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戰騎狂潮第三十三章 議會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戰騎狂潮 >>漢末戰騎狂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三章 議會盟

第三十三章 議會盟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度方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度方 | 漢末戰騎狂潮 

“爹爹!”

那二八少女活潑可愛,眨巴著眼睛問道:“祿伯說什么了?”

“呵呵,”蔡邕撫須一笑,道:“有客人來訪,為父要去會客了。”

“哦。”

少女聞言,眼珠子滴溜溜一轉,一蹦一跳到了蔡邕身邊:“我也去!”

蔡邕寵溺一笑:“你一個女孩子家家,拋頭露面會什么客?”說著,點了點少女的鼻子,揮袖轉身而走。

“瑾兒,過來。”

這時候,蔡琰向妹妹招了招手,嗔怪道:“文靜些。”

李錚在老仆的引領下,到了偏廳坐好,老仆又奉上茶水,才不喝兩口,便見一儒雅清癯的面熟老者從后堂轉了出來。

李錚起身,笑著作揖,道:“伯喈公別來無恙?”

蔡邕一看,竟然是李錚,面色立刻就沉了下來。他忘不了,就是眼前這個現在看起來彬彬有禮的青年,決然否定了大漢朝的繼續存在,將他抓入了大牢。

心中總有一種悲憤,時刻灼燒著他。

于是語氣立刻就生硬起來:“原來是李將軍!不知李將軍到老朽這寒舍來,有何見教?”

“伯喈公言重了!”

李錚姿態放得很低。

這老頭兒,注定要成為老丈人的存在,而且還是一位真正值得敬佩的大學者,不論如何,李錚對他,還是要保持一定的尊敬。

當然,前日里的事,那只是意外。

蔡邕哼了一聲,微微還了一禮,坐了下來,道:“李將軍有什么事就直說吧。”

李錚點了點頭,笑道:“還是伯喈公了解我,我這個人很直接,從不拐彎抹角。”

蔡邕氣結,吹胡子瞪眼,直直看著李錚。

“嗯,是這樣的。”李錚沉吟了片刻,面上有些不好意思,道:“我早知伯喈公之女國色天香,琴棋書畫無一不通,此番卻是提親而來...”

“什么?!”

蔡邕立刻就怒了,轟的站了起來,拂袖道:“此事不可!老朽卻是高攀不起!”

“伯喈公此言差矣。”李錚仍然面露微笑:“李某人無甚家世,何談高攀不高攀?”

“你!”蔡邕須發怒張:“不可便是不可!小女今年尚未及笄,此時便談婚姻大事,為時尚早!”

“尚未及笄?”李錚一愣,他可是清楚的知道,蔡琰是寡居在家,什么尚未及笄?蔡琰的那好似水蜜桃一般成熟的面孔,絕對已經過二十了!

“那是自然,小女蔡瑾今年還不滿十五,自然未能及笄,如何談婚論嫁?”蔡邕道。

李錚恍然。

看來是蔡邕誤會了,以為自己要娶這個名叫蔡瑾的小女孩,嘖嘖,沒想到蔡邕竟然還有一個小女兒。

“伯喈公誤會了!”李錚哈哈一笑,道:“在下是為昭姬姑娘而來。”

“昭姬?!”

蔡邕一愣,怒氣稍減,但仍然沉著臉。

他著實不愿意與李錚產生瓜葛。

“昭姬孀居,如何配得上將軍?此事休提,將軍請回!”蔡邕斷然拒絕。

“伯喈公先不要拒絕,且聽在下肺腑之言。”李錚認真道:“李某雖出身低微,但也早聞昭姬之才名,卻是心中仰慕已久。前日里見了昭姬一面,相談甚歡,更是愛慕。這幾日來,心中想念難以按捺,左思右想之下,才有今日之行。”

李錚口里話語不停,接著道:“昭姬雖有過一次婚姻,但在下并不在乎。伯喈公不同意這門親事,無非是因為在下的所作所為,使伯喈公惱怒。但我卻覺得,伯喈公是偏頗了。”

“我愛慕昭姬,與我所作所為,并無關隘。雖然我否定了大漢朝的繼續存在,也許讓伯喈公心痛,但并不代表我就不能給昭姬幸福。伯喈公是昭姬的父親,作為父親,應該為子女的未來著想,而不應該把昭姬的幸福,與這件事關聯起來,這是對昭姬的不負責任。”

蔡邕聞言,神色逐漸平緩下來,沉默不語。

李錚見狀,心知已經打動了蔡邕,于是再接再厲,道:“大漢朝是輝煌的,這一點我不否認。如伯喈公你們這一代人,對大漢朝的感情,我也能夠體會。但伯喈公,現在的大漢朝,還有必要存在嗎?沒有必要了!你看那諸侯并起,你看那漫天烽火,大漢朝其實早已走到了盡頭。再是免力維系,也終歸會飛灰湮滅,長痛不如短痛,這亂世越早結束,對任何人都是最好的選擇,何不早早終結,再起新篇?!我李某人并不否認我的野望,不錯,我要的就是這萬里江山。但我可以自信的說,我能比前人做的更好!伯喈公,您也是眼光開闊的智者,想必也知道我涼州的一些情況,如果你能說出我哪一點做的不到位,您可以直接提出來,可以罵我,我立刻改。”

“您是大學者,我覺得,對于你來說,文明的傳承,才是最重要的。亂世,能摧毀文明。越早結束亂世,文明就能保存的越完整。當初我與慈明公也說過,大漢朝既然注定隕落,又何必再去牽掛糾結?人要向前看,而你們作為大學者,更是要肩負文明傳承的重任。大漢朝不在了,但大漢朝的文明,卻可以萬萬世的傳承下去!這,也是大漢朝的另一種存在方式。”

“姐夫說的真好!”

