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四百二十八章 預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八章 預兆

第四百二十八章 預兆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24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三萬大軍進入到河南汝寧府的時候,已經是十一月中旬,氣候變得寒冷,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今年的氣候很是奇怪,每日里都是北風呼呼的吹,走在路上讓人有些睜不開眼睛,這可苦了行軍的軍士,只能夠咬著牙堅持。

監軍高起潛,本來就是怕冷,這個時候就更加的叫苦不迭了,每日都是在馬車里面,蜷縮在被窩之中,這無形之中耽誤了大軍的行程。

一場大雪毫無預兆的下來了。

鵝毛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時間,官道被白雪覆蓋,四周看上去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此等的景色,在文人墨客的眼里是絕佳的美景,可是在盧象升和高起潛等人的眼里,就是最為惡劣的狀況,大雪不僅僅是影響到行軍,還影響到了安營扎寨,要知道三萬大軍行軍,不可能在府州縣城池之中居住,只能夠在官道兩邊開闊的地方宿營,大雪讓安營扎寨變得很是困難,也讓軍士遭受到不一般的苦楚。

盧象升指揮的三萬大軍,除開其中的嫡系五千天雄軍,其余兩萬多人,都是從各地抽調的,包括陜西衛所的軍士,這些人的戰斗力一般,決不能夠算是強悍,而且長時間的拖欠軍餉,讓這些軍士的士氣低落,盡管高起潛從京城帶來了糧草,可惜并未全部兌現給軍士,只是按照比例給軍士發放了一定的軍餉。

這也是監軍的規矩,掌管錢糧,肯定是想著從中得到好處的,要是全部都發給下面的軍士了。監軍豈不是什么都得不到,再說監軍想著掌控軍隊,若是不能夠從錢糧上面做文章,那也是很困難的,畢竟監軍平日里沒有和軍士在一起。人家憑什么聽你的。

監軍的一貫做法,首先是克扣軍餉,其次就是籠絡軍隊之中的高級軍官,面對高級軍官的時候,給與一定的銀子的同時,表示愿意向上面推薦。這就讓高級軍官很是心動,不自覺的圍繞在監軍的周圍了,如此的做法,自然削弱了主帥的權力。

朝廷甚至是皇上都知道監軍的這些做法,他們是支持的。監軍如此做,可以削弱主帥的權力,避免主帥出現擁兵自重的情形,歷史上這樣的教訓太多了。

軍餉的問題,加上氣候的惡劣,讓盧象升麾下的三萬大軍,士氣很是低落,見到這樣的情形。盧象升很是著急,他好幾次和監軍高起潛商議,看看是不是給與軍士更多的軍餉。大戰在即,這樣的做法能夠最大限度的鼓舞士氣,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高起潛明白這里面的道理,可他不會干。

盧象升的清高孤傲,在朝廷之中是有著很多傳聞的,而且盧象升和太監之間。幾乎就沒有什么聯系,和很多的文官一樣。盧象升骨子里看不起太監,高起潛是什么人。什么樣的陣勢沒有見過,在武昌府的時候,他就感覺到了盧象升骨子里的冷漠,如此的情況之下,高起潛怎么可能與盧象升是一條心。

三萬大軍,除開盧象升麾下的五千天雄軍,其余的高級軍官,高起潛在很短的時間之內,都籠絡過來了,這是他的本事,對此盧象升還不是特別的清楚,應該說到了這個時候,三萬大軍基本就是高起潛掌控了。

如何作戰的方面,盧象升與高起潛之間也存在矛盾,當初從武昌府出發的時候,盧象升的意思是從襄陽直接進入到南陽府,直搗黃龍,高起潛認為應該繞道汝寧府,進入到南陽府,掌握諸多情況之后,對流寇發動進攻。

最終還是高起潛的建議被采納,到了這個時候,盧象升才猛然醒悟,高起潛來到大軍之中的時間不長,可是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已經籠絡了軍中的參將、副將甚至是游擊將軍等大部分的軍官,這讓盧象升很是憤怒,對高起潛就更加的不待見了。

大軍抵達信陽州,盧象升和高起潛進入到州城。

信陽州的雞公山就是紅娘子起兵造反的地方,兩人進入州城的時候,知州和諸多的官吏小心翼翼,生怕遭遇到責罰。

信陽州州衙,廂房。

廂房外面有軍士守候,任何人都不得靠近,參將以上的軍官,集中在廂房,這個時候,他們要決定下一步該如何的行動。

盧象升和高起潛兩人早就商議過,但兩人的意見沒有能夠統一,盧象升的意思,大軍抵達碗山之后,直接西進,抵達南陽府所屬的沁陽,找尋流寇的主力作戰,高起潛認為大軍要抵達汝寧府城,接著從南陽府所屬的舞陽和裕州開始作戰,而且高起潛還要求等到山西、河南、四川和湖廣等地的大軍抵達汝寧府之后,再行展開作戰。

