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戰騎狂潮第三十一章 心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戰騎狂潮 >>漢末戰騎狂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一章 心動

第三十一章 心動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度方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度方 | 漢末戰騎狂潮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原來是楊家主、皇甫將軍!”

李錚微微一笑,伸手示意,道:“請坐!”

“兩位德高望重,不知今次來見我這武夫,有何要事啊?”

李錚明知故問,語氣中帶著些刺兒。

皇甫嵩皺了皺眉,楊彪則不動聲色,道:“老朽先恭賀將軍擊敗董卓,威震天下!”

李錚笑了笑,沒說話。

“聽說前日里大朝會之上,那執金吾士孫瑞口無遮攔,冒犯了將軍,自是該死。不過一干朝臣,卻不當受此下場。而今被將軍關押在大牢之中,想來這幾天也已反思己過。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還請將軍網開一面,放他們出來吧。”

楊彪說的是情真意切,一雙深邃的眼睛,看著李錚,十分的誠懇。

“正是。”旁側皇甫嵩也道:“將軍威震天下,腹藏山河,何必與他們言語間過不去呢?”

其余一干青年,也眼巴巴的望著李錚。

“呵呵,”李錚笑了,道:“非是我與他們過不去,而是他們與我過不去。李某人所作所為,二位也是心知肚明。大漢朝在我這兒,基本上是終結了。沒了大漢朝,他們算什么呢?是我,奪了他們的名爵,讓他們一無所有,恐怕他們恨不得吃我的肉,喝我的血吧?反思己過?笑話!”

楊彪和皇甫嵩立刻臉色變得難看起來。

這二位,其實也恨不得吃了李錚。

他們這一輩子,這一身的名望,他們的榮耀和利益,都是依靠著大漢朝,才得到的。沒了大漢朝,他們也不算什么。

李錚心里覺得好笑的是,他們的一切,都是從大漢朝身上攫取的,但大漢朝走到現在這一步,又是他們在其中做的推手。

是他們,一步步將強大鼎盛的大漢朝,推進了深淵。

眼見談話僵持住了,似乎沒必要繼續談下去,李錚卻忽而一笑,道:“不過也不是非要將他們關在牢里。”

“哦?”

楊彪面色一動,道:“將軍請明言。”

李錚點了點頭,與這樣的老家伙說話,就是簡單,于是道:“關中乃大漢根基所在,其中世家大族,豪強望族多如牛毛。而朝中大臣,就是這一階層的代表和主心骨。要我放了他們不難,須得答應我幾個條件。”

“其一,解散家兵武裝,每個名門望族,豪強世家,都只能按照我涼州律法,僅僅保留一定數量的護院家丁,而且還必須是雇傭制,我涼州已經廢除家奴制度!”

“其二,官方收回所有土地,從新按照人口分配,這一點必須要執行!”

“以上兩點,是主要條件。”李錚微微俯身,目光灼灼,道:“總之一句話,任何人都要服從我涼州的律法條令,任何人都不得違背!”

“只要答應配合我涼州政策的實施,我就放他出來。”

此言一出,楊彪等人盡皆沉默。

涼州的制度,他們不是不知道。正因如此,才深深的排斥。因為涼州的一切制度,都是在從根子上,推翻他們的統治。

李錚看的明白,笑了笑,又道:“明著說了吧,關中大族雖多如牛毛,但在我李某人眼中,仍然是螻蟻!強硬?不配合?想試試我刀鋒利不利嗎?!嘿,我李錚可不是董卓,我一點也不需要所謂的世家大族支持,我走到今天這一步,靠的是我自己!”

楊彪等人繼續沉默。

“好了,條件也提了,諸位如果沒考慮清楚,就先回去想想,等做了決定,再來告訴我。”李錚擺了擺手,笑著提醒了一句:“聽說牢里已經有人因絕望而自殺啦。”

立刻,一干人等就跳腳了。

幾個青年哭喪著臉,連忙拜倒,道:“將軍的條件,我們三兄弟應了,請放家父出來吧!”

“你們是?”

李錚看著這三人,眼睛微微一瞇。

“在下王蓋,這是我二弟王景、三弟王定。在下家父乃是王允!”

“哦,原來是王子師的后輩。”李錚點了點頭,笑道:“你們三人能做主?”

“能!”

“好,你們三人可持我手令,去大牢提人。”

“多謝將軍!”

三人大喜,連忙持了手令,在旁側一干人等吃人的目光中,迅速出了未央宮。

楊彪和皇甫嵩見此,不由微微嘆息一聲,也都起身告辭了。

在這一干人等出去之后,李錚隱約聽到抱怨和爭論。

“王氏三兄弟倒是干脆,嘿!”

“王氏族地在并州太原,又不是在關中,當然干脆了!”

“來的時候說好了共進退,哼,這三人不足與謀!”

李錚不由微微一笑,這些人就是這樣,雖是一個階層,但終歸內部并不完全統一,還是很好對付的。

打發了楊彪一干人等,李錚正準備繼續處理政務,又有兵卒來報,言道有一女子在宮外求見。

李錚眉頭不由一皺,道:“是何人?”

這些人沒完沒了,讓人厭煩。

“主公,那女子自稱是左中郎將蔡邕之女。”

“蔡邕之女?!”

李錚聞言,不由眉頭一挑。

這可是個名垂千古的大才女呀,嗯,必須要見一見!

