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遙王第156章 太原起兵(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之逍遙王 >>大唐之逍遙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6章 太原起兵(六)

第156章 太原起兵(六)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晉城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晉城 | 大唐之逍遙王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晉城(書坊)書名:

李逍遙等人望著浩浩蕩蕩的數萬余突厥鐵騎,傾巢而出如潮水一般的涌向晉陽城內,眾人皆是詫異不已,紛紛側目而視悠閑自得的李淵,不知他如何想的,居然將所有的城門全部打開,并且不設置一兵一卒,仿佛像是三國時期諸葛亮擺下的‘空城計’一模一樣。

突厥大軍見晉陽城門大開,猶如無人之境可以隨意地進出,像是歡迎遠道而來的朋友一樣,仍由他們進入。可是,突厥大將軍阿史那吉見城門大開,駐扎原地待命,根本就不敢再次踏入晉陽城半步,更加不敢派兵前去打探晉陽城情況,而且望著王威、高俊雅兩人的尸首,心里更是膽怯,然后用突厥語大聲道:“撤退,快撤退!”

突厥數萬余大軍浩浩蕩蕩的晝夜馳騁,達到此行的目的地晉陽城,眼看就要唾手可得的晉陽城居然門戶大開,阿史那吉整個人都愣住了,膽顫心驚地又率領大軍離去。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留一絲痕跡。

眾人全部撤離出晉陽城,全部都住在距離不遠處的山坳之中,李淵率領一些將領登上山頂駐足觀賞著數萬余鐵騎不敢踏入門戶大開的晉陽城中。眾人皆是疑惑不解地望著怡然自得的李淵,心里暗暗地想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為何突厥大軍不敢踏入晉陽城一步呢?”

李淵微笑地望著撤離晉陽城的突厥大軍,舒了一口氣鎮定地笑道:“眾位現在知道為何我將城門大開,全軍撤離晉陽城的原因了吧!”

眾人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李逍遙詫異地瞥了一眼撤離的突厥大軍,好奇地問道:“父親,孩兒有一事不明!為何突厥大軍見到城門打開反而不敢有絲毫的舉動,到了嘴里的食物都被放棄了,其中是否另有隱情?”

當初,眾人乃是李淵的幾名兒子都反對設下‘空城計’,而且城門大開。若是突厥大軍真的不管不顧的話,到時候真的進入城內,就是李淵親手將晉陽城拱手讓人了。眾人一致反對,就連跟隨在李淵身后的將領都不知道李淵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李淵作為晉陽軍的統帥,不顧眾人的反對,一意孤行,而且信誓旦旦地承諾道:“此計乃是最好的策略,無論是哪種策略,我方都要與突厥鐵騎相抗衡。以目前的兵力來說,我們還不是突厥鐵騎的對手,前有突厥入侵,后有劉武周統領的數萬人。無論是選擇哪種策略,我方都要硬碰硬,于我方不利。”

“鷹揚府校尉劉武周已經依附于突厥,他之前攻下的汾陽宮的宮女全部都獻給了始畢可汗,并且得到突厥的戰馬,兵強馬壯。任何一支部隊,以我方目前的戰力都無法與之相抗衡,更何況戰爭又不是短期的,一旦他們兩人聯合在一起,到時候晉陽城真的成為突厥的囊中之物,到時候我們才是真正的歷史罪人了!”

“本帥設下‘空城計’并非不信任諸位將軍的領軍作戰本領,只不過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保存兵力,力求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效益。再說,本帥可以保證到時候突厥大局會屁顛屁顛的離開晉陽城,保證他們不敢踏入晉陽城半步!”

眾人見晉陽軍元帥李淵如此堅定的固執己見,迫于無奈他們只能聽命。當時,他們在座的沒有一人相信李淵真的能夠做到讓突厥軍安然撤退,并且不會踏入晉陽城半步,就連李靖等用兵高手都不相信會會這樣的人,到嘴的肉都不要。

突厥大軍真的沒有踏進晉陽城半步就灰溜溜的撤離,眾人瞪大著眼睛,呆如木雞地望著怡然自得的李淵,仿佛這一切早已經在他的預料之中,根本就沒有絲毫的驚訝。他們目瞪口呆地望著李淵,真的不知道他用了什么魔法讓突厥大軍撤離晉陽城,放棄攻占晉陽的野心。

“呵呵!你們論領兵作戰的能力各個都是一方大將,可是你們忽略了人心,不戰而屈人之兵乃是用兵之道中最高的策略!”李靖微微一笑,解釋道:“身為元帥有的不僅僅是卓越的領兵能力,還要有卓越的目光,遇事仔細地分析敵人的意圖,攻心為上上之選,你們可知突厥大將軍是何人?”

