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戰騎狂潮第二十二章 積累力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戰騎狂潮 >>漢末戰騎狂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二章 積累力量

第二十二章 積累力量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度方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度方 | 漢末戰騎狂潮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陽光下,沖鋒起來的青甲戰騎如同急速移動的金屬堡壘,戰騎的尖角和寒森森的槍頭直指前方,仿佛要捅破一切阻擋!

青銅色泛著金屬光芒的甲裝,正好符合了青甲戰騎的稱謂。

而通體暗黃色皮甲的輕騎,則在沖鋒之后迅速分成兩部,各在一邊,如同雙翼,緊隨青甲戰騎左右!

轟隆隆的馬蹄聲,打破了草場的寧靜。近前的紅玉鳥和棘皮諸嚇得四散奔逃,不遠處照看著這些牲畜的家奴們,都被吸引住了目光,看著馳騁的騎士們,個個目眩神馳。

十七騎馳騁在草場上,每個人的心中,都升起一股無所畏懼的無敵氣勢!

“哈哈哈....”

李錚放聲大笑,無所顧忌的笑。

心里升騰起從來沒有的開闊和舒暢。

從這天起,李錚就專注于訓練戰騎的騎戰之術,以及磨合輕騎、重騎之間的配合,每天至少要花掉三個時辰!

當然,有關于新兵訓練的方案,李錚也抽時間將其搬到了書面。綜合這個時代的基礎訓練方式,以及李錚自己的一些見解,形成了一部較為系統的練兵操典。

以后,只需要按照練兵操典的指導,一步步的來,在資源供應充足的情況下,訓練出普通精銳是綽綽有余了。

而在訓練騎戰之術與輕重騎磨合的過程中,李錚也有了不少的收獲,體會到了很多之前從來沒想到過的東西。

比如兵種之間的配合問題。

現在李錚手下的真正戰力,其實也就十七騎而已。因為數量少,發布命令就十分的簡單,只需要吼吼幾聲就行。

但李錚卻考慮到,以后軍隊規模擴大了,只靠吼是絕對行不通的。

在這一點上面,王老虎等人給出了建議。

在漢軍之中,傳達命令有兩種方式。第一種,由傳令兵揮旗發出旗語,表達主將命令。

第二種,則是以聲樂來傳達軍令。比如鼓、鐘。以不同的調子,代表不同的命令,達到快速傳達軍令的效果。

這些就是李錚從來沒有考慮到的東西。

不過現在想到,明顯還不晚。當然,對于這些東西,李錚并不了解,只有靠王老虎等人來操持。不過李錚以為,神州草場的軍令傳達方式,雖然可以借鑒于朝廷軍隊,但其中的細節,還是需要有自己的特色。

其次,就是有關于情報的傳遞方式。

這時代傳遞軍情,最強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用快馬。當然,草原上的胡人,其實也會使用飛禽傳遞消息。

相較而言,飛禽傳訊自然要先進快捷的多,但并不具有普遍性。即便在胡人部落中,會馴化飛禽的,也只是極個別的存在,而且還具有偶然性。

通過這些情況,李錚卻有了新的想法。

如果有選擇的話,不論什么,自然都要選擇最好的。

李錚想到戰騎系統,想到戰騎合成,一瞬間就有了主意。對于胡人而言不具有普遍性的飛禽傳訊,對李錚來講,卻完全可以把它變得普遍!

馴獸場里,飛禽走獸俱全,要合成一種用于傳遞信息的特殊戰騎,選擇的余地太大了。

打定主意,李錚也不耽擱,立刻讓馴獸場準備母體、副體,直接到戰騎大廳進行合成。

以鷹、大雁和野鴿子為基礎,經過反復的合成試驗,終于得到了較為滿意的特殊戰騎。

這種特殊戰騎通體灰藍色,在天空中飛行的時候,隱蔽性很強。其個頭比鷹小,堪堪與野鴿子差不多,但兇悍程度和整體素質,比鷹類都要強。而且速度奇快,持續飛行的能力,也超過了大雁,靈性也有很大的增強。

這種戰騎被李錚命名為藍翔鳥——在命名之后,李錚忽然想到一句話——傳遞訊息哪家強,神州草場找藍翔!

李錚相信,以藍翔鳥強大的綜合素質和靈性,有系統作為保證,只需要經過一定程度的訓練,絕對可以出色的完成訊息的傳遞!

藍翔鳥現唯一一個弱點——數量太少。因為鷹類難以捕捉的緣故,馴獸場里馴養的鷹類太少,刨除掉過程中因失敗而消耗掉的,堪堪只合成了四只藍翔鳥。

不過現階段完全夠用了。再說了,這些家伙還可以繁衍不是?

