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三國第一百二十七章 權臣之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娘三國 >>娘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權臣之路

第一百二十七章 權臣之路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3日  作者:北國的雪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北國的雪 | 娘三國 
第一百二十七章權臣之路

第一百二十七章權臣之路

陳濤的話讓荀彧和賈詡眼前一亮,荀彧點點頭說道:“如此也算是一個解決的辦法。但,依靠外人終歸不是長久之策。”

陳濤神秘的笑笑,讓荀彧和賈詡兩人靠近自己,悄悄說了一段話。

聽完陳濤的言語,兩人神色驚異,荀彧更是忙不迭的說道:“若是真能如此,可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好事!”

“哈哈,所以還要靠文若和文優,先幫濤解決了眼前的麻煩。首先,就是那董卓殘部!”陳濤一字一句的說道。

第二日清晨,總算還不想把劉辨就這么切了的陳濤,命剛剛收編的羽林軍,以君禮迎接劉辨返回皇城。隨即,又讓手下夏侯淵和夏侯惇暫代金吾衛與洛陽令的職能,加強洛陽的巡查。動蕩了兩天的洛陽城,惶惶不安的民眾見到一隊隊甲士在街上巡邏,就連那些青皮都不敢惹是生非,洛陽城的緊張氣氛逐漸緩解。

午后,漢少帝劉辨宣布召開大朝會。那些躲藏在家中的文武大臣們,這時才敢冒頭。

德陽殿中,文武百官排列兩旁,漢少帝正襟危坐在高臺上,看著身處武臣之首的陳濤,神色之間復雜到極點。

其實從內心上來說,劉辨也知道陳濤的才能。若是當初漢靈帝為他選的老師是陳濤,此刻的劉辨相信自己必然對他言聽計從。然而,世事無常,哪怕已經坐在龍椅上,對于劉辨來說,陳濤也只能是個自己皇弟的老師,隨時可能威脅到自己的權臣。

一聲只能劉辨自己聽到的嘆息聲說過,他輕輕招收,身后早就已經等待著的太監躬身上前,展開一早書寫好的圣旨,大聲宣讀起來。

內容沒什么新意,陳濤昨晚已經聽過一次。漢少帝劉辨下旨,昭告天下陳濤的勤王功勛,晉封他世襲列侯,大將軍,相國,入朝不拜,開府,統領百官。

望著老神在在似乎根本不在意的陳濤,緩步走向大殿中央。那些年輕的朝官們羨慕嫉妒他平步青云,位極人臣。而那些年老穩重的,則暗自搖頭,心中嘆息陳濤與漢少帝之間的矛盾已近乎不可調和,也在暗自思索,今后將要如何應對。

陳濤似乎根本不在意漢少帝想干什么,大咧咧的拱手朝漢少帝一躬身之后,連起碼的謝恩都懶得說一句,便從袖子里拿出一本奏折,面無表情的說道:“微臣有本奏。”

“呈上來。”漢少帝裝出威嚴的樣子,沉聲說道。

說料到,陳濤竟然一擺手說道:“不必了。本來應讓陛下許可,既然陛下信任微臣,已讓微臣統領百官,那微臣便在此宣讀好了。”

聽聞陳濤的話,不光是漢少帝面色難看,就連那些朝臣們也是驚若木雞,反觀陳濤則已經轉身,對文武百官們說道:“荀氏良子彧,德才兼備,忠心愛國,特許升任洛陽令……”

一通言語下來,竟然都是陳濤麾下將領們的升遷命令。趙云、張飛、曹操、呂布四人得了東南西北四征將軍。張遼、夏侯淵、夏侯惇、趙靈兒四人領了東南西北四鎮將軍。曹洪領金吾衛,太史慈領衛尉,高順和管亥領了南北羽林軍統領。消除了北宮虎賁營的番號,將并州軍改為東園禁軍,原本的京營則一分為二,變成南北兩園禁軍。

如此一來,高順和管亥統領招募后共一萬五千人的羽林軍。趙云、張飛、呂布、曹操各令一園禁軍,張遼、夏侯淵、夏侯惇、趙靈兒、四人為副將。曹洪則會新招募三千行軍負責洛陽地面的治安。太史慈則領命組建為數五千人的大將軍府親衛。京師兵權,盡數歸入陳濤手中。

