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唐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莊獻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邊唐 >>邊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莊獻策

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莊獻策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01日  作者:蔥山跳蕩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蔥山跳蕩 | 邊唐 


類別:玄幻小說

作者:

書名:__

若要逃跑,便一刀砍了,這話不過是說給少年聽的,開玩笑,這樣的好苗子,哪能隨隨便便一刀砍了。最新章節閱讀

何況少年的功夫和自己同出一家,也不知道該算師兄弟還是更小一輩的弟子,看在這層關系上也不能要他的性命。

能在這里遇到同門亦是一個意外,不過這層關系其實是原來的關中漢子馬璘的,與他其實關系不大。然而畢竟是繼承了這具強悍的身體,有的關系雖說不好承繼,有的關系還是得認。

這家伙認定是自己殺的李隆基,自然不能讓段君子見到他,所以交由安西密探們看管乃是最好的選擇。這樣的傷至少得半年時間才能恢復,到時候自己應該已經完成和長安方面的關系定位了吧。

解決了這樣一樁不大不小的麻煩,馬璘又策馬在城外草原上馳騁了一會兒,便即返回到城內中去。

太子的使者既然到了,總還是要見一見的。

當然,如今太子其實已經是至德天子了。

如今庭州城內基本上已經恢復了平靜,前幾天追查波斯寺余孽,該殺的人已經殺了,起獲的財富也有不少,不再抓人殺人之后,市面上的秩序慢慢就恢復了。每日里進出城市的商隊眾多,大部分依然是做的金山道的生意,入城的多是從金山北面運來了繳獲之物,出城的則是給北征大軍提供給養的。杜懷光帶著北庭軍大部還在草原之上,依然是需要商人們的支持。

當然也還有商隊走的是白水澗道,來往安西和庭州之間運送物資,不過由于戰事已經結束,所以物資的需求少了許多,所以走這條路的商隊便少了不少。

來傳送李亨諭旨的中官也是個熟人,正是來過安西的李莊。馬璘走入暫時停放李隆基遺體的大廳之時,李莊正跪在靈柩之前哭個不停。

天氣太熱,雖然有大量的冰塊圍在靈柩周圍,依然是有著一些異味。君王死了和凡夫俗子死了。其實沒什么不同,都是要歸于塵土的。

若是往靈柩里也放些冰塊或許還好些,不過段君子是堅決不肯,說是那樣太過褻瀆。馬璘便沒再堅持。

李莊之前來安西傳旨,總體來說給人的觀感還是不錯的。馬璘過去讓李莊起身,李莊也沒有堅持,看樣子也是受不了那等異味,跟著馬璘便走了出來。

略略寒暄了幾句。對陛下的駕崩表示震驚和悲傷之后,李莊把馬璘拉到一邊,壓低了聲音問道:“將軍,如今天子駕崩,太子即將登基,不知將軍心中作何打算?”

“什么作何打算?”馬璘皺眉道。

“將軍,何必要裝糊涂新君登基,必然要削弱將軍的權柄,這次我帶來的這道諭旨,其中的意思將軍不會不知道。等到太子進位成了天子之后,必然又有旨意到此。對于將來之事,將軍難道就沒有絲毫打算么?”李莊聲音壓得極低,盯著馬璘道。

“將來么……不過是盡人臣本分而已,又能有什么打算。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磧西邊將主邊時間向來不會太長,歷來皆是如此,我在這個位子上也有好幾年了,新君若有旨意下來,為人臣者自然不能戀棧。”馬璘肅容道。

“將軍當真是這樣想的么?”李莊低聲道。“若真如此,只怕立馬就要大禍臨頭”

“天使此言何意?”馬璘皺眉問道。

李莊看了看四周,把馬璘又往角落里拉了拉:“將軍,殿下登基之后。必然是要削弱將軍的權勢,到時候將軍無非是兩個選擇,肯,或者不肯。若是將軍交出兵權,立馬便是砧板上的魚肉,一年半載之間或可為富家翁。然而陛下每次想到將軍,便如肉中之刺,將軍,到時候可是連富家翁也當不成了。而若是不肯,以將軍如今之權勢,便可大做文章。”

見馬璘沒有打斷她,李莊壓低聲音繼續道:“為將軍身家性命計,在下有上中下三策,可供將軍選擇。”

馬璘見這宦官一本正經,心中想笑,還搞什么上中下三策,這貨是來說評書的么。

不過他并沒有當真笑出來,而是低聲道:“愿聞其詳。”

李莊道:“這下策嘛,便是棄了磧西之地,帶兵越過蔥山西進,以將軍的本事,必然可以打出一個大大的疆土。到時候或和大唐分庭抗禮,為兄弟之邦,或和天子商談,作為藩屬皆可。”

“那中策呢?”

