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唐第四十五章 計議(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邊唐 >>邊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五章 計議(下)

第四十五章 計議(下)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7日  作者:蔥山跳蕩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蔥山跳蕩 | 邊唐 

段秀實默然,忽然苦笑一聲:“將軍,封大夫的確最擔心你再開邊釁,圖謀河中。”

“成公你以為此事如何?”馬璘目光灼灼看著段秀實。

段秀實再次苦笑,道:“將軍那份奏章,我在封大夫那里也看過。若是河中果如將軍所言,已然是風云震蕩,這樣的機會錯過了未免可惜。——封大夫讓我來你這里,本來是希望我能阻止你謀取河中之地的。”

馬璘笑了。這便是與青年人共事的好處,至少段秀實也是傾向于謀取河中之地的。

“河中之地的消息,很快就會傳來。到時候成公便知道我說的是真是假了。”

段秀實點了點頭,道:“我所慮者,那康王和米王未必會真心侍奉大唐,只怕是想要借大唐之手驅除大食人,獨占河中罷了。若是我漢家兒郎沙場血戰,最后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那將軍恐怕就要成為笑柄了。”

馬璘笑了笑道:“相比起大食人,我還是更喜歡這些粟特人。當然了,若是咄曷那廝將來真的敢無藩臣禮,我大唐鐵騎必將踏遍河中,取其項上人頭!”

他的聲音不高,卻如同寒冰一樣冷酷,康青青忽然想起他在河中做過的那些事情,忽然意識到這個陪伴她這些時日的男人乃是一位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將軍,不由自主的打了一個寒噤。

溫柔起來的時候,他便像是最完美的情人。這些日子里他其實并沒有薄待她,她幾乎忘記他是一個何等危險的人物了。

段秀實瞟了康青青一眼,疑惑的看向馬璘。

馬璘拍了拍康青青的肩膀,小丫頭身子一顫,幾乎要跳起來了。

“將軍,這個胡女能夠聽懂我們的話?”段秀實的聲音里忽然多了一絲殺意。

馬璘笑道:“成公不必擔心,這是我在河中得到的侍妾,算是康居王族,中原話那是自小就懂的。咱們這是陽謀,我本就沒打算瞞她。”

“將軍,這樣未免不妥。”

“成公,你我相交多年,我馬璘是和等人你應該很清楚。我的侍妾,有讓人隨便處置的么?”馬璘聲音不大,卻極有力量。

“算了,你是將主,我能說什么。”段秀實雖然不滿,卻知道馬璘的性子,看了一眼康青青青稚的小臉,搖頭道,“這么多年了,你還是這樣,喜歡戲花試花這些調調。既然立下大志,哪里還能那般周旋于婦人之間?將軍,這個毛病,你可得改一改!”

杜環撇了撇嘴:“大丈夫沒有三妻四妾,豈不讓人笑話。成公這都虞候,竟然管起將軍內宅之事,未免管得也太寬了些。”

見段秀實又朝杜環瞪起眼睛,馬璘苦笑一聲,連忙擺了擺手道:“成公和我多年至交,說話向來如此,參軍不必介意。”

關中漢子馬璘本就是浪蕩子,段秀實這樣說本沒有錯。總不能對這家伙說我其實不是原來的馬璘了吧,被數落兩句也是應該的。

杜環不服氣還要說話,馬璘只好瞪了他一眼,世家子為了自家將軍的威信,只好氣哼哼的閉嘴。

“佞臣!”段秀實卻沒準備放過杜環,重重地啐了一口。這一口濃痰落在馬車地毯之上,康青青輕輕轉過頭去,不再看這三人。

這樣的話實在是太狠了,杜環心高氣傲如何能忍?猛然起身卻被車頂撞了,氣得面紅耳赤,狠狠地瞪著段秀實。

段秀實安西老將,本來也就不大看得上這個世家子。兩人四目相對,居然是互不相讓。

眼見這兩人快要打起來,馬璘不由得一陣頭大。杜環乃是他的心腹,段秀實風骨錚然,是他前世就佩服的人,哪個都不好得罪。沒奈何連忙轉換話題,從懷里摸出一個第爾汗放在矮桌之上,道:“成公可見過此物?”

段秀實不再理會杜環,拿過銀幣看了下,道:“這是白衣大食的銀幣,在胡商之中流通。我大唐不以金銀為貨幣,私下里金銀和銅錢絲帛卻也是可以兌換的。安西胡商那里,基本都可以把這種東西兌換成銅錢或絲帛。”

馬璘點了點頭,又道:“然則成公可知大食士卒的待遇如何?”

