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三國第一百九十七章 為劉協,陳濤出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娘三國 >>娘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七章 為劉協,陳濤出關

第一百九十七章 為劉協,陳濤出關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3日  作者:北國的雪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北國的雪 | 娘三國 
您現在的位置:歷史軍事第一百九十七章為劉協,陳濤出關

第一百九十七章為劉協,陳濤出關

小說名:

作者:北國的雪

那傳令兵無奈的望了一眼賈詡,有些慚愧的說道:“從救出陛下開始,我家將軍就派出三十多路人馬前來稟告主公。可是那袁紹搶先一步,在虎牢關附近安排數百隊鐵騎巡邏,我等中有大半人試圖強行通過,但都未能成功。若不是袁紹軍退去,我等到現在或許還沒辦法見到主公。貽誤軍情是我等的罪責,請主公降罪!”說完,他重重磕頭在地,伏身不起。

“三十多路人馬?”陳濤一愣,隨即問道:“那今天安全抵達的,有多少?”

“包括小的在內,大約只有五路人馬。其他的……其他的……”那傳令兵虎目泛紅。

“哎。”陳濤輕嘆一聲,將他扶了起來,“你等也已盡力,且下去好好休息吧,濤絕不會責怪你等。”

讓親衛將那傳令兵帶下去之后,陳濤召集眾將展開緊急會議。

眾人才剛坐定,賈詡便已經長身而起,對陳濤說道:“主公,既然那袁紹已經故意派遣騎兵封鎖了道路,想必是已知曉陛下落在翼德手中。如今,袁紹急匆匆的回師,極有可能是妄圖率大軍前去圍剿翼德。翼德兵少,若是再遲,恐怕會陷入危局!”

陳濤皺眉不語,片刻之后才說道:“翼德死守鄴城,必然是因為關東聯軍封鎖了返回虎牢關的道路,再加上有小協兒在身邊,這才不敢輕舉妄動。可是,幾日前聯軍已經返回冀州,翼德若是抓住機會,完全可以不用死守鄴城,她為何要如此呢?”

陳濤的話,也是眾將心里的疑問,就連賈詡也是一愣。最初想來,關東聯軍封鎖返回虎牢的通道,那么張飛兵少不敢硬闖,這個可以理解。但是,為什么在聯軍移動之后,依舊要死守鄴城?若是能夠護著劉協移師到偏僻小道,或者布下疑陣,躲開聯軍的包圍,不是更好嗎?這個問題,其實陳濤已經想了很久,正是因為沒有答案,才此時提出。

郭嘉想了想之后說道:“張將軍不敢輕易離開鄴城的原因,嘉想來或許有三。其一,當初張將軍能夠率部偷偷潛入冀州,是因為袁紹等人完全不知道她們的存在。因此才可以晝伏夜出,依靠崇山峻嶺掩蓋行蹤。然而現在,袁紹一心想要找到她們,又如何會不四處探查?一旦被聯軍發現,想要在野外面對數不盡的敵軍,還要保護陛下,那可真是九死一生了。

其二,鄴城之中必然有什么是張將軍放不下的,比如糧草。司隸之地最近以來因為主公的仁政,流民日多,似然屯田使我軍糧草充足,但是若是流民繼續增加下去,以主公的品性,必然會撥出糧草以供那些暫時還無法自給自足的流民,這樣一來,萬一再有戰事起,我軍就會糧草不足而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鄴城是袁紹給聯軍提供糧草的主要囤積點,想必鄴城之中的糧草必然是堆積如山,這才讓張將軍不忍放棄。

最后,估計是為了劉協的安全。聯軍之中將才甚多,張將軍必然是擔心萬一其中有擅長追蹤之術的人,一旦離開鄴城,很快被追蹤上,反而會陷入險地,還不如固守待援,最不濟也能在城破之時帶著劉協突圍。

這些不過是嘉的猜測,究竟如何恐怕只有聯系上張將軍才能知曉。只不過,嘉在擔心,萬一這個消息是假的,不過是袁紹為了引誘我等出關才設下的詭計,那樣的話……”

對于郭嘉的擔憂,其實陳濤也想到過,但是他卻根本不去考慮。只見此時的他,揮手打斷郭嘉的話,斷然說道:“不論是為了救出小協兒,還是為了增援飛兒姐、繡兒,但凡只要有一點希望,濤便不會坐視不理。今日商議,你等可各抒己見,只是出兵一事濤心意已決,無需再議,你等可知曉?”

