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六百七十一章 督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七十一章 督戰

第六百七十一章 督戰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24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崇禎十三年六月,兵部左侍郎陳新甲來到湖廣武昌府。

陳新甲是代表皇上和朝廷前來督戰的,五省總督孫傳庭麾下的大軍人數已經達到了近十萬人,加上陜西、山西、河南、湖廣和四川五省的衛所軍隊,其能夠指揮的總兵力號稱三十萬人,以這樣的兵力圍剿流寇,那是能夠保證作戰勝利的,可近半年的時間過去,一直沒有見到大的圍剿行動,剿滅流寇的戰斗也是零星的進行。

流寇李自成和張獻忠牢牢控制了河南的南陽和汝寧,以及湖廣的襄陽和鄖陽等地,張獻忠麾下的流寇再次朝著四川境內滲透,雖說這半年時間以來,流寇也沒有什么大的動作,可是其占據的地盤是越來越大了。

襄王朱翊銘被流寇斬殺,曾經在朝廷引發了巨大的轟動,迫于流寇的囂張,皇上終于下旨,同意封地在各地的王爺,若是遭遇到流寇的攻擊,可以在撤離封地、抵達安全地方之后給朝廷稟報,不需要死守在封地,也正是因為皇上的這個圣旨,封地在南陽的唐王朱聿鍵得以在流寇占據城池之前,撤離到開封府城暫避。

朝廷之中關于剿滅流寇的事宜,發生了不少的爭論,一部分人認為孫傳庭剿匪不力,應該予以嚴懲,撤銷其五省總督之職,調整其他人去完成剿滅流寇的作戰任務,舉薦的人選有楊嗣昌和洪承疇等人,可占據主流意見的還是實施督戰,朝廷督促孫傳庭迅速展開征伐。

孫傳庭和監軍王永吉也向朝廷奏報了存在的困難,以及為什么沒有展開大規模戰斗廝殺的原因,他們的理由是充分的,否則也不敢耽誤這么長的時間。

陳新甲代表朝廷前來督戰。一方面是帶來皇上和朝廷的意見,必須展開大規模的圍剿行動,另外一方面就是看看孫傳庭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的困難。

武昌府衙。廂房。

陳新甲居中而坐,五省總督孫傳庭。監軍王永吉,湖廣巡撫方孔炤,湖廣總兵左良玉,以及松江總兵劉良佐等人,悉數在座。

孫傳庭詳細稟報了半年以來展開廝殺的情況,應該說半年的時間過去,大軍還是有一定功勞的,通過一些小規模的作戰。流寇基本止步在河南與湖廣的部分區域,難以鋪開,陜西、山西、河南、四川以及湖廣五省的巡撫和總督,按照統一的要求,同樣對流寇展開了不同規模的圍剿,因為各路大軍的努力,湖廣和北方的局勢基本是穩定的,就算是在遭遇到北方大規模災荒的情況之下,局勢也沒有徹底的亂掉

大軍存在最大的困難,還是糧草不濟的問題。

北方的災荒明顯影響到了大軍糧草的供給。應該說不僅僅是朝廷大軍的糧草攻擊遭受到了巨大的困難,流寇的情形一樣不樂觀。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規模的征伐。必須要保證糧草的充足,否則征伐的過程之中,很有可能因為糧草的缺乏出現奔潰的局面,那樣的結局是誰也無法承受的,故而近半年的時間以來,孫傳庭想方設法的籌集糧草,可麾下大軍的人數太多,北方普遍遭遇災荒,籌集到的糧草。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北方的災荒已經嚴重影響到剿滅流寇的戰斗,以往大軍作戰。地方官府應該保證大軍糧草的供給,可今年根本沒有辦法保證。各地都出現了大量的流民,官府的精力大都投入到阻擋或者平息流民潮之中,偶爾也要救濟,就算是地方官府想著提供糧草,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故而大軍每一次的征伐,基本都是自行攜帶糧草,這不僅僅延遲了作戰的速度,也限制了作戰的時間和規模。

如此的情況之下,展開大規模的征伐,的確是不成立的,好在秋收季節馬上就要到來了,只要秋收的時候不發生異常的情況,大軍在征集到足夠的糧草之后,就可以開始大規模的剿滅流寇了。

孫傳庭稟報之后,王永吉也做了一些補充,大致的意見與孫傳庭的差不多,不過王永吉提出了另外的要求,那就是朝廷需要拿出來銀子,畢竟是大規模的剿滅流寇,完全依靠地方上的供給,不可能滿足需要。

陳新甲聽的很是認真,在孫傳庭和王永吉等人說完之后,他開口了。

“孫大人,王監軍,諸位,朝廷已經考慮到這些問題,孫大人的奏折已經說的很是詳細,本官代表朝廷前來,一路上已經見到災荒的景象,不過皇上有口諭,必須要盡早剿滅流寇,且兵部已經有了具體和詳實的意見,得到了皇上之贊同。”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了,陳新甲代表朝廷前來督戰,眾人就明白皇上和朝廷是下定決心了,一定要徹底剿滅流寇,可流寇肆掠十余年的時間,一直都沒有能夠完全剿滅,難不成這一次有著充足的把握,能夠完成任務。