“中策便是拒不從命,以萬民遮攔為由不去長安,也不交出兵權,憑借流沙之險以自固。到時候新君必然震怒,卻是奈何將軍不得。將軍兼有蔥山東西,吐蕃回紇之地皆可掌握手中,名義上為大唐之臣子,實則自成一家。”

“至于上策,自然是兵發長安,爭奪天下”

李莊目光微微閃亮:“天子的優勢,在于人心歸附,而將軍的優勢,在于手中滅世之兵將軍如今已滅三國,便是再滅一國又何妨以在下愚見,當今天下無人可以抵擋將軍兵鋒,兩京之地一戰可定要想席卷天下,怕是需要一些時日,不過十年時間也是夠了。磧西苦寒之地,終比不上中原花花世界,陛下對將軍有厚恩,太子殿下卻對將軍沒有恩德既是如此,奪了這天下又有何妨”

馬璘看著這個一臉興奮的宦官,顯然這個家伙這些話是路上都準備好了的。怪不得這個家伙會作為信使來到庭州,原本按照他在宮中的地位,早已不用巴巴的跑這么遠來傳旨了。他這次來安西,顯然也是想要為自己搏一場富貴的。

“天使,你這般鼓動某家造反,不怕某家把你押送長安發落么?你知不知道戰火一起,將有多少生靈涂炭大唐立國百余年,終于有了今日之氣象,難道你要我生生把這盛世光景打破,讓千萬人人頭落地么?”馬璘看著李莊,低聲問道。

李莊直視著馬璘,聲音微微有些亢奮:“在下也不是讓將軍一定要造反,不是還有中下二策么在下既然敢說,便準備好承受一切結果,若將軍把在下押送長安,只能怪我李莊看錯了人。至于生靈涂炭,呵呵,將軍成名以來殺人何止百萬,如今怎能心存婦人之仁,不明白不破不立的道理?”

“不破不立?”馬璘微微皺眉。

李莊點頭,道:“如今天下看似昌盛,實則是鏡花水月罷了。我大唐立國之根本,一乃府兵制,二乃均田制,如今二者皆已崩壞。各處折沖府無兵可練,邊軍皆是依仗長征健兒,南衙府兵名存實亡;北方各道地狹人稠,無以授給百姓口分永業,百姓安土重遷,皆是依附豪強為人傭耕艱難度日。錢糧皆是依仗南方各道,運河為生死命脈,平日里還好說,若是南方遭遇災荒,錢糧收不上來,京畿關內立馬就要餓死人了。或是萬一漕運出什么問題,亦是立馬就會引起大亂。將軍,眼下看似盛世,實則是危如累卵”

馬璘看著這個家伙,也是有些意外。一個中官能說出這些話來,不由得讓他高看了這家伙一眼。

今日的大唐,局面未必如李莊說的這般嚴重,其實也差不了多少。立國百余年來天下總體太平,然而問題的確是積累到了很嚴重的程度。特別是北方各道的土地兼并,已經到了極為嚴重的地步,大部分的自耕農都已經消失,農民基本上都是依附豪強的田莊過活。而京畿關內尤其嚴重,加之人丁稠密,又安土重遷,平日里的確是沒什么,萬一遭遇個天災**,或者是漕運不繼,或者是南方各道錢糧不足,立馬便是遍地干柴一點就著。

而沒有了自耕農,沒有了官府授予百姓口分永業的制度,便自然沒有了府兵。而府兵本是大唐帝國立國之根本,沒有了南衙府兵,如今大唐外實內虛,邊軍防備四境自然是綽綽有余,可是若是內部出現動亂,沒有了府兵就沒法及時撲滅,而一旦沒法及時撲滅,便會愈演愈烈。

當然了,這些問題并非是沒有法子解決的,不過李莊說盛世危如累卵,其實并沒有說錯。特別是關中京畿之地,雖是首善之區,卻也隱藏著最大的危機。

“將軍取天下,固然會千萬人人頭落地,然從長遠來看,卻是一樁善舉”李莊繼續說道,“以將軍之能力,十年之內必然可以定鼎天下,到時候便可輕松整頓,立馬就是一番煌煌氣象。而若是將軍不做,將來天下亂將起來,到時候不知會是何等凄慘”

來做說客的,果然是都有夸大其詞的能力。李莊說的話倒也不是全無道理,然而聽這廝的意思,似乎現在大唐已經是馬上要天下大亂,需要自己來倒轉乾坤了。在他的嘴里造反不但不是壞事,反而是好事了。

不過馬璘很清楚,這廝終究是個用嘴皮子來謀富貴的。

“如今長安暗弱,磧西卻如同是朝日當空,將軍這幾年主邊磧西,給磧西帶來的變化在下亦是看在眼里。在下非是想要功名富貴,實則是為了天下百姓著想”

“將軍取了天下,行事便沒了掣肘,將軍能帶給磧西的,亦能帶給整個大唐到時候不管是叫什么,我漢家天下定會更加強盛”李莊似乎很是激動,聲音雖然依舊很低,卻變得有些尖銳起來。

這話便有些過了,馬璘心道。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邊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