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七百四十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四十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

第七百四十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13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遼西的局勢突然開始緊張,皇太極麾下的汗八旗,終于在正月十五對錦州城發起了進攻。

誰都知道后金韃子攻城拔寨的能力很弱,但誰也沒有想到,此番攻打錦州城的是汗八旗,汗八旗的軍士,絕大部分都是有漢人組成,且不少是投降后金的明軍,這些軍士經過了嚴酷的訓練,其戰斗力大大的提升,同時他們擁有令守衛城池軍士最為畏懼的武器,那就是火炮。

孔有德麾下的漢軍,基本都編入到汗八旗之中,這些軍士曾經專門在登州和萊州訓練,其訓練的重點之一就是火器的操作,他們對火器的熟悉程度,甚至超過了守衛城池的軍士。

這就讓錦州和寧遠的守軍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皇太極率領大軍抵達遼西之后,沒有著急展開進攻,而是與明軍相持了一段時間,等到增援的明軍大量進入到錦州和寧遠之后,才展開行動,率領大軍一舉拿下了錦州和寧遠外圍的地方,讓錦州和寧遠以及部分的軍堡成為了孤城或者孤堡。

期間皇太極率領八旗軍拿下了不少的軍堡,沒有引發太大的注意。

一直到皇太極正式準備對錦州城發動大規模進攻的時候,薊遼總督洪承疇才發現了皇太極的打算,這一次后金韃子的進攻,不僅僅是準備拿下遼西的錦州和寧遠等城池,而且還要大量的消滅朝廷大軍,讓朝廷從此以后無法在遼西立足,只能夠苦守山海關。

一旦山海關失守,那么大明的京城將面臨滅頂之災。

明白皇太極的意圖之后,洪承疇高度緊張了,可惜他率領的大軍駐守在寧遠城池。距離錦州還有一百多里地,短時間之內無法增援,當然洪承疇也知道。后金韃子一旦開始了全力進攻錦州,對于錦州和寧遠城外的諸多地方。就不可能牢牢掌控了。

錦州這座城池,有著其自身的輝煌,當年皇太極率領大軍猛攻錦州,最終沒有能夠拿下,無奈率領大軍撤離,現如今駐守錦州的是山海關總兵祖大壽,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只要牢牢死守。按說是沒有多少問題的。

可洪承疇的內心有疙瘩,那就是汗八旗之中正黃旗的旗主祖澤潤是祖大壽的兒子,雖說祖大壽祖咒發誓,沒有祖澤潤這個兒子,但父子連心,誰知道汗八旗進攻錦州城池的時候,祖大壽會不會考慮到兒子祖澤潤。

洪承疇讓祖大壽駐守錦州城池,也是無奈之舉,他麾下的軍官,不管是能力還是勇氣方面。都無法和祖大壽比較,而且普遍都帶有恐金癥。

就在八旗軍開始進攻錦州城的消息傳來之后,洪承疇做出了一個決定。關鍵的時候,率領大軍馳援錦州城,后金韃子是人不是神,面臨前后夾擊,總是要疲于應對的,當然大軍出擊需要把握最好的機會,否則當年大凌河之戰的一幕就很有可能重演。

洪承疇迅速給朝廷寫去了奏折,稟報后金韃子開始全力進攻錦州城池了,同時也將自己排兵布陣的情形稟報朝廷。期盼得到皇上和朝廷更大的支持。

李自成率領的流寇,很快拿下了澤州全部的地盤。駐扎在澤州的寧山衛軍士,被迫完全撤離。幾乎是逃命一般的朝著潞州的方向撤離,正是正月的時間,本以為李自成會偃旗息鼓,至少等到正月之后再行發動進攻,誰知道李自成根本不歇息,命令劉宗敏率領大軍繼續朝著潞州的方向殺過去,潞州衛的軍士和駐扎在潞州的沈陽中護衛的軍士,被迫開始迎擊流寇。

聯合起來對付流寇的軍隊有潞州衛、沈陽中護衛以及寧山衛,三路大軍的總人數超過兩萬人,只可惜戰斗實在不行,就算是駐守在城池之中,都沒有多少的斗志。

潞州知州以及山西巡撫知道憑借自身的力量,是難以真正抵抗流寇侵襲的,故而給朝廷寫去奏折,懇求朝廷調派大同的邊軍馳援,不說打敗流寇,至少護衛住太原府,要知道流寇一旦拿下了潞州,就可以沿著太谷的方向,長驅直入進攻太原府城了。

沒有說懷疑流寇的戰斗力,他們既然能夠拿下開封府城,也就可以拿下太原府城。

駐扎在鄖陽的張獻忠,此刻也開始不安分了,他親率大軍,朝著四川挺進,在夔州與白桿兵展開了激烈的廝殺,盡管馬祥麟很是驍勇,白桿兵的戰斗力也很是強悍,可惜在人數上面遠不能夠與流寇比較,他們拼盡全力的廝殺,也不能夠阻擋流寇前進的步伐,一直到流寇陳兵夔州府城的時候,秦良玉和馬祥麟才被迫給朝廷寫去奏折,懇請得到馳援。

