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九百零三章 御駕親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零三章 御駕親征

第九百零三章 御駕親征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1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VIP卷

作者:下載:

作戰方案是鄭勛睿親自拿出來的,這應該是非常罕見的事情,其實不然,兵部拿出來幾套的作戰方案,可都不是特別的成熟,被鄭勛睿幾個問題問的不知道如何是好了,最終鄭勛睿在兵部拿出來的方案之基礎上,制定了最終的出征作戰方案。…≦,

鄭家軍從遼東發起大規模的進攻,而且是與八旗軍面對面的廝殺,首先收復寧遠、錦州、塔山、松山、杏山等地,接著收復大凌河、義州和廣寧等地,從西平堡的方向渡過遼河,展開對蓋州、耀州、海州和鞍山等地的進攻,最終的鋒芒直指沈陽。

遼南駐扎的鄭家軍,主要任務是穩固金州和復州等地,大軍展開對海州等地進攻的時候,依舊戰況看是不是需要馳援。

鄭勛睿決定的這個作戰方案,任何人都沒有想到。

但是這個作戰方案,讓內閣大臣覺得非常的振奮。

鄭勛睿之所以決定這樣的作戰方案,是有著深思熟慮的。

后金在努爾哈赤的手中發展壯大起來,屢次擊敗大明朝廷的軍隊,逐漸占據了開原、鐵嶺、薩爾滸和撫順等地,直至占領沈陽,皇太極更是繼承了努爾哈赤的遺志,率領八旗軍占領了遼南全部的地方,包括旅順等地,后來又在大凌河城與朝廷大軍展開激烈的廝殺,大敗朝廷大軍,若不是孫承宗等人辛苦打造的關寧錦防線,大明的京城與中原早就陷落了。

皇太極最大的功勞,是成立了大清國,與大明朝廷分庭抗禮,且大清國實際控制了幾乎整個的草原。

長久以來,大明朝廷對于后金有著一種莫名的恐懼。這稱之為恐金癥。

鄭家軍的崛起,一定程度上面打破了恐金癥,可惜沒有從根子上去除這種恐懼。

想要徹底打消朝中某些文武大臣的恐金癥,就需要堂堂正正的打敗后金,滅掉大清國。

鄭勛睿必須從根子上消除大明朝廷普遍存在的恐金癥。

在他的計劃之中,大明王朝將成為全世界的巔峰之地。若是在這種建設和努力的過程之中,還有人存在恐金癥,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所以鄭勛睿選擇了最為艱難的征伐之路,從正面打敗皇太極和八旗軍,堂堂正正的滅掉大清國,盡管這樣做會讓鄭家軍有著很大的損失,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鄭勛睿的預料是沒有錯誤的,作戰部署在內閣公布的時候,周延儒的身體微微顫抖。楊廷樞等人更是眼睛發紅。

現如今的大明帝國,可不是一年多之前的大明王朝了。

現在的大明帝國,是有著萬丈雄心、準備征服世界的大明王朝,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隨著作戰部署的確定,另外的一件事情也擺上了臺面。

鄭勛睿要率領鄭家軍親征。

此事遭遇到內閣的強烈反對,而且連徐望華也是寸步不讓。

理由非常簡單,皇上登基不過一年多的時間。大明各地剛剛穩定下來,內部的事情很多。而且海上貿易剛剛興起,這個時候,需要皇上坐鎮京城,運籌帷幄,況且征伐后金,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時間漫長,或許一年半載,皇上絕不能夠離開京城這么長的時間。

可惜鄭勛睿的決心也是非常堅定的,必須要御駕親征。

誰也不知道皇上為什么堅持,只有鄭勛睿自身是清楚的。

穿越這么多年了。親自征伐后金,與皇太極實現當面的對決,是他內心的夢想,不管遇見多大的困難,這個夢想都是要實現的,都是不能夠錯過的。

機會已經來臨,鄭勛睿豈能錯過。

當然這個時候御駕親征,問題的確是存在,畢竟登基才一年多的時間,朝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處理,留在京城是最佳的選擇。

不過鄭勛睿決定的事情,肯定是要執行的。

鄭勛睿也不會特別的固執,一旦鄭家軍拿下了沈陽之后,他就會回到京城來,后面繼續征伐的事情,他是不會參加了,這樣算起來,時間不會太長,最多也就是半年左右的時間,若是這個過程之中出現了變故,譬如說鄭家軍攻打某個城池遇見了麻煩,或者因為其他的原因被迫暫緩進攻,鄭勛睿也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不是回到京城。

但御駕親征是必須的,不能夠動搖的。

犀利的辯論在乾清宮持續了足足兩整天的時間。

以徐望華為代表的內閣最終退縮,他們已經看出來,皇上的決心已經堅如鐵,不可能動搖了,這個時候繼續反對沒有太多的作用。

于是內閣提出來了另外一個問題,京城必須要有人坐鎮,不管是內閣首輔徐望華,還是內閣次輔周延儒,都是不合適的。

這個提醒,讓鄭勛睿想到了兒子鄭瀚宇。

鄭瀚宇已經十三歲了,鄭勛睿親自的教育,以及鄭瀚宇身邊名師的指點,讓小小年紀的鄭瀚宇,表現出來不一般的沉穩,說來也怪,鄭勛睿諸多的子女之中,唯有鄭瀚宇是兒子,其他的都是女兒,這也預示著沒有誰與鄭瀚宇爭奪未來的皇位。

