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正的變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正的變化

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正的變化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24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歷史軍事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李自成就拿下了南陽府所有的府州縣,并且實際控制了這些地方,應該說從起兵造反以來,這還是第一次,不僅如此,李自成也得到了南陽府幾乎所有老百姓的支持,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在南陽府立足了。

當然這一切,主要還是李巖和牛金星等人的功勞。

輿論的作用是巨大的,李巖和牛金星等人,就是從輿論的角度出發,不失時機的宣傳闖王李自成,特別是在不納糧方面,更是不遺余力,這一點是得到了老百姓大力支持和擁護的,占領了南陽府所轄的府州縣,李巖等人并未完全驅逐官府之中的官吏,而是有選擇性的保留了一些名聲不錯的官吏,為此他們還專門懇請李自成出面做工作,讓這些官吏能夠留下來,畢竟為流寇做事情,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的。

在對待士紳富戶方面,李巖等人更是謹慎,除開那些在老百姓眼里被視為惡霸的士紳富戶,其余的大都是保證其基本的權益,至少這些人能夠保住家中的財物,對待那些豪紳,則不會留情,抄家的同時,還要斬殺首惡。

義軍的主要組成,還是流民,這些人的素質不敢恭維,不過李巖還是極力的進言,要求闖王整治義軍的軍紀,李自成也完全采納了李巖的進言,大幅度的約束軍紀,若是有燒殺奸淫事情出現,一律都是行軍法的。

開倉放糧的事情,是坐在最前面的,盡管李自成有些心疼,但看到開倉放糧的效果,執行起來也就很是堅決了。

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李自成在南陽的根基已經很是穩固了。

這一切,都是盧象升和高起潛等人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南陽府的老百姓,甚至是部分的士大夫和官吏,都隱隱有些偏向于李自成了。

李巖不遺余力的給闖王進言。而且不遺余力的整頓義軍,效果已經顯露出來,當然李巖所做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派出義軍,偽裝城商賈,四散去偵查情報,宣傳闖王李自成的英明和仁慈。這樣的宣傳,在汝州、汝寧府、河南府以及開封府等地。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李巖等人此舉最大的收獲,就是獲得了盧象升、高起潛率領朝廷大軍前來圍剿的情報。

盧象升和高起潛率領大軍進入到汝寧府,李自成就獲得了詳細的情報,天雄軍的威力,李自成是品嘗過的,對于這次的圍剿,可以說他是沒有信心的,也表露出來了擔憂,盡管說義軍在南陽府獲得了百姓的支持。可這戰斗力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提升起來的,當年因為鄭家軍的圍剿,李自成麾下的精銳損失殆盡,如今雖然有八萬大軍,可戰斗力如何,李自成心中有數,要說依靠這些人打敗官軍。還是有困難。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李巖、牛金星、宋獻策以及顧君恩等人,提出了自身的分析,他們認為義軍完全能夠打敗官軍,打仗不僅僅是依靠軍士個人的能力,還要看天時地利人和。這一切官軍都不占據,孤軍深入到南陽府,想要打敗義軍,幾乎是沒有什么可能的。

善于占卜的宋獻策,還專門進行了正式的占卜,他占卜的結果,就是義軍能夠獲得重大的勝利。不僅僅是能夠控制南陽府,還能夠趁機控制汝寧府和汝州等地。

這讓李自成信心倍增,也開始格外關注官軍的情況了。

到了十一月中旬,李自成下定了決心,以六萬義軍迎戰朝廷官軍,他親自擔任主帥,李巖為軍師,牛金星、宋獻策和顧君恩等人為副軍師,六萬大軍分為前軍和中軍兩部分,前軍兩萬人,主帥為紅娘子,中軍四萬人,主帥為劉宗敏。

為了能夠保證作戰的勝利,李自成還做出了決定,李巖和宋獻策跟隨前軍行動,牛金星跟隨中軍行動,顧君恩則留在李自成的身邊。

在選擇作戰地點方面,李自成和李巖等人商議了很長的時間,可謂慎之又慎,每一次確定決戰的地點,都要親自去實地察看,做到心中有數。

一直到十一月底,整體的作戰部署才完全落實下來。

這在義軍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以前面對官軍作戰,義軍都是處于被動防御的局面,從來沒有什么確定的部署,可謂是見子打子,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當年滎陽大會的時候,義軍空前壯大起來,李自成曾經提議義軍每次作戰都要有詳細的計劃和目標,可惜不長的時間,義軍就遭遇到鄭家軍的圍剿,損失慘重,傷了元氣,自那之后見到官軍,依舊是逃跑加防御,不可能提出什么針對性的作戰方案。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義軍有勇氣和底氣與官軍面對面廝殺了。

