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七百九十九章 希望和絕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九十九章 希望和絕望

第七百九十九章 希望和絕望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6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朱由檢對楊嗣昌還是抱有很大希望的,盡管說北方已經亂的無法收拾了。∮∮網,u8xs

&&&&鄭勛睿在南京大幅度動作,裁撤南京京營,裁撤南京錦衣衛,軟禁南京的太監,同時大規模調整南京的各級官員,這些動作,不管從哪個方面出,都可以認定其造反了,朱由檢在得知這些消息之后,恨不得親自到南京去殺了鄭勛睿,可惜他做不到。

&&&&朝廷之中的態度也很是奇怪,以張溥為的東林黨人,遞上來了很多的彈劾奏折,悉數都是彈劾鄭勛睿的,盡管說這樣的彈劾奏折,已經沒有絲毫的作用,朱由檢的圣旨和朝廷的敕書,很難送出京城去,后金韃子正在北直隸肆掠,前去傳旨的人肯定是冒著巨大風險的,更加關鍵的是,圣旨就算是送到南京去了,又能夠有什么作用。

&&&&朝廷中還有很大一部分的官員,保持了沉默,這讓朱由檢更加的憤怒,這些官員明顯是分析了形勢,認為鄭勛睿已經有了足夠的實力,還是不要得罪,免得日后不好見面。

&&&&這讓朱由檢非常的心寒,卻無可奈何。

&&&&世上沒有后悔藥,鄭勛睿是崇禎四年的狀元,當初放棄了翰林修撰的職位,主動申請離開京城,到延安府出任知府,朱由檢還認為鄭勛睿開了一個很好的先河,誰知道十多年的時間過去,最終的結局會是這個樣子。

&&&&想要穩住大明的江山,唯一的希望就是寄托在楊嗣昌的身上了,只要楊嗣昌能夠剿滅流寇李自成,徹底穩住北方的局勢,朱由檢還可以慢慢想辦法和鄭勛睿周旋,可要是楊嗣昌也失敗了,那朱由檢和朝廷就沒有任何的希望和依靠了。

&&&&自始至終,朱由檢沒有從自身找原因,他將所有的怒氣都泄到文武大臣的身上,認為這一切都是諸多文武大臣造成的。想想這么多年來的內閣輔,周延儒、溫體仁、張至、錢士升等人,說起來都是學識非同一般,能力也是很不錯的。⊥網,可就是無法與鄭勛睿抗衡,其中的周延儒還成為了南京吏部尚書,與鄭勛睿走到一起去了。

&&&&再說薊遼總督、五省總督已經漕運總督等,在朝中最有影響的前薊遼總督洪承疇居然投降后金韃子,原五省總督盧象升和孫傳庭等人皆戰死。現任五省總督熊文燦投奔了鄭勛睿,原漕運總督甘學闊,同樣投奔了鄭勛睿。

&&&&周延儒、熊文燦和甘學闊等人都曾經是忠于朝廷的,為什么會投靠鄭勛睿,難道說鄭勛睿真的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朱由檢想不明白這些事情,登基以來,他夙興夜寐,食不甘味,兢兢業業,一心為了振興大明。可這么多年的努力,換來的是如今的結局,他這個皇帝,可以與太祖皇帝比較了,從來沒有享受,從來沒有過多考慮自身的事宜,一切都是從朝政出,為什么一切的努力,都化作了泡影,為什么大明朝廷江河日下。

&&&&或許一切都是天意。老天的意志是無法違背的。

&&&&陪在朱由檢身邊的,依舊是司禮監大太監王承恩。

&&&&絕對忠心的王承恩,當然知道皇上憂慮的是什么事情,他也知道皇上最為信任的就是他這個司禮監的大太監了。

&&&&與魏忠賢不一樣。王承恩也會為了自身的利益做一些事情,但他是絕對忠心的,為了皇上的利益,他什么都愿意做,而且在權力的掌控方面,王承恩不是特別的貪心。凡是皇上信任的文武大臣,他也一定會要求自身去信任。

&&&&皇上登基已經有十七個年頭,這么多年過去,王承恩一直都陪在皇上的身邊,默默做著諸多的事情,不管是被完全信任、還是被限制權力,他都從來沒有抱怨過什么,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態度,他得到了皇上最終的信任。≤≤網,

&&&&當然,皇上還是王爺的時候,王承恩就是陪護在左右的,跟隨王爺遭受了諸多的驚濤駭浪,若是沒有那些時候的陪伴,王承恩也很難得到皇上完全的信任。

&&&&“王承恩,朕問你,鄭勛睿造反能夠成功嗎。”

&&&&皇上的問題,讓王承恩的身體哆嗦了一下,御案上面放著李自成送來的奏折,李自成依舊表示臣服皇上和朝廷,只不過他要求被冊封為大順王,直接管控河南與山西兩地,言下之意就是不受朝廷的節制,這是皇上不可能接受的要求。

