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娛大前輩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必有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韓娛大前輩 >>韓娛大前輩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必有因

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必有因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9日  作者:尼斯湖熊貓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尼斯湖熊貓 | 韓娛大前輩 


韓國電影市場最近這些年可以說,在好萊塢大片的攻勢下,已經逐漸的呈現頹勢,盡管韓國人的愛國熱情高漲,支持國產電影的勁頭十足,但韓國電影質量低下,這個是事實。看小說推薦去眼快看書

以至于人們在提到韓國電影的時候,印象中就是虐戀、車禍、癌癥、治不好。

每次都將男女主人公折磨到一死一傷或殉情,讓人欲罷不能,近兩年韓國電影也在尋找著出路,雖然依舊走車禍、癌癥的路線,但結局往往會來個大反轉,或失憶,或分離,雖沒有生離死別,但其中上演的復仇、欺騙、背叛,其虐心程度卻有增不減。

讓人看著都不禁心力交瘁!

雖然每年韓國影視圈都會不惜重金,打造那么一兩部所謂的大片,比如2004年的《太極旗飄揚》,2005年的《王的男人》,可是對于挽救韓國電影依舊于事無補。

作為眾多韓國電影類型當中的一種,校園愛情題材的電影從來都是小眾,沒有恢宏的大場面,沒有絢麗奪目的特效鏡頭,想要憑借講故事博得觀眾的青睞,實在是太困難了。

可偏偏李俊熙就成功了,之前的一部《初戀這件小事》將明星云集,號稱史詩巨作的《王的男人》打得滿地找牙,現在又是一部類似題材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兒》再一次將貼著好萊塢特效標簽的《漢江怪物》壓制到完全沒有還手之力。

如果說之前那部《初戀這件小事》的出現,還只是讓韓國影視界感覺耳目一新的話,那么隨著《那些年》的成功,無數生活在這個圈子里的人只能說是震驚了。

因為這部電影,無論是投資的額度,還是演員陣容,亦或是故事題材,似乎都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沒錯,去年的《初戀這件小事》火了,但更多的只是被人當作了意外。

現在相同類型的《那些年》可以說。只是在炒冷飯,而且整部電影完美沒有像樣的大場面,演員陣容方面,李俊熙和金泰熙都還只是人氣偶像。距離真正的演員,還有些距離,至少大多數圈內人士都是這么認為的。

不過,好歹李俊熙此前還有一部電影男主角的履歷,金泰熙在大熒幕方面。則完完全全是個新人,就算是在小熒幕上,她都只是被當成一個好看的花瓶來看待。

其他演員就更別說了,除了尹恩惠之外,竟然沒有一個專業的演員,也就只有客串的崔真實算是個真正的大咖。

可就是這么一部要投資沒投資,要陣容沒陣容,故事題材又非常老套的電影,竟然成功了,而且一舉干掉了萬眾期待的《漢江怪物》。成為了2006年暑期檔電影市場上的一匹超級大黑馬。

就連《漢江怪物》的導演奉俊昊都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非常無奈的承認:“原本以為是不同等級對手的較量,可是到現在,我才知道,原來我們才是弱勢的一方。”

直接競爭對手都承認失敗,這讓人們更加想要知道,李俊熙到底是憑什么成功的,有人說李俊熙是劍走偏鋒,用冷門題材爆冷,也有人說是電影本身讓觀眾產生了共鳴。

對此李俊熙的回答是:“一部電影先不管它的專業拍攝手法和技巧如何。也別管請了多少明星大腕,首先你得保證它是真誠的。”

沒錯!就是真誠!

在真誠這方面,《那些年》做的非常出色,單單是對白。就能讓人感覺到,這就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不像有些電影那樣,男女主角一張嘴就帶著王子,公主范兒。

雖然有些臺詞帶了點兒粗俗,可聽上去不矯情。也不裝成熟,什么年齡段,就該說什么話,該做什么事,反而讓觀眾覺得很搞笑。

需要強調的是,作為編劇的李俊熙并沒有刻意的去玩弄文字,他筆下所描述的一切,都是從生活中的人物自然流露出來的語言和動作。

同時,作為一部校園愛情電影,《那些年》“一反常態”,因為到最后的結局,竟然出人預料的不是大圓滿,柳妍熙沒有跟金夏石在一起,甚至連個懸念都沒留,柳妍熙直接結婚了,金夏石也只是作為客人出席了婚宴。

但是這很顯然不是一出悲劇,無論是影片中的金夏石,還是看電影的觀眾,都是欣然接受了這個結果和祝愿。

之所以出現這種結果,原因就是李俊熙說的真誠。

沒錯,站在電影角度上看,《那些年》這么做結尾是“一反常態”的,因為這是在生活中這是很常見的,初中,高中,大學的戀情,能夠走到洞房的,都不如那樣的圓滿結尾的電影多,而雖然沒能走到最后,但人們也沒要死要活的,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后來才發現這個人并不是自己的唯一,總會有人在你的世界里永駐。