五省總督熊文燦與監軍王永吉率領的十余萬大軍,本是要徹底剿滅張獻忠的,不過熊文燦發現大軍的士氣異常的低下,無心與流寇面對面的廝殺,就連監軍王永吉,對于徹底剿滅張獻忠及其麾下的流寇,都沒有絲毫的信心,這讓熊文燦不敢輕舉妄動,當年他率領大軍馳援京城,被后金韃子包圍,麾下的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這樣慘痛的教訓,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故而在大軍沒有做好充足準備之前,熊文燦不打算出兵。

四川出現危局的消息傳到襄陽府城之后,熊文燦發覺了情況的嚴重,夔州一帶山大人稀,一旦流寇進入到四川,朝廷大軍圍剿的任務就變得極其艱難,真正等到流寇攻打了四川成都一帶了,說不定能夠占山稱王了。

熊文稱終于做出了決定,大軍前往夔州剿滅流寇。

不過熊文燦的這個命令,未能快速的執行,包括王永吉在內的軍官,提出了糧草方面存在的問題,畢竟湖廣一地支撐十余萬大軍的糧草,難度太大了,幾個月的時間過去,朝廷撥付的銀兩,如水一般的花銷出去,已經進入冬季,漕運的糧食也無法運輸,必須等到開春之后才會繼續運送。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熊文燦發脾氣也沒有用。

偏偏這個時候,熊文稱收到了兵部的敕書,要求他調遣五萬大軍馳援遼西。

這讓熊文燦如同泄氣的皮球,率領十余萬的大軍,都不敢保證能夠徹底的剿滅張獻忠及其麾下的流寇,抽點近一半的兵力到遼西,剩余的軍士,怕是更不敢深入到夔州征伐了。

兵部的敕書,其實就是皇上的意思,熊文燦不敢違背,只能夠咬牙抽調軍士,不過如此一來,熊文燦沒有進入四川征伐的想法了,他想到的就是鞏固湖廣的襄陽以及武昌等地,至于說進入四川的張獻忠,重點就靠四川總兵秦良玉應對了。

京城,紫禁城,文淵閣。

不過幾天的時間,陳新甲的頭發就白了很多,他的年紀本不是很大,尚未到白頭的年紀,可接到了薊遼總督洪承疇、五省總督熊文燦以及山西巡撫、湖廣巡撫方孔炤、河南巡撫張溥以及潞州知州等的奏折之后,強裝鎮定的陳新甲繃不住了,不久之前他還想著能夠暫時穩住后金韃子或者是流寇,讓兵部的主要精力集中到一處,想不到正月尚未過去,三處地方同時出現了大問題。

在稟報皇上之后,陳新甲咬牙給熊文燦發去了敕書,要求其抽調五萬軍士馳援遼西。

這道敕書的發出,意味著朝廷在剿滅流寇的戰斗之中,完全處于被動應付的局面了,說白了就是期盼流寇動作能夠慢一些,不要直接進攻山西的太原和湖廣的襄陽府和武昌府等地方,其余的地方暫時顧不到那么多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如此焦頭爛額的局面,陳新甲是神仙也沒有辦法應對。

一直冷眼看著陳新甲的內閣首輔錢士升,此刻抓住了機會,他向皇上建議,值此危急時刻,內閣次輔、兵部尚書陳新甲應該要統籌協調指揮,目前朝廷的重點在于遼西,陳新甲可代表皇上和朝廷前往遼西督戰,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打敗后金韃子,等到后金韃子撤兵之時,朝廷可集中經歷對付李自成和張獻忠兩路流寇。

錢士升說的是不錯的,可所謂站著說話不腰疼,沒有誰能夠保證遼西的戰斗取得勝利,若是與后金韃子形成了相持的局面,則河南、山西、湖廣以及四川等地就會出現重大的危險,流寇要是開始進攻山西太原、湖廣的襄陽、武昌以及四川的成都等地,中原就會完全陷入到混亂之治。

若是遼西的決戰失敗,那后果更加不堪設想。

皇上幾乎沒有過多的思考,就同意了錢士升的建議,決定派遣陳新甲前往遼西,全權協調和指揮遼西的決戰。

陳新甲沒有辦法,只能夠是硬著頭皮前往遼西,他計劃駐扎在山海關,至于說是不是到寧遠去看看,那是下一步的事情。

不過在離開京城之前,陳新甲是必須要面圣的,他有些話必須要說出來了,大明可以算是到了四面楚歌的局面,此刻必須分清楚主次,將主要的精力集中到某一處,其他的地方則是暫時采取忽略的方式。

陳新甲很是忐忑,他已經坐在了火山口上面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