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三國第二百二十章 陳神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娘三國 >>娘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章 陳神人

第二百二十章 陳神人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3日  作者:北國的雪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北國的雪 | 娘三國 
第二百二十章陳神人

之我的老婆是張飛第二百二十章陳神人

長安,這座千古名都作為西漢王朝的京師,曾經是天下政治文化中心,孕育過燦爛的漢文明。然而,在王莽亂政之中,一把戰火將這座繁華的城市變成了一片焦土,不得已這才把都城改遷洛陽。然而,不管是東漢哪一位皇帝,都未曾忘記過長安,不管數量多少,每年總是有一部分國庫經費用于長安的修復。只可惜,歷經數百年歲月,這座古都也再未恢復以前的繁華。

董卓亂政時,李儒曾經提出過將都城遷移回長安的建議。按照李儒的設想,洛陽太過于接近冀州,而長安則距離涼州很近。一旦有什么危機時,有涼州作為后援的長安,自然要比洛陽更為安全。當時的董卓也曾經有過這方面的想法,只是由于種種原因最終未能實現。

待到陳濤掌權時,卻一反常態的極力加大長安的修復,甚至在商稅改革時,將長安放到了與洛陽平等的地位。雖然相比洛陽的快速發展,長安還是差了一些,但是由于政策的傾斜,如今蜀中、涼州以及司隸西部的商賈們,還是更愿意將貨物傾銷到長安,畢竟沒人愿意長途跋涉。如此一來,長安便成為了西部最重要的貿易中轉站,不但獲取大量的商稅,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流民的進入。畢竟,洛陽周邊的土地就只有這么多,長安附近則要荒蕪甚多。

最初,陳濤的遠景規劃,是以洛陽和長安為中心,形成兩個巨大的商業貿易中心點,而兩都之前大片土地,則通過重新鄭國渠來實現大面積灌溉,讓這片一直被忽視的土地,成為關中地區新的糧倉。

只不過,飯要一口口吃,事情要一件件做,光是如今洛陽商業改革中就有層出不窮的問題,再加上世家門閥越來越意識到陳濤主導的商稅有很大的利益可圖,紛紛想要伸手分一杯羹,新政的壓力越來越大,荀彧等人只能將自己的精力集中到流民的安置以及商稅上來,至于其他的,也只能押后。

事實上,陳濤就是想做這些,財政方面也已經暫時無力支付。最近這一年來,已經有超過兩百萬以上的流民進入司隸地區。從幾年前,司隸不過三百萬出頭的人口,如今已經暴漲一倍有余。即便不支付任何的安置費用,光是糧草方面的壓力就已經極大,更別說陳濤為了留住流民還給出了非常豐厚的安置方案。若不是袁氏、董卓以及一些被陳濤徹底抄家的貴族留下大筆的財富,司隸的財政早已經破產許久。

按照荀彧等人的計算,要想重修鄭國渠,起碼需要兩年以上的財政積累。雖然以陳濤的看法來看,司隸的商業貿易潛力遠遠沒有被挖盡,而民屯也已經逐步走上軌道,從今年開始就可以逐漸實現盈利,但畢竟誰也無法預計未來會怎么樣,若是有大規模的天災出現,恐怕脆弱的司隸就會陷入泥潭,所以必要的財政準備是必須的,這也是陳濤放慢腳步的根本原因。

不過,拋開這一切,如今的司隸大地已經與幾年前有了根本性的轉變。特別是民屯點的出現,簡直給百姓們天大的驚喜。統籌形式的民屯點,最大的好處就是有專業的管理團隊專門負責。與縣鄉制度不同,民屯從地點開始,到糧稅的征收,都是由洛陽直接派遣人處理,這種方式可以將民屯中實際出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反饋到陳濤的手上。認真對比的話,民屯點更像是直轄,往往避免了很多縣鄉制度中官員魚肉百姓的問題。這也是陳濤反擊腐敗官僚的第一步,讓那些世家以及官員無法插手到最根本的農業中去。

就是在這種政策中,司隸如今的樣貌已經有了極大的變化,這一路上,雖然陳濤并沒有選擇特意去哪些大城市駐留,但是沿途看到的圍繞在各城附近的民屯點,還是給了馬超極大的震撼。