“諾!”眾將同時轟然回應。

陳濤的做派雖然很武斷,甚至不將道理,更可能將眾人帶入到死亡陷阱之中。然而,在座的每一個人卻都不會反對,反而對他更為敬佩。大家都是人,將心比心的想,誰都有可能陷入絕境而需要陳濤的援救,若是陳濤今日可以為了所謂司隸大計,而放棄張飛、張繡,那么明日是否會因為其他一個理由而放棄在座的任何一人呢?所以,對于陳濤這種,情愿自己冒險,而不愿意坐視麾下將領危險的做法,眾人只能用敬佩的心情來面對。

郭嘉和賈詡對望一眼,都從雙方的眼神中讀出早已料到的反應。郭嘉微微一笑,伸手對賈詡做了一個請的姿勢,賈詡也不推搪,當即對陳濤拱手說道:“既然主公已經決定出兵,那賈詡有上中下三策以供主公驅使。”

“哦?文和快快說來!”陳濤一聽,這片刻之間就有三策,還真是心中嘆服。

“上策,主公盡起青龍、白虎、朱雀三軍,集三軍騎兵,加速趕上聯軍大隊,對其日夜騷擾,讓其放緩行程,待到其將士疲憊不堪,主公率領的本陣步卒趕上之后,便可以正兵擊破敵軍。冀州多平原,極利于騎兵作戰。主公麾下尚有一十二萬騎兵,若是如子龍、奉先等大將率領,進可攻,退可守,除非是聯軍就地扎營固守,否則一旦他們開始移動,就有足夠多的機會給予其重創。此乃正兵上策。

中策,主公派遣幾員大將,一人雙騎,帶上三萬精銳騎兵,先行趕上聯軍大隊,窺探時機沖入營中放火燒去聯軍的糧草。如今聯軍中缺糧,一旦沒有糧食,各路諸侯立刻就會潰散。到時候,區區袁紹十余萬步卒,如何是主公三十萬大軍的敵手?只是,此計行險,一旦突襲失敗,就可能陷入敵軍的包圍之中。損失三萬騎兵還是小事,若是無法拖住聯軍,讓其發動大軍圍攻鄴城,恐怕翼德、繡兒無法支撐。此乃中策。

下策則最為穩妥,主公盡起大軍之后,以正常行軍速度,徐徐壓向聯軍。只要鄴城中的翼德和繡兒可以抵擋住聯軍幾天圍攻,主公的大軍一到,聯軍必然將所有心力轉向主公,到時候,荒野會戰,以我軍的戰力,要戰勝對手也并非是難事。只是,此策需要翼德和繡兒兩人能夠堅持到主公大軍到來,而且還要再想辦法擊破聯軍,雖然對于我軍來說穩妥,但是翼德和繡兒就……”

陳濤搖搖頭說道:“飛兒姐和繡兒如今急待我等救援,下策實在太過緩慢,若是鄴城有失,濤比終生悔恨。今次出關,本就是冒著風險,不必強求安穩,下策不可行。”

隨即他想了想之后又說道:“奉先、子龍都是當世不二勇將,偷襲敵營確實是最有效的手段,但是聯軍之中將才甚多,許諸、馬超、孫策、關羽等人皆不可輕敵,萬一落入包圍,便是九死一生的局面。為救飛兒姐和繡兒,卻讓奉先、子龍等去冒險,實非濤之心愿。中策……”

“主公,云愿……”趙云長身而起大聲說話,可還沒說完就已經被陳濤抬手止住。

“休要多言,你等聽命行事便可。”陳濤把眼一瞪,根本不給趙云說話的機會。

難得爆發一下王霸之氣,趙云立刻被陳濤給震住。不對,與其說是震住,不如說是感動到無法言語,只能呆呆的動動嘴唇,最終被太史慈輕拉一把,復又坐下。

陳濤見趙云坐了會去,這才繼續說道:“中策也不成,那只有上策了。只是,若是如此連續行軍,是否會讓騎兵們耗盡精力,而子龍等這些天來也一直在城外作戰,甚為辛苦,如此做,當成可以?”