李逍遙等人看著走在前方背影的威武男子,縱然李逍遙武功舉世無雙,文韜武略無所不精,而且擁有自己的秘密組織,以及情報網。可是,對于突厥國的情況甚少了解;劉文靜等人乃是文臣,滿腹經綸也不知此人是誰;李靖等大將軍對于突厥大將軍是誰也不知道,就連一直跟隨著李淵南征北討的將領也是一臉的疑惑的望著李淵,搖搖頭道:“屬下不知!”

“他是始畢可汗的兒子,也就是相當于大隋的王子,名曰阿史那吉!”李淵平淡如水地笑道,“阿史那吉乃是始畢可汗的長子,年約十歲便跟隨著始畢可汗南征北討,如今******國有此威勢,始畢可汗功不可沒,他有卓越的軍事才能,而且志向遠大,一直想要將大隋國納入突厥的疆土。”

“阿史那吉曾經隨始畢可汗來過晉陽城,那時煬帝楊廣登基不久,兩人發生了一些摩擦。始畢可汗派遣大將軍攻打晉陽城,那時候坐鎮太原的乃是裴矩,他聽征得煬帝楊廣的許可,居然將始畢可汗的數萬大軍以及當時的統帥全部留在了晉陽城,讓他們有來無回。”

“當初要不是煬帝楊廣態度堅硬,不懼任何外敵,也不愿意示弱。當時,朝中大臣紛紛要求楊廣講和,說是為了邊陲百姓著想,不能妄動干戈。沒想到這件事反而刺激到楊廣,他不僅沒有停止戰爭,反而派遣精兵強將,那時候我也被征調前往援助。此次與突厥大戰,大隋大勝而歸,而突厥卻慘敗,朝中再也無人敢反對楊廣對突厥以及高句麗用兵了。”

“自此,突厥與大隋勢同水火,突厥不再向大隋進貢,而且臨近突厥邊境百姓終于得到期盼已久的和平。那一戰,突厥死傷慘重,國力衰弱,休養生息幾年后又再次將目光放到大隋,前后交戰數百回合,互有勝負!可是,突厥大軍絕不敢輕易涉足晉陽城半步,也使得晉陽城百姓安居樂業!”

眾人恍然大悟,李逍遙皺著眉頭,道:“難道當初的失敗,就是敗在了‘空城計’上,否則絕對不會出現不戰而退的場面,這大大的打擊了士氣,理應這么多年過去了,心里的陰影應該消除的差不多了!為何依然會被嚇退呢?”

李逍遙見幼子依然疑惑不解,遂笑了笑道:“當初那一戰之中,阿史那吉親眼見到過當時的場景。如果此次領兵作戰的是其他將領,或許又是一場硬仗。但是,阿史那吉經歷過那一戰后整個人萎靡不振,精神恍惚,始畢可汗為此請了不少名醫都束手無策,我想他是準備讓阿史那吉從哪里倒下,就從哪里站起,想讓他再次振作,可是這給了我們取勝的機會,留給我們足夠的時間休養生息。”

眾人點點頭,心里暗暗地佩服李淵的用兵之道,就連李靖都驚訝地望著李淵,他從未想過李逍遙的父親居然對兵道領悟的如此之深,而且能夠利用人心的弱點攻之,取得一場漂亮的勝利。李靖知道李淵這樣做其實也在賭博,若是阿史那吉的心理陰影消除了,晉陽城就拱手讓人了,這場交鋒李淵賭贏了。

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取代周,建立隋朝,停止向突厥的歲貢。突厥趁隋朝立足未穩,從甘肅一帶向隋朝發起大舉進攻,隋文帝不得不發兵抵御,并修筑長城。同年,******沙缽略可汗即位,西突厥達頭可汗拒絕承認沙缽略可汗名義上的宗主地位,在隋朝的離間和攻擊下,583年東西突厥正式分裂,并引發內戰。

公元587年,******都藍可汗即位,而隋文帝支持突利反叛。公元599年突利失敗,隋文帝立刻隆重迎接突利,并且承認他的可汗地位,讓他在河套地區建國,冊封突利為啟民可汗,做隋的盟邦,******自此分裂,加上公元589年隋滅陳統一中國,隋朝在和突厥的對抗中處于上風。

公元602年春,突厥阿勿思力俟斤等南渡黃河,掠奪啟民可汗部下男女6千人,牲畜20多萬頭。隋云州道行軍元帥楊素率諸軍追擊,大破阿勿思力俟斤軍,奪回全部被俘人口及被掠畜群,交還啟民可汗。當時有許多突厥人投降,長孫晟又建議啟民可汗派遣若干使者,分道前往北方招撫鐵勒諸部等。