作為編劇的李俊熙從一開始就沒想著去討好誰,他要呈現給人們的就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在他的故事里,沒有人是王子,也沒有誰是公主,整部電影對話多,發.情少,而且都是大白話,絕對沒有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那種展露B格的情形出現。

《那些年》主人公一共有七個,五男兩女,關系復雜又單純,說它復雜,是因為五個男的同時喜歡一個柳妍熙,而且戰斗方略,以及戰斗成果各不相同。

其中金夏石和柳妍熙的關系最緊密,而柳妍熙閨蜜姜尤美也沒有因為這個去疏遠柳妍熙。

相反,這七個人的關系還特別好,整部電影在敘事的時候,就把握住了友情和愛情的關鍵,沒有讓這兩種感情成為水火不容的敵人。

這跟故事人物背景有關,作為編劇的李俊熙也正是抓住了學生時期這簡單,單純的一面,讓所有看過電影的人,都會覺得合情合理。

影片中對物質金錢的描寫為零,不像大多數韓國電影那樣,故事里要是沒有個豪門二代,編劇,導演就集體撓癢癢。《那些年》就是純粹講感情的,雖然會經常地出現打一下手槍的葷鏡頭,但誰又能否認這些性.幻想不屬于青春的一部分呢?

這也是真誠,尺度掌握的恰到好處。通俗,不庸俗,風流,不下流。

就這么講述這群學生純粹的友情與懵懂的愛情,和他們的世界中的故事。

金夏石和柳妍熙的關系無疑是整個電影中的主線。這兩個人物也隨著電影的熱映,成為了現實中美好初戀的代名詞。

其實只要看懂了這部電影,真正了解了這兩個人物,就不難發現,這兩個人并不合適,柳妍熙說得對,金夏石很幼稚,有點兒玩世不恭的態度,在感情方面還缺少一種勇氣。

從換位置開始,金夏石對柳妍熙的感覺。是從無視到關注,再到喜歡的一個過程,這過程中,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分水嶺,通俗一些講叫日久生情。

最開始金夏石對柳妍熙的態度是不屑,這其實就是yankuai裸的嫉妒,或者說從一開始他們就不是一個世界上的人。

轉折點出現在英雄救美的一幕,英語課上金夏石英雄般地把自己的課本給了柳妍熙,替她接受了懲罰。

但其實在這個時候,金夏石還沒有喜歡上柳妍熙。僅僅是出于對這么一個女神級人物的尊重,和男生對女生的保護心理,絕對是下意識的行為。

但柳妍熙不這么認為,于是她當真了。決心幫助金夏石,就是不想讓自己看不起他。

之后他們倆經歷了一段“蜜月期”,那段時間,金夏石玩兒似的發奮讀書,跟柳妍熙說說笑笑,打打鬧鬧。這或許也是金夏石長大后最懷念的時光,那個時候,不必考慮某一天會分開什么的,那個時候彼此的世界都很小。

再然后,他們的關系進一步加深,可以說開始有一點點曖昧了,從金夏石與柳妍熙留校讀書開始。

柳妍熙叫金夏石陪她讀書的原因,是聽到了那個僵尸的傳說,害怕,要找個人來陪她,但柳妍熙沒有叫她的閨蜜姜尤美,而是選擇了金夏石,這說明柳妍熙已經習慣了金夏石在她的身邊,也信任這個大男孩,信任他有能力來保護自己。

柳妍熙是對金夏石一種說不出來的好,喜歡肯定算不上,至少不討厭,更確切地說,他倆對彼此已經產生了好感,而這種好感,是伴隨著男女之間的友情發展下去的。

因為一次打賭,金夏石輸了,剃了一個個帥帥的光頭,金夏石又贏了,當金夏石的四個損友YY柳妍熙綁馬尾辮的原因時,此時只有金夏石一個人知道,他贏得了柳妍熙,柳妍熙是認真的。

那些年,金夏石不只有柳妍熙,還有四個損友,柳妍熙也還有姜尤美,友情不會像愛情一樣,因為距離和時間而褪色,友情可以地久天長,友情可以是愛情的庇護所,友情可以是最可靠的支撐,所以在畢業的時候,李俊熙并沒有過多的去渲染離別傷感之類的情緒,相反是以一種快樂活潑的基調來展現畢業的。

畢業意味著解放和成長,沒理由不高興。

七人在海邊嬉戲,之后也就有了那張無比經典的畫面,七個人光著腳丫,姿勢各異坐成一排,各自談著自己的理想。

在這里,金夏石也在心中向柳妍熙告白:“我想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讓這個世界因為有了我而有一點點不一樣,而我的世界,不過就是你的心。”

