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四百八十八章 機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八章 機會

第四百八十八章 機會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9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科幻


京城里面發生的一切,鄭勛睿很快得到了消息。

徐望華等人都表示了慶賀,而且禮部的敕書也很快下來了,李巖出任山陰縣縣令,這等于是鄭勛睿獲得了全勝,張溥等人處心積慮策劃的一場陰謀,無果而終。

這個時候,徐望華想到了鄭勛睿曾經說過的事宜,那就是開始清理淮北的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這件事情是非常必要的,盡管說淮北各地,東林書院已經非常低調,甚至平日里看不見什么蹤跡,但徹底打消東林黨人在淮北的影響,才是最為穩妥的辦法。

沒有等到鄭勛睿布置,徐望華就開始思考應該怎么做了。

徐望華的身邊,已經有好幾個人了,文坤和李攀龍是其中最為突出之人,兩人的學識不算是很高,李攀龍是庠生,也就是可以享受稟糧的生員,文坤雖然也是生員,但沒有資格享受稟糧,但兩人都非常靈活,做事情也有著特別的手段,不管多么困難的事情,他們總是能夠想到解決的辦法,特別是文坤,大事小事都能夠處理。

這讓徐望華特別的感慨,有些時候學識不能夠代表一切,能力才是最為重要的,學識不夠可以通過學習彌補,更可以通過處理諸多的事宜增長見識,但能力不足,盡管有著一肚子的學問,那也是沒有多大作用的。

如何的攆走東林書院,讓復社和應社在淮北無法開展任何的活動,這是有著不小難度的,官府肯定不能夠公開的動手,那就處于劣勢了。京城里面的錢士升等人,一旦知曉淮北官府動手了,肯定是要掀起波浪的。

文坤想到了辦法,他是從錢糧方面出發的。

不管是東林書院,還是復社和應社。想要開展活動,或者是教書育人,總是需要消耗錢糧的,只要從錢糧方面做文章,那就可以斷絕其經濟來源,一旦沒有錢了。其自然是難以維持下去的,至于說支持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的,主要還是商賈,其次是士大夫,官府不能夠直接動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但可以動商賈,甚至是士大夫。

文坤提到了這個辦法,得到了徐望華的贊許,一旦商賈和士大夫都不提供錢糧方面的支持了,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肯定無法維持了。

淮北的老百姓,對于官府有著高度的認同感,這也是各級官府大膽做事情的后盾。

一切商議完畢之后,徐望華決定給鄭勛睿稟報了。

徐望華帶著文坤、李攀龍和梁興力等人。進入了東林書屋。

“大人,關于徹底清理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的事宜,屬下和文大人、李大人、梁大人都商議過了。已經擬好了條陳,請大人過目。”

鄭勛睿接過文書的時候,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一次你們居然主動想辦法了,很不錯啊,其實此次吳偉業巡按淮北,就是很好的機會。朝廷不是想著我和東林黨人互掐嗎,那我就滿足他們的心愿。在淮北動手,想必皇上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后。會很高興的,可惜我是另有目的的。”

說完這些話,鄭勛睿低頭仔細看起文書來。

一刻鐘的時間之后,鄭勛睿將文書放到了桌上,臉上再次露出了笑容。

“這個計劃很不錯啊,人都是要吃飯的,飯都吃不飽了,還談什么讀書學習,從錢糧的方面,斷絕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的來源,讓他們自動離開淮北,這個辦法很好,就算是錢士升和侯詢等人,也是無可奈何的,不過有一件事情,你們需要想清楚,那就是東林書院等離開淮北之后,如何的能夠團結這些讀書人。”

鄭勛睿說完之后,徐望華有些為難的開口了。

“大人,此事屬下也考慮過,不是很好操作,若是成立其他的什么會社,會被朝廷認為是結黨營私,適得其反。”

鄭勛睿哈哈大笑了。

“這件事情很簡單,擴大縣學、州學和府學的規模,吸納更多的讀書人讀書,這無非是多出一些錢糧,總督府拿得出來這些錢糧,至于說縣學、州學和府學教授什么知識,那就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如此豈不是將絕大部分的讀書人都團結起來了嗎。”

徐望華拍了拍額頭。

“大人這個辦法是絕佳的,如此還能夠讓淮北在鄉試和會試的時候,出更多的人才啊。”

