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人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人心

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人心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13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超過萬名書友共聚,與您共享讀書的樂趣!


孫承宗突然病危。

孫承宗搬遷到南京已經有近兩年的時間,不過其家人絕大部分還是在保定高陽,作為南京兵部參謀團的人員之一,孫承宗基本就是掛名,已經八十歲的孫承宗,不可能參與諸多的討論,身體條件根本不允許。

應該說孫承宗留在南京,本身就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感覺到了南京乃至于南直隸和浙江等地的富庶,另外一方面他內心是忠于大明朝廷的,只不過與鄭勛睿的多次交談,讓他感覺到了大明朝廷存在的巨大問題和隱患,也認識到了這些問題基本無法解決,若是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諸多的問題,大明王朝無法繼續維持下去。

在這種煎熬之中,孫承宗終于難以支撐了。

報信孫承宗病危且想著見一見鄭勛睿的,是孫承宗的孫子孫之沆,孫之沆已經是鄭家軍的游擊將軍,在軍營之中的磨練,讓其身上有了不少剛毅的氣息。

鄭勛睿趕到的時候,孫承宗已經處于昏迷的狀態之中。

鄭勛睿一直都知道孫承宗的身體不好,也明白孫承宗內心的煎熬,不過孫承宗如此之快就病危了,倒是出乎了他的預料。

鄭勛睿進入屋內,郎中連忙走過來,低聲說孫傳庭的病情,大致的意思就是年紀太大,回力無天,只能夠準備后事了。

孫之沆叫醒了爺爺孫承宗,和郎中一道退出屋子。

屋子里面就剩下鄭勛睿和孫承宗。

孫承宗的眼神很是模糊,看見鄭勛睿的時候,嘴角微微的抽搐了一下。

鄭勛睿握住了孫承宗的手,感覺到是冰涼的,他很清楚生命力正從孫承宗的身體內流失,這位大明的軍事戰略家。即將走完自己的一生。

“老先生,好好養身體,有些事情想不明白。就不必去想那么多了。”

孫承宗渾濁的眼睛里面,射出了一絲的精光。

“鄭、鄭大人。老夫茍延殘喘,就是等著大人,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老夫有一些話,早就想著說,再不說就沒有機會了。”

“老先生盡管說就是。”

孫承宗的手在用力,鄭勛睿知道意思,連忙將孫承宗扶起來。將枕頭靠在了其背后。

接連喘了幾口氣之后,孫承宗的氣色看上去稍微好了一些。

鄭勛睿看著孫承宗,沒有開口說話,靜靜的坐在床邊等候。

“老夫這一生,其實沒有做好一件事情,四十二歲才考中進士,六十歲的時候,開始京營遼東,抵御后金韃子,可惜老夫能力有限。遼東的局勢依舊是危如累卵,老夫沒有能夠真正的打敗過后金韃子,內心一直不安啊。”

鄭勛睿張了張嘴。他想著開口安慰孫承宗,不過最終沒有說話。

“老夫生是大明朝廷的人,死是大明朝廷的鬼,在沒有遇見大人之前,老夫根本沒有其他的想法,致仕回家之后,也是一心想著朝廷,一心想著皇上,期盼我大明江山能夠強盛富足。期盼著朝廷能夠徹底打敗后金韃子,徹底剿滅流寇。”

“老夫若是年輕二十歲。定是大人的對手,大人的心思。老夫早就看出來了,記得老夫第一次到淮北的時候,就是想著興師問罪的,可看見的事實讓老夫無話可說,若是朝廷能夠按照大人的觀念來做事情,我大明江山何至于到如此的境地。”

“老夫見過太多,知道我大明的痼疾無法改變,大人推行的官紳一體納糧,還有征收商貿賦稅,事實證明這些舉措是英明和正確的,可這些在朝廷之中都是不可能得到支持的,滿朝的大人,能夠一心為皇上和朝廷的,寥寥無幾,大都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考慮,一旦動了他們的利益,他們會不問緣由的反對。”

“鄭家軍的驍勇,老夫看在眼里,老夫很清楚,能夠徹底剿滅流寇、打敗后金韃子的,唯有鄭家軍,朝廷做不到這些,可惜朝廷看不到這一點,或者說不愿意相信這一點,一味的排擠鄭家軍,大人與東林黨人之間的博弈,做到了最大的忍讓,換做老夫是做不到的。”

“老夫馬上就要走了,走了也好,一了百了,很多事情不用去考慮去操心了。。。”

說到這里的時候,孫承宗的臉色更加蒼白,接連咳嗽了幾下。

鄭勛睿連忙輕拍孫承宗的背。

“老先生,歇息一下。”

