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三國第二百零六章 獻帝回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娘三國 >>娘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六章 獻帝回京

第二百零六章 獻帝回京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5日  作者:北國的雪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北國的雪 | 娘三國 

第二百零六章獻帝回京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北國的雪書名:

陳濤軍順利抵達鄴城,宣告了關東聯軍西征司隸徹底失敗。僅僅以一家之力,殲滅、擊潰關東十五路諸侯,如此戰績頓時讓天下嘩然。不管掌控荊州的劉表,入主蜀中的劉焉這些漢室宗親,還是天下各大世家門閥,都開始重新考慮對陳濤的定位。而曾經站在袁紹身邊的那些諸侯們,則開始為將來陳濤的報復膽戰心驚。

若只是武力征伐,這些諸侯們尚且不用如此擔心,畢竟誰都知道陳濤軍已經連年征戰,除非是他昏了頭腦,否則必然會進入很長一段時間的修養期。幾年之后的大漢會如何,誰都不知道,也沒人會去想那么長遠的不確定未來。對于這些諸侯們來說,最大的威脅來至于漢獻帝劉協。不管劉協是真心投向陳濤的懷抱,還是被陳濤控制住,總之現在的劉協已經落到了陳濤的手中。換句話說,明天就很有可能一道圣旨傳遍天下,將這些參與西征的諸侯們全部戴上叛逆的帽子。對于古人來說,士族榮譽甚至于大過國家利益,一旦因為自身而使整個士族背負上叛逆的名頭,那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諸侯們都不是傻瓜,幾乎在袁紹敗逃之后,便用各種各樣的理由四散而去,領地距離司隸比較近的諸如張邈,甚至還急不可耐的派人前往鄴城向陳濤示好。

只不過,陳濤的反應卻是大出諸侯們的意料,并沒有一到鄴城就開始大肆假借天子之名對各路諸侯展開反攻……

陳濤抵達鄴城的當晚,鄴城刺史府中燈火通明,無數奴仆侍女穿梭往來與前廳和廚房之間,各種美食像是流水一樣送入正廳中。

大漢皇帝,尚且還不到十五歲的小皇帝劉協,坐于正廳主位,右首陳濤獨居側坐以彰顯其功績地位。陳濤軍中上下文臣武將分列兩旁,武將以趙云為首、張飛次之,文臣則以賈詡為首,郭嘉次之。其余文武皆分列其下,近百將校的席位,將整個大廳擠得滿滿當當。

陳濤舉起杯子,先對劉協敬了敬以示尊崇,隨即轉向眾將,高聲說道:“陛下得保平安,全賴各位智勇,濤在此敬各位。滿飲!”

“臣等不敢。”眾將轟然應諾,隨即便舉起酒杯滿飲爵中美酒。

見陳濤已經放下了酒杯,劉協親手拿起銅壺,起身走到他的身邊,跪坐下為他斟滿之后,舉起自己的酒杯對陳濤說道:“老師,小協兒還以為今生今世再無法與老師相見,沒想到老師竟能將小協兒從那賤人手中救出,小協兒不知該如何回報老師的恩情,只能借此酒略表心意。”

陳濤順從的拿起杯子,笑著對劉協說道:“陛下,如今你已經是九五至尊,且要遵循古禮。微臣乃是臣下,怎可讓陛下執酒?若是傳揚出去,微臣不就真的變成王莽之流了嗎?”

“老師何處此言。”小劉協一臉正色的說道:“老師乃是國士無雙之才,小協兒知道,天下更是傳頌,只有那些無知鼠輩才會對老師嫉恨交加,妄語誹謗。老師自幼便教導小協兒,凡有才,能利國利民者,身為君王皆應禮賢下士,不以身份地位而遠之。如今為何,卻不允小協兒禮敬大漢賢相?”