同時,別看荀彧得了一個洛陽令的頭銜,似乎并不起眼。但實際上,整個洛陽皆在她的掌控之下。換個角度說,即便是陳濤不在,洛陽也不會再出現當初被董卓趁虛而入的情況。

眼見陳濤一點面子都沒留給自己的,漢少帝心中已是怒極,但面上卻絲毫不表露出來。

直到陳濤說完,象征性的向他拱拱手,漢少帝還不得不點頭認同了陳濤的認命,以圣旨的形式頒布所有晉升令。

雖然早就知道陳濤將軍權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可是滿朝文武怎么也沒想到,多年來一直低調的陳濤,此刻竟然會如此的強勢。一種董卓復生的恐懼感,讓他們根本提不出半點反對的意見。

眼睜睜的看著陳濤把京師權柄盡數收入手中,漢少帝勉強壓著自己內心的火氣,假笑著說道:“相國諸事安排已畢,不知相國準備何時離京,誅滅那董賊殘部?”

“誅滅董賊殘部?”陳濤像是個二愣子一樣,傻傻的說道:“濤何時說過要誅滅董賊殘部?”

“這……這……”漢少帝面色難看,咬咬嘴唇用懇求的語氣說道:“董賊軍中諸多將領曾橫行京師犯下不可饒恕的罪過,誅滅董賊殘部……”

話還沒有說完,陳濤已經抬手止住了漢少帝的話,冷冷的說道:“陛下有所不知,如今洛陽駐軍無力征討董賊。為使天下安寧,顯示陛下的寬宏,今日一早便已經派出使者,勸降那些董賊部將了。若是他們執迷不悟,他日濤自會親率大軍一一剿滅,若是他們受陛下感召,誠心歸降,濤也許他們既往不咎。”

“相國,這……”漢少帝面色大變,還想要爭辯幾句,卻見陳濤拱手行禮。

“微臣這幾日太過勞心,實是身體不適,今日既然諸事已畢,那微臣就先行告退了。”說完,也不管漢少帝什么反應,轉身就大步離開德陽殿。列席的曹操、趙云等軍中大將,幾乎同一時間緊跟在陳濤身后離去,連多看一眼漢少帝的興趣都沒有。

那些剛剛歸降的京營武將,想了一想,立刻跟在陳濤等人身后。頃刻之間,大殿中竟有半數揚長而去,只留下面面相覷的文臣們,以及雙手死死攥著拳頭的劉辨。

劉辨為何要如此執著于剿滅那些董賊亂黨?只因為,董卓此人荒淫,橫行京師的一個月時間里,不少劉氏的公主、郡主,甚至是有夫之婦,都被其淫辱。劉辨本就是個心高氣傲,極要面子的人。否則也不會在當初,知道自己生母何太后被董卓淫辱之后,便說出“她何不以死明志”的話來。如今,誰能確定,董卓的部將中就沒有人參與其中?所以,只有把那些人悉數殺死,才能保全劉氏皇族的顏面。然而,他怎么也沒想到,陳濤不但不想要誅殺這些人,甚至還以漢少帝自己的名義,開出了既往不咎的條件。這無疑是重重的一個耳光甩在了劉辨的臉上。此刻,心中激憤的劉辨,第一次開始懷疑,自己和陳濤作對,究竟有幾分勝算!

“不行!”

華雄一聲大吼,赤紅著臉,脖子上青筋畢露,瞪著眼前幾人說道:“當年,若非是董相,我等早已死在羌人刀下。如今,你等不思為董相復仇,竟還想著投效朝廷,難不成你等忘記了董相的恩情?”

華雄的話,讓面前的李傕、郭汜以及身后幾名西涼將校一陣面紅耳赤。片刻后,李傕硬著頭皮,大聲說道:“華雄,別以為除了你,我等都是懦夫。口口聲聲什么當年,什么羌人,某家在西涼殺的羌人可不比你少。某家在這里說一句,若是董相在此,某家絕不言投降。只需董相一句話,水里火里,某家皆去得!可你等想想,如今董相已死,那陳濤保持朝廷,若是我等不想,明日便皆是反賊!部眾們幾人愿為反賊?家中妻小可愿我等為反賊?僅僅西涼一地,可能與朝廷大軍一決生死?某不怕死,但不想死的不明不白,不想死了還背負污名!”

李傕的話,頓時讓華雄大怒,抽出半截鋼刀,豁然站起說道:“李傕,你一心投向朝廷,忘恩負義,可是自覺某家刀不利否?”

