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戰騎狂潮第二十一章 訓練方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戰騎狂潮 >>漢末戰騎狂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一章 訓練方案

第二十一章 訓練方案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度方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度方 | 漢末戰騎狂潮 


草場現在蓄養的戰馬,規模已經超過了五百匹。

除了一些在草場出生的幼體之外,基本上都要算在捕獵隊頭上。喀木可率領的捕獵隊,幾乎將草場北邊方圓幾十里生存的野馬群都一網打盡了。

五十選一,挑出來的自然都是好馬,在之前,幾乎都是馬群的馬王,個個高大健碩,神駿非凡。當然,比之青甲戰騎,自然是有差距的。

見努羅、白狼將十匹駿馬帶來,李錚幾人只好暫時按捺住心中的迫切,又開始給這十匹戰馬著甲上裝。

這十匹戰馬綜合素質遠遠不及青甲戰騎,也許在其他地方會被當做重騎培養,但在李錚這里,它們的服務方向,只能是輕騎。

以尋常重騎的質量,來為輕騎服務,在這一點上,就與尋常輕騎拉開了許多差距,這就是優勢。

當然,在李錚的心目中,戰馬還遠遠不是真正的戰騎。但現在手里資源有限,戰騎就那么幾頭,總不能把甲裝放在那里發霉生銹吧?只能先將就著用。

不過半個時辰,這十匹戰馬便著甲完畢了。

一眼看去,十匹渾身包裹著皮甲的輕騎與另外七頭金屬怪物交相輝映,真真是讓人心中震撼激動,不能不已。

“主公...”

張山搓著手,躍躍欲試了。

李錚笑瞇瞇的,擺了擺手,道:“輕重戰騎總共才十七騎,要騎上它們,可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的。”

“某肯定有資格!”

張山昂起頭,當仁不讓。

李錚點了點頭,張山的本事,可以算是李錚麾下第一人了:“你算一個。”說著,側臉對努羅和白狼道:“體格和力量是重騎兵的基本素質。而輕騎兵則要求箭術出眾,騎術非凡。”

重騎兵的全身魚鱗金屬盔甲和頭盔加上制式長槍,總計超過三十斤。雖然有戰騎分擔壓力,但對于普通士兵而言,仍然是巨大的負擔。

而輕騎負責騷擾、誘敵和追擊,以弓箭為主,馬刀為輔,講究一個靈活性和機動性。若是騎術和箭術不過關,自然不能勝任。

“現在戰騎的數量就這么多,老虎你們三個就先按捺一下,等到戰騎富余了再說吧。”李錚轉言又對王老虎等人說道:“這里包括我,大山,努羅和白狼四人,就占去了四個名額。還剩下十三個名額,你們三個立刻去戰兵營挑選合適的過來,今日起,我們就一起訓練戰騎戰術!”

幾人互視一眼,默默的點了點頭。

王老虎三個雖然有些不甘心,但這是事實。他們三個本來就身體殘缺,基本上不能上戰場,即便分配給他們戰騎,也是沒有用武之地,純屬浪費。

待張山等三人離開之后,李錚又與王老虎三人討論起了新兵訓練方案。

這段時間以來,李錚對于王老虎等人的練兵方式,已經了如指掌。

在原來的世界里,許多人都覺得,古代的練兵方式一定很落后,遠遠不如那個時代的練兵方式。但在看了王老虎等人訓練新兵之后,李錚瞬間推翻了那種觀念。

因為時代背景的緣故,也許這時代的練兵方式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但有幾條,卻遠遠超過了那個時代。

排在首位的,那就是體能訓練!

因為在這個時代,沒有汽車,沒有飛機,沒有摩托。戰爭一旦發生,大多數時候靠的就只有士兵的兩條腿。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那個時代的兵器,使用起來遠遠不如這個時代費力。舉著幾斤、十幾斤的兵器,在戰場上不停地奔跑、揮砍,想想就知道要消耗多大的體力!而遠程弓箭手,每開弓一次,同樣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即便最精銳的弓箭手,每一場戰役也最多只能開弓百十次就完全沒有力氣了。

正因為這種戰爭方式,對人的體力有著絕對的要求。所以,在這個時代,對于士兵的訓練,體能是放在第一位的!

王老虎等人對新兵的體能訓練,可以用殘酷來形容。若不是因為草場里糧食供應充足,新兵訓練營還有能量豐富的紅玉鳥蛋供給,李錚相信,不超過十天時間,一定會有人吐血,甚至被訓練致死!

這也難怪,在這種時代背景下,能稱之為精銳的,戰斗力會那樣的強!往往有幾千破幾萬的壯舉!