“豬公,逗喝尼朔果,哥握遲報,一格答一碗!(豬公,都喝你說過,給我吃飽,一個打一萬!”小呂布胡吃海塞的往嘴里塞著食物,大咧咧的說道。

“奉先,你給濤過來,濤保證不打死你!說過多少次了,不許喊濤豬公!”陳濤滿腦袋的黑線,遙遙對著小呂布比劃他的拳頭,嚇得小呂布一溜煙躲到趙云的身后,從趙云的手臂縫隙里偷偷望陳濤,看他沒有追過來,這才松了口氣,吐吐小香舌做個鬼臉。

眾人頓時一陣大樂。趙云拉過小呂布,拍拍她的小腦袋,又好氣又好笑的說道:“若真讓你去一個打一萬,主公還不擔心死,傻丫頭。”

言罷,趙云對陳濤正色說道:“統御騎兵之道,云有些經驗。聯軍規模龐大,行動速度又慢,雖然已早走三日,但是要追上他們并不難,而且云可以保證,遭遇聯軍時,騎兵大隊必然有沖擊的實力。即便真的無法取勝,云也可率軍緩緩退回主公本陣,絕不會讓騎兵們白白損失。”

趙云從來不說大話,往往能十分把握做到的事情,她也喜歡只說八分,此番話既然是由她口中說出,陳濤自然是滿心認同。

“既然是如此,那便按上策行事。今日你等便去軍中集結騎兵,明日一早便出關追趕聯軍,濤自會帶上輜重隨后緩行。”陳濤拍板說道。

“主公,這次可否讓我也去騎兵隊中?”夏侯惇自從在城外作戰以來,就喜歡上了騎兵戰的風格,眼前又有機會率領大軍出擊,頓時跳出來請戰。

陳濤想了想之后說道:“子龍為帥,奉先副之,子義、靈兒、元讓三人為將,統領一十二萬騎兵,明日清晨出戰!徐榮率虎牢關守軍三萬仍小心防備雄關,其余諸將明日皆隨濤出戰。記住,此戰許勝不許敗,不得陛下,誓不班師!”

“諾!”

第二日清晨,虎牢關關門大開,太史慈、趙靈兒、夏侯惇三人各自率領一萬精騎先行,隨后趙云和呂布率領麾下九萬騎兵緊隨而出。一出關門,大軍便開始奔騰起來,十余萬戰馬奔騰的場面,豈是用震撼兩個字來形容。站在城樓上的陳濤望著遠去的大軍,不由暗自為他們祝福。

“主公,中軍本陣也已經集結完畢,是否讓大軍出關?”賈詡走到陳濤的身邊,對他詢問道。

陳濤點點頭,最后忘了一眼關外已經遠去的騎兵大軍,揮手說道:“通令全軍,出關兵進冀州。”

伴隨著陳濤的命令,青龍、白虎、朱雀三軍全軍開拔,十五萬步卒組成前后左右中五部分,分別由張遼、夏侯淵、高順、曹洪以及陳濤自己親率。浩浩蕩蕩,向著冀州殺奔而去。

從鄴城到虎牢關,若是步卒急行軍,大約需要是余日。袁紹先行三日之后,其實已經和陳濤的本陣拉開了很大的距離。袁紹不傻,知道自己不可能永遠封鎖住消息,而且她也怕夜長夢多,若是讓張飛和張繡帶著劉協偷偷逃回了司隸,那可就真的是大事不妙。所以,只是封鎖了三天之后,就將全部兵馬聚攏,直撲鄴城而去。

鄴城雖然是冀州首屈一指的大城,但是在袁紹看來,卻不是像虎牢關這樣的雄關天塹。若是不計代價的猛攻,五十萬兵馬半日之內就可以攻打下鄴城,畢竟城中只有區區三四萬人,其中巨大多數還都是騎兵。

所謂術業有專攻,你讓騎兵去負責城墻上的守城戰,那絕對不如訓練有素的城防部隊。因此這點就是袁紹最大的把握,她相信只要等大軍抵達鄴城的時候,就是奪回劉協的時刻。

袁紹麾下也有沮授這樣的能人,以前袁紹還不太將這些只會耍嘴皮子的人看在眼里,對于他們的謀劃,也往往是符合她心意的就聽,不符合的就視若無睹。可自從被沮授抽了一巴掌之后,袁紹這才發現,原來這些謀士的重要性一點都不必絕世武將差。就好像她聽從沮授的建議,將劉協被掠走的消息告訴各路諸侯之后,果然全都如沮授所說,并無任何人離開。

有了這種經歷之后,袁紹也開始對沮授言聽計從。按照沮授的謀劃,這一路來,每到險要地形或者是可以供大軍隱藏的叢山峻嶺,袁紹必定會派出一軍加以查探。

<<看書啦文字,歡迎讀者登錄www.kanshu.la閱讀全文最新章節。

聲明:小說《》所有的章節、圖片、評論等,均由網友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收集自網絡,屬個人行為,與看書啦立場無關。


上一章  |  娘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