“內閣楊大人制定了專門的作戰計劃,也就是傾盡全力剿滅北方的流寇,為此皇上專門下旨,要求山西大同、陜西榆林、寧夏等地的邊軍,也參與到此次剿滅流寇的戰斗之中。”

屋子里瞬間安靜下來,誰都沒有想到,邊軍居然參與到剿滅流寇的戰斗之中,這肯定是一場規模宏大的戰斗了。

“皇上已經同意,專門撥付銀兩用于此次剿滅流寇的戰斗,具體的作戰計劃,楊大人稱之為十面埋伏。”

“此番剿滅流寇的戰斗,稱之為四正六隅之戰。”

“楊大人之作戰計劃,也就是四為主,六個方面為輔助。”

“四正既以山西、河南、湖廣和四川為剿滅流寇的只要作戰之地,四地的巡撫和總兵,全力圍剿流寇,作戰以圍剿流寇為主,防御流寇為輔。”

“六隅既以陜西、山東、延綏、大同、鳳陽和江西六地為輔,此六地的巡撫以圍堵流寇進入自身防區為主,協助參與到剿滅流寇的戰斗之中

“整體作戰由五省總督孫傳庭大人負責指揮,兵部負責協調,兵力的使用方面,以孫大人麾下機動兵力為主,各地衛所大軍為輔,作戰過程之中,各地巡撫和總兵,必須服從統一之指揮,不得有誤,否則以軍法論處。”

“如此的作戰部署,被稱之為十面埋伏,亦或是四正六隅。”

“本官相信這樣的作戰部署,必定能夠徹底剿滅流寇。”

陳新甲說完之后,孫傳庭的眼睛亮了一下,隨即恢復了平靜。

這樣嚴密的部署,等于是封死了流寇所有的道路,將戰斗集中在山西、河南、湖廣和四川四省之內進行,陜西、山東、延綏、大同、鳳陽和江西六地協助,一方面防止流寇逃到這些地方去,一方面還要協助河南等地剿滅流寇的戰斗。

身為總指揮的孫傳庭,肩負的責任很是重大,但也有了兵力上的保證了,且陳新甲說過了,朝廷會撥付出來不少的錢糧,滿足此次征伐之需要。

不過這樣大規模的作戰,服從指揮是關鍵,也就是說各地的總兵必須要按照命令辦事,任何一方面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作戰的不利,前面辛辛苦苦打下的局面,因為某一個方面的疏忽被葬送,特別是山西、河南、湖廣和四川,作為剿滅流寇的主戰場,必須要行動一致,作戰的時候想到的就是徹底剿滅流寇,而不是將流寇趕出本地作數。

孫傳庭麾下有近十萬大軍,作為剿滅流寇的主力,需要得到各地總兵的支持,至少在作戰的關鍵時候,各地總兵不能夠在要求增援或者與流寇廝殺的時候,抗拒命令。

這恐怕需要皇上賜予尚方寶劍。

可惜陳新甲的話語之中,根本沒有說到尚方寶劍的事宜。

出任五省總督這么長的時間了,孫傳庭明白其中的奧妙,表面上五省總督可以調集五省的力量來剿滅流寇,實際戰斗之中根本不可能,各地都要考慮到自身的利益,巡撫要想到護衛主要的城池,譬如說山西的太原、河南的開封、湖廣的武昌以及四川的成都等地,他們必然會布下重兵保衛這些城池,而總兵則是想著保全自身的實力,不至于損失過于的慘重。

這些都是實際存在的問題,孫傳庭招募軍隊的時候,就已經體驗到了。

楊嗣昌提出的作戰計劃是很好的,各方真的能夠集中力量,那就一定能夠徹底剿滅流寇,可怕的就是巡撫和總兵內心揣著小九九,撥弄各自的算盤,那作戰計劃就不可能實現。

其次是邊軍的調動,要知道邊軍的戰斗力,明顯強于衛所軍隊,陳新甲雖然說到了大同、延綏和寧夏等地的邊軍參與到剿滅流寇的戰斗之中,可沒有明確如何的指揮,這就意味著所謂調動邊軍參與作戰,不過是一種說法。

后金韃子和蒙古部落虎視眈眈,其實邊軍也不可能完全參與到剿滅流寇的戰斗之中。

不知道為什么,孫傳庭突然有了一些擔心,朝廷耗費這么大的氣力來剿滅流寇,卻不愿意賦予指揮戰斗的主帥尚方寶劍,這究竟意味著什么,近乎完美的作戰計劃,剛開始部署的時候,就顯露出來各方利益的瑕疵。

難道說這一切意味著四正六隅的作戰計劃,不可能完全實現嗎。(未完待續)

無彈窗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