幾乎沒有什么猶豫,鄭勛睿下了圣旨,冊封鄭瀚宇為皇太子。

問題在這個時候得到了解決,鄭勛睿離開京城的時候,由鄭瀚宇主持京城以及朝中的事宜,當然也就是暫時主持,鄭瀚宇的年紀還小,不可能做出什么決斷,重大的事情還是需要稟報皇上的,畢竟皇上在遼東征伐,距離京城也不是太遠,快馬稟報不需要多長的時間。

鄭勛睿被冊封為皇太子,儀式不是特別的復雜。

皇后娘娘文曼珊是最為高興的,這么多年過去了,鄭瀚宇終于成為了皇太子,將來榮登大寶的。

盡管說鄭勛睿的意思,鄭瀚宇冊封皇太子的儀式不要過于的復雜,可禮部尚書楊廷樞還是按照規矩執行,鄭瀚宇專程到祭天臺拜祭了天地。

冊封儀式結束之后,鄭勛睿專門和鄭瀚宇交談了足足兩個時辰的時間,這一次的交談,讓鄭勛睿改變了很多的看法,在他的眼里,鄭瀚宇不過是一個小孩子,可這一次的交談,他發現鄭瀚宇很是成熟,不知道這是鄭瀚宇的悲哀還是高興。

鄭勛睿暗自下定了決心,下一次回到京城的時候,要求鄭瀚宇到下面去走走看看,不要什么迎接的儀式,就是到老百姓中間去了解他們的疾苦,這樣才能夠讓鄭瀚宇認識到農民的苦楚,將來登基之后,才會真正的關心百姓。

鄭瀚宇被冊封為皇太子,鄭勛睿御駕親征的事情也確定下來了。

此番出征,鄭家軍出動十五萬大軍,占據整個軍隊的四分之三了。

兵部尚書熊文燦提出了異議,倒不是說征伐的大軍人數太多,而是說留守的鄭家軍將士人數太少了,不過五萬人,鄭家軍急需擴充大軍人數。

熊文燦的這個建議得到了內閣的支持,也得到了鄭勛睿的支持。

鄭勛睿本不想擴充鄭家軍的規模,他認為兵不在多而在精,可是大明的疆域實在是太大了,區區二十萬的軍隊,根本難以滿足需要,而且將來大明的疆域會更大,包括草原和遼東所有的地方,如此大的疆域,依靠二十萬的大軍,是無法維持穩定的。

所以在出征之前,鄭勛睿同意鄭家軍再次擴軍二十萬人。

如此鄭家軍的總數達到了四十萬人,能夠滿足鎮守大明疆域的需求了,只是擴充二十萬的大軍,意味著開銷也要成倍的增加,維持軍隊可是需要大量錢財的,好在大明朝廷掌控了海上貿易的權力,可以收取大量的賦稅,維持鄭家軍的開銷是有保證的。

鄭錦宏、洪欣濤、楊賀、劉澤清、蘇蠻子、王小二、蘇從金、馬祥麟、吳三桂等鄭家軍的將領,悉數跟隨鄭勛睿出征后金。

招募鄭家軍將士的事宜,由都督府和兵部共同負責,以都督府為主,具體負責這件事情的是鄭家軍副總兵、第六軍區的總兵鄭凱濤,而軍士的招募,則是以北方和草原為主。

此番跟隨鄭勛睿出征的,還有近一萬的歐洲雇傭兵,這些雇傭兵已經成為鄭家軍之中的一員,接受了鄭家軍魔鬼般的訓練,讓鄭錦宏等人吃驚的是,這些雇傭軍居然能夠很快的適應魔鬼般的訓練,而且幾乎都是合格的。

鄭勛睿倒是沒有奇怪,他知道這些雇傭兵的身份,本來就是靠著征伐廝殺這件事情吃飯的,本事肯定是有的,只是雇傭兵普遍都有些怕死,很愛惜自身的生命。

大軍尚未出征的時候,招募鄭家軍軍士的事宜就全面鋪開了,倒不是負責此事的鄭凱濤著急,而是申請進入鄭家軍的人太多了,皇上的圣旨已經給鄭家軍正名,且進入到鄭家軍之中,作戰勇猛有學識的軍士,能夠很快得到提拔,甚至進入到朝廷之中為官,這讓很多有著不俗抱負、科舉考試屢次失利的年輕人,愿意進入到鄭家軍之中。

不少的商賈將子弟主動送去應征,商賈的嗅覺是非常敏銳的,他們已經感覺到了,將來鄭家軍在大明朝廷之中的地位絕不一般,看看都督府大都督、鄭家軍總兵鄭錦宏,都是內閣大臣了,這在以前是不可能想象的事情。(未完待續。)u

舉報:/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