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歷史軍事第一百九十章袁紹思進退
第一百九十章袁紹思進退
小說名:
作者:北國的雪
就在劉協希望借韓馥的手逃離南皮時,韓馥也正為如何將劉協救出而頭痛。雖然已經和耿武、潘鳳兩人商議了兩天,可直到現在為止還是沒有半點頭緒。
另一方面,審配在韓馥見過劉協之后,迅速就將兩封一明一暗的書信交由親衛,讓其快馬送于前線的袁紹。這兩封書信中,明信說的鄴城戰敗后韓馥等人已經逃來南皮。因南皮兵力薄弱,審配擔心陳濤的偏師會揮軍進攻南皮,因此希望袁紹能夠早做決斷。暗信中則說明自己迫于無奈之下,讓韓馥見到了劉協,但是自己全程都在旁邊監督,并未發現韓馥有什么異常之類的瑣事。
幾天之后,當這兩封信被袁紹得到之后,頓時讓她暴跳如雷。
黎陽是冀州通往司隸的門戶要道,如今落入到了陳濤的手中,那等于切斷了冀州往聯軍輸送物資的通路。別說是南皮根本就沒有太多的糧草,即便是堆積如山,黎陽被奪之后,也休想能夠輕易的輸送過來。糧草輜重可不是普通的精銳軍隊,若是軍隊,即便辛苦艱難一些,一些叢山峻嶺還是可以勉強通過。但是糧草輜重除非是坦途,否則別說是運送,連寸步都別想移動。歷史上,往往受到陰雨天氣的影響,都會讓糧草無法按時抵達,更何況,現在坦途已經落到敵軍的手里。
而鄴城的陷落更讓袁紹幾欲發狂。鄴城是整個冀州的核心,不但周圍土地肥沃,而且還是冀州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袁紹若不是礙于韓馥力挺于她,若是立馬就吞并鄴城會讓諸侯擔憂這戲方面的考量,早就已經將鄴城收入囊中。如今到好,這座大城幾乎完整無缺的落入了陳濤軍手中不說,連帶城中的堆積如山的糧草也全部失去。聯軍五十幾萬人馬,每天消耗的糧草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雖然軍中也還有一個多月的糧食,可若是被諸侯們知道鄴城被奪的消息,恐怕立刻就會紛紛請辭,打道回府。
發了一陣脾氣之后,袁紹逐漸冷靜下來,將手下的心腹謀士,逢紀、許攸、沮授三人暗自找來,在自己的大營中秘密商議起來。
沮授等三人將書信看完之后,三人的面色皆不好看,好半晌許攸才試探著問道:“主公,如今糧道被奪,主公是想回軍清剿黎陽和鄴城的陳濤軍,還是就此退兵?”
袁紹有些不滿的撇了許攸一眼,帶著一絲怒氣說道:“若是紹就如此輕易退兵,那還要招你等商議作甚?”
袁紹的話,讓許攸面上微紅,也知道自己問的不對,不由低下頭去。
一旁的逢紀看到許攸吃癟,本就與他不和的逢紀,不由接口說道:“主公所言甚是。如今危及關頭,正該是我等為主公分憂之時。主公既然不想退兵,那唯一的辦法就只能撥出一支偏師,揮師攻打黎陽和鄴城的陳濤軍了。主公本就想要得到鄴城,如今正好是個機會。信中所說,陳濤的這支偏師皆是騎兵,人數也不過三萬左右,若是主公能夠分出十萬雄師,想必可以輕易將那三萬騎兵趕出黎陽和鄴城,到時候,在從南皮等地征集糧草即可。”
逢紀的話確實很讓袁紹心動。以前若是去攻打鄴城,那就等于是和韓馥翻臉,也會冷了各路諸侯的心。如今,鄴城落到了陳濤的手中,自己若是出兵打下來,那就是自己的地盤了,自然不會再關韓馥什么事,如果真是這樣,恐怕各路諸侯就算有心幫韓馥說話,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這對于袁紹來說可是大大的有利。
然后還沒等袁紹高興完,就聽清脆的聲音響起,沮授嬌小的身軀站起來,正色對袁紹說道:“若是主公還想要攻打虎牢關,就絕對不可揮師東進,否則聯軍必然散亂!”
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袁紹立刻就明白了沮授的意思。確實,如今的聯軍可不是只有她袁紹一個人發號施令,名義上雖然她是盟主,可實際上聯軍中的絕大多數軍隊還是聽從各自主公的命令。若是揮師東進,就等于告訴所有人黎陽和鄴城有失,那時候各路諸侯想的可不是什么忠君愛國為漢獻帝攻打司隸,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實力,讓軍隊不至于缺糧而潰敗。
若是讓事情真的演變到這一步,恐怕別說是繼續攻打虎牢關了,說不好為了爭奪足夠回家的糧草,各路諸侯還會窩里斗!
袁紹面色一沉,思考半天還未有決定,最終只能抬頭對沮授說道:“公與,按你之考量,究竟該如何是好?”