&&&&可皇上與朝廷面臨的威脅太多了,后金韃子還在北直隸各地肆掠,因為后金韃子的燒殺劫掠,北直隸可以說變成了人間地獄,百姓拼命出逃,士大夫和商賈要么進入到京城躲避,要么就是進入到山東或者南直隸等地,雖說錢士升和楊嗣昌率領的大軍還是在抵御后金韃子,可那都是防御型的抵御,根本沒有和后金韃子面對面廝殺。

&&&&如此情況之下,皇上對李自成送來的文書,只能夠采取不理睬的態度了。

&&&&鄭勛睿在南直隸以及山東、陜西、浙江、湖廣和四川等地的所作所為,說起來比李自成更加的過分,皇上也是無可奈何。

&&&&這樣的情形之下,皇上突然拋出這個問題,的確讓王承恩危難。

&&&&沒有猶豫,王承恩開口了。

&&&&“皇上,奴婢以為鄭勛睿不能夠成功,他得不到天下人的支持。”

&&&&朱由檢微微搖頭。

&&&&“沒那么簡單,朕原來以為士大夫、讀書人不會支持鄭勛睿,現在看來這個想法有些幼稚了,鄭勛睿已經得到了南京很多人的支持,就說這京城里面,不少人態度也是復雜的,朝中除開東林黨人彈劾鄭勛睿,其余人可有誰站出來。。。”

&&&&王承恩低下頭,不好開口說話了,皇上這些話讓他明白了,其實皇上不想讓誰來回到這個問題,只不過是想著說出來泄一下的。

&&&&“王承恩,有朝一日朕要是真的失去這大明江山了,你說朕該怎么辦。”

&&&&王承恩的身體哆嗦了一下,迅的跪下了。

&&&&“皇上萬萬不要有這等的想法,大明江山異常穩固,還要世世代代的傳揚下去的。。。”

&&&&朱由檢再次的搖頭。

&&&&“這些話就不要說了,朕很清楚,歷朝歷代的更迭,都是如此,由不得朕,漢唐時候,漢武帝和唐太宗曾經創造了無數的輝煌,元朝時候,忽必烈率領的蒙古的鐵蹄征服了不知道多少的地方,可他們都滅亡了,一切都化作了塵土,朕也是一樣,不要想著萬萬年,可朕心有不甘啊,不愿意這大明江山毀在了朕的手中。。。”

&&&&皇上的聲音慢慢低下去,王承恩不敢開口說話,也不敢站起來,跪在地上低著頭,這個時候不管他開口說什么,都不是很合適。

&&&&看見依舊跪在地上的王承恩,朱由檢站起身,走到了王承恩的面前,抬手扶起王承恩。

&&&&“王承恩,你跟隨在朕身邊幾十年了,一直都是忠心耿耿,朕是信任你的,今后沒有其他人的時候,這些禮儀就免去了,朕剛才說的那些話,不過是有感而,朕還沒有絕望,朕還要等著楊愛卿的好消息。。。”

&&&&皇上的這些話,讓王承恩感激的熱淚盈眶,只要皇上有信心,他就是拼命也要做好的,盡管說他不能夠做出來多少驚天動地的事情。

&&&&“皇上,奴婢以為,楊大人一定能夠徹底剿滅流寇的,當初楊大人提出來的十面埋伏、四正六隅的圍剿流寇的辦法,現在看來是最好的辦法,奴婢以為楊大人胸有成竹,一定能夠獲得勝利的。”

&&&&“你說的不錯,朕也是相信楊愛卿的,只不過這后金韃子,著實令朕頭疼,每每想到這些,朕就想到了洪承疇,身為我大明太子太師,不思報效朝廷,卻投降了后金韃子,這不僅是朝廷的恥辱,也是朕的恥辱啊。”

&&&&王承恩看了看皇上,稍稍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鼓足勇氣開口了。

&&&&“皇上,阿巴泰一直沒有進攻京城的意思,他進入關內劫掠快半年的時間了,奴婢以為,等到后金韃子撤兵之后,朝廷可以考慮與后金韃子議和的事情,奴婢想不到那么遠,可奴婢覺得,若是楊大人率領大軍剿滅流寇的時候,后金韃子再次進入關內劫掠,甚至對山海關動了進攻,那朝廷真的不好應對。。。”

&&&&朱由檢看著王承恩,臉上露出苦笑的神情。

&&&&“王承恩,你是不是說朕錯殺陳新甲了,其實朕也知道,陳新甲沒有多大的罪孽,現如今后金韃子在北直隸肆掠,當初那些彈劾陳新甲的人不開口說話了,當初陳新甲若是真的與后金韃子議和了,北直隸怎么可能遭遇如此的局面,朕想到松山之戰前,陳新甲就建議與后金韃子議和,朕后悔沒有聽從其建議啊。”

&&&&王承恩內心咯噔了一下,當初拼命要求嚴懲陳新甲的,就是現任的內閣輔錢士升,皇上說出來這樣的話語,明顯是對錢士升有著很大意見了,朝廷之中東林黨人的力量不小了,可惜他們沒有能夠與鄭勛睿抗衡,反而在朝中爭權奪利。

&&&&“好了,王承恩,朕知道你想些什么,等等看,看看楊愛卿拿出什么辦法來扭轉目前局勢,等等吧,朕已經等了無數次,多等一些時間也無妨。”(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