金夏石做到了,他無意中一步一步地做到了。

不管之前有多好,分別是個避不開的問題,金夏石與柳妍熙開始了一段非正式的異地戀,就像現實生活一樣,這種柏拉圖式戀愛很難堅持下去,但也有一個蜜月期。

起初天天打電話,“不要讓別的男生太快追到你”,“你可不可以不要下去跳舞”金夏石的可愛,讓人忍俊不禁,但這也是對柳妍熙的一種保護,雖然自私的成分要大一些。

他們關系的頂點,是在是圣誕節的時候,開始金夏石就問這算不算約會,鏡頭下的兩人仿佛已經成為情侶,給人一種錯覺。

但是就好像暴風雨前夕,總要有一段特別美好的事情發生一樣。果然

金夏石遇到了最悲劇的事情,“女孩永遠比一個同齡男孩成熟”,在異地的他,想要“在女生面前展現自己最強的一面”。想法是好的,做法是壞的一一舉辦格斗大賽。

在被揍的不成人形之后,還在對柳妍熙說以后還要辦,絲毫沒有考慮柳妍熙的擔心。

柳妍熙一句“幼稚”,讓金夏石一戰回到解放前。金夏石也覺得柳妍熙不可理喻,為什么不能支持自己,他們倆都不懂對方的世界。

就在那個晚上,可以說是宣告了他們感情的破裂,其實只要有一方認錯,就不會出現這種事,按理說,應該是作為男性的金夏石認錯的,即使他并沒錯,但金夏石在這方面的確還“幼稚”。他放走了柳妍熙。

在那一刻,所有人都能感覺到,金夏石的心里一定痛極了,他肯定想要轉過身,去擁有柳妍熙,但他還是放棄了。

柳妍熙自己又何嘗不想跟金夏石合好,否則她就不會看窗外那對分手情侶看的入神了,她腦子里想的一定是金夏石。

事實證明,兩人都只是想想而已,都沒有做。

要不是因為那場地震。他們不聯系的時間不止兩年,這兩年他們都有了新的生活,柳妍熙找了男朋友,金夏石也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喜歡柳妍熙了。甚至說已經不喜歡了,電影用一組奔跑的鏡頭,來說明金夏石的新生。

地震當晚,金夏石著急打電話,就像上課時借給柳妍熙課本一樣,沒有想很多。完全是下意識的行為,是一種保護的意識,況且他們兩個還發生過這么多事。

當電影進行到這里的時候,肯定有很多觀眾還在幻想著以此為轉折點,他們兩個能夠重歸于好。

但是,NO!那已經不可能了。

他們兩個人完全是以一種朋友敘舊的形式來對話的,雖然稍有曖昧,但也只剩下回憶。

直到柳妍熙結婚,金夏石還喜歡柳妍熙嗎?

喜歡,否則最后就不會有親新郎的沖動,當然最后沒有親柳妍熙,電影最后的那個吻,也只是幻想出來的部分而已,以此來彌補遺憾。

柳妍熙呢?

也還喜歡金夏石,否則也不會第一個就給他打電話。

但這種喜歡,更多的是一種感激。

金夏石感激柳妍熙這個很多人追的女孩能讓自己追這么久,而且能跟自己保持這么近的距離。

柳妍熙也感激金夏石的一路陪伴,自己也對金夏石說過“被你喜歡過,很難覺得別人有那么喜歡我”。

鬧鬼傳說時,她第一個想到的是金夏石去陪她學習,聯考考砸時,她第一個打電話給金夏石哭訴,直到結婚時,也是第一個打電話告訴金夏石。

金夏石最終成為了他想要的”很厲害的人“,因為有了他,而讓柳妍熙的世界而有一點點不一樣。

整部電影,從頭到尾,都給人一種非常真實的感覺,也能夠感覺到作為作者的李俊熙在描繪這個故事的時候,在字里行間那濃濃的誠意。

讓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在接觸這部電影時,心里一定會想起了某個人,可能那個人早已退出你的生活,可能還保持聯系,也可能還在一起,但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初戀。

這種初戀很簡單,可以是一個人在背后默默地喜歡,也可以是像金夏石跟柳妍熙一樣成為朋友。

不管現在的生活有多么幸福,多么快樂,初戀的沖動一去不復返,讓人忍不住想要感謝那個帶給我們沖動的那個人。

李俊熙也用這個故事告訴了所有人,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是童話,柳妍熙說人生本來就有很多事都是徒勞無功的,她錯了。

盡管眼下困難重重,但心里仍然還有一個夢,即使最后沒能牽手,只要曾經發出過光芒,那以后的路就會走的更舒服。

就像地震那天晚上,身居兩地的他們同時抬頭看天上的月亮彼此牽掛一樣,至少還能仰望同一片天空。

誠意,感動!

李俊熙給了人們想要的一切,那么《那些年》如果不能成功的話,就真的沒有天理了。

所以,李俊熙又贏了,這一次,贏得讓人心服口服,之前《初戀這件小事》在成功之后,還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但是這一次,連爭議聲都少得可憐。

除了幾個早就被影視圈淘汰,該行賣嘴的所謂嘴炮大前輩,酸溜溜的批評兩句之外,就算是最苛刻的影評家,都給予了《那些年》極高的贊譽。

誠意之作!

這成了《那些年》這部電影新的標簽,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觀眾走進電影院,坐下來,耐心的看一部能夠讓他們感動的好電影。(未完待續。)xh118

新筆趣閣


上一章  |  韓娛大前輩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