這時候,一聲驚嘆從后堂傳出,李錚和蔡邕不由齊齊側臉。

卻見進入后堂的簾子被掀開,露出一張嬌俏的小臉。

蔡邕的臉色立刻就黑了。

正待呵斥,便見蔡琰紅著臉,拉著蔡瑾走了出來。

“爹爹,將軍!”

蔡琰微微一福,低著頭,不敢看李錚。蔡瑾則躲在姐姐身后,偷偷的對李錚做鬼臉,讓李錚不由會心一笑。

蔡邕卻是嘆了口氣,狠狠的瞪了蔡瑾一眼,才對李錚道:“你...說的不錯,也做的不錯,只是老朽自己太過固執了...唉...”長嘆一聲,蔡邕面露糾結。

李錚心里放松了下來,這位大學者,雖然有書生意氣,但終歸開始較為開明的,于是笑道:“我涼州一直注重教育和文明的傳承,教育系統普及到了最底層。伯喈公可以和慈明公作伴嘛,也為我華夏文明的發展壯大,貢獻力量嘛!”

蔡邕勉強笑了笑,站起身來,甩了甩袖子,道:“也罷,你們的事,老朽就不管了...”說著,轉身拉起蔡瑾,在蔡瑾不情不愿的表情里,轉入了后堂。

李錚笑了,起身,緩緩接近一直不敢看他的蔡琰,深情的拉起了她的手。

九月,涼州李重霄取益州,據關中,降劉焉、董卓,得半壁江山之事,如同九天驚雷,震徹了整個大漢天下!

不論是勢力日漸壯大的袁紹、曹操,還是尚未崛起的劉備、孫策,抑或者走向鼎盛的公孫瓚、劉表,都被震得神思不屬。

他們仿佛看到了天空中籠罩的沉沉陰云,涼州李重霄,這個名字,取代了董卓的存在,讓他們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和威脅。

然而,此時的他們,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有力量去面對這沉重的壓力。

兗州刺史劉岱剛剛戰死在青州黃巾手中,曹操忙著收攏劉岱的殘余力量,根本無暇西顧。李錚占據關中,接壤兗州,讓他如芒在背,只能抽出一些力量,以族弟曹仁為統帥,駐扎在陳留一帶,防備西涼兵鋒。

而盤踞在南陽、豫州的袁術,則忙著將勢力觸角延伸到揚州,也無暇他顧。只在魯陽、武關兩處駐扎了兵力,以為防備。

至于荊州劉表,卻是剛剛穩住荊州內部局勢。他去年受董卓任命為荊州牧,孤家寡人到了荊州,施展政治手腕,到現在才將將把荊州形勢穩住,還要防備袁術,也沒有力量北顧。

冀州袁紹則一邊忙著與匈奴殘部聯合,絞殺黑山賊,一邊與公孫瓚交鋒,爭奪青州,一邊還琢磨著如何利用小皇帝這張牌。劉協離了關中,四顧茫然,最終因為袁紹勢力最大,選擇了他,繼續做傀儡去了。

袁紹本想持著小皇帝這張牌,再來一次群雄會盟,討伐李錚。然則卻被麾下謀士勸阻。

其一,現在各地諸侯,都忙著壯大勢力,或是處于緊急時刻,或是處于虛弱之中,哪里有心思會盟?

其二,此時的諸侯,不像當初董卓初掌權時的諸侯。那時候的他們,雖然各有打算,但畢竟還沒有直接矛盾,上頭又有大漢朝的名義鎮壓,所以才能輕易糾集起來。現在則不然,首先,李重霄否定了大漢的繼續存在,使得大漢朝的威望進一步降低,幾乎已經不被任何人放在眼中。其次,各個諸侯之間的爭奪已經進入白熱化,都有了很深的仇恨。比如公孫瓚,就絕對不會和袁紹聯合。

其三,都害怕被人當槍使呢!討伐李錚,總要分派任務,哪個是前鋒,哪個做后勤。諸侯不能齊心,各懷鬼胎,萬一將精力放在李錚身上,被人從背后捅一刀,死的不明不白,那就真的冤了!

所以說,現在這個時候,要舉行會盟,不大可能會成立。

不是說這個策略不好,而是時機未到。

看那涼州李重霄現在的狀況,恐怕比起當初的董卓,都要來的強大。一者面對這樣強大的敵人,處于弱勢方的諸侯本就是被動的。其二,也只有真正到了火燒眉毛了,才有可能摒棄前嫌,會盟聯合。現在李錚未動,諸侯還沒有切膚之痛,不是時機。

而且各諸侯都還在爭奪地盤,竭力壯大,尚未安定了下來,各自內部都尚且混亂,又怎敢主動招惹里?唯有等到局勢趨于穩定,內部梳理清晰,才是商討這件事的最好時機。

重要聲明:

沒有彈窗廣告的站


上一章  |  漢末戰騎狂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