“你呀,你呀。”陳濤失笑搖頭,舉起手中酒杯說道:“微臣今日才見,當年那先帝身邊聰慧過人的小王爺,已經長大成人,為師甚慰,甚慰。滿飲!”

小劉協眼見陳濤喝下美酒,頓時像是打了勝仗一樣,雙眼瞇成一道彎月,笑意盈盈的說道:“小協兒再怎么長大,在老師面前依舊是當年那個數著螞蟻學軍陣的小協兒。”

韓馥眼見這一幕,不由含笑撫須,長笑道:“古有周文王扶姜尚而得天下,齊桓公敬管仲而稱霸,如今眼見我大漢名主、賢相,君臣和睦,相宜得章,真乃是上天賜福。”

聽聞韓馥的話,在座眾將都是一陣叫好起哄,反而讓陳濤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回過頭來,陳濤對韓馥打趣道:“韓刺史當初可是認定濤乃是誤國奸臣呢。”

陳濤不過是隨口打趣,也沒想太多,韓馥卻是臉色一變,急忙起身走到陳濤面前,一躬到底說道:“陳相恕罪,馥老邁昏庸,竟將賢相當奸邪,卻認那賊子做良臣,馥罪該……”

韓馥才說一半,陳濤已經站了起來,扶起他說道:“韓大人切莫掛懷,濤這張嘴就喜嬉戲,絕無半點怪罪韓大人之意。韓大人能認清袁紹真容,助濤救出陛下,此乃勤王大功,怎可妄之菲薄?濤區區污名,與陛下安危想必,實不值一提。韓大人若還認濤,此時從今之后休要再提!”

韓馥看陳濤滿臉正色,眼神清澈無比,頓時更為羞愧,低頭硬是拜了拜才說道:“陳相胸襟,馥心服口服!”

“韓愛卿救朕功高,但若無老師沙場血戰,小協兒也不過是逃出虎口,再入狼穴。老師才是首功。”小劉協是怎么也得把陳濤得功勞拉到最高才高興。

說著,小劉協又走到張飛和張繡的面前,笑著說道:“若無繡兒姐姐殺入城內,恐怕小協兒早已經落到了那高干的手中。若是沒有翼德姐姐牽制賊軍,小協兒恐怕也無法逃出南皮。二位姐姐請受小協兒一拜。”

張飛和張繡眼見皇帝要向自己下拜,雖說一直就把他當成弟弟看待,但如今卻已經身份迥異,頓時手忙腳亂起來。反倒是陳濤,走過來拍拍兩人的香肩說道:“這一拜,你等當得!”

有了陳濤做主,張飛和張繡也逐漸安定下來,小劉協則是一躬到底,以大禮參拜。

韓馥、潘鳳、耿武等冀州系的將領們見到這一幕,才真正知道陳濤一系人馬和劉協之間的牽絆究竟有多深。劉協在陳濤、張飛、張繡等人面前從不以“朕”自稱,為對于韓馥等人卻是君臣之禮分明,可以想見劉協根本沒有將這些人當是外人。各自暗暗感嘆之余,也不由心生羨慕。

“小協兒,來姐姐這里。聽說你在老女人那里吃了不少苦,姐姐分你……”小呂布大大咧咧的坐在趙云身邊,手里拿著只烤雞,撕啦,撕下一只雞腿,看了看,發現雞腿上連著好大一塊肉,當下塞到嘴里,三兩下將那塊肉給吃了,只剩下個小小的雞后腿,遞到小劉協面前,“大方”的說道:“分你個雞腿吃,好好補補!”

陳濤接過那雞腿,一下敲在小呂布的腦袋上,沒好氣的笑罵道:“自稱是人家姐姐,你這吃貨就不能大方點,撕下個雞腿還吃掉一半!”

