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八百六十三章 兵貴神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六十三章 兵貴神速

第八百六十三章 兵貴神速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11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日,一片石之戰打響,讓吳三桂做夢都沒有想到的是,大順軍進攻一片石的大軍,分為了兩路,一路由劉宗敏指揮,另外一路則是李自成親自指揮,因為劉宗敏一怒之下殺死了吳襄以及吳三桂的家人三十多人,李自成也知道吳三桂誓死都不會投降了,所以大順軍必須要拿下山海關,否則京城就存在巨大威脅。

一整天的廝殺,吳三桂麾下的軍士死傷慘重,已經無法維持了。

最困難的時候,吳三桂甚至想到了歸順八旗軍,讓八旗軍進入到山海關打擊大順軍,畢竟他的仇人劉宗敏就在大順軍之中,不過他最終還是忍住了這個念頭,因為鄭勛睿的那封信,在天黑之后吳三桂做出決定,撤離戰斗,讓大順軍占領山海關,至于說距離山海關不遠的八旗軍,是不是會在這個時候與大順軍展開廝殺,那就不是他吳三桂所能夠左右的事情了。

吳三桂就是吳三桂,撤離山海關的時候,暗地里派人去告之八旗軍,這個時候,他想到的是報仇,既然自己不能夠打敗李自成和劉宗敏,那就讓八旗軍來。

歷史在這個時候開始拐彎了。

從吳三桂率領麾下不足五萬軍士撤離山海關的時候,歷史就完全改變了原有的軌跡。

駐扎在山東德州的鄭家軍,終于在四月十五日出發了,前往京城而去。

這一次鄭勛睿的要求非常明確,那就是大軍以最快的速度朝著京城進發,沿途不準有任何的耽誤,遇見小規模的人馬,完全不必理睬,大軍的目標是京城。

德州距離京城七百里地。鄭家軍十二萬大軍全部抵達,最快也需要七天的時間。

鄭勛睿沒有那么多的時間,他命令鄭家軍分為前軍和中軍兩部分。前軍兩萬人,全部由鄭家軍斥候營和騎兵營組成。務必在四月二十日之前抵達京城,中軍十萬人必須在四月二十二日之前抵達京城。

這是鄭勛睿下達的死命令。

鄭勛睿親自指揮前軍。

鄭勛睿做出的決定是冒險的決定,他考慮在李自成撤離京城之前,鄭家軍抵達京城,給予李自成致命的一擊,京城必須是鄭家軍占領,不能給讓八旗軍占領,否則鄭家軍進攻京城。會讓京城遭受到慘重的損失,京城不能夠遭受到蹂躪,紫禁城絕不能夠出現問題。

行軍途中,鄭勛睿得到情報,李自成和劉宗敏親率大順軍前往山海關方向征伐,留守京城的是顧君恩和李過等人。

李自成麾下的八十萬大軍,沒有完全駐扎在京城,大都駐扎在京城附近,保定、真定等地與駐扎有大順軍,此番李自成和劉宗敏率領四十萬大軍征伐山海關。可見也是卯足了氣力,必須要拿下山海關。

京城暗線送出來的情報,顧君恩駐守的京城。其麾下可以迅速調動的大順軍軍士,不過五萬多人,其余的軍士,想要馳援京城需要一定的時間。

以兩萬鄭家軍將士迎戰五萬大順軍的軍士,這樣的戰斗鄭勛睿倒不是特別擔心,他主要擔心李自成若是敗給了八旗軍,大軍往回撤的時候,兵力總人數是不少的,加之駐扎在京城附近的大順軍。也前來馳援,鄭家軍就將承受巨大的壓力。

承受壓力的時間足足有兩天。二十日到二十二日。

鄭勛睿必須要冒險,他沒有辦法。穩步推進不失為明智之舉,可八旗軍的兇殘是出名的,一旦京城被他們占據,最終又不得不撤離的時候,那他們不會留下一個完整的京城,也就是說,八旗軍不能給進入京城。

這是鄭勛睿的底線,不能給突破,所以鄭家軍將士必須要冒險。

拿出來最為精銳的斥候營與騎兵營,就是要完成作戰任務,絕不能夠給駐守京城的大順軍任何喘息的機會。

行軍命令下達的時候,鄭勛睿身上沉淀的血性爆發出來了。

上馬的時候,鄭勛睿什么都沒有說,但他身上迸發出來的氣勢,讓所有人不敢直視。

鄭勛睿親率前軍,這是所有人都反對的事情,此時的鄭勛睿,身份出身了華麗的轉變,在眾人的眼中,鄭勛睿已經不是湘王殿下,也不是太子太師、文淵閣大學士,不是南京兵部尚書,而是尚未登基的皇上,是即將治理天下的皇上。

