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封賞群臣
第二百零七章封賞群臣
這份圣旨一宣讀,不光是殿中群臣愣住了,就連陳濤也愣住了。
確實,在昨天陳濤曾經為麾下眾將們請功,可是卻絲毫沒有涉及自己。當時的劉協似乎也將陳濤忘記了,只是將趙云等人皆記錄下來。然而今日,劉協卻是突施冷箭,讓陳濤措手不及。
丞相,統領百官,世襲列侯,食邑萬戶等等,隨便哪一項恐怕都是他人奮斗一生都無法企及的高度,然而現在卻全部落到了陳濤的頭上。
高臺龍椅上的劉協見陳濤還站著發愣,便開口輕笑著說道:“老師,還不出班接旨?”
劉協話讓眾人收回了魂魄,陳濤麾下一系自然是滿心歡喜,而那些老臣們則是喜憂參半。陳濤的能力,這些年他們也算是看出來了,不說全天下,起碼在這殿堂之上,無人可出其右。只是,皇帝如此厚重的賞賜,也讓他們擔心陳濤再成為以前那個董卓,畢竟漢少帝在位時,陳濤完全不顧禮法,橫行無忌的做法還是讓他們記憶猶新。只不過,現在皇帝發自內心的尊敬陳濤這些老臣也都明白,所謂人老成精,他們才不會趕在這個節骨眼上去觸犯皇帝的禁忌,到時候別功勞沒撈到,卻被直接趕出朝堂。因此,殿中絲毫無人反對。
陳濤聽聞劉協話,心中苦笑一聲,卻也不再猶豫,當即出班,拱手說道:“微臣叩謝皇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眼見陳濤欣然接下,劉協笑瞇瞇的點點頭,又讓內侍拿出了另一份圣旨,這一次才是劉協對于陳濤麾下的賞賜。昨日陳濤與劉協商議時,只是將一份名單按照功勞大小排列好,至于究竟給予什么封賞,卻是由劉協自己來拿主意。
內侍那種特有聲調中,陳濤麾下核心將領無論是否在殿中,皆有其封賞。
趙云身為陳濤麾下首席大將,積功晉位衛將軍,位比三公,并另賜縣侯,食邑兩千戶。
呂布勇武第一,積功晉位前將軍,乃是四方將軍之首。另賜鄉侯,食邑一千五百戶。
張飛解救劉協居功至偉,積功晉位左將軍。另賜鄉侯,食邑一千五百戶。
張繡親身救回劉協,積功晉位右將軍。另賜鄉侯,食邑一千五百戶。
太史慈征戰數年,多有戰功,積功晉位后將軍。另賜鄉侯,食邑一千五百戶。
夏侯惇積功晉位征東將軍。另賜亭侯,食邑一千戶。
夏侯淵積功晉位征南將軍。另賜亭侯,食邑一千戶。
趙靈兒積功晉位征西將軍。另賜亭侯,食邑一千戶。
張遼積功晉位征北將軍。另賜亭侯,食邑一千戶。
曹操積功晉位鎮東將軍。
曹洪積功晉位鎮南將軍。
李傕積功晉位鎮西將軍。
郭汜積功晉位鎮北將軍。
徐榮積功晉位安東將軍。
高順積功晉位安南將軍。
就連小管亥也得了一個安西將軍的頭銜。而新近歸降的馬超,陳濤也沒有落下,安北將軍的名號,已經能與其祖相媲美。
文官方面,荀彧當然不讓成為陳濤麾下文官首臣,位列御史大夫,等同三公。賈詡得了延尉,掌管司隸刑法。戲志才認了衛尉,掌管京師治安。郭嘉則得了丞相府長史,作為陳濤的輔佐。其余西征大小官員,也盡皆有所封賞。
漢獻帝的封賞之厚,讓滿朝文武皆是側目,但是有陳濤專美于前,倒也沒讓他們有什么意外。唯獨馬超有些魂不守舍,一雙美眸中盡是迷茫之色,心中則反復念叨:安北將軍?這就成了安北將軍?