“哎呦。”小呂布抱著被打中的腦門,嘟起小嘴說道:“主公偏心,他那小身板能吃的了多少,浪費可恥,我這是在幫他。”

小呂布的這一出,頓時讓大廳中的氣氛歡快起來,就連陳濤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笑鬧了好一會之后,眾人都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坐席上,小劉協突然放下手中的酒杯,對陳濤說道:“老師,那些關東聯軍犯上作亂,妄圖攻打大漢帝都,小協兒想要下詔懲治,不知道老師意下如何?”

聽聞說到正題,眾將皆安靜下來,靜靜聆聽陳濤的見解。

陳濤放下酒杯,略微整理思緒之后,便對小劉協說道:“陛下,關東聯軍各路諸侯涵蓋大半中原守土將帥,其中有些確實是心懷不軌,但也有不少是為袁紹所騙。若是,我等不分青紅皂白,一律將其論罪,除了讓這些人無奈之下皆站到我等的對立面去之外,并無半點好處。如今,司隸百廢待興,微臣倡導的改革正在萌芽狀態,雖已初見成效,但真正能利國利民還需時間。微臣麾下大軍也是連年征戰,幾乎沒有停歇,如今更需要的是休養生息。如此關頭,與那些諸侯們對立,實為不智。因此,微臣并不想要怪罪任何人,甚至包括那袁紹!”

聽聞陳濤此言,眾將皆是詫異。陳濤的品性不喜遷怒眾人,眾將能夠理解,但是連首惡袁紹都不下詔問罪,豈不是讓她逍遙法外?

深受其害的小劉協更是不愿如此輕易放過袁紹,立刻說道:“老師不愿責怪各路諸侯,小協兒能夠理解,可為什么連那袁紹都不提起?難不成老師覺得她也是被蒙蔽?”

“非也,非也。”陳濤見劉協有些激動,拍拍他的肩膀說道:“陛下,袁氏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先皇被刺時,臣已經清剿了司隸內的袁氏族人,并當眾宣布袁氏為天下叛逆。可事實上,對于袁紹并沒有半點損傷,反而引的她急攻司隸。如今,若是陛下再下旨,恐怕最多也就是消了她自封的大將軍官職,這點不用陛下出手,微臣以相國身份就可以做到。與其讓陛下也成為她的嫉恨對象,不如將此事當成是微臣與她之間的私怨。”

劉協似乎想到了什么,但還不是不明白陳濤的意思,便皺著眉頭問道:“老師為何如此?”

“濤已經仔細想過,如此做的好處,遠比下詔將其定為謀逆好許多。袁氏族人甚多,士林之中也頗有威望,若是袁紹被定為謀逆,必然有人為其叫屈。這些人治國平天下不行,顛倒黑白卻是各中能手。必然以濤挾持陛下為由,甚至懷疑陛下繼承大統的合法性。而若只是濤與袁紹的私怨,那么陛下就可以避開這個漩渦,等過幾年陛下年紀日長之后,當可君臨天下,到時再清算也不遲。

其二,如今即便是陛下下詔討伐袁紹,微臣也已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此不就等于陛下的詔書成為一紙空文?陛下如今已是九五至尊,濤絕不允許陛下被稱為無所作為的傀儡皇帝。從今開始,陛下所下詔書,必然要能有所實現,如此幾年之后,陛下威望當能冠絕天下。

其三,如今袁紹大敗,正是惶恐之時,若是我等將她逼的太過,再出一個王越,陛下萬一有所閃失,該如何是好?所謂千日防賊,賊難防。即便我等再怎么加強陛下的守衛,若是賊有心惦記,必然有可乘之機。與其如此,為何不將陛下置于更安全的地方呢?