盧象升當然不會同意高起潛的安排,他很清楚山西等地衛所軍隊的戰斗力,也知道等待這些軍隊抵達,怕是還需要半個月以上的時間,等到各路大軍抵達之后,還要調整部署,真正開始進攻,怕是需要到開年之后了。

時間耽誤越長,流寇在南陽的根基就越穩,到時候作戰的難度就越大。

從骨子里來說,盧象升不是特別重視流寇,認為流寇的戰斗力不強,可惜高起潛的看法正好相反,認為必須要高度重視流寇,做好一切的安排部署,爭取徹底剿滅流寇。

兩人的看法,說不清楚誰對誰錯,各自都有道理。

可惜作戰廝殺本來就是賭博,算計好一切的可能性、勝券在握的戰斗廝殺,幾乎都是沒有的,快速作戰以及充足的準備,各自有著優缺點,若是主帥和監軍能夠團結一致,達成共識,那么什么樣的部署都是能夠很快落實的。

可惜盧象升與高起潛之間,已經沒有融洽的可能性,察覺到高起潛來到大軍之中,重點就是籠絡人心之后,盧象升已經從骨子里產生了厭惡的感覺,根本不可能緩和關系了。

盧象升就是這樣的性格,一輩子都無法做出真正的改變。

商議剛剛開始,爭論就再次出現,盧象升和高起潛各自堅持意見,其余的參將、副將和游擊將軍等等,面面相覷,不知道該如何做,也不知道該聽誰的。

爭論持續了一刻鐘的時間。

盧象升顯然做了更加充足的準備,也知道短時間之內難以改變高起潛的決定,于是他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高監軍,本帥以為,如此爭論下去,最終是難以有結果的,今歲的氣候惡劣,看起來對大軍不利,不過這等惡劣的氣候,對于流寇來說,也是不利的,本帥認為大軍應該抓住這個機會,盡早的發動進攻,大軍抵達碗山之后,本帥帶領一萬前軍,朝著沁陽的方向發動進攻,高監軍率領兩萬的中軍,隨后接應,若是前軍作戰順利,則前軍和中軍聯合起來,朝著南陽府的方向發動進攻,若是進攻受挫,則按照高監軍的安排,大軍抵達汝寧府城,等待其他大軍的到來,最終對流寇發動進攻。”

高起潛愣了一下,他倒是沒有想到,盧象升會提出來這樣的建議,若是繼續反駁,一味的堅持大軍必須到汝寧府城,這有些說不過去了,弄的不好會讓人覺得他怯戰,不敢和流寇正面廝殺。

稍微沉吟了一下,高起潛開口了。

“咱家覺得,盧大人的建議頗有道理,流寇在南陽府作亂,膽大妄為,居然公開挑戰朝廷,不能忍受,這山西、四川以及湖廣各地的援軍,短時間之內難以抵達,河南方面的大軍,必須要駐守開封府和洛陽等地,難以抽調大軍參與戰斗,如此情況之下,作戰還是需要謹慎一些,兵者兇險。”

高起潛這幾句話,讓盧象升的臉色微微變化了,這是什么意思,好像高起潛對作戰特別的熟悉一樣。

不過盧象升還是沒有開口,他等著高起潛說出下面的話語。

“盧大人的安排,咱家是同意的,大軍抵達碗山之后,咱家率領中軍押后,催促各地大軍盡快趕赴河南作戰。。。”

決定很快形成,盧象升率領一萬大軍,抵達沁陽之后,與流寇展開廝殺,高起潛率領兩萬中軍殿后,若是作戰順利,高起潛則率領中軍快速跟上,若是作戰不順利,盧象升率領的前軍,則朝著碗山的方向撤離,與中軍會和。

沒有說會想到,作戰最終是如此的安排,鄭勛睿等人計算的,盧象升能夠率領作戰的軍士,可以達到七萬人,有了這么多的軍士,不管流寇如何的強悍,都是難以應對的,可如今的實際情況是,盧象升僅僅率領一萬大軍作戰,面對的卻是八萬的后金韃子。

這樣的安排,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是狂妄的,若是鄭勛睿,絕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哪怕就是率領鄭家軍,也不會如此的盲目,這有些過高的估計自身的實力、貶低流寇的實力。

決定做出來之后,一萬前軍和兩萬中軍很快確定,盧象升率領一萬前軍,快速朝著碗山的方向而去,高起潛率領的兩萬中軍,還是按照以前的行軍速度,朝著碗山而去。(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