次年,鐵勒的思結、伏利具、渾、斛薩、阿拔、仆骨等10多部,背叛達頭可汗,歸附啟民可汗。奚、等5部也內遷。達頭可汗西奔吐谷渾,從此在歷史上消失。啟民可汗把達頭的部眾收歸自己統率。長孫晟送啟民可汗北遷磧口使他更便于管理整個******汗國。

啟民可汗為了感激大隋王朝對自己的幫助決定每年向隋朝進貢,大隋與突厥的關系發生了徹底的改變,由之前的納貢國變為接受突厥的進貢國,一時之間朝野歡呼,大隋王朝百姓紛紛稱贊隋文帝楊堅的功德。

公元609年,也就是大業五年十一月,啟民可汗病死。隋煬帝為此“廢朝三日”,以示哀悼。立其子咄吉世為始畢可汗。幾年以后,始畢可汗的力量逐漸強大。隋朝右光祿大夫裴矩建議削弱他的勢力,辦法是將宗室女嫁給始畢之弟叱吉設,并封他為南面可汗。但是,叱吉懼怕始畢可汗責罰,不敢接受。始畢可汗知道這件事以后,對隋朝很不滿。

裴矩又認為突厥人本來很單純,容易離間他們,只是由于突厥汗國中有許多狡猾的西域胡人給他們出謀劃策,所以不好對付。特別是其中的史蜀胡悉最為詭計多端,備受始畢可汗信任,必須除掉此人。經隋煬帝同意后,裴矩派人將史蜀胡悉誘騙到馬邑“互市”,加以殺害。始畢可汗得知事實真相以后,不再向隋遣使朝貢。

突厥國的發展歷程與大隋王朝脫不了干系,若不是大隋王朝從中干預突厥也不會一分為二,兩國之間的地位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隋煬帝楊廣與始畢可汗原本就是一對好友,只不過是份屬不同的國度。并且,兩人都是一國之君,一人是******可汗,另一人是大隋王朝的皇帝,兩人志向遠大,雄心勃勃,可是為了各自國家的利益,他們不得不生死相對。

大業十一年八月,隋煬帝巡狩北塞。始畢可汗親自率領數十萬騎兵南下,準備襲擊煬帝。若非義成公主事先派人暗中通知隋朝,煬帝及時退避在雁門郡城,齊王楊率后軍守崞縣。突厥大軍攻克雁門郡41座城池中的39座,僅雁門、崞兩城未被攻破。

迫于無奈,隋軍拆民房的材料增修防御城墻,突厥大軍團團圍住,使得雁門城中15萬軍民只剩下二十天的口糧。九月份,隋東都和許多郡的救兵紛紛匯聚忻口。隋大軍云集在雁門城中,在義成公主的努力下,******撤軍。

隋煬帝才逃過一劫,若非義成公主通風報信,楊廣的命早就丟在北塞之上。經過此役,大隋王朝與******更是勢同水火,而且隋煬帝更是派遣大軍前往征討突厥。并且,隋煬帝楊廣下令誰敢與突厥有來往一律誅滅九族,因此朝中大臣鮮少與突厥來往,而且杜絕商販與他們互通貿易,一時之間整個華夏國人心惶惶。

王威、高俊雅兩人通番賣國使得原本跟隨他們身后的將領紛紛倒戈相向,李靖控制晉陽軍局勢變得異常簡單。之前與他們兩人同流合污的將領,紛紛被李靖斬首。于是,晉陽軍再次被李淵控制在手中,手中兵權在握,李淵的底氣十足。

遠在汾陽宮的劉武周聽聞下屬探查而來的情報,得知突厥大軍不戰而退,嚇得他膽顫心驚,急忙退出汾陽宮,返回馬邑。而且,與他同謀的王威、高俊雅被李淵斬于晉陽城門口,使得劉武周想要奪取晉陽城的愿望被一盆涼水澆滅。

劉武周退守馬邑,自封為太守,明面上保護城中的百姓,才加強士兵防守,實際上是以防李淵派兵前來征討,全城戒備,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換防,眾多士兵都紛紛猜測太守劉武周到底想干什么。可是,他們身份低下,不敢直言不諱的問明。劉武周明面上說的比較好,讓他們也知道劉武周加強防守沒有錯。

劉武周加強防守,實際上是杞人憂天。現在的李淵忙得不可開交,之前嚇退了突厥的軍隊,給他留下了足夠的時間用來準備,加上劉武周心生膽怯撤離汾陽宮,回返馬邑,使得李淵準備工作已經完全做好了,一切準備就緒。

大業十四年農歷七月,李淵率領三萬余名士兵誓師,正式起兵!


上一章  |  大唐之逍遙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