“不錯,但有一點必須要強調,那些什么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觀點需要轉變,教授知識的先生才算是真正的先生,鄉試和會試的主考官,不是什么恩師,這一點務必讓諸多的讀書人明白,朝廷之中絕當營私情形的泛濫,全部都是因為這些認識才形成的,主考官是東林黨人,舉人和進士就要加入到東林書院,主考官是浙黨人,那舉人進士就要加入到浙黨之中,如此的做法,弊端太大。”

很快,漕運總督府下發了文書,各級官府開始清理所有的商賈,重點清理商賈捐贈錢糧的情況,一旦清理出來之后,官府視情況予以處理,既然商賈有錢糧捐出去,那不妨給各級的官府捐贈一些,而且這樣的捐贈要成為慣例,只要發現有此類的情況,那么商賈就必須給官府捐贈,當然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捐贈給窮苦的百姓,如此的情形,經過官府的核實參與,可以對商賈提出來獎勵,官府大力支持。

這一道文書下發下去的時候,不少人感覺到奇怪。

但很快有人明白此舉的意義了,畢竟不少的商賈,每年都要給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捐贈不少的錢糧的,這一次官府清理,這些捐贈自然冒出來了,要知道商賈需要承擔洪門下達的保護費,還要給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捐贈錢糧,本就有些吃力了,可還要給官府捐贈,那豈不是要破產了,可商賈既然可以給東林書院等捐贈,自然是富足,那也可以給官府捐贈,讓官府救濟更多的百姓。

沒有誰是傻子,商賈很快明白其中的含義了。

其實淮北的商賈,給東林書院等的捐贈,已經變得很是勉強,畢竟淮北完全被總督府控制了,東林黨人在這里沒有絲毫的地位,無法保護商賈的利益,商賈必須給洪門繳納保護費,如此的情況下,商賈繼續給東林黨人拿錢拿糧,內心肯定是不情愿的。

這一次官府清理,正好給了諸多商賈理由,讓他們不愿意繼續給東林書院等捐贈了。

其次就是士大夫了,這一點同樣適用于士大夫,你士大夫不是有錢嗎,那好,你愿意捐贈,官府是歡迎的,但你可不要忘記官府了,官府每日里那么忙碌,也是保護了諸多士大夫的利益,那也一定要給官府捐贈的,你若是不愿意捐贈也可以,官府不會勉強,但官府缺乏錢糧,做事情必定會有影響,那你士大夫家里遭受了什么事情,官府就不一定顧得上了。

誰都知道洪門是總督府直接控制的,洪門也直接控制各地的勢力,不管是黑道白道,都要聽洪門的,否則在淮北無法立足,這些白道黑道才不在乎你什么士大夫,到時候小偷光臨府邸,造成了重大損失,那就沒有地方去說理了。

這一手的效果非常好,幾乎在一夜之間,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失去了任何的經濟來源,沒有了錢糧,他們根本無法維持,其實士大夫和商賈也明白,總督府就是將矛頭對準東林書院等的,這也怪不得總督大人,你東林黨人在朝廷之中掀起了諸多的風浪,就是想著對付總督大人,人家現在出手對付你,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東林書院在淮北無法立足,復社和應社也無法維持了,這期間,錢謙益專門到南京去找到了兵部尚書劉宗周,希望劉宗周能夠出面干涉,但劉宗周明確拒絕了,朝廷里面發生的那些事情,劉宗周自然是知曉的,他不會攙和進去,對于朝中錢士升和侯詢等人的做法,他是看不慣的,何況前面還有四公子的前車之鑒。

錢謙益等人,包括錢士升和侯詢等人,只能夠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的發生,看著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遷出淮北的四府三州,這對于他們來說是沉重的打擊,要知道南直隸是東林黨人最大的依靠之地,東林黨人在淮北失去影響力,等于是失去了大半壁的江山。

這件事情很快也傳到朝廷里面去了,皇上沒有任何的表示,甚至都沒有詢問。

已經回到京城、出任東廠提督的高起潛,專門給鄭勛睿寫信了,信函之中,也提到了朝中對此事的看法,贊成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但絕大部分人都是沉默的,沒有任何的態度。

這讓鄭勛睿很是高興,本來以為東林黨人會大力反撲的,想不到沒有任何的動靜,看來書生造反十年不成的話語是有道理的,貌似強大的東林黨人,其實骨子里是軟弱的,當然強硬的東林黨人,肯定是存在的,可惜數量太少了,再說鄭勛睿做事情,都是做好了一切準備的,讓東林黨人找不出任何的破綻。

經歷了李巖和紅娘子的事宜,鄭勛睿做事情早就變得異常穩重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