孫承宗微微擺手。

一縷的精光從孫承宗的眼睛里面射出去,包含著威嚴和不屈,剎那間,孫承宗整個人看上去精神都變得很不錯了。

鄭勛睿的內心顫抖了一下,他很清楚孫承宗的生命馬上就要走到盡頭了,這是典型的回光返照,一旦這股氣瀉下去,那就是生命終點的到來。

孫承宗畢竟是皇上敕封的少師、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吏部尚書和兵部尚書,其威嚴還是存在的,回光返照的時刻,他展現出來的氣勢完全不一樣了,讓人仰視。

“鄭大人,老夫知曉你的心思,這些年以來,老夫非常的猶豫,覺得大明失去了希望,眼看著就要坍塌,老夫竭盡全力想著挽救大明之江山,可惜沒有那么強的能力,老夫曾經以為你是大明王朝的中流砥柱,最終能夠力挽狂瀾,可老夫還是看錯了,大明之江山,恐怕最終還是要終結在你的手中。”

“老夫剛剛說過,閉眼之后一了百了,管不到那么多了,不過咽氣之前,老夫還是要將內心所想說出來。”

“男人頂天立地,要做就做的干脆利落,你依托南直隸發展,這條道路選擇是非常正確的,不過老夫以為你不夠心狠手辣,特別是在面對東林黨人的時候,東林黨人是讀書人之代表,也得到了諸多士大夫和商賈的擁護,你若是不能夠徹底的收復他們,那就要徹底的消滅他們,又想著得到道義上的支持,又想著能夠奪取天下,這是不可能的。”

“譬如說老夫,一旦鄭大人決定要奪取天下,老夫最終的選擇還是效忠大明王朝,不會追隨在大人的身邊,如同老夫這樣的人,大人在奪取天下的過程之中,不應該表現出來仁慈,歷史上此類的事情比比皆是,就說我大明王朝,明成祖奪取建文帝皇位的時候,誅殺了不知道多少人,其中的方孝孺就是典型的代表。”

“老夫從不相面,也不相信那些相面之話語,不過老夫見到大人的第一次,感覺就非常的奇特,金鱗豈非池中物,一遇風云便化龍,老夫對大人之感覺,不敢用言語說出來。”

“老夫期盼大人能夠善待百姓,讓我大明江山更加強盛。。。”

鄭勛睿的心被震撼了,他想不到臨終之前的孫承宗,會說出來這樣的話語,會說出來這么多如此的話語,在孫承宗老人的面前,解釋是沒有什么作用的,也不需要解釋,人家不知道經歷了多少的風霜,什么事情看不出來。

孫承宗在臨終之前能夠推心置腹,其實就說明了一件事情,這大明皇室已經沒有什么希望,就算是鄭勛睿不出面,也會有后金韃子或者是流寇推翻大明王朝,相比較來說,鄭勛睿站出來,能夠最大限度的保全漢人的利益,讓老百姓真正過上好日子。

不過孫承宗這樣的人,是不會真正投靠過來的,當年明成祖朱棣謀取了侄兒建文帝的皇位,都有不少人站出來反對,就更不用說他這個大明朝廷的臣子了。

孫承宗的話語一針見血,就是告誡鄭勛睿,做大事情者不拘小節,做**立牌坊的事情不要做,那樣反而讓自身的形象遭受到損失,該要造反的時候就明明白白做。

還在鄭勛睿沉思的時候,床上的孫承宗已經沒有了氣息。

猛地清醒過來的鄭勛睿,連忙握住了孫承宗的手,手已經冰涼,他順著手往上摸,發現孫承宗的身體已經變得冰涼。

孫承宗的一雙眼睛沒有閉上,顯然是死不瞑目。

“孫老先生,您放心,我不會加害朱家的子弟,鄭家軍一定要徹底剿滅流寇、打敗后金韃子,讓老百姓過上安穩平靜的日子。”

說完這些話,鄭勛睿撫平孫承宗的雙眼。

孫承宗的雙眼奇跡般的閉上了。

崇禎十五年正月初七,少師、太子太師、原中極殿大學士、吏部尚書、兵部尚書,關寧錦防線的開拓者孫承宗在南京病逝。

消息很快傳到京城,皇上下旨,追贈孫承宗為太師,謚號文忠。

鄭勛睿親自為孫承宗守靈,在山東擔任知縣的孫承宗的長子孫銓,趕赴南京之后,押送孫承宗的靈柩回到保定高陽縣。

徐望華等人發現,孫承宗去世之后,鄭勛睿的性情出現了些許的改變,那就是做事情更加的果斷,對于某些迂腐的讀書人,也沒有那么客氣了,做任何事情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能夠創建一個嶄新的王朝。

盡管徐望華等人不是很明白其中的原因,但他們相信這一切一定與剛剛去世的孫承宗有著莫大的關系,要知道孫承宗可以算是大明朝廷之中資歷威望最高之人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