只不過鄭勛睿此時不愿意登基,堅持要拿下京城。

那么,拿下京城的時候,就是鄭勛睿登基成為皇上的時候。

眾人反對的理由成立,鄭勛睿解釋的道理也是明確的,此戰至關重要,他必須要親征,既然老天將如此的重擔交付于他,那么老天就會保佑鄭家軍取得完勝。

鄭錦宏、楊賀、洪欣瑜、王小二等人跟隨鄭勛睿出征。

洪欣濤為中軍總指揮。

從德州出發,前軍無法乘坐船只,北直隸境內的大運河,已經破敗不堪,多年都沒有整修,乘坐船只的速度遠遠比不上陸地上行軍的速度。

行軍的路線也是很明確的,那就是跟著大運河走,首先到滄州,接著到天津,從天津進入順天府,經過武清、營州和通州等地,進入到京城。

前軍的任務很重,必須要清除沿路所有的阻礙,保證中軍行軍的通暢,滄州和天津駐扎有少量的大順軍,不過這些駐軍絕大部分都是投降的朝廷軍隊,而進入順天府之后,營州和通州則是大順軍直接駐扎的地方。

前軍不能給驚動京城之內的大順軍,務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向京城,也就是說在剿滅沿途大順軍的時候,不能給讓這些大順軍給京城報信。

這也是鄭勛睿為什么命令鄭家軍最為精銳的斥候營全部加入到前軍之中的理由。

只有斥候營才能夠最好的阻止消息的泄露。

李自成占領京城之后,北直隸的防御有所減弱,或許是李自成的實力突然壯大起來了,僅僅在京城就搜羅了近三千萬兩白銀,有了那么多的銀子,還有什么值得擔憂的,不過鄭勛睿知道,李自成進入到皇宮之后,有些忘乎所以,就知道享受了,對下面的事情疏于管理,才會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

最明顯的例子,鄭家軍大軍集結山東德州,大順軍居然不知道消息,完全沒有加強河間府的防御,要知道鄭家軍十二萬大軍在德州駐扎了好些天的時間。

李自成這種疏忽,鄭勛睿求之不得,同時他也感受到了李自成的致命缺陷,進入京城了,以為一切都萬事大吉了,可以享受了,天下無敵了,這樣的缺陷,足夠讓李自成迅速覆滅。

兩萬前軍飛速前進。

德州到滄州兩百四十里地,前軍僅僅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抵達了。

對滄州的進攻,在傍晚的時候展開。

駐守滄州的大順軍,幾乎沒有怎么抵抗就投降了。

駐守滄州的僅僅兩千人,除開十來個大順軍的軍官,其余的都是以前朝廷的大軍。

這樣的情形,讓鄭勛睿憤怒,難怪李自成能夠如此的迅猛拿下京城,原來沿途的朝廷大軍,早就失去了抵抗的勇氣。

十來個大順軍軍官,以及幾個主要的軍官,被毫不留情的斬殺,其余的軍士,編入到前軍之中,不過他們的日子可不好過,必須更隨前軍飛速前進,若是不能給堅持,無一例外的被斬殺,鄭勛睿這個時候可不會講什么客氣。

當然,帶著這些軍士,鄭勛睿也有考慮,關鍵時刻,這些軍士可以迷惑守城的軍士,跟隨身后的鄭家軍將士抓住機會,發動突襲,這樣就能夠以最小的損失取得最大的勝利。

天津守衛的軍士,同樣是投降的官軍,人數同樣是兩千人。

前軍毫不費力的拿下了天津。

如今的天津,遠不是幾百年之后的天津,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大明朝廷禁海令,讓天津沒有絲毫的發展方向,不過是衛所的駐地。

拿下天津之后,前軍就要進入順天府了。

從德州出發,前后不過兩天的時間,前軍拿下了滄州與天津兩地,如此順利的戰斗,很多人沒有想到,諸多將士士氣格外的高漲,但這個時候,鄭勛睿卻提醒眾人,絕不能夠疏忽大意,進入順天府之后,惡戰才會真正的開始。

營州和通州兩個地方,才是前軍最大的考驗。

只要能夠順利拿下這兩個地方,鄭家軍就可以順利拿下京城,打敗駐扎在京城的大順軍。

這一夜,鄭家軍暫時在天津休整,參將王小二命令斥候,進入順天府偵查,同時他親自審訊在天津衛擒獲的大順軍軍官,試圖得到更多的情報。

這一夜,鄭勛睿很是平靜,仿佛白天的廝殺不存在一般,沒有任何人打擾他,誰都知道,鄭勛睿在思考進入順天府如何作戰,如何以最快的速度作戰。

鄭家軍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占領京城,同時守住京城,等待中軍的到來。

整個作戰的過程之中,不能夠有絲毫疏忽,否則前面一切的部署,都將付諸東流,盡管鄭家軍最終會獲取勝利,但將要付出什么樣的代價,誰都不知道。(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