這都是平時嚴酷訓練的成果。

但正因為訓練的殘酷,對飲食和裝備的要求太高,投入太大,所以精銳兵種十分的稀少也有情有可原了。

排在次位的,卻是兵器使用方法的訓練。

王老虎等人訓練新兵,因以長槍為主,所以只訓練了兩個動作,一個是刺,就是中平槍。當胸一槍,無人能擋的中平槍。

另一個就是格擋,這一招更要精妙、更難練一些——運用長槍的彈性,格開可能受到的攻擊。用王老虎的話來講,這是源自于刀盾兵的戰斗技巧。用在這里,其實也是為草場以后可能產生的刀盾兵種做鋪墊。

往往有人會盲目的認為,后世的一些招式拿到這時代就很精妙,但其實,老祖宗早就將其運用的純熟無比了。武藝的誕生,起初源自于生存,與大自然的戰斗。到后來,真正運用武藝的地方,就是戰場!

經歷過無數次的戰爭,難道還總結不出精妙的殺人、御敵招式?!

排在第三位的,是戰陣!

戰陣這個東西,李錚完全是摸不著頭腦的。但看王老虎等人的訓練,李錚只明白了一點,那就是戰爭的靈活性。

只要熟稔戰陣,在戰場中,在軍官的指揮下,士兵們可以按照號令,靈活的改變陣勢,攻守之間隨意的轉換。

這就十分的高深了,當然對于士兵而言,要求也十分的高。

若是一營兵馬中,有那么幾個人戰陣習練的不夠熟練,在轉換的過程中,出了差錯,那么就有可能導致極為慘重的后果!

所以說,戰陣雖然精妙,但門檻也高。

在這三個方面,說實話,李錚完全沒有任何理由指手畫腳。

在他看來,這三個方面的訓練方法,漢軍已經完全成熟并達到了巔峰。也難怪大漢朝有強漢之稱,這不就是一個證明?!

真正能讓李錚做點改進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紀律。

王老虎等人的訓練過程中,似乎對于軍紀的要求并不高。這一點李錚完全是不贊同的。

令行禁止,是軍隊戰斗力最基礎的保證。勝而不驕,敗而不潰,需要的就是令行禁止。

通過觀察王老虎等人的訓練方式,結合自己的一些見解,與王老虎等三人探討之后,李錚基本上已經胸有成竹,拿出正式訓練方案,就在旦夕。

“那就這么辦!”李錚對王老虎道:“紀律方面一定要重視起來,與體能訓練等放在同一個層次!回頭我寫一份方案,交給你,照辦就行。”

不說什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十七律五十四斬李錚還是知道一些的。

當然,他不會生搬硬套,只會根據實際情況,挑選一些,刪改一些,打一個基礎。至于說不夠全面,這需要在以后的實踐中慢慢完善。

其實在王老虎看來,李錚強調的這些東西,完全是多此一舉。戰爭嘛,只要能勝利,其他的都是旁枝末節。不過雖然不太理解李錚為什么會這樣重視紀律,但作為家奴,作為下屬,他必須無條件服從。

正說著話,張山等三人帶著十三個戰兵過來了。

李錚一眼看去,發現這十三個戰兵個個都鼻青眼腫。略略一想,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一定是經過了一番激烈的爭奪!

這十三人中,李錚驚奇的發現,竟然有七個都是漢人!數量還超過了另外六個曾經的羌人,當然,現在他們也是漢人了。

這讓他有些不可思議。

他手下的戰兵,除了白狼一伙人外,其他絕大部分都是從招募的流民中挑選出來的。作為流民,能有幾個是強壯的?

雖然在草場中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吃喝管飽,但也應該沒這么快就趕得上白狼這一伙兒人吧?

但事實擺在眼前,不得不讓李錚感嘆,大漢民族就是人才多!

接下來,經過張山的一番解釋,果然,這十三人從三百戰兵中挑選出來的方式,除了比試箭術和騎術之外,就是直接戰斗!

誰勝了,誰就上!

成為戰騎騎兵,這是多么大的榮耀!?草場麾下數百的士兵,又有哪個不想跨上青甲戰騎?!

所以一個個都奮勇爭奪,平日里的好兄弟都不講情面,各憑本事。

區分于體能、騎術和箭術,這十三人中,有四人分配到青甲戰騎行列,其余九人則分配成為戰馬輕騎。

至此,李錚手下最精銳的武裝力量就誕生了。

七頭青甲戰騎,十匹戰馬輕騎。

李錚、張山、努羅以及另外四人,為重騎青甲戰騎兵。白狼和另外九人,則為戰馬輕騎兵。

李錚為首腦,主掌一切。張山副之,協掌重騎,白狼協掌輕騎。

重騎披上魚鱗甲,戴上頭盔,手執制式長槍,翻身跨上了青甲戰騎。

輕騎披上皮甲,帶上皮盔,腰懸馬刀,手執長弓,身背箭囊,齊齊踩著馬鐙,翻身上了戰馬。

十七騎分為兩列,重騎在前,輕騎在后。

“呼...”

李錚昂首挺胸,騎跨在青云寬闊解釋的背上,長出了一口濁氣,只覺得心里有股氣,不得不噴薄而出!

他擎著長槍,指向前方,大喝一聲:“沖鋒!”

“殺!”

身后諸人齊聲暴喝,重騎雙手端著長槍,直指前方,輕騎懸弓于鞍扣,拔出馬刀,隨著李錚,發起了神州草場的第一次集團沖鋒!

讀的,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


上一章  |  漢末戰騎狂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