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飲宴
第二百五十七章飲宴
第二百五十七章飲宴
入夜時分,繁華的洛陽城中依舊人流穿梭如魚。趕著將貨物賣完的小販們,帶著一天的辛勞收獲喊得更為賣力了一些。富家豪門的車馬紛紛聚集到東市那些妓寨酒樓,開始屬于他們的夜生活。
荀彧宴請劉備的請柬很簡樸,既沒有燙金花紋,也沒有金銀字帖,甚至比不上那些尋常大戶人家往來請柬。只不過,在洛陽中,卻沒有任何人敢看輕這份請柬的重量。
入夜時分,劉備在關羽的陪伴下,帶著幾名親衛,乘坐馬車前往洛陽高官顯貴府邸云集處。今夜,荀彧即沒有在某個尋常酒樓,也不選她自己幾乎不回去的御使大夫府,而是選在了大漢丞相府中宴請劉備。
青云坊,這個洛陽重修之后新劃分出的街坊,可以說是洛陽的心臟。居住在青云坊中的人,無不是朝中重臣。陳濤的據說,大漢丞相府,自然在其中心位置。
經過坊門時,即便是劉備也不得不接受衛兵們的盤查。原本還有些不滿的劉備,待見到打著各家重臣旗號的馬車進出之時也得乖乖接受檢查之后,心中那點怨氣頓時煙消云散。皇叔也好,洛陽新貴也罷,說到底,他劉備現在還只不過是個無有官職的白身。相比起那些三公九卿們的地位,他不過是剛剛在洛陽崛起的暴發戶。
馬車復行之后,劉備一直抬起車廉,望著沿路各家府邸。此刻的劉備雙眼之中神光閃爍,雖然未曾有過一句言語,但他卻在心底暗暗對自己鼓勁:有朝一日,備也必要成為這其中一員!
“大哥,到了。”
伴隨著關羽的一聲輕喚,劉備行下馬車。抬頭望去,“丞相府”三個大字落入他的眼中。正門之外十六名金甲持戈武士目不斜視,八道風雨安泰梁柱支撐起門廳,六只千斤異獸石鎮威猛懾人,一塊碩大的玉碑上刻著:文官落轎,武官下馬!
這等威勢,讓劉備只覺的一股無形的壓力重重落到他的雙肩上,讓他承受千斤重擔。
深深吸了口氣,劉備對關羽點點頭,關羽也不答話,展開大步就向正門之處行去。
“止步!丞相府重地,閑人回避!”那些原本像是泥塑般的金甲武士,在關羽即將邁上第一個臺階時,豁然將頭轉向他。雖然并無過激的舉動,但是關羽卻感覺到自己周身上下的要害,一瞬間就已經被十六名金甲武士罩住。
關羽的眼睛瞇了起來,他知道,眼前這些金甲武士可不是什么充充門面的花瓶,這些人若是放在軍中,起碼也是千夫長級別的將校!