待內侍念完之后,一眾陳濤麾下的文武大將們盡皆出列跪地謝恩,朝會之后自有內侍會給他們送去新的官服已經印信等物。
當眾人就要回到隊列中時,劉協卻對馬超招了招手,說道:“馬愛卿留步。”
馬超一愣,正不知道為何會喊她時,卻見劉協對身邊的內侍點點頭,那內侍又拿出一份圣旨,尖細的聲音揚聲喊道:“西涼馬超馬孟起接旨……”
“……特消矯詔,復馬氏子馬騰西涼太守銜,追封武威侯,食邑千戶,世襲罔替。欽此!”
當那太監將最后一個字說完之后,馬超楞住了,呆呆的站在原地,就那么死死的盯著陳濤,一雙漂亮的大眼睛瞪得極大,似乎根本不敢相信之前自己聽到的。
劉協似乎也知道馬超此刻的心情,昨日從陳濤口中聽聞這位漂亮大姐姐的遭遇時,劉協也是唏噓不已,今日更不會為難她。
對著身邊的內侍點點頭,那內侍雙手捧著圣旨從高臺上走下,來到馬超的面前,諂媚的笑道:“侯爺,快些領旨謝恩吧。”劉協給馬騰追封了武威侯,并且言明世襲罔替,如今馬騰已死,馬超自然成為了新的武威侯。
馬超看看圣旨,又看看陳濤,直到陳濤笑著對她點點頭,她才顫抖著舉起雙手,捧起那份輕若鴻毛,但對她來說卻是重于泰山的圣旨。淚水瞬間再也無法忍住,馬超捧著圣旨放聲大哭,口中含糊不清的說著:“爹爹,爹爹,我馬氏再非逆賊了,再非逆賊了!”
一名朝臣見馬超殿上哭鬧,上前一步正待開口訓斥,卻忽然感覺四面八方十數道殺氣急襲而來,身后更是有一股寒氣直沖腦髓。僵在原地,顫顫巍巍的轉過頭去,他才看到陳濤正雙目冰冷的盯著他,仿佛就像是看一個死人。而那十數道殺氣卻分別來至趙云、呂布等人。
馬超武藝高強,為人也不倨傲,自然雖然和趙云等人有所誤解,但是在陳濤的解釋下,眾人也早已經釋懷。更何況,馬超的遭遇眾人也是知曉,因此在鄴城開始,經過這快兩個月的相處,眾人早已經把她當成其中的一員,如今見有人要去訓斥,自然是同仇敵愾。
在陳濤等人的威脅下,殿中還有何人敢上前去阻止,就連劉協也是一言不發,雙目微微泛紅,似乎從馬超的哭聲中,想起了那位疼愛他的父親漢靈帝。
直待一炷香之后,陳濤見馬超的情緒逐漸平復,這才上前,拍拍她的肩膀,小聲說道:“今日本該是大喜之日,孟起且勿悲傷。此詔皆是陛下恩德,還不快快領旨謝恩。”
馬超抬起頭看了陳濤一眼,淚水漣漪的美眸中盡是感激之色。馬超不笨,自然知道自己這個降將能有如何恩寵,甚至突然就得到了縣侯的爵位,定然是陳濤出力。要知道,縣侯可是很多跟隨陳濤征戰多年的大將們都還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就算馬氏之前受了再多的委屈,如今馬騰以縣侯之爵追封,而她馬超也繼承了爵位,這足以抵消一切。馬超的淚水,更多的是將心中的委屈傾訴出來。
憐惜的抬手將馬超臉上的淚水抹去,陳濤似乎沒有注意到馬超那雪白/粉嫩雙頰上飛起的紅云,自顧自的拍拍她的腦袋,輕笑道:“傻丫頭,這里是大殿,快些向陛下謝恩。”
馬超紅著臉,立刻跪伏下來,以頭搶地大聲說道:“陛下隆恩,我馬氏永記于心,謝陛下恩典,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好好,馬將軍快請起吧。”劉協虛扶一下之后,便調轉話頭,對眾臣說道:“朕初回京都,對于京都之事皆不了解,如今便交由老師處置。”說著抬手一揮,就讓陳濤接話。
面對國事,陳濤也不怠慢,收回了留在馬超身上的目光說道:“司隸涼州皆已經按濤先前之策,民屯軍屯齊頭并進。招商來洛陽之舉,要更加細致,強化洛陽商會的管轄,杜絕奸商偷漏國稅。司隸之地,連年征戰,如今正是休養生息之時,軍中諸將也應好生訓練士卒,以備不時之需。私塾一事待明年開春之后要大舉擴張,不光對軍中將士子弟,也應向那些對國盡忠的士農工商子弟開放。印刷古籍乃是千古大計,決不可有所閃失。其中細節,或者執行之時,有所疑問,皆可與濤協商,萬勿私自行事。國之大事皆靠諸位臣工,濤代陛下,代天下萬民謝過諸位。”
“我等不敢!”眾臣同時回應。
此后,陳濤又一件件點名當前急需處理的事務,吩咐給不同的大臣們去執行。往往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會詳細說明。劉協仔細聽著,每當有聽不懂的時候,便會立刻插口詢問。陳濤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讓劉協逐漸明白了陳濤所做之事的用意。
王允看著陳濤和劉協之間的互動,君臣其樂融融的樣子,不由內心長嘆一聲,真正第一次把陳濤這位還沒他一半年紀大的“孩子”當成了大漢柱石!