不過片刻,隨著一陣柔和的腳步聲響起,一個素面朝天的成熟女子緩緩走進了宮中。

這女子不施粉黛,一臉清新,眼睛很是寧靜,渾身上下散發著書卷氣,給人一種強烈的知性美。她走路不緩不急,神色既不諂媚,也不冷漠,很是溫和。

瞬間,李錚就心動了!

這是第一次,李錚第一眼就相中一個女人!

不論是荀英,還是吳莧,乃至于董白,雖然她們都很漂亮,還各有特色,但卻不如眼前這個女人給李錚的感覺!

成熟、美麗、知性、溫和!

“妾身蔡琰,見過李將軍。”

這句話,好似春日陽光一樣,李錚瞬間眼睛一亮,目光灼灼的看著蔡琰,道:“姑娘請坐。”

蔡琰面對李錚那侵略性的目光,不由皺了皺眉,臉上涌起一抹紅暈。

“姑娘今日來,是為了令尊吧?”李錚率先開口道。

“將軍英明。”蔡琰笑了,臉上露出兩個深深的酒窩。

蔡邕當初被董卓強行征召,后受到重用。這人是個大學者,又是書法家,有種純粹的書生意氣。覺得董卓重用了他,就應該報答董卓。也因此,蔡邕遭到了其余大臣的排斥。

這次朝會之上,蔡邕也跟著倒霉,被抓了進去。但卻沒人給他求情,所以,這次蔡琰才不得不以女兒身,親自進宮來見李錚。

她是個聰明的女人,知道以父親現在的情形,是沒人愿意幫忙的。

“家父年歲已大,身體又不太好...請將軍憐憫妾身...”蔡琰神色低落的時候,更是讓李錚心疼。

于是連忙道:“姑娘且勿擔心,我這便叫人,把令尊伯喈公領出來!”

蔡琰臉色更紅,微微低下了頭:“謝將軍...”

這時候,李錚起身走下陛階,直直來到蔡琰面前,笑道:“早聞蔡氏昭姬才名,琴棋書畫無一不精,本將軍可否有幸邀請昭姬花園一敘,聽一聽姑娘的琴音呢?”

又三天,涼州的諸多物資,調配流入關中,陸陸續續諸多官員,經過吏部的考核,被派遣到關中諸多郡縣任職。中基層官員的到位,使得涼州的各種特色政策,開始在各地實施,逐漸走上正規。

這些新任的官員,大多都是涼州教育系統自己培養出來的新秀,雖然多數沒有為官的經驗,但卻深知涼州的各種政策的神意,并人人有沖勁,個個有理想,李錚對此非常看好。

這期間,徐榮、樊稠、張濟等一干原董卓部將,也都到了長安,面見過李錚之后,按照涼州慣例,盡皆都去靈州太學院進修,準備學習涼州軍事,以便于更好的融入涼州軍事集團。

同時,原董卓所部東、南兩方的十余萬大軍,在經過一番挑選,將其中的最為精銳的挑出來,就地上崗,其余盡皆遣送至白水川,進行訓練。

拿下了關中,李錚的軍事防線,就又拉長了許多。所面對的敵人,又多了不少。主要就是關東諸侯!

河東與河內接壤,需要防備袁紹。東邊則與兗州、豫州接壤,包括洛陽在內的河南尹只占領了一半,其余還在諸侯手中,要面對袁術、曹操。南邊還與荊州接壤,又要防備劉表,所以就需要大量的軍隊。

李錚麾下所有的大軍,正兵共計約莫二十五萬左右,加上輔兵,略略超過三十萬。其中六萬多正兵與一萬余輔兵,正在益州。打下益州之后,也需要鎮守,這支兵力不能動。

西邊李羅所部近三萬人,需要監控西域諸國,也不能動。

北邊蒙立所部三萬余人,需要防備西部鮮卑,同樣不能動。

東北邊白狼所部三萬余人,需要防備中部鮮卑和匈奴殘部,職責重要,仍然不能動。

東部白榆所部東線的兩萬人,則要屯駐箕關,對峙河內,防備袁紹,不能動。

靈州中央軍團還剩下約莫一萬人馬,那是老巢,須得有防衛力量,不能動。

僅有南方軍團龐德所部兵馬,鎮守關中。這部分兵馬,南方軍團原本有四萬余人,加上李錚從中央軍團帶來的八千步卒,合著三千余戰騎,有五萬余兵馬,又有白榆所部南下的兩萬兵馬,合計總數有七萬余人。

這七萬余兵馬,先前長安有四萬,東部函谷關、河南尹地區龐德帶去了兩萬余兵馬,子午道李樂所部四千兵馬,斜谷于淵所部四千兵馬。

因為要將原董卓部兵馬調遣回白水川接受訓練,那么關中東、南兩個方向的防御力量,就變得極為脆弱。

所以李錚立刻從長安劃撥了兩萬精兵前往函谷關,交予龐德統率。又劃撥了五千兵馬,分為兩部,各自到李樂、于淵麾下效力,至此,長安就只剩下一萬五千人馬。

即便如此,尤其是東部函谷關、洛陽一帶的防線,仍然很是脆弱。龐德率領四萬余兵馬,要防備周邊好幾個諸侯,就顯得捉襟見肘。

所以李錚才決定從原董卓部大軍之中挑選精銳,就地準備換裝,易幟。

這一番挑選,總計選出了近四萬合格者,等各種兵甲從涼州運送過來之后,立刻就要換裝,歸屬于龐德統帥。現下暫時著原裝,就地鎮守。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小說,88提供在線閱讀。


上一章  |  漢末戰騎狂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