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破袁術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北國的雪書名:
雖說著一路上并沒有發現隱藏在叢山峻嶺中的敵軍,但是袁紹卻從這絲絲入扣的細節上,知道一名謀士對自己的重要。憑借這些,袁紹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把張飛擠壓在鄴城動彈不得,只待大軍抵達之后,就可以很輕松的將其擊敗。
相比起進攻虎牢關時,現在各路諸侯可比之前干勁強的多。不知道是為了能在劉協面前露個臉,還是想要把劉協弄到自己手中,包括孫堅在內的幾路諸侯都希望能夠做先鋒,并且理由也是為了解救皇上于危難等等冠冕堂皇,然而袁紹卻以擔心陳濤使詭計各個擊破為由,不管是誰都絕對不會放他離開身邊。
正好之前虎牢關戰斗中,聯軍先鋒確實被陳濤兩度擊敗,因此袁紹的理由也顯得十分充分,各路諸侯也沒其他辦法,只能不斷催促自己的部下加快速度前進。
位于鄴城中的張飛和張繡,這幾天來一直注意著聯軍的動向。她們會被迫留在鄴城,除了舍不得放棄城中的糧草,以及擔心離開城市的保護,會在荒野中被聯軍包圍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劉協病了。
人說大喜大悲特別傷身,小劉協自從被袁紹擄來之后,一直就郁郁寡歡,若不是不想在袁紹面前服軟,一直靠意志支撐著,或許早已經病倒。在被張繡救出之后,劉協的心情徹底放松下來,甚至已經看到了回到洛陽的希望,而那一夜等待中,他更是時喜時憂,情緒起伏極大,這種勞心勞力的狀況下,他又是一個養尊處優的王爺、皇帝,一路跟隨在馬隊中顛仆數天,回到鄴城之后便一病不起。
幸好,鄴城中也有幾位名醫,為劉協診治一番之后,認為他只是心緒不寧,大喜大悲加上感染了風寒,只需要好好休養便不會有生命危險。這一句好好休養,正好擊中了張飛和張繡的軟肋。原本,她們二人商量過,由張繡帶著劉協,喬裝改扮之后,先向南方兗州方向前進,隨后西進荊州,通過宛城,最后再向北回到司隸。這是她們二人規劃最為安全的道路,雖然路程很遠,但比起直接向西方回到虎牢關,要安穩許多。而張飛則繼續在鄴城,用替身吸引住聯軍主力的動向,必要時刻甚至可以拿替身的性命威脅各路諸侯退兵。雖然這樣做的效果并不一定好,但起碼可以在很長時間內穩住聯軍,給張繡制造機會。
然而,劉協病了之后,這一切都化為烏有。醫師已經言明,若是想要劉協恢復,就必須要安心靜養,如此狀況下,自然不可能再將劉協帶離鄴城,因此張飛和張繡便只能真的在鄴城布防,等待聯軍的到來。
鄴城中的情況袁紹不知道,但是聯軍的動向二張卻很明白。聯軍尚且有五十余萬人馬,雖然在虎牢關下鎩羽而歸,但是并不代表他們沒有戰斗力。虎牢關的地形特殊,根本不適合大軍展開強攻,然而鄴城卻不同。鄴城周圍四面平原,雖然城堅墻厚,但是除非是有二三十萬人馬,否則要抵御五十余萬人馬的圍攻,簡直是天方夜譚。而現在,張飛手中可以動用的兵力,滿打滿算也只有自己帶來三萬騎兵和韓馥手下的八千步卒。雖然韓馥是鄴城的地頭蛇,有他在內鬼破壞的可能性小了很多,而且韓馥回到鄴城之后,又收攏了不少原本隱藏在城內的散兵游勇,兵力也突破了一萬兩千,甚至還號召城中百姓為皇帝效命,募集了不少的民壯,但是對于守衛鄴城來說,還是杯水車薪。
當知道聯軍已經拔營,各路諸侯并沒有散去,而是殺奔鄴城而來之后,張飛和張繡兩人商議許久,但卻始終意見不合。張飛力主出城迎戰,運用騎兵的優勢,在荒野上攻擊敵軍。然而張繡卻認為,自己手上的兵力實在太少,如果貿然出城攻擊,很可能會陷入聯軍的包圍中,但時候白白犧牲士卒不說,就連本就少得可憐的守城兵力也會進一步被削弱。