關羽不是來打架的,更不會和這些金甲武士計較,當下依著警告之言收了步伐,從袖子中掏出那封請柬以及劉備的名刺,沉聲說道:“我家大哥皇叔劉備,應御使大夫荀大人之邀,前來過府飲宴,還請各位通報。”
一名金甲武士步下臺階,從關羽手中接過兩份書簡,回了一句:“將軍稍帶。”便立刻轉身從正門一旁的邊門處將書簡遞入府內之人,隨即便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再次像泥塑一樣站立不動。
荀彧似乎也沒有將劉備晾在府外考驗他耐心的意思,不過片刻之后,四扇門組成的偏門便依次打開,一個身影出現在了門口。
丞相府八扇正門,除非是陳濤本身,或者是皇帝之類的重要人物出入,否則絕不會輕開,這點劉備很清楚,也沒奢望過荀彧會打開正門迎接。只不過,當他看清楚那個人影時,還是忍不住心中暗自得意一下。
“下官劉備,講過衛尉戲大人。”劉備遠遠見到戲志才從偏門走出,便急忙上前兩步,站在臺階下恭敬對戲志才行禮。
戲志才長笑一聲,降階相迎,直接走下臺階,站在劉備的面前躬身說道:“皇叔貴為皇親,該是志才向皇叔行禮才是。不知皇叔到來,未曾遠迎,還望皇叔恕罪。”
“哪里,哪里。”劉備連道不敢,但眼角卻更多了幾分笑意。他從小就出身市井,雖然家中傳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但事實上連他自己都不太相信,畢竟與貧苦的生活相比,皇親這種東西實在是遙不可及。這些年來,雖然也曾出生入死征戰沙場,但每每總無法取得令他滿意的回報。與諸侯并列時,若是人家客氣,會給他安排一個末座相陪,若是不客氣的,甚至連問都不問他到底是哪里人。起起伏伏中,劉備對于權勢的渴望也更進一步。
如今,來到洛陽之后,特別是見識到丞相府門口這等排場之后,劉備曾一瞬間被這股氣勢所壓迫,但現在當他看到秀美溫潤,又是九卿之一的衛尉戲志才站在自己面前恭敬行禮,哪怕明知道是做戲,也讓他心中產生一種虛榮的滿足感。
與劉備一陣客道寒暄之后,戲志才引著劉備和關羽進入府內。至于那些劉備帶來的親衛,自然會有府中下人招待。
一路行去,戲志才為劉備簡單介紹了丞相府中處處,也言明荀彧就在正廳旁的偏廳中等待劉備到達。荀彧雖然代陳濤行事,但是畢竟不是丞相府的主人,正廳可是只有陳濤招待客人或者麾下時才能使用的地方。這點,這段時間來拼命補習朝中禮儀的劉備自然知道,心中倒也沒有什么不滿。
果然,當繞過影壁回廊之后,一處精巧的偏廳花園便落入了劉備的眼中。而身穿朝服,披著白色狐裘大衣的荀彧,正立身在偏廳之前,似正等待劉備的到來。
荀彧的美,和郭嘉等人完全不同。她更多的是一種知性美。如今立身雪地之中,仿佛傲雪寒梅,冷艷之中帶著幾分異樣的魅力,讓劉備一見之下就被其氣質折服。
“劉皇叔遠來,彧本該倒履相迎,只是奈何雜物甚多,一時無法脫身,還望劉皇叔恕罪。”荀彧不等劉備上前答話,便搶先一躬到底,大禮參拜。
劉備再怎么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又如何敢在荀彧面前拿大。要知道,如今陳濤就是洛陽朝廷的實際控制者,而眼前這名美艷的女子,則是陳濤最為信任,幾乎可以說成是陳濤影子般的人物。直白點說,若是得罪了皇帝劉協,只要能求通陳濤的門路,那必然無事。但若是得罪了荀彧,就算是有天王老子出面,怕是也無法逃出生天。
劉備趕緊一番告罪,又在荀彧引他入廳時故意落后半步,以示自己對荀彧的尊重。這番表現,自然一樣不落的進入了其后的戲志才眼中,不由讓戲志才對他更看高了一分。
入得廳堂之后,荀彧要請劉備上座,可劉備卻怎么都不愿意,堅持許久之后,這才在荀彧的左首坐下,兩人算是并肩而坐。
荀彧的宴會并沒有邀請很多人,除了荀彧和戲志才之外,只有曹洪與剛剛回到洛陽的馬超前來赴宴,這二人則與關羽坐成一排,也算是給足了劉備面子。
眾人落座,戲志才一聲吩咐,流水般的宴席便經由侍女們的玉手一碟碟呈現到眾人的眼前。若是說丞相府中的奢華,其他地方恐怕遠遠不能和那些老牌貴族們相比,但若是說到美食,哪怕是全天下所有的世家門閥加在一起,怕也會自嘆不如。
陳濤本就好吃,再加上有呂布、管亥這對大小吃貨,丞相府中光是大小廚房就有五處之多,除了大漢本就有的各地美食之外,更有許多竟有陳濤自己親手描繪或者制作的美食存在。當這些沒事放到劉備的眼前時,不由讓他大開眼界,心中也對陳濤的權勢更多了幾分渴望。
酒過三巡,菜過五輪,宴會上的氣氛也顯得融洽了很多。不經意間,荀彧開始將話題帶到了洛陽新政上,用商議的口氣,與劉備探討起新政的利弊之處。
“以備看來,洛陽新政乃是興國之策。”劉備先拍了一下馬屁,但隨即便說道:“只是新政之中,不少地方都減弱或者完全剝離了世家門閥的利益,在備看來似乎長遠不妥。”
荀彧和戲志才對望一眼,兩人眼中皆有一些驚異。原本,在她們看開,劉備必然會虛與委蛇的推脫一番,或者干脆云里霧里的瞎說一通,但卻沒想到劉備竟然直指新政核心。
荀彧的心中頓時來了興致,嘴角微微上翹,柔聲說道:“哦?不知皇叔有何見教?”
