實屬正常,為了避免李逍遙打亂自己的計劃,他終于將自己的心事向李逍遙吐露。

李淵打開房門見李逍遙疑惑地眼神,他也愣住了,兩人相視一笑,李淵微笑地說道:“逍遙,為父正有此意想要去找你商談,沒有想到居然你自己前來了,看樣子我們心里是想到一塊去了!而且,為父也有重大的消息要告訴于你!”

李逍遙疑惑不解的望著打開房門的李淵,笑容滿面的李淵仿佛是有天大的好消息似的,沉思片刻后,李逍遙猜測到結果。他皺了一下眉頭,詫異地看著拉著自己進屋的父親,然后兩人坐在一起,沉聲道:“是不是李密回信說,同意我軍入主關中?”

李淵驚詫不已地失聲道:“逍遙,你是如何知道的?”

李逍遙見父親一臉的不可思議,心知剛才所言已經得到回答,李淵正是為了李密同意放行且不干擾他發兵進攻關中的事情高興,對于李逍遙而言,這件事根本就不值得有任何的興奮。畢竟,這是用李淵的顏面換取來的,并非真正地靠自己的軍事力量打下來的。

“以如今的形式看來,唯有這件事才能讓父親如此開懷大笑!”李逍遙無所謂的說道,“畢竟,我們眼前面對的危機實在是前所未有,只有李密率領的瓦崗軍同意放行,我們才能按照原定計劃前去長安,以此為據點!”

“怎么,不高興?”李淵笑瞇瞇地瞥了一眼悶悶不樂地李逍遙,淡然地說道:“是不是認為化解這兩次危機,全都是將為父的顏面放在腳底下換來的,心生怨憤?”

李逍遙沉默不語,憤怒地神情寫在他的臉上,李淵微微一笑道:“逍遙,為父知道你自幼聰穎,又拜在名師之下,一身武藝深不可測,智謀無雙。可是,你沒有在官場上混跡,根本就不清楚官場的爾虞我詐。有時候,哪怕你武功蓋世,仍然需要卑躬屈膝!”

“我身為太原郡守,又是晉陽軍元帥,你可知道我的言行代表著太原軍的臉面。如果我軍與突厥、瓦崗兩軍任何一軍交戰,為父可以肯定不弱于任何一方,然而他們的兵力尤甚我們許多。若是他們不顧性命,不計后果的一涌而上,就算我軍士兵以一敵十,仍然會疲憊。”

“若是我軍疲憊之時,他們再次進攻,我方必敗無疑。縱然我李淵一人身死又有何妨,可是晉陽城內千千萬萬的百姓,以及李府的上上下下數百口,他們的性命堪憂。突厥對晉陽早已虎視眈眈,一旦大軍進入晉陽城內,莫說他們就連我們都無一幸免。”

“明知敵人的兵力強盛,我方羸弱,兩軍交鋒無法取勝的情況,貿然將自己的傲氣堅持到底,又有什么意義。跟隨著我們身后一起闖蕩天下的將領,他們將會因為我們所謂的傲氣枉顧性命。即使,我們僥幸活下來,又有何面目面對他們的妻兒老小!”

“既然他們愿意跟隨我李淵,就是相信我有這個能力,他們將自己的性命交托在我們的手中,身為一軍之帥必須考慮的是得失。如果只是用小小的代價換來巨額的回報,何樂而不為;如果是用龐大的代價,換來的還是失敗,又為什么要固執己見,將自己的高傲建立他們的性命之上。難道你是想讓我李淵做千古罪人,在歷史中留下罵名嗎?”

“再說我李淵是大隋王朝的國公,也是太原郡守,可是我們不能忘記所謂的權力只不過是有他們的支持,有他們的存在。如果沒有百姓,沒有士兵的擁戴,或許我的本領在強盛仍然孑然一身,不可能像現在一樣擁有威震天下的名望!”

“既然有不傷及士兵性命的策略,再說只不過自我貶低,卑躬屈膝,俯首稱臣而已,在官場上也有數十載,這些只不過是小問題,我根本就不會在乎。再說了,人家的實力確實比我們要強大許多,我們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哪怕是曾經看不起的人也得卑躬屈膝,因為這樣可以暫時緩解我軍的危機,而且還能得到充足的準備時間,一旦奪取了長安,到時候才是真正的一較高下之時,我們必須要將目光看遠點,而不是眼前的蠅頭小利。”

李淵娓娓道來,將自己為何將姿態放的如此之低,并且不顧顏面向突厥始畢可汗俯首稱臣,這一切都是為了給太原軍爭取時間,讓這支部隊能夠很好的融為一個整體。今天的忍辱負重,是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著,為了將來能夠帶領這些相信自己的士兵一起建功立業,創造屬于他們的一片天地,簡單而實際的理想,必須要去實踐才行。