主戰力量的訓練和訊息傳遞系統對于李錚固然重要,但他仍然不會忽視其他的戰兵以及新兵訓練營里的新兵們。

戰騎雖然犀利,但畢竟沒成規模。

在李錚的預計中,今年涼州的局勢一定會發生變化。在這一變化之中,李錚決意爭取一些利益。

戰騎是主戰力量,但新兵訓練營里的士兵們,作用也很大。若是李錚的設想得以實現,那么草場的地盤就會擴大。地盤有了,自然需要力量去守衛,這就要落在這些士兵身上。

一個月又過去了。

這一個月中,隨著各種資源源源不斷的運送到草場,鍛造中心也斷斷續續出產了一批一階甲裝,總計有四十余套。

雖然因為沒有合適的坐騎,不能裝備完整的戰騎,但可以拆分開來。坐騎裝備放在一邊,騎兵裝備卻可以拿來裝備士兵——不能成為騎兵,但可以先成為步兵。

于是乎,在四月里,又兩支力量在李錚手里成型。

一支裝備魚鱗甲,手執長槍的重裝槍兵。一支以長弓為主,馬刀為輔,裝備皮甲的輕步弓兵。

兩支隊伍各有二十余人,加上之前的輕重騎兵,合起來,已經有六十人的戰力規模了。

五月初,去年年底種下的那一批四十畝的普通小麥成熟了。

因為精耕細作的緣故,這四十畝小麥可以算是大豐收。平均每一畝都收獲了八石精小麥,總計有三百多石產出!

看起來的確不是很多,但家奴們卻深深的知道,這已經算是奇跡了。都是庶民農戶出身,對于糧食的產量,誰不了然于胸?

所以俱都歡欣鼓舞,同時,精耕細作的理念,也開始深入人心。

五月中,捕獵隊給李錚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他們捕捉到了一群犀牛!

犀牛和青兕在這個時代,被劃分為一個種類,多以犀兕合稱。但在系統中,這兩個體型和長相十分相似的物種,卻被劃分為兩個種類。

這讓李錚稍稍有些遺憾。畢竟,不是青兕,不能快速壯大青甲戰騎的規模。

不過對于草場而言,卻也是一件好事。

不論是開采運輸礦石,還是運輸糧食,這段時間以來,基本上用的都是人力和牛馬之力。但其效率,在李錚看來,還是很低下。

李錚早就想合成一個專門用于工程建筑和運輸的特殊戰騎,這種戰騎必須要力量巨大,體能強悍,工作量巨大而且耐力長久,并且速度也不能太慢。

想是這么想,但卻沒有基礎母體。

不論是牛馬,在李錚看來,都不太合適。真正能讓李錚看上眼的,只有青兕一類的強悍物種。

現下既然捕捉到了犀牛,李錚就決定,以犀牛為母體,合成一個專門用于運輸的特殊戰騎種類。

雖然說通過犀牛,也許也可以合成另外的主戰戰騎。但李錚仍然覺得,草場現階段有青甲戰騎就夠了,種類多了反而不好伺候。再說了,這群犀牛數量也不大,如果運氣不好,反而得不到屬性突出的戰騎。

相反,要求低劣一些的民用特殊戰騎,合成選擇的余地要大的多。

于是二話不說,合吧。

第二天,一種名為巨力獸的運輸類戰騎就應運而生了。

承襲了犀牛的大多數優點,巨力獸繼承并發揚了犀牛的體格和力量,身高超過兩米,體長超過四米,看起來龐大無比,不過靈活性和靈性就差了許多,另外,速度方面也不突出,沒能達到李錚的要求。

但這不是問題,因為系統合成的緣故,即便巨力獸靈性全無,蠢笨的無以復加,但其卻可以完全的服從指令,做到一絲不茍。這大約也說明了一點,越是聰明,就越是不聽話。

至于靈活性,李錚不做要求。

只有速度方面,稍稍有些遺憾,不過比之普通的牛馬,也差不到那里去。

除了力量和體格,巨力獸也有一定的攻擊力。雖然巨力獸沒有主動攻擊的*,性格十分溫和。但李錚相信,若是惹毛了,或者受到指揮。依著巨力獸從犀牛身上繼承而來的尖角,發起瘋來,一定十分恐怖!

雖然如此,但李錚對巨力獸的定義,仍然是運輸類戰騎。至少很長一段時間里,這種戰騎不會運用于戰爭——這玩意兒速度遠不及青甲戰騎,而且消耗又大,每天吃下去的牧草,是青甲戰騎的五倍以上!

有著這樣巨大的消耗,短時間內,草場很難供應起更多的巨力獸,現下才不過五頭巨力獸,就已經讓趙五感受到壓力了。

若是蓄養更多的巨力獸,青甲戰騎還要不要發展?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小說,88提供在線閱讀。


上一章  |  漢末戰騎狂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