以往馬超就已經聽說過民屯點的建立,特別是在當年挾持陳濤時,她也曾經自己走過一些民屯點。在那時候的馬超看來,簡易的房屋,衣衫襤褸的流民,荒蕪的土地,那些所謂的“建造出未來的民屯”,不過是陳濤欺世盜名的難民安置所罷了。

然而,如今,不過是一兩年時間,再回到這些地方時,整齊的磚瓦房屋,稻花遍野的田地,帶著笑容的臉龐,家家有肉,戶戶有魚,雖還算不上富裕,但比起那些只能靠樹皮為食的關東百姓們來說,這里簡直就是天堂。

長安郊外數十里,陳濤等人站在一處民屯點外的田野邊緣小山坡上,陳濤指著眼前那似乎要綿延到天邊的田園,笑容滿面的說道:“孟起,看到了嗎?兩年前,這里全是荒地,連野狗都不愿意光顧的地方。如今,僅此一處可繳納的糧稅,就足以供養十萬大軍!一年前,這里還需要濤從國庫中支出以給他們購置生活必須品,如今,這里的農戶已經有足夠的錢財來自己購買。張濟將軍的回報中說,如今別說是農戶合力租賃耕牛,甚至已經有民屯可以合力購買耕牛!三年,三年之后這里會如何?濤告訴你,三年之后,這里的百姓們可以擁有自己的耕牛,自己的農具,自己的田地,自己的房屋,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未來!”

馬超沉默了,她已經不知道該用什么言語來表達自己的復雜的心態。很多時候,馬超不自覺的愿意去相信陳濤說的都是謊言,似乎只有這樣,她才能對陳濤更討厭一些。可是,洛陽的繁華,商隊如云的景象已經讓她的心中越來越不相信這是謊言,而如今,這片她走過很多次的荒原,竟然在短短兩年的時間里,變成了肥沃的田野,實在讓她難以置信!

“走,子龍,孟起,奉先,奉孝,我們進去看看。”陳濤心情大好,回首招呼眾人便向小山坡下的民屯點走去。

這處民屯點和洛陽周邊的那些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按照陳濤的要求,所有的民屯點都以井字形建立,留出足夠的空間,以免將來農戶想要擴建自己的房屋時會沒有土地,只能去侵占那些好不容易開墾的耕地。

此時正是午飯時間,小村子里家家戶戶都能看到炊煙裊裊,走近了還能聞到誘人的飯菜香味。一些老人們正坐在村口的大榕樹下下棋喝茶,而孩子們則還在村中四處玩鬧。

眼見陳濤等一大群人走了過來,那些老人們只是用好奇的目光望著他們,卻沒有人對他們隨身所攜帶的武器露出驚慌的神色。兩年多來,在陳濤軍反復清剿,一旦發現有盜匪攻擊民屯點,便不死不休的追殺下,司隸境內盜賊幾乎絕跡,那些殘存的盜匪甚至將陳濤稱呼為“陳魔王”。沒有哪家盜賊能抗住陳濤軍那種瘋狂的絞殺,就算是躲進深山老林,陳濤軍也會帶上熟悉地形的獵戶,入山圍剿,不死不休!

如此的情況下,這些活不下去的盜賊,要么轉身變為流民,乖乖的從良,要么只能離開司隸,去其他地方討生活。正因為如此,長久的安寧下,村子里的人才不會因為陳濤等人攜帶兵器,就露出驚慌的神色。

陳濤等人并沒有和村口的老人們交談,而是直接進入了村子中。找到一戶看起來還算不錯的農家,趙云在陳濤的示意下敲響了院子的大門。

片刻后,一位看起來三十歲左右的女子打開了大門,當她望見陳濤等一大群人時,面上起先有些驚慌,但當發現其中有女人和孩子(小呂布)時,便逐漸平靜下來。

“這位大姐,我家公子行商路過此地,想討碗水喝,不知可否行個方便?”趙云抱拳行禮道。

“啊?方便,方便。”趙云的俊秀顯然驚到了這位女子,紅著臉搓搓手連忙拉開大門,讓陳濤等人進去。

“秀娘,是誰呀?”當陳濤正要跨步進入院子時,內間傳來一個渾厚的男聲。

“孩子他爹,是路過的行商,要討碗水喝。”女子回首高聲回應道。

“哦,那趕緊請進來吧。”顯然那男子也是好客之人。

陳濤等人眼見主人家已經同意,便先后進入院子。這是一個兩間廂房加上廚房等小屋圍繞成的院落。看起來廂房不大,陳濤便帶著眾人在院子的角落里坐了下來,仔細觀望發現院落的邊角上還有一個雞窩,養著三五只雞鴨。

