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六百零三章 迫不及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零三章 迫不及待

第六百零三章 迫不及待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07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作者:下載:

漕運的遲滯,已經明顯影響到北方的諸多事宜,糧食短缺已經在某些地方顯露出來,至于說漕運總督府,也有解釋,無非是運河長時間沒有整修,影響到了漕運等等。

朱由檢可沒有那么多的耐心,不會聽漕運總督府的解釋,他認定這就是鄭勛睿的挑戰,也許鄭勛睿已經察覺到情況不對了,所以開始出手了。

鄭勛睿這樣的態度,讓朱由檢勃然大怒,他沒有耐心繼續忍下去了,身為大明的皇上,一言九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鄭勛睿的膽子也太大了,居然敢于挑戰皇上的權威,豈不是比袁崇煥等人更加的可惡,如此的情況之下,朝廷若是還沒有什么表現,那豈不是顯得軟弱無力了。

到了這個時候,朱由檢已經將鄭勛睿視作了異類,必須要干凈利落除去的另類,因為鄭勛睿已經威脅到了皇權的統治。

人的思想改變,有些時候很是奇怪,朱由檢登基的時候,面臨的是哥哥留下的一個亂攤子,大明的江山岌岌可危,他夙興夜寐,想著能夠振興大明,想著做千古一帝,于是他果斷的清理閹黨,重用文臣,甚至到了凡是魏忠賢當初堅持的東西,清一色的反對,凡是朝中大臣提出來的建議,清一色的贊成,登基的頭四年時間,他廢除了監軍制度,不準太監掌控任何的權力,他毫無保留的信任內閣,采用會推的方式舉薦內閣大臣,他對袁崇煥的信任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甚至袁崇煥不請旨斬殺毛文龍這樣的大事情,也忍下來了。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年齡的增長,朱由檢發現自己錯了,大明的情況不但沒有好起來,反而愈發的糟糕,流寇肆掠。震動了北方,后金韃子隔三差五的侵襲,威脅到北直隸和京城,而天災更是頻繁。他將這一切都歸咎到滿朝文武大臣的身上。

從這個時候開始,朱由檢不再完全信任文臣,他開始信任和重用身邊的太監,讓司禮監協助他控制內閣的權力,重新派遣監軍掌控軍隊。

鄭勛睿的能干。曾經讓朱由檢欣喜,特別是年輕的鄭勛睿,以殿試狀元、翰林院修撰的身份主動申請外調,成為延安府知府的時候,朱由檢是打心眼里高興的,后來鄭勛睿組建了鄭家軍,不需要朝廷撥付一錢銀子的軍餉,而且鄭家軍在陜西打的流寇魂飛膽喪,在很短時間之內穩定了延安、延綏和陜西等地的局面,這讓朱由檢異常的感慨。

后來在提拔和重用鄭勛睿的時候。朱由檢也是力排眾議,讓年輕的鄭勛睿身居高位,而且朱由檢還少有的允許鄭家軍發展壯大。

可這一切如今都改變了,一旦鄭家軍真正強大起來,特別是在大明其他軍隊普遍都孱弱的情況之下,朱由檢開始不放心了。

猜忌猶如毒瘤,稍稍培養就能夠壯大起來,而且無法控制。

鄭勛睿沒有明面上對朝廷不忠,但朱由檢已經感受到巨大的危險。

如此情況之下,很多的事情就不好控制了。猜忌的后面,必定是實際的行動,朱由檢甚至覺得,鄭勛睿和鄭家軍對皇室的威脅。已經超過了后金韃子和流寇。

鄭勛睿率領的鄭家軍,再一次打敗了后金韃子,讓多爾袞無奈撤軍之后,朱由檢的猜忌和懷疑之心已經達到了頂點。

但朱由檢還是清醒的,他知道不能夠隨便處置鄭勛睿,畢竟人家沒有出現什么問題。要是隨意的就給鄭勛睿定罪,那么天下人都會為其鳴冤,而且很有可能在朝廷內就引發動蕩,要知道那些文臣可不是省油的燈,那樣對他朱由檢的聲譽損害是巨大的,這也是朱由檢不可能接受的,所以暗地里采取措施,就成為了最為有效的手段了。

坐在御輦上面的朱由檢,臉色時陰時晴。

身邊的王承恩,臉上露出了小心,他知道皇上這段時間心情不是很好,自己需要更加的注意,不要惹得皇上發脾氣,皇上想到的就是鄭勛睿的事情,要是這件事情不能夠解決,皇上的心情就不可能好起來的。

不過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不是嘴上說說那么簡單的,王承恩已經將他和周延儒等人商議的辦法稟報了皇上,沒有得到回應,好在周延儒已經派遣管家回到老家去,做好了相應的安排,相信南直隸的官吏和士大夫聯合起來,一定能夠限制鄭勛睿的權勢。