其實他們二人的說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他們也都很清楚,其實不管是哪種方法,若是沒有援軍,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別說是守城,恐怕連逃跑都很難。只不過,這一次的爭吵都有著她們各自的小心思。張飛想要出城戰斗,是想用自己為餌吸引住聯軍的目光。到時候,若是自己戰敗,那么城中的張繡就無需再做什么死守的準備,帶上劉協有多遠跑多遠。而張繡顯然是看穿了張飛的意圖,堅決要求同生共死,這才會有了總爭論。
不過很快,兩人便無需繼續爭執下去,以為聯軍竟然使用了非常少見的無先鋒戰術。整個聯軍,除了負責保護后陣的袁術麾下十萬將士與本陣略微遠一些之外,其余大軍竟然抱成團密集移動。雖然幾十萬人不可能像十個人一樣圍成一團齊步行進,但是各部之間首尾相連,并沒有拉開任何的距離,如此一來,如果張飛真的出城戰斗,很可能會出現,攻擊其中一部,就被其他趕上來的軍團徹底包圍,若真是如此那幾乎和送死沒有兩樣。
了解到這種情況之后,張飛長嘆一聲,最終只能無奈的選擇妥協,同意了張繡和韓馥加強城防的建議。
就在張飛和張繡無奈被迫駐留鄴城時,聯軍大隊人馬卻已經一點點逼近了鄴城,根據探馬的消息,最多還有五天,聯軍本隊就會抵達鄴城,到時候四門封鎖,恐怕是想沖出去都難了。
然而,就在袁紹以為自己可以穩操勝券的時候,負責保護后陣的袁術卻突然帶著幾百騎親衛沖到了中軍之中。
“公路,你這是?”袁紹看著一臉塵土,衣甲都有些歪斜的袁術拿起案幾上的茶碗,一口氣灌到口中的樣子,不由眉頭微皺,輕聲問道。
“還能怎么樣,老子被幾個娘們給打敗了。”袁術翻翻白眼一點都沒有慚愧的樣子,大咧咧的說道:“別這么看我,老子被趙云、呂布、太史慈、趙靈兒、夏侯惇這五個娘們圍住,她們全部是騎兵,起碼有十萬以上,后陣又沒有可以抵御騎兵的器械,我看情況不對,帶人直接回來了。”
“啊?!”袁紹豁然而起,雙眼怒視袁術說道:“你身為后陣統軍大將,竟然丟下十萬同袍就這么逃了回來?你還有臉在這里說話?!”
“袁紹,你搞清楚,老子是被十萬騎兵圍起來殺!換成是你,你能不跑?別以為喊你聲盟主,你就真當自己是個人物了,袁氏還輪不到你說話!老子累了,要去休息!”袁術狂噴一氣之后,掉頭大步向營帳外離去,只留下氣得面色蒼白的袁紹。
“主公,袁術此人本就是平庸無能的紈绔子弟,主公切勿動怒,還是趕緊找人來問明情況為妙。”沮授的勸說下,袁紹這才長出一口氣,最終無奈的搖頭,去找來幾個袁術身邊的親衛,這才得知后陣發生的事情。
原來當日決定退兵之后,按照沮授的計劃,大軍將留下十萬人作為斷后,一來防備陳濤出關追擊,二來也可以封鎖住虎牢關幾天,讓陳濤暫時得不到劉協在鄴城的消息。本來這項工作肯定不適合無能的袁術,然而古人講究氏族血緣,認為畢竟血濃于水,自家人在關鍵時刻總比外姓人可靠。因此,在袁紹和袁術商量之后,袁術便欣然同意。
袁術之所以會答應這個危險的任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劉協。若是劉協真落到了陳濤手里,袁氏一族倒霉,他袁術作為嫡子,一樣不可能逃脫叛逆的名號。因此,袁術倒是不介意來做斷后的工作。然而,答應去做可以,但是要他用性命去博,那是想都別想。
在虎牢關前多停留了三天之后,袁術命令部隊加快速度撤離。因為輜重等物之前都已經被袁紹帶走,因此輕裝上陣的袁術所部,行動速度反而比本隊要快不少。這幾天以來已經追到了距離本隊大約一天行程的距離。
由于本隊先行,行軍道路上的險要之處都已被袁紹仔細勘察過,因此袁術十分放心的率領著他麾下的十萬大軍舒舒服服跟在大隊人馬后面行動。
一天前,袁術正坐在自己華麗的馬車上,喝著手中的美酒,吃著親衛們狩獵來的山野小獸,正想等吃飽喝足美美睡上一覺時,忽然聽到一陣吵鬧聲傳來。
袁術打了個酒嗝,噴出一股酒氣之后,不滿的皺皺眉頭,簾起馬車的車窗,對外面的親衛喊道:“怎么回事,倒是發生了什么事情這么吵。”
十萬人的軍隊規模可不小,人群之中,親衛們也沒明白到底發生了什么,正想要開口回袁術的話時,只見前陣一員偏將策馬沖了過來,見到袁術就說喊:“將軍,不好了,前陣被呂布所率的三萬鐵騎攔住,將士們結陣抵擋不住,如今已經殺進來了!”