“見教不敢當。”劉備拱拱手,像是完全沒有看到荀彧和戲志才對望一幕,朗聲說道:“世家門閥本是大漢根基,不管是我劉氏皇族還是各地世家,皆多出英才。丞相大人教化萬民自是好的,只是若是愚民自以為有才,必然多抨擊朝政,如此一來,將來朝廷實行各種政策之時,也會多有顧忌。另外,世家利益牽扯朝廷利益太多,若是如此消減下去,各家離心,也非大漢幸事。”
劉備的話讓戲志才和荀彧皆是雙眼一亮。別看劉備似乎在幫世家說話,其實更多的是一種警醒。實際上,作為陳濤新政的總執行人,荀彧每每行事之時,也要小心謹慎避免過多的刺激到司隸世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這個時代中,可不是簡單的一句不需要世家,就能把世家連根拔起。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幾乎所有的政府官員,皆是出生世家,若是將這些世家全部得罪完,就算陳濤等人有天大的本領,難道還能去任一個村鎮文案不成?所以,即便是陳濤一心想要打壓世家門閥,減弱他們對朝廷的控制能力,也只得小心翼翼,步步為營。最起碼,在各地私塾中的弟子成才之前,這種局面還要保持很久。
劉備的意思其實很簡單,說直白些就是陳濤推行的新政速度過快,如今已經開始引來各地世家的反感,若是不能得到妥善的解決,那么很可能會影響到新政的未來。這種隱晦的說法,雖然對于荀彧并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但在某種程度也表達了劉備個人的政治立場,那就是他并不反對新政。
荀彧和戲志才并不愚笨,相反可以說是聰明絕頂。她們自然不會以為劉備這是想要投身到陳濤麾下才故意賣弄才能,更不會以為劉備身邊會沒人告之他今日飲宴其中的奧妙。正因為明白這些,對于劉備的坦誠,兩人更覺意外,也更多了幾分興趣。
只不過,劉備也算是點到為止,又或者是肚子中的墨水也就這么多,總之,之后不管荀彧如何再試探,他也不再如這般直言無忌。
眾人又喝了半個時辰的酒,談過一些京師人文之后,戲志才忽然起身,提著酒壺走到劉備面前,為其斟滿一杯之后,笑著說道:“皇叔來到京師也已經一段時間了吧,對京師如今的一些傳聞,不知皇叔有何看法?”
“傳聞?”劉備一愣,隨即問道:“不知道戲大人所言的傳聞為何?”
“呵呵,還能有什么呢?”戲志才戲謔的嬌笑一聲,隨即壓低聲音說道:“我主貴為丞相,自幾年前開始便輔佐幼主,事必躬親,任勞任怨,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之心,小心執政到此刻才有了如今司隸的大好局面。可朝中總有一些人,心懷撥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妄議朝政不說,還將我主必成王莽之流,其心可誅!如今,洛陽偶有流言,言我主貪戀權勢,不肯將朝政歸還給陛下。不知,這些事皇叔可聽聞過?”
