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七百九十七章 李自成的變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九十七章 李自成的變遷

第七百九十七章 李自成的變遷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5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選擇:


北直隸、遼東、四川以及湖廣出現的諸多事情,李自成都是清楚的,如今的他早就不是當年的抱負,打打殺殺的日子雖然習慣了,可穩定下來的心思卻是越來越強烈。復制址訪問hp://

在占領了河南開封府城以及山西太原府城,且控制了大量的府州縣之后,李自成想到了割據,雖說他對其中的道理不是特別明白,但在占據的這些地方之內稱王稱霸、說話算數這樣的道理,還是清楚的。

造反十多年了,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也經歷了太多的磨難,李自成認為自己也應該熬出來了,張獻忠被鄭家軍剿滅之后,李自成變得更加的小心,在不斷壯大自身實力的同時,時時刻刻注意鄭家軍的動向,他自身的實力遠遠強于張獻忠,而且他麾下的義軍基本都是在北方活動,很少進入南方,進入南方以及四川的慘痛經歷,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鄭家軍在剿滅張獻忠之后,停止了一切的行動,就連后金韃子在北直隸劫掠,鄭家軍都沒有出動,這讓李自成認為鄭家軍短時間之內不會進入北方征伐,也就是說他認為鄭勛睿以及鄭家軍,其實和他的想法一樣,都是要控制地方割據的。

有地盤和沒有地盤的區別,那是天地之別,這一點李自成有著切身的感受。

剛開始造反的時候,李自成是跟隨闖王高迎祥的,那個時候沒有想到那么多,能夠吃飽飯活下去就不錯了,后來高迎祥陣亡,李自成被推薦為闖王,成為了義軍之中的第一人,那個時候他還是沒有注意到地盤的重要性,義軍依舊是流動性作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一直到李巖、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加入到義軍之中,這些讀人讓李自成明白了地盤的重要。

盡管李巖等人悉數投靠朝廷去了。但掌控地盤、壯大實力的思想,已經在李自成的腦海里面扎根了,他開始嘗試著在河南等地占據一定的地盤,有效的壯大自身實力。

事實證明這個選擇是最為正確的,也正是因為長期占據了河南的南陽府等地,讓李自成有了一定的基礎,能夠穩步的壯大實力。依托地盤的支持,李自成幾次打敗了朝廷大軍。其威名更大,投奔的老百姓更多。

攻下了開封府城和太原府城,李自成的實力幾乎達到了巔峰,他麾下義軍的人數超過五十萬人,對外號稱百萬人,而且他開始在河南以及山西等地征收賦稅,用來補充義軍的開銷。

到了這個時候,李自成需要名分了,這不是自封的名分。而是大明朝廷承認的名分。

李自成在義軍之中被稱之為闖王,自封的名號就更多了,攻下開封府城之后自封為“奉天倡議文武大元帥”,攻下太原府城之后自封為“大順王”,不過這些稱呼是不可能得到認可的,那都是自封的,若是得到了大明皇帝敕封的王位。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

說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李自成寫給皇上的奏折如石沉大海,沒有絲毫反響。

這激怒了李自成,他準備率領大軍進攻北直隸,甚至想著直接拿下京城。到時候自己也能夠做皇帝了,不過他的這個想法,被顧君恩阻止了,無他,后金韃子正在北直隸肆掠,這個時候義軍進入北直隸,必定和后金韃子產生廝殺。后金韃子可不是朝廷大軍,戰斗力異常的強悍,義軍與后金韃子廝殺,損失肯定巨大,就算是勉強戰勝了后金韃子,得到好處的也是朝廷,要是朝廷大軍趁著義軍遭受損失的時候進攻,還不知道結局如何。

李自成聽從了顧君恩的勸阻,決定在河南以及山西兩地扎根,觀察北直隸以及南直隸等地的局勢,找尋對自身最為有利的時機出擊。

李自成請顧君恩分析大明之局勢,他已經有了遠見,將麾下的義軍當作了重要力量,與朝廷大軍、后金韃子以及鄭家軍平起平坐,如何在這幾股勢力的搏殺之中取得最大的好處,是他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要求顧君恩分析形勢的同時,李自成自身也在琢磨,畢竟他是義軍之中碩果僅存的力量,當年造反的幾十個義軍首領,如今都殞命了,強悍的張獻忠也被鄭家軍斬殺,所謂大浪淘沙,能夠堅持到最后的,往往都是力量最為強悍的,也就是能夠做成大事情的。