李逍遙沉默了,他才知道父親考慮的事情如此周全,他根本就沒有想到那么多,只不過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必須要去堅持的原則,未曾想到父親李淵居然為了這些士兵的以及百姓,居然將自己的尊嚴拋棄,將自己的地位身份全部丟掉,讓人覺得他無能且胸無大志,只是為了消除敵人的防備心,以及爭取足夠的時間來發展自己的勢力。

“父親!……”李逍遙鄭重地喊道。

李逍遙可以肯定這是他唯一一次真心實意的喊出這兩個字,也是李逍遙對李淵的欽佩之情,不是因為他是李淵的兒子,而是從一個局外人去看待之后得到的結果,李逍遙終于知道師傅臨行前叮囑自己要好好地體悟一下生活,不要小瞧天下任何人,即使他是一個乞丐,或許在特定的時候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

“好了,我們是父子,無需如此!”李淵擺擺手微笑道,“既然我們北面以及東面的威脅暫時解決了,為父決定明日正式的發兵前往長安,準備揮兵南下,真正的占據關中之地,奪取長安城,日后我們才有資本去與天下英雄爭鋒。”

當時,李淵聽取劉文靜等人的建議,制定了“乘虛入關,號令天下”的戰略,就是以進入關中奪取長安為軍事目標,以開創帝業,最終取代隋朝。因此,李淵對于爭奪天下的野心早已有了,只不過現在時機已經成熟,那就全力以赴開創帝業。

天下英雄紛紛而起,大多數人仍然只守舊思想,不思進取只想著眼前的片刻安靜。可是,李淵擁有爭奪天下的野心,為了開創帝業的夢想。他忍辱負重,此時的他已經毫無顧忌,沒有絲毫的隱藏,勇往直前。

再說長安城內空虛,瓦崗軍與隋軍交戰數百回合,彼此傷亡各個參半。即使瓦崗軍取得勝利,也是慘勝而歸。李密之所以能夠答應李淵的請求,一是李淵卑躬屈膝,將自己的臉面都拋開了,證明了自己沒有任何的想法;二是瓦崗軍與隋軍交鋒,此時的兵力已經無法阻止李淵進攻長安,而且他同意了李淵的請求,不僅可以繼續消耗隋軍的兵力,還能將李淵的兵力一起消磨掉,而且成人之美;三是,李密也想看看太原軍的戰力到底如何,留給自己足夠的休養生息的時間。

李淵曾經與李密同朝為官,事后也能分析出李密的行為舉動到底是什么意思,經過他的深思熟慮。李淵懂得了他的真正意思,可是并沒有任何的舉動,仍然按照當初寫信的那樣,表現的胸無大志,實際上暗度陳倉,想要入主關中,占據長安,就必須忍受一些人的責罵,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淵的目標就是取得天下。

李逍遙與李淵秉燭夜談了許久,就連李逍遙將自己私自派遣刺客刺殺突厥始畢可汗之事都交代清楚了。可是,這件事被李淵得知嚇了一跳,他實在是沒想到李逍遙居然膽大包天敢派人行刺突厥國的國主,愣了許久,急忙命令李逍遙取笑行動。

李淵將刺殺突厥始畢可汗的利弊分析的頭頭是道,一旦始畢可汗死于非命,對于大隋王朝來說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可是,眼下太原軍的兵力在各路反王之中算得上中下的,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兵力與天下爭鋒,有時候還需要借助于突厥的外力,將自己的勢力擴大。而且,李淵知道突厥國是由各個部落組成的,一旦可汗暴斃,到時候又將是新一輪的混亂。

若是新上任的突厥可汗,不愿意與李淵同盟,到時候李淵就會腹背受敵,到時候真的功虧一簣。李淵就是害怕李逍遙打亂自己的計劃,才會將事情的原因告知于李逍遙,是為了讓他能夠放下心中的怨憤。

李逍遙的動作實在是太快了,就連李淵都非常的驚訝,他知道李逍遙有自己的勢力,可是沒有想過居然覆蓋到突厥國境內了。李逍遙見李淵將事情分析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沖動險些為太原軍留下禍根,急忙命人將傳信的人叫喚回來。

當初,李逍遙見父親的尊嚴被人肆意踐踏,心中憤怒不已。于是,他將組織的人派遣出去刺探突厥國的情報,終于得到始畢可汗在狩獵。他就將眾人召集在一起,然后派遣了十幾人前去刺殺突厥可汗,經過李淵的一番點撥,幡然醒悟。

李逍遙派人將傳達命令之人喊了回去,然后告訴他按兵不動,暫時不要暴露身份。聽到消息沒有傳遞出去,李淵與李逍遙這對父子心里一陣后怕,他們都擔心命令已經傳達出去,到時候效率出來的時候,始畢可汗身死,他們一行人也絕對活不下來。

李逍遙暗暗地責備了自己,兩人再次繼續暢談,使得李逍遙更加明白理解李淵的做法以及行事準則,他們兩人都忐忑不安地等待著天亮,仿佛幾個時辰就像是幾年一樣,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時間居然這么難熬,因為第二天將要真正的發兵進攻長安城。

成敗在此一舉!


上一章  |  大唐之逍遙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