那偏將的話,頓時讓袁術的酒醒了大半。就好像是要印證他所說的話,只聽遠遠傳來一聲嬌嫩的怒喝:“擋我者死!”轟然巨響中,遠處十幾名士卒的身軀像是破布袋一樣被挑飛到空中,慘叫著跌落。
“快,快,快向前陣增兵!一定要將那……”袁術可是記得很清楚,虎牢關下呂布的神威,聽到她的名字,頓時嚇的連連大叫起來。然而,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見后陣也有人沖來,大聲喊道:“將軍,后陣被趙云率騎兵突襲,已經抵擋不住了。”
“什么!”袁術大吃一驚,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從馬車中一躍而出,搶過一匹親衛的快馬,對著身邊眾多還在發愣的親衛們大喊道:“還愣著干什么,更本將軍殺敵!”
袁術可不是真的去殺敵,而是他靈機一動意識到自己很可能被陳濤軍包圍了。于是,當機立斷帶著親衛向還未被攻擊的軍陣西北方向疾馳而去。還別說,袁術其他的本事不行,逃跑的本領確實不錯。要不是他反應快,恐怕真的很難逃出升天。因為,在袁術逃跑同時,左右兩軍也已經被太史慈和夏侯惇的大軍夾擊,而趙靈兒的騎兵則游走在外圍,但凡有大股敵軍突圍便會圍上去絞殺。
袁術選擇的時機正好是陳濤軍尚未合圍之時,若是在慢上一刻鐘,恐怕除非他有呂布之勇,否則斷無離開的機會。
失去了主將的指揮,又有五員大將圍殺,很快袁術率領的聯軍后陣就陷入了混亂之中。軍中將士們雖然驍勇,不少人都是自發的結陣在一起抵達騎兵的反復沖擊,但是終究不是騎兵們的對手。在原野上,三倍的步兵都不一定是騎兵的對手,更何況,此刻圍剿他們的騎兵總數甚至比聯軍步卒還要多。
自從幾天前接了陳濤的將令之后,趙云便日夜兼程。為了保持馬力,趙云命令全軍,每奔馳一個時辰,就要全軍下馬牽著戰馬步行一個時辰,這樣一來速度并沒有慢多少,但是馬力卻始終得以緩解。
一天前在探知了袁術后軍的位置后,趙云與眾將商議,將大軍分成幾部分,讓呂布率先繞到袁術軍的前方,太史慈和夏侯惇則左右包圍,決定利用袁術軍大多數是輕裝步兵的弱點,一口氣將他吃掉。
果然,面對趙云的突襲,袁術軍根本沒有任何準備,前陣輕而易舉的被呂布貫穿。而就趁著敵軍大亂的機會,趙云率軍沖后陣突入。結果可想而知,整個袁術軍徹底亂成了一鍋粥。一些慌亂的士兵在沒有將領指揮的情況下,選擇了向左右兩邊突圍。這些人正好就一頭撞上趕來的太史慈和夏侯惇所部。至此,整個袁術軍已經被十幾萬騎兵團團圍住,只能靠手中的長槍,勉強結陣防御。當大半個時辰之后,袁術軍的普通士卒們知道袁術已經拋下他們逃跑之后,士氣本就枯竭的士卒,選擇了投降。
一通大戰下來,袁術軍戰死三萬多人,其余六萬多部眾皆卸甲歸降。趙云留下趙靈兒率領一萬騎兵看押這些降卒向陳濤軍本陣趕去,而他自己和呂布等人則立刻開始追趕一天路程之外的袁紹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