太原府城,巡撫衙門。

這里已經成為李自成的府邸和辦公的地方。

李自成在廂房等候,不一會,顧君恩急匆匆的走進了廂房。

顧君恩很是忙碌,李自成委托他處理日常的事物,牽涉到山西與河南兩地的穩定,加之義軍的諸多將領隨意性太強,做事情不講究規矩,故而很多的事情需要操心,需要謹慎處理。

看見顧君恩進來,李自成開口了。

“顧先生,這么長時間過去,你很是辛苦。”

“闖王,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顧君恩對李自成的稱呼沒有變化,李自成也不在意,盡管李自成如今已經是大順王。

“顧先生,現如今的形勢不是特別的明了,請你幫助我分析分析,看看義軍下一步究竟該如何的做。”

李自成提出來的這個問題很大,也很關鍵,他相信顧君恩早就思考過了。

果然,顧君恩幾乎沒有做過多的思考,很快開口了。

“闖王,我認為大明目前有三股勢力,隨時都能夠威脅到朝廷,第一股勢力是南京的鄭勛睿和鄭家軍,他們也是實力最為強悍的,張獻忠已經被鄭家軍徹底剿滅,這足以證明鄭家軍的實力非同一般。”

“第二股勢力是后金韃子,有關他們的情況闖王都是知道的,現在他們正在北直隸劫掠,朝廷沒有絲毫的辦法。”

“第三股勢力就是闖王了。”

“我的分析是,闖王目前按兵不動,埋頭發展是最為重要的,后金韃子正在北直隸肆掠,朝廷一心想著穩定京城的局面,避免遭到后金韃子的威脅,故而抽不出兵力來和闖王作戰,至于說鄭家軍,從南京傳來的消息看,鄭勛睿正在大規模的清理大運河,他也沒有進入河南以及山西的意思,鄭家軍之所以對付張獻忠,是因為張獻忠的勢力侵襲到了湖廣和四川等地,這些地方基本屬于南方或者是南北交界的地方,被鄭勛睿認為是自身的勢力范圍。”

“從下一步的發展局勢來看,鄭家軍與后金韃子廝殺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這就要看在北直隸肆掠的后金韃子是不是真正威脅到京城了。”

“當然,闖王也要做好一切的準備,一旦后金韃子撤離北直隸,回到遼東去,那么朝廷的注意力很快就會集中到闖王的身上。”

“朝廷其實已經沒有什么實力,松山大敗,朝廷精銳的大軍幾乎毀于一旦,緊接著是后金韃子劫掠北直隸,朝廷疲于應對,無暇他顧。”

“最為明顯的表現,就是湖廣和四川兩地的變化,我看鄭勛睿已經有了謀反的心思,可朝廷根本沒有動作,眼睜睜看著一切的發生。”

“最好的應對辦法,是讓鄭家軍、后金韃子和朝廷大軍之間產生直接的沖突和廝殺,那是對闖王最為有利的局面,不過這種局面出現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我有一個建議,那就是闖王向朝廷示弱,繼續給皇上寫奏折,言明義軍只是想在河南與山西兩地暫時歇息,還是想著能夠歸順朝廷的,目前機會不是很合適,不過這段特殊的時期,義軍保證不做出任何危害朝廷利益的事情。。。”

顧君恩的分析很是精辟,李自成連連點頭,他最為擔心的就是鄭家軍。

等到顧君恩說完之后,李自成開口了。

“若是鄭家軍進入到河南以及山西等地,那義軍怎么應對啊。”

顧君恩搖搖頭,胸有成竹的開口了。

“闖王,我認為鄭家軍暫時不會進入到河南與山西兩地,他們若是想這樣做,早就做了,駐扎在陜西的鄭家軍,曾經進入山西與河南等地,但全部都退回陜西,沒有參與任何的廝殺,鄭勛睿此人絕非一般,他根本不想參與到北方亂局之中,再說南方也沒有徹底的穩定,鄭勛睿的注意力還集中在南方。。。”

李自成點點頭,對顧君恩的分析表示了認可。

接下來兩人的交談聲音低下去了。

顧君恩離開廂房之后,李自成走到了地圖前面。

大明已經徹底亂了,鄭家軍、義軍、后金韃子、朝廷大軍四股的勢力并存,已經將大明天下攪得天翻地覆,從發展的趨勢來看,大明朝廷已經不可能維持很長的時間,最終義軍將會與后金韃子和鄭家軍展開廝殺,最終的勝利者問鼎中原。

目前雖然想不到那么多,看不到那么遠,但必須要做好準備,迎接這個局面的到來,李自成目前需要做的,就是保全自身的實力,最好讓其他三方的勢力去搏殺,讓他們各自消耗實力,如此義軍才有機會。

想到這里,李自成不再猶豫,朝著廂房外面走去,他要讓顧君恩再次起草文,送給皇上,為義軍爭取到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