段秀實沉吟了一下,搖了搖頭道:“這個實不清楚。百余年前有大食人名摩柯末者,勇健多智,眾皆附之,辟地千里,后竟代波斯而興,為西方大國。以其旗幟尚白,故號為白衣大食,這種銀幣便是白衣大食所鑄,名為第爾汗,他們還鑄造一種金幣,名為第納爾。白衣大食每戰所獲財富皆是充公,根據不同地位進行分配。據說得到最多的是摩柯末的后人,每年數萬個這樣的銀幣,士卒們也各有所得。這是白衣大食,黑衣大食立國時間不過數年,尚未聽說自己鑄造貨幣。”

段秀實也算是淵博之人,不過他所說的這些,還是白衣大食立國時期的舊聞,頂多算是四大哈里發時代的事情。大唐對于大食這個西方近鄰的了解,就是這樣的貧乏。天朝上國的地位,讓大唐人傲視一切蠻夷,縱然是大食或是拜占庭這樣的大國,唐人也不放在眼里,根本沒有多少興趣去了解。

在原本的歷史上,唐朝的讀書人中唯一到過西方諸國的便是杜環。而杜環也不是心甘情愿去的,而是在怛羅斯之戰后成為戰俘流落到大食,輾轉十年才得以從海路回國,這才有了《經行記》的傳世。百余年間,大唐從未嘗試派人去了解這個強大的近鄰,唯一向大食派出使節還是為了聯手干掉突騎施可汗蘇祿。

唐人的傲慢,讓他們對于疆域之外的一切毫不關心。甚至漢族商人也很少踏足疆域之外,沒有大唐軍鎮的地方完全就是胡商的天下,漢族商人基本上不會涉足。

大唐極盛之時,漢族商人的足跡曾經到達過遙遠的劍水,后來隨著碎葉鎮的廢棄,漢族商人的活動范圍迅速快速萎縮,現在基本上就是在蔥嶺以東了。

當然這個時代和后世不同,身為唐人的確是有著驕傲的資格。在這個對于“無藩臣禮”的藩國便可用兵的時代,唐人自然是霸道和驕傲的。短視和無知,完全可以靠強大的國勢來彌補。

心中感慨,卻不能說出來。好在自己來到這個時代,這一切終歸是有彌補的可能。

馬璘指著銀幣笑道:“成公所言,都是老黃歷了。不過大食人士卒的待遇,的確是遠超我安西邊軍。白衣大食已亡就不說它了,黑衣大食的精銳不多,傾國之兵也只有不到十萬,這些人是唯一拿軍餉的部隊。黑衣大食步兵一年的軍餉,是九百六十個第爾汗,也就是這樣的銀幣。至于騎兵,軍餉是步兵的兩倍。”

“那么多!”段秀實臉上露出駭然之色,“若真如此,大食士卒一年所得,便是數十上百緡錢!”

“便是如此!”馬璘點了點頭,感慨道,“待遇豐厚若此,士卒怎不用命!再看我大唐,開元二十五年前是以府兵戍邊,三年一換,士卒武器戰馬都是自備,連口糧也是自帶,軍餉更是絲毫也無,唯一好處便是免除租庸而已。

因府兵制崩壞,開元二十五年后不再發府兵,招募愿長久戍衛邊境者為邊軍,準許攜家人從軍,給以房屋土地,謂之長征健兒。如今我安西士卒,大半都是健兒。朝廷獎勵健兒不過二十段陳舊絲帛,何曾有軍餉可言!

邊地貧瘠,邊軍困苦,常田部田的產出,實不足以養家糊口。秀實,黑衣大食興起不過數年,我安西百戰之兵卻敗于彼,怕也不是偶然的啊。”

段秀實捻著那一枚銀幣,輕輕點頭。

杜環道:“將軍,大食人戰力不及我安西健兒多矣,卻能有這般待遇,未免太不公平了。”

“的確不公平。”馬璘點了點頭,輕聲道,“我的意思,便是將來我安西健兒也要給予豐厚之待遇,我大唐天朝上國,怎能比化外小邦差?成公,來日我若主邊安西,不僅要為戰死者發放撫恤,還要為健兒們按月給予軍餉,暫時或許無法和大食人相比,可終有一日會超越大食人,成為最富庶的軍隊!”

“成公,到了那時,我們的士卒便不用再顧慮家人,一心訓練便可。那時的安西軍,才會成為真正的無敵于天下的精銳之師!”

中國歷史上的軍隊,實際上便是一群拿起武器的農民,之前從未職業化。天寶年間各地節度使招募的長征健兒,便是軍隊職業化的雛形。雖然造成了唐時的藩鎮割據和五代時的亂象,但在馬璘看來,這卻是大唐軍隊正確的發展方向。

一支脫離了農業生產的軍隊,才是真正的軍隊。作為煌煌大唐的精銳之師,本就該是徹底脫離農夫身份的職業化的軍隊。這樣的軍隊,才是他踏足河中所能依仗的鐵軍。

這些想法,必須要開誠布公的對這些親信說出來,以免以后掣肘。

段秀實看著馬璘道:“將軍的意思,將來的軍餉,也是要從這一筆財富里出了?”

“那是自然。”

“若是如此,這一筆財富,恐怕就不夠了。”段秀實皺起眉頭。

馬璘笑道:“黑衣大食能夠用銀幣養起十萬大軍,可見其富庶。我大唐鐵騎需要之物,自然是要用手上橫刀去取!”


上一章  |  邊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