陛下也不用心急,司隸本就是富饒之地,三五年之后司隸大治,糧草充足,府庫滿盈,兵強馬壯之時,便是濤為陛下掃六合,復乾綱之時!”陳濤雙目放光,自信滿滿的大聲說道。

直到此時,劉協和在場眾將,才知道陳濤心中的遠見與謀劃。劉協更是明白,陳濤如此做,更多的是為了他的安全與帝位。此刻,小劉協又想起了當年為了保住他的性命,陳濤正面和何太后、漢少帝頂撞時的樣子,不由雙眼一紅,拉住陳濤的手說道:“為了小協兒,讓老師背負罵名,小協兒,小協兒……”

“哈哈,陛下可是初識濤?濤本就是涿郡一個得了失魂癥的流民,甚至比那有家有室的鄉土百姓還要低上三分。濤的名望早在誘導先帝賣黃巾為奴時便已蕩然無存,如今難不成還想要豎立什么賢者的名頭?”陳濤笑著擺擺手說道:“濤所做所為,皆上對陛下,下對黎民,于國有利,便是千古罵名又如何!”

說到這里,陳濤站起身來,拉著小劉協舉杯對眾將說道:“爾等且聽好,濤乃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奸賊,爾等若是不愿與濤同為逆臣,皆遠去,濤絕不怪罪!”

嘩啦。

一片甲葉聲響起,眾將同時起身,拜服于地,只聽賈詡雙眼放光的說道:“刀山火海,粉身碎骨尚且不懼,千古罵名算是何物?詡,誓死跟隨主公,若有二心,天誅地滅!”

“誓死追隨主公,若有二心,天誅地滅!”

眾將聲震蒼穹的呼喊聲中,陳濤拉著劉協的手,笑著說道:“陛下,這些都將是陛下的肱骨重臣,若是他日濤不在,陛下只要能重用彼等,便可掃平天下亂黨!”

小劉協似懂非懂的看看陳濤,又看看眾將,最終點點頭。只是,他拉著陳濤的手,卻捏的更緊了一些。

第二日,陳濤按照韓馥自己的意見,讓他繼續留守鄴城做他的冀州刺史。不過,為了防御南皮袁紹,陳濤給他留下三萬冀州降卒,讓其收編之后加強鄴城的防衛。而囤積在鄴城中的龐大糧草,則由那些降卒們搬運,開始向司隸進發。為此陳濤將麾下大軍中分出近十萬人,由數員大將率領,沿途保護。這批糧草抵達司隸之后,將會大大緩解司隸地區的糧食緊張,更可以大量召集流民,而不需要像之前那樣再為流民過多而頭痛。

司隸如今的人口不過四百萬出頭,而陳濤的大計劃一旦完善,司隸地區能夠供養八百萬到一千萬人口才是極限。原本因為冀州的封鎖,很多地區的流民都無法進入到司隸,現在鄴城、黎陽一線落入陳濤手中之后,就如同困龍入海,再無阻礙可以阻擋流民進入司隸。

陳濤縮緊褲腰帶展開的流民民屯制度,再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更要消耗極多的糧草。各路諸侯雖然眼紅,但那天文數字般的投入,根本不是他們能夠模仿的。而司隸地區已經形成的民屯,所收的稅金極少,得到的回報極高,已經伴隨著消除關稅而抵達的各地商隊傳遍大漢,因此,除了像是蜀中、荊州、徐州這些較為富裕的地區之外,其余冀州、幽州、并州、兗州、青州等地的流民皆心向司隸。僅僅是陳濤為了統籌糧草事宜,而停留鄴城的十數日間,便已經有十余波總數超過三萬人的流民通過鄴城向虎牢關進發。

再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十萬降卒以及征發數萬民夫的共同努力下,鄴城的囤積的糧草皆被搬運回虎牢關,之后將會從虎牢關再運往洛陽。

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完成之后,陳濤率領大軍,護衛著劉協班師回朝。鄴城、黎陽一線交由韓馥統帥,并且叮囑他,萬一袁紹大舉進攻,無法抵擋時,他可以直接向虎牢關求援,或者直接撤往虎牢關。對此,韓馥大為感激,并且要求將自己的家人送往洛陽,陳濤也是欣然答應。

