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八百六十二章 我就是要改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六十二章 我就是要改變

第八百六十二章 我就是要改變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11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吳三桂看到的這封信,是鄭勛睿寫的。

鄭勛睿不是憤青,穿越近二十年的時間了,經歷了太多的風雨,他的內心裝著的是天下,是大漢民族的未來,盡管歷史上的吳三桂,充滿了太多的爭議,幾乎是一邊倒的批評聲音,但那都是后人做出的評價,而此刻的鄭勛睿,身處歷史之中,他必須要盡一切的努力,盡量減少大明王朝轟然倒下的損失。

鄭勛睿給吳三桂寫信的時候,賀人龍與左良玉兩人帶著少得可憐的軍士前來投奔。

賀人龍與左良玉都是大明的總兵,歷史上的兩人,也都配得上驍勇二字,只是在大明王朝轟然倒下之前和之后,一人被楊嗣昌斬殺,一人篡奪權力,任憑手下軍士為所欲為。

這個時候,兩人不約而同前來投奔了。

鄭勛睿毫不猶豫的接納了兩人,不過給他們的官職不高,鄭家軍的游擊將軍。

左良玉與賀人龍兩人屁都沒有放一個,高興的上任了,他們知道鄭家軍的驍勇,能夠在進入鄭家軍的時候,就成為游擊將軍,知足了。

盡管與他們身份一樣的黃得功被封為鄭家軍的參將,不過人家麾下有好幾萬人加入到鄭家軍之中,可他們兩人是兩手空空進入鄭家軍之中的。

鄭勛睿決定爭取吳三桂。

與楊廷樞等人商談的時候,眾人對這個決定也是大加贊賞,特別是文震亨,非常的贊同,認為爭取到了吳三桂,就能夠穩固山海關的防線,阻止后金韃子進入到關內。

不過鄭勛睿卻不是這種意見。他認為吳三桂在關鍵時刻,可以放棄山海關,以保住自身的性命為主。

鄭勛睿認為。吳三桂的處境非常的尷尬和兇險,前有李自成的大順軍。后有八旗軍,被夾在山海關的吳三桂,其實是實力最弱的一方,與兩方都無法正面抗衡,若是強行廝殺,拼死抵抗到最后,那就是兵敗身亡的結局,或者是吳三桂投靠一方。來打擊另外一方。

歷史是這樣的故事,吳三桂在無法抵御大順軍的進攻之后,選擇打開山海關,投靠八旗軍,讓多爾袞率領的八旗軍打敗了大順軍。

鄭勛睿很清楚,這個時候要求吳三桂牢牢守住山海關,無疑是讓其送死,只有讓吳三桂在關鍵時刻可以放棄山海關,帶領麾下的軍士撤離,才是最佳的選擇。

京城之中暗線傳來的消息。李自成抓獲了吳襄及其家人,劉宗敏強行帶走了陳圓圓。

吳三桂與李自成之間已經沒有絲毫和解的可能性。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鄭勛睿的信函通過特殊的方式。送到了山海關,送到了吳三桂的手中,讓吳三桂陷入到長時間的思索之中。

鄭勛睿不愿意吳三桂投降八旗軍,他讓吳三桂抽身,讓大順軍與八旗軍之間捉對廝殺,因為這是無法避免的廝殺,李自成占據了京城,絕不愿意主動退出來,多爾袞更是眼紅京城。想著占領京城。

這就讓八旗軍與大順軍之間沒有絲毫調和的余地。

當然鄭勛睿也清楚,要求吳三桂不經過任何的廝殺就撤離山海關。這也是不行的,吳三桂必須是在無法抵御的情況之下。撤離山海關。

鄭勛睿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是不是能夠成功,就看吳三桂的選擇了,若是吳三桂依舊決定投降八旗軍,那他也沒有辦法,最終是率領鄭家軍將吳三桂一并剿滅。

鄭勛睿寫完信的時候,很有信心,他認為吳三桂會按照他的要求辦理,畢竟歷史上的吳三桂,是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之下,投降了八旗軍,要是那個時候不投降,那就是死路一條了。那個時候的吳三桂,沒有第三方的力量可以投靠。

盡人力看天意,當然鄭勛睿有著絕對的信心,不管北方如何的巨變,也不管李自成和皇太極做了多少的準備,最終的勝利屬于他鄭勛睿和鄭家軍。

吳三桂的確陷入到矛盾之中。

收到了鄭勛睿的信函之后,他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連續看了兩遍信函之后,才將內心的震驚強壓下去。

面對大順軍的進攻,這是肯定的事情,吳三桂不會退縮,在他的內心還殘存一絲的幻想,也許這一戰打敗了大順軍,李自成就會考慮釋放他的父母和家人,可若是不抵抗就撤離了山海關,那父母和家人肯定是活不成了。