出現這樣的變化,李自成異常的高興,也明白了人才的重要。

惡劣的氣候,對于義軍來說是無所謂的,他們中間的大部分人,都是窮苦人出身,對于這樣的惡劣天氣,不是特別的在乎,雖說這樣的氣候對于行軍作戰有一定的影響。

作戰部署確定下來之后,有針對性的訓練隨即展開。

這么多年以來,義軍作戰習慣于流動,很少有陣地戰的機會,但這次情況不一樣了,必須要堅持陣地戰,必須和官軍面對面的廝殺,快速移動作戰只能夠在某些小規模的戰斗之中實施,真正最終的決戰,還是要依靠陣地戰的。

兩萬前軍因為肩負的任務不一樣,依舊堅持流動作戰的方式,四萬的中軍就不一樣了,必須要習慣陣地作戰,而且他們需要承擔直接面對官軍的重大任務。

作戰方面的安排部署,李自成有著異常豐富的經驗,一切作戰的部署和計劃,都是他最終拍板的,至于說其他的籠絡軍士、安撫百姓、爭取支持等等的事宜,那就是李巖等人去做了,這方面李自成不需要操心。

至于說糧草方面,各級官府當了冤大頭,費盡心思的收取賦稅,最終全部都落入到李自成的手里去了,讓李自成有了足夠的錢糧,同時因為嚴明了軍紀,沒收土豪劣紳的錢財,也全部都能夠進入到府庫里面。

可以說一切情況,都是朝著有利于義軍和李自成的方向發展的。

十一月下旬,李自成得到了重要的情報,三萬官軍分為前軍和中軍,前軍大約一萬人,從汝寧府所屬的碗山,朝著沁陽方向而來,中軍的兩萬人,依舊在前往碗山的路上,行軍的速度很是緩慢,這導致了官軍前軍和中軍之間的直線距離越拉越遠。

獲悉這樣重要的情報之后,李自成迅速召集李巖、牛金星、宋獻策、顧君恩、劉宗敏和紅娘子等人商議。

顧君恩認為義軍要抓住這樣的機會,調整先前的作戰部署,主動迎戰這一萬官軍,爭取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打敗甚至是剿滅這一萬官軍,牛金星認為可以適當的調整作戰的部署,加快戰斗廝殺的進程,在年內打敗官軍。

只有李巖堅持原來的作戰方案,認為義軍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目前不適應做過大的調整,不管官軍人數的多少,義軍的目的是要取得最終的勝利,故而不能夠調整作戰方案。

嚴格來說,作戰方面李自成是有著最為豐富的經驗的,但是這次戰斗事關重大,他首次出現了猶豫的狀態,不知道該做什么樣的選擇。

李自成麾下的李巖、牛金星、宋獻策和顧君恩,都是謀士,而且本事不一般,從個人的能力方面,李自成最是青睞李巖,但從感情方面來說,李自成最為信任顧君恩。

李自成對宋獻策的看法有些復雜,內心里面,他甚至有些敬畏宋獻策。

如此情況之下,李自成不知道該做什么樣的選擇了,不過他畢竟是闖王,經歷了多年的戰斗廝殺,關鍵時刻,他能夠控制自身的情感,做出最為理智的選擇。

李自成經過了認真的思索,最終決定采納李巖提出的建議,因為官軍的行動出現了巨大的變化,這意味著機會的來臨,到了這個時候,李自成已經不僅僅想著打敗官軍,而是想著全殲官軍的一萬前軍了,想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那就必須要堅持原來的戰役部署,不能夠做出調整,唯有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完勝。

當然,李自成也做了一些微調,譬如說要求前軍按照原來戰役部署,加快行動的步伐,有些遭遇戰不能夠按部就班,要求中軍要做好打惡戰的一切準備等等。

誰都明白李自成是采納了李巖的建議,如此重大的戰斗,李自成相信了李巖,讓李巖在義軍之中的威望快速的上升,隱隱超過顧君恩了。

這樣的情形,肯定是有人看不慣的,不過大敵當前,如今的情形之下,打敗官軍才是最為重要的任務,義軍剛剛在南陽府安定下來,是不是能夠駐守這里,就看這一次的戰斗情況了,若是此次作戰失敗,義軍就要被迫恢復以前流動作戰的辦法了,這是李自成等人不愿意看見的。(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