十月初,北國已經開始逐漸寒冷的時候,劉協在陳濤的陪伴下,右韓馥、潘鳳、耿武等人護送三十里,最終向西進入司隸。

幾天后,大軍進入虎牢關時,劉協望著巍峨的雄關不由雙目泛淚。想起當年自己被王越劫持,離開虎牢關東去的時候,心中一片死灰,以為今生今世再無機會重返司隸,而如今故地重游真是別有一番歡喜在心間。

鎮守虎牢關的徐榮自然為劉協舉辦了盛大的慶祝儀式,同時也為陳濤的凱旋接風。此后,陳濤對徐榮嚶嚶叮囑,又賜他調兵虎符,命他繼續鎮守虎牢關,也讓徐榮大為感激,心中暗暗發誓,必不負陳濤所托。

大軍在虎牢關停留三日之后,便繼續向洛陽進發。幾天之后,洛陽東門大開,滿朝文武、宗室皇親、洛陽各地的百姓,出城三十里迎接陛下還朝。

當陳濤拉著一身華貴龍袍的小劉協走出馬車,洛陽郊外數十萬軍民、文武大臣、宗室皇親跪伏于地三呼萬歲的浪濤聲響徹寰宇,讓小劉協第一次見識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九五至尊。

如王允、楊彪這樣的朝中老臣,望著劉協那張熟悉的面容,不由老淚縱橫。這些世家老臣們,不管是出于什么立場,但唯一有一點不會變,那就是對大漢劉氏發自骨子里的臣服。劉辨和劉協皆在的時候,他們或許還會有所挑選,但是當只剩下劉協時,那么他們效忠的唯一對象也就是眼前這位,年輕的小皇帝。

被百官們迎回洛陽兩宮之后,小劉協拉著陳濤幾乎將兩宮逛了個便,不管是那已經廢棄的宮中集市,還是曾經苦讀過數年的偏殿學堂,小劉協總是流連忘返,不舍離開。之后,劉協又以兒臣之禮參拜了何太后。經過董卓亂政之后,何太后已經處于半瘋癲的狀態,但最近這幾年經過精心調養,已經好了很多。

當劉協跪在何太后面前的時候,這位已經沒有以前那種妖嬈,兩鬢泛白略顯蒼老的女人,死死抱著劉協痛哭不止,讓站在一旁的陳濤也不由感覺鼻頭發酸。

很多人,很多事,總是要在失去之后,才會知道珍惜。若是沒有發生過如此多的亂世,不管是何太后也好,小劉協也好,又怎么回知道如今的生活來之不易。而陳濤,能見到這對名義上的母子相敬如賓,心下也仿佛是放下了一塊大石,面上更是輕笑連連。

皇帝還朝,必然要召開大朝會。雖然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但是第二天,劉協便以皇帝的名義召開朝會。文武百官數百人進入殿中皆跪伏于地,唯有陳濤一人傲然站立。

三呼萬歲的繁文縟節過后,劉協命內侍展開黃絹圣旨。也許是跟隨陳濤太久,劉協也厭惡那些云里霧里的歌功頌德,一份圣旨簡述西征大軍的功績之后,便直接進入正題。

“……涿郡有良子,才學冠天下。為帝師,授才學,忠君愛國是為典范。逢董賊亂政,不畏暴虐,清君側,斬逆臣,撥亂反正是為國之棟梁。袁賊謀逆,先帝遇刺,大漢傾斜之際,力挽狂瀾,安定司隸,圖變革,治萬民,天下景仰是為國士無雙。陛下受困袁賊,危難之時,揮軍西進,掃平逆臣,迎帝回京,古往今來功莫高于其。今朕重設丞相之位,授大漢相國陳濤陳隨波丞相之位,統帥文武百官!晉爵列侯,食邑萬戶,子孫萬代皆不消爵。佩劍上殿,車馬直入宮門,見帝不拜,凡文武百官過丞相府門,文官下轎,武官落馬,以為恩寵。欽此!”


上一章  |  娘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