見華雄動了刀子,李傕的血氣也涌了上來,抽出鋼刀大喝道:“你這蠢人,一心帶著兄弟們跳火坑,可是欺某敵不過你?”

見兩人要火拼的樣子,周圍的將領們也是慌了手腳,七手八腳的上前將兩人分開。

“夠了,都給我出去!”端坐主位的李儒一拍桌案,讓其上的一冊書簡跳起滾動,翻落一旁。

“軍師……”華雄還想說什么,卻被李儒抬手止住。只見他閉著眼睛,不再愿意言語的樣子,華雄憤憤的瞪了李傕一眼,揮手帶著部下,大步離營。

李傕、郭汜等人,也是互相看了一眼,使了個眼色,相繼離開大營。片刻之后,諾大的營帳中只剩下李儒一人。

微微睜開眼,李儒盯著營帳的頂端,輕嘆一聲:“董相呀董相,當日你不聽儒之言,可曾想過今天?西涼鐵軍,缺了你,就是一盤散沙!”

無力的搖搖頭,李儒將地上那冊書簡拾起,這份書簡正是剛剛從陳濤派出的傳令官手中得到。上面書寫的,自然是勸降之語。

若是這份書簡直接落到李儒手上,那李儒定然是壓住焚毀,絕不會叫任何人得知。然而那鬼神一樣的陳濤,似乎早已經看出西涼軍中何人愿降,直接點名交給了李傕,這才有了剛才那場爭論。

如今,西涼軍中分裂成兩個部分。李傕、郭汜、張濟等西涼的傳統將領,力主向朝廷投誠。而華雄、樊稠、牛輔等一眾董卓親手提拔,或是沾親帶故的將領則傾向為董卓復仇。

李儒素來得董卓的信任,軍中威信極高,這才能勉強壓制住兩方,但他很清楚,時間稍長,不是西涼軍分裂自相殘殺,就是分道揚鑣。

可現在的李儒也沒有辦法,若是以他的本心,自然是為自己的岳父報仇。但是他很清楚,西涼軍沒了董卓,軍心大失。自己等人占據絕對優勢的時候,都沒能都過陳濤,如今想要反攻洛陽,不過是癡心妄想。

他也曾經想過假意歸降。但是,若行此計,不對眾將說出,恐怕華雄等人的一關就過不去。要是出來說,一旦進了洛陽城,只要李傕等人告密,自己就是十死無生的結局。

苦苦思索了一個多時辰,始終沒有想到辦法的李儒,正想要出營帳透透氣,卻見一員親衛跌跌撞撞的沖了進來,口中喊道:“軍師,軍師,大事不好。李傕、郭汜、張濟等將,帶著大半兵馬拔營向東行去了!”

李儒聞言,如遭雷擊,半晌才無奈的說出一句話:“嚴令各軍不得追擊。”

“來不及了,華將軍已經率著本部三千鐵騎追上去了!”那親衛焦急的說道。

李儒雙目失神,喃喃自語道:“董相,你深信的李傕等人如今帶著兵馬投靠朝廷。你覺得一介武夫的華雄,卻率兵阻擊。若是你看到這一幕,會如何言語?”

原來,自離開李儒所在的中軍大營之后,李傕等人并沒有散去,而是回到了他的營帳中。眾人一商議,覺得跟隨李儒反攻洛陽實在是沒什么前途,既然陳濤已經說了既往不咎,而且陳濤的信譽極佳,眾將便決定不再和李儒商議,立刻拔營投奔洛陽。

說實話,到不是真的有多少人那么信任陳濤,只不過這些人都已經見識過洛陽的繁華,要他們再回到西涼苦寒之地,這些人還真是不愿意。更何況,還可能被按上一個反賊的罪名。于是,李傕振臂一呼,從者云集,十四萬西涼大軍中,六萬余騎兵,盡四萬步卒,盡皆歸附。浩浩蕩蕩的隊伍,向著洛陽方向行去。

華雄確實是一個莽夫,當聽聞李傕等人的動向之后,頓時大怒,根本不想想自己的部曲如何抵擋那十萬大軍的道路。點了麾下三千鐵騎,就追了上去,想要將李傕的腦袋摘下,告慰董卓的在天之靈!

然而,他卻沒有想到,這一去,竟差點讓自己命喪當場!

新筆趣閣


上一章  |  娘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