陳濤回到洛陽之后的十幾天,幾乎忙的想把一個人撕成兩個用。青龍、朱雀、玄武三軍回營之后,損傷、缺少的器械要問他來要,糧草也需要調配,失去的人員需要補充,這些都需要他的認可。此外,鄴城和虎牢關的開放,使得流民不斷入城,雖然有荀彧主管,但很多事情仍然需要他來批示。洛陽商會云集,自然也會出現不少的問題,伴隨著規模越大,問題也就越多。雖然源源不斷的財富落入了陳濤的口袋里,但是層出不窮的問題,也讓他頭大如斗。而這方面,其他人還很難幫助,只有他來自己解決。
陳濤不是個喜歡坐在衙門里閉門辦公的人,因此每當出現問題的時候,他總會親自跑去看一看,確定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之后,才會下決定整改。因此,這十幾天的時間里,他幾乎跑遍了各處軍營以及洛陽大小市集,而他的身邊總也跟著一個俊秀的身影——趙子龍!
趙云就像是陳濤的影子,原本作為衛將軍,都已經足夠開府,可是陳濤一提,趙云就搖頭拒絕。不但如此,陳濤想要將三軍的控制權交給她,甚至連虎符都已經放在了她的手心里,可是趙云卻想了想之后,將虎符收入懷中,而她自己則站到了陳濤的身后。
按照趙云的話來說:“既然先生將虎符交給云,云便手下。云時刻在先生身后,若是要用虎符,先生開口便是。”
搞了半天,趙云之是把自己當成裝虎符的一個移動箱子!面對如此情況,陳濤也只能苦笑著搖頭。
趙云武藝高強,容貌也是俊秀到了極點,為人又謙和,對于麾下士卒更是愛護有加,因此在軍中有著極高的威望。陳濤身邊諸多將領中,若說在府內,必然是大姐頭虎牙妹子首推第一。但是若是在軍中士卒心中,趙云才是天下第一大將,就算是勇武的呂布也無法與其相比。
然而,不光如此,在洛陽大街小巷中,趙云的聲望甚至比陳濤還高,特別是那些待字閨中的小丫頭們,幾乎把趙云當成偶像般崇拜。
東漢時期民風尚且開放,并無朱熹老頭的那套三從四德之說。陳濤雖然也是面容俊美,但是畢竟是大漢丞相,身邊又環繞著諸多絕世美女,一般小娘子,即便是有心也不敢輕易上前。然而趙云就不一樣了。作為陳濤麾下的大將,雖然她的長相比女子更絕美(實際就是女子),但換在那些小娘子們眼中,卻變成了絕世美男子。
每當趙云手按劍柄跟隨在陳濤身后,亦步亦趨的行走在大街小巷中時,那些街頭巷尾,樓臺窗格之中,總是會有無數雙美眸凝視她的身影。剛開始的時候,趙云還總是疑神疑鬼,深恐是有刺客在窺探,但時間長了之后才明白,原來是那些思春的小娘子在暗中看她。面對如此情況,陳濤在一旁偷了,而趙云確實愁眉苦臉,無奈之下也只能聽之任之。
若說這些街頭巷尾的小娘子們趙云沒辦法對付,那朝中的文武大臣們,卻在她身上吃足了苦頭。如今陳濤如日中天,自然引來朝中大臣們的關注,阿諛奉承之輩也不在少數。但是,陳濤很少對這些人加以顏色,久而久之便也少了去碰壁之人。
無彈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