沮授心中早已有了見解,隨即便侃侃而談道:“若是主公想要攻打司隸,便要將此事瞞下,絕不能讓任何諸侯知曉,否則軍心一亂再難有任何做為。而且,不但要攻打,更要速戰速決,否則一旦糧草告急,想打士兵們也無心作戰。若是主公想要穩定后方,那就將此事告知各路諸侯,想必看在陛下的面子上,各路諸侯也會跟隨主公平定黎陽和鄴城之后才會散去。如此一來,主公可不費吹灰之力,得到鄴城這等治所,也算是此戰有所得。”
袁紹想了想之后說道:“即便我等攻下虎牢,那之后的糧草該如何解決?”
沮授雙目中寒光一閃,一字一句的說道:“若能攻下虎牢,我軍面前便再無堅城阻擋。主公大可以以戰養戰,就地取糧。而那時,大軍并無糧草之憂,即便是主公再派遣偏師攻取黎陽和鄴城,諸侯們也不會在意了。”
袁紹左思右想,覺得攻取黎陽和鄴城,讓自己可以直接統治冀州,其實挺不錯。更何況,自己手中還有漢獻帝,就算是來年再想召集兵馬也可以。另一方面,她又對陳濤懷恨在心,再上自己興師動眾,竟然連一戰都未取勝,實在是顏面無光,要是就此退兵心有不甘。兩邊想來想去,優柔寡斷的性格盡顯無疑,一時之間竟然想不出該如何是好。
似乎明白袁紹心中在想些什么,沮授再次說道:“主公,不若先強行攻打虎牢關十日。軍中現有的糧草,足以支撐大軍五十日的消耗。若是十日之后,無法攻下虎牢,那只能將此事告知全軍,隨后大軍撤離,以待來年再戰便是。”
沮授這個折中的辦法不過是順著袁紹的心思罷了,但是在袁紹來看卻是兩全其美,頓時心中憂慮散去,大喜著說道:“公與不愧是紹的智囊,好,就按公與所說行動吧。”
說到這里,袁紹的眉頭又微微皺了起來,有些擔憂的說道:“這幾日猛攻虎牢,但虎牢關的地形太過險要,大軍始終無法擺開陣型。陳濤那廝又在關前擺開鐵甲陣,呂布小兒勇武非凡,仲康、孟起等將皆不是她的對手,關上每每箭如雨下,沖陣士卒損失慘重,卻連城墻都碰不到,各位可有方法破那陳濤之謀?”
對于這幾天的戰事不順,幾位謀士也是心知肚明。最開始的騎兵騎射之術讓聯軍后陣大為頭痛,派出顏良率領騎兵又被殺的大敗而歸。如今,雖然在后陣中遍布鐵甲巨盾手,大大降低了傷亡,但是在來去如風的騎兵面前,聯軍的陣型就像是活靶子一樣,只能被動的防御,卻始終無法從根本上消除威脅。
而正面戰場上,袁紹先后派遣數員大將前去挑戰小呂布統領的鐵甲軍。奈何小呂布武藝高超,根本不是袁紹麾下任何一位將領單打獨斗可以戰勝的。若是想讓幾人同上,陳濤手下大將眾多,雖然少了張飛、張繡、趙云、太史慈、夏侯惇,可是還有張遼、夏侯淵、趙靈兒等等。這些武將雖然比其張飛、趙云、呂布要差一些,可是對于袁紹麾下的張郃、高覽之類的將領卻還要高出一線,特別是趙靈兒,其武藝簡直可以與馬超比肩,讓袁紹頭痛不已。
若是想要揮大軍直接攻擊,卻每每才剛到三百步就被關上的弓箭給射退。上百臺大型弓弩射出的巨箭,真正造成的威脅其實很有限,但是問題是架不住強大的心理壓力。士卒們往往被兩輪箭雨就嚇得無心作戰,陣型大亂之下,必然是被墻頭上萬弓箭手三段暴雨般的弓矢給徹底射了回來。
這幾日的攻城戰中,每天都是如此的狀況,不管袁紹開出多少的賞金,甚至誅殺了一些率先逃跑的老兵油,依舊沒有絲毫的改變。就像袁紹自己所說一樣,付出幾萬人的代價,竟然連城墻都摸不到,實在讓她氣到極點。
如此狀況,身為謀士的沮授等人雖然未跟隨在袁紹身邊親眼目睹,但還是知道其中的詳情。最先開始的時候,沮授等人也曾提議讓袁紹激怒陳濤,讓他開關帶大軍出城會戰。只可惜,陳濤根本就不吃這一套。不但將戰書當著諸侯的面,在城墻上撕爛,還大聲嘲諷袁紹愚蠢,反而讓袁紹受不了揮軍猛攻了一天。
<<看書啦文字,歡迎讀者登錄www.kanshu.la閱讀全文最新章節。
聲明:小說《》所有的章節、圖片、評論等,均由網友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收集自網絡,屬個人行為,與看書啦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