王承恩對于皇上是絕對忠心的,可以說在整個的大明,他是皇上最為信任的人,想當初皇上還是信王的時候,因為遭遇到魏忠賢和客氏的算計,每日里都是提心吊膽的,那個時候陪伴在身邊的,就是他王承恩了。

這樣的關系絕不是他人幾句話就可以動搖的。

也正是因為這層關系的存在,王承恩能夠說出來不少他人不敢說的話語,就算是遭遇到皇上的訓斥,頂多一天時間過去,也就沒有多少的事情了。

如何的處置鄭勛睿的事情,王承恩堅持自身的認識,他認為必須要慢慢來,逐步的離間鄭勛睿身邊的人,讓鄭勛睿的力量逐漸薄弱,而后才能夠采取下一步的行動,而且就算是采取最后的行動,也要找到充足的理由。

將鄭勛睿調離淮安只是第一步,讓鄭勛睿出任南京兵部尚書,目的就是孤立,讓鄭勛睿失去周遭的支持,接下來會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將鄭勛睿調往遼東,讓鄭家軍和后金韃子去拼命,借機削弱鄭家軍的實力,若是鄭家軍能夠徹底剿滅后金韃子,那是最好的事情了,若是不能夠,想必鄭家軍和后金韃子都會遭遇到重創,那個時候隨便找到鄭勛睿的不足之處動手,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王承恩覺得這個計劃可謂是天衣無縫,鄭勛睿就算是知道其中的貓膩,也沒有辦法,只能夠是服從。

“王承恩,鄭勛睿如此大膽,居然敢從漕運上面做文章,朕若是讓他出任南京兵部尚書,豈不是示弱的表現嗎。”

王承恩內心有些打顫,他明白皇上的意思,更是知道皇上的脾氣,若是按照皇上的意思來處理,肯定是不行的,最終可能鬧出來大事情。

“皇上,奴婢以為,將欲取之必先與之,將鄭大人調離淮安,其實就是動搖了鄭大人的根基,鄭家軍去歲才打敗了后金韃子,這個時候若是強行貶斥,說不過去啊。”

朱由檢臉色陰沉,看了王承恩好一會。

“也就是你敢在朕面前這樣說,要是換做其他人,朕就要懷疑其動機如何了。”

盡管皇上這么說,王承恩的身體還是顫抖了一下,皇上高高在上,每日里想到的事情太多了,盡管他得到了皇上最大的信任,但這樣的信任,也經不起一次次的懷疑。

“皇上,奴婢和周大人商議了好長的時間,認為這樣的處理,滿朝文武說不出什么話來。”

“朕知道你的意思,朕記得東林黨人和鄭勛睿之間,是很大的對頭。”

“皇上說的是,奴婢提議調遣鄭勛睿出任南京兵部尚書,就有著這樣的考慮,南直隸乃是東林黨人最為集中的地方,讓鄭大人到南京去,他必定和東林黨人之間產生爭斗,皇上可居中協調,奴婢認為若是鄭勛睿與東林黨人之間必定產生爭議,如此讓他們相互之間搏斗,可以最大幅度的削弱兩邊的力量。”

朱由檢稍稍思索了一會,微微點頭。

“這樣也有道理,看樣子你們還是仔細思索過的。”

皇上的這句話,讓王承恩放心了很多,其實皇上一直都有些懷疑周延儒,畢竟周延儒與鄭勛睿之間有著特殊的關系,誰也不能夠斷定周延儒是不是會和鄭勛睿之間發生什么聯系,若是出現那樣的情況,接下來態勢的發展就不好說了。

看見皇上站起身來,王承恩連忙走上前去,雙手小心托著皇上的胳膊。

“王承恩,朕還想看看楊愛卿是什么態度,你去通知楊愛卿。”

王承恩快步走向了門口,吩咐門口等候的太監,去通知左都御史楊廷樞到乾清宮來,皇上要召見楊廷樞。

轉過身來的時候,皇上再次開口了。

“王承恩,你認為周愛卿和楊愛卿的態度如何,是不是值得信任。”

皇上這個詢問,讓王承恩有了一種冷颼颼的感覺,最近兩年的時間,皇上的疑心已經很重了,朝中的文武大臣,皇上基本都不是特別信任了。

這樣的情形肯定是不行的,但王承恩不敢在這方面提醒,畢竟這牽涉到了皇上的顏面。

稍稍思索了一下,王承恩開口了。

“皇上,奴婢不敢亂說,周大人和楊大人以前和鄭大人的關系都很好,奴婢這段時間和周大人公事,感覺到周大人還是盡心盡力做事情的,至于說楊大人,奴婢基本沒有什么接觸,不敢隨意說出判斷,誤導皇上的決斷。”

微微一聲嘆氣之后,朱由檢開口了。

“王承恩,朕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朕很多時候也覺得這樣不好,可朕沒有辦法啊。”(未完待續。)

舉報:/

**作者:風中的失落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果您是《》作品的版權所有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本小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立場無關。**

筆下書友正在閱讀: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