片刻之后,那女子和家中的男人便已經端著幾碗水出來,那男子看起來三十幾歲,皮膚黝黑但身材壯實。對于馬超等人的秀美,那男子也是一陣失神,但卻很快收回了目光,想來也是樸實之人。

陳濤身為男人,女主人自然不好太過熱情,那男子便陪著陳濤等人說話。先聊了幾句行商的借口,很快陳濤便將話題轉到了今年的收成上,說起這個那男子便滿臉笑意。

“公子爺一看就是養尊處優的富貴人,是不滿您說,咱今年的天候只能算是一般,但是田里的糧食卻長的極好。這些可都要感謝陳神人。”那男子一臉崇敬的說道。

“陳神人?”陳濤眉頭一皺,心想難不成那裝神弄鬼的方士也來禍害鄉里。

“是,當初入村子時,大伙都不明白為什么偏偏要在村頭附近挖個大土坑來存人糞,后來才明白,這是要把長安城里的糞料運來傾倒。以往我們農戶家,都是自己存些,多時就多澆幾畝,少時就少澆幾畝,如今可以囤積,每畝地都能施肥。還有那草木灰養地,將雜草直接翻耕時埋入地下養地,這些方法我們以前可都根本聽都沒聽過,也不知道陳神人那么富貴的人,怎么會懂這些種地粗活的。”那男子十分崇拜的感嘆著。

“咳咳……”陳濤一下喝水噎到,這時他才知道,所謂的“陳神人”說的就是他自己。想起剛才還想著把陳神人抓起來吊著打,他就覺得郁悶。

郭嘉早已經看出了陳濤郁悶,小妖精樣的妖媚女孩,頓時眉眼彎彎,笑著問道:“這個陳神人可真厲害,是吧?公子。”

狠狠白了郭嘉一眼,陳濤又問道:“我這一路走來,看村子里的糧食長的不錯。今年應該能夠過個好年吧。”

“那是呀。”那男子高興的說道:“陳神人雖說要收一半的糧稅,可這些種子、農具、耕牛,甚至田地都是他無償給的。咱們一家光拿到的收成就足夠明年翻修新房了。等過幾年,田地都歸咱家自己了,那日子就更好過了。”

“五成的糧稅,會覺得太高嗎?”陳濤想了想之后問道。

“哪能呀。以前在老家,自己那塊坡地,一年種出來的糧食,被層層扣稅之后,自己還留不下三成,還得留出明年的種糧,還要繳納各種農具的錢,更別說耕牛了。現在這些可是實打實都是自己的。”那男人笑著說道:“公子哥你是不懂這些的,以前朝廷收三稅一,那就是說個好聽的,人頭稅呀什么的,雜七雜八的稅一家,外加各種支出去掉,真能留下一成就不錯了。”

苛捐雜稅一直是東漢百姓最痛恨的事情,而現在陳濤所用的則是單一稅。朝廷負責安置流民,同時等于雇傭流民種田,去掉該繳納的糧稅之后,這些“被雇傭”的流民再不負擔任何稅務。說白點,如果朝廷要征收人頭稅,那么就要問雇傭流民的主人,也就是朝廷自己征稅,那不是左口袋和右口袋之間的關系,根本危害不到流民的生活,這也是流民最為感激的政策之一。甚至很多人都在想,三年以后,即便是田地能歸自己,他們也不想要,還是一直為朝廷耕作,更為安定。

又和男主人閑聊幾句之后,陳濤心滿意足的告辭離去,快到村尾的時候,眾人看到一個小小的祠堂香火鼎盛。因為村子并非是單姓人家組成,對這里會有祠堂眾人也有些好奇,一看之下,竟然發現是座生祠,竟是百姓自發為陳濤所建。望著其中鼎盛的香火,陳濤前所未有的感覺到渾身發熱。人在做,天在看,誰好誰壞,不是由那些筆桿子舞弄的士子說了算,而是這些大字不識幾個的淳樸鄉民來書寫!

讀之我的老婆是張飛,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之我的老婆是張飛請到


上一章  |  娘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