劉備面色一僵,他怎么也沒想到,戲志才竟然會將這事如此挑明。哪怕是劉艾,又或者是董承那個蠢貨,每每抱怨陳濤時,也是點到為止,隱晦到了極點。可現在戲志才仿佛是個愣頭青一樣,像是要逼著劉備選邊站。這突然出現的變故,顯然不在劉備的預計之內,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回答。
“哈哈,志才,你喝多了。謠言止于智者,將這些流言豈可信之。”正當劉備不知所措之時,荀彧忽然開口為其解圍。
“是,是,荀大人所言極是。市井流言,備如何會信!”劉備急忙接口,舉起酒杯一飲而盡,掩飾之前的失態。只不過,當他望見荀彧和戲志才兩人用戲虐的目光在他身上來回巡視時,只覺得背后有些發寒,冷汗不由慢慢滲出。
經此一次,劉備再無之前的鎮定,不久之后便以不勝酒力為名請辭離去。荀彧和戲志才也不勉強他,雙雙把他送到正門外,禮數無可挑剔。
送走劉備返身回到大廳之后,只見馬超等人尚且在座,幾人也不散席,紛紛落座之后,荀彧便正色對馬超說道:“孟起,那關云長如何?”
馬超事前就已經知道,來此飲宴就是要看關羽,當下坐直身體沉聲說道:“幾年前在袁紹麾下時,我便識得關云長。若是真要議論,我只能說,關云長很強,比幾年前更強。坐在我面前時,他給我一種深邃而無法看透的感覺,若是真要陣前廝殺,我無必勝把握!”
荀彧點點頭,而戲志才則輕松的說道:“孟起所言無必勝把握,便也是說不會敗嘛。既然如此,我就放心多了。”
馬超看了一眼戲志才,正色說道:“我自信不會比那關云長差出許多便是。”
荀彧和戲志才聽聞此言,心中不由安定不少。此刻陳濤麾下大將最強的如趙云、呂布、張飛等皆不在,她們二人最擔心的也就是事情有變時,會沒有大將可以應對諸如關羽這樣的絕世猛將。此刻有了馬超的肯定回答,讓她們自然可以減弱幾分擔憂。
“志才,今日觀那劉備可有什么想法?”荀彧收回目光,轉向戲志才問道。
戲志才飲下一口美酒,雙目中神光一顯,隨即說道:“劉備此人,時而愚笨,時而精明,遇事能有應變之能,卻缺乏決斷心機。若是論才干,只是中人之姿。與主公相比,云泥之別也。”
荀彧笑罵道:“只說讓你評價那劉備,如何把主公扯來。這天下,能與主公相比之人,怕是還未出世呢。”她的話引來眾人一陣大笑。
戲志才笑了幾聲之后,忽然面色一陣,放下酒杯沉聲說道:“文若,若是忠未曾看錯,恐怕那劉備必然會投入劉協麾下,對我等遲早有一日會造成威脅!以忠之意,不如早殺!”
荀彧眉頭一皺,略微思量之后便搖搖頭說道:“如今劉備并無大錯,若是真將他尋機殺害,我等背負罵名不怕,就怕主公名聲有誤,今后再要搜羅良才怕是難了。”
戲志才沉默的點點頭,她也知道荀彧說的沒錯。但不知道為什么,戲志才總有一種感覺,今日的劉備并非真正的劉備!
“若是如此,不如將劉備封官,調出洛陽吧。”戲志才嘗試著詢問道。
“哎……”荀彧輕嘆一聲,“此計彧先前也曾考慮過,但如今主公不在,雖然我等能在朝中便宜行事,可始終無法繞過陛下那關。想要將劉備弄出洛陽,難矣!”
聽聞荀彧之言,戲志才只能沉默以對,劉協的變化讓人費解之余,也著實沒有辦法。
想看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