鄭勛睿的信函,給吳三桂指明了一條道路,那就是投奔鄭家軍。

這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了。

站起身來的時候,吳三桂已經下定了決心,他將自己一個人關在屋子里面,詳細寫了一封信函,命令身邊的親兵,務必將信函送到山東德州,交給鄭家軍。

兩天時間過去,一個讓吳三桂震驚的消息傳來了。

父親吳襄以及母親,連同十多個家人,全部被斬殺了,劉宗敏親率大順軍,已經朝著山海關的方向行軍。

這個消息,讓吳三桂如同掉進了冰窟里面。

吳三桂徹底的憤怒了,父母家人被殺了,侍妾陳圓圓被搶走了,偏偏這個來征伐山海關的人就是劉宗敏,始作俑者劉宗敏。

吳三桂忍不住了,他命令十萬大軍前往一片石,留在山海關駐守的僅剩兩萬余人。

吳三桂這次是豁出去了,他要與劉宗敏拼死搏殺。

大軍從山海關出發的時候,吳三桂突然想到了給鄭勛睿送去的信函。

行軍途中,吳三桂對麾下幾個主要的軍官下達了若干的命令,至于說這些是什么命令,只有吳三桂自己知曉。

駐扎在寧遠的多爾袞,發現了異常。

他每日里派遣大量的人員到山海關附近去觀察,獲取情報。

皇太極的意思是非常明確的,每天都要稟報山海關以及北直隸的情況,八旗軍暫時不要參與到廝殺之中,靜觀局勢的變化。

多爾袞也給駐守山海關的總兵吳三桂寫信了,不過一切都是石沉大海。

多爾袞最為擔心的還是吳三桂歸順李自成,那樣八旗軍接下來的征伐就變得困難重重了,強攻山海關是不明智的,只能夠繞開山海關,進入到北直隸搏殺。

多爾袞壓根看不起如今的大順軍,原來的流寇,他認為大順軍沒有多大的戰斗力。

不過多爾袞不敢小視大順軍的兵力,人家接近百萬大軍,自己麾下不過十五萬人,要是陷入到百萬大軍的包圍之中,肯定是兇多吉少,人家用人山人海的戰術,你就無法抵御。

若是依照多爾袞的脾氣,早就率領大軍,繞開山海關,進入北直隸了,不過他還是要聽從皇太極的安排,而且皇太極考慮是深遠的,此次機會難得,八旗軍若是能夠一舉拿下山海關,則進入中原的所有障礙都排除了,到時候八旗軍再也不用擔心腹背受敵的情形,放心大膽的在中原馳騁。

多爾袞最愿意看見的局面,就是吳三桂拒不投降大順兵,結果兩方在山海關廝殺,這樣八旗軍就有了莫大的希望,可以趁著雙方廝殺的時候,拿下山海關,到時候不管是哪一方獲取勝利,八旗軍都可以輕松的收拾對方。

斥候突然來稟報,說是山海關有大量的軍士調動,看樣子好像離開了山海關,朝著其他的方向開進了,駐守山海關的明軍人數應該不多了。

聽聞斥候的稟報,多爾袞欣喜若狂,他忍住了自身的情緒,命令斥候再次去偵查,一定要偵查到盡量準確的情報。

兩天之后,斥候再次來稟報,肯定的說山海關的確出現大軍調動的事宜,守衛山海關明軍的人數大量減少了。

多爾袞大喜,他預定的最好的情況出現了,吳三桂與大順軍要展開廝殺。

多爾袞迅速下達命令,留下五萬人守候寧遠和錦州城池,剩余十萬大軍朝著山海關的方向開拔,盡量在早上和傍晚行軍,避免過早的暴露大軍。

沈陽,得到多爾袞稟報的皇太極,更加的興奮。

皇太極當即召集了滿人權貴,以及范文程、耿仲明和洪承疇等人。

皇太極決定親征了,他將率領滿八旗正黃旗和鑲黃旗的兩萬人,趕赴遼東,沈陽的所有事宜,由鄭親王濟爾哈朗暫時負責處理,禮親王代善以及肅親王豪格協助,豫親王多鐸率領部分八旗軍趕赴蓋州,負責遼南的穩定,防止鄭家軍發動突襲,武英郡王阿濟格、穎郡王阿達禮、安平貝勒杜度等跟隨出征,范文程、耿仲明和洪承疇等人也跟隨出征。

皇太極做出了這個決定,讓滿人權貴很是振奮,他們仿佛看到了大清國入主中原的希望,拼搏了這么多年,滿人也該是揚眉吐氣的時候了。

四月上旬,皇太極親率大軍從沈陽出發,趕赴遼東。

得知消息的多爾袞,命令大軍原地等候。

四月中旬,皇太極趕赴遼東,見到了正在等候的多爾袞和阿巴泰等人。

多爾袞的安排,皇太極完全同意,八旗軍近二十萬人繼續朝著山海關的方向開進。

此時的吳三桂,已經無暇顧及山海關,大順軍已經快要到一片石了。(未完待續。)(www..)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