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56章 大明的未來(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56章 大明的未來(四)

第56章 大明的未來(四)


更新時間:2015年08月05日  作者:藍盔十九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藍盔十九 | 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56章大明的未來四

第56章大明的未來四

“李大人不用擔心,有建奴。征服建奴的戰爭中,一定會有很多俘虜,大明不會白白養活他們,他們要想生存,就必須為大明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這些建奴的俘虜被調到南方,還可以削弱建奴的力量,為大明的北疆多爭取幾年和平的時間。”朱由檢早在信王府,婉兒的肚皮上,就規劃了大明的幾場戰爭,以及可能的得失。

在別人的眼里,他還是未成年、未見過世面的王爺,但實際上,他卻是十五歲的身體,三十歲的大腦,更有著三百年的后世經驗,至少可以和霧靈山的小雨有得一拼。

朱由檢的想法,已經遠遠超出了李春燁的理解。不僅是他,大明任何人都不可能跟得上朱由檢的思路。

李春燁感覺正被朱由檢帶到未知的世界,不僅是南洋、緬甸這些陌生的地域,更是思路上的陌生。特別是朱由檢嚴密的思路,在打敗建奴時,就能想到用建奴的俘虜去南方修路。他怎么對大明歷史、地理如此熟悉?又對大明未來的規劃如此清晰?如果他不是王爺,而是……李春燁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他發現自己走神了,趕緊采用了圍棋上的打僵:“然后呢?殿下。”

“大明第四戰,徹底歸化北方游牧民族。在大明的第一次北伐中,由于自身實力的限制,只能接受游牧民族的歸附,為大明的發展爭取幾年的時間。然而,游牧民族從來都是崇拜狼性,一旦大明衰弱的時候,他們就會像現在這樣給大明制造致命的威脅。所以,只有徹底同化他們,漢化他們,才能為大明的北疆帶來永久的和平。”這是朱由檢真實的想法,自從穿越以來,李春燁是唯一聽到這種話的人。說完了自己的決定,朱由檢也不再感到孤獨了,至少他已經有了李春燁這個支持他的粉絲可以傾訴。“當然,這也許不是一次戰爭,在大明絕對的實力面前,分裂的各個游牧部落根本沒有對抗的本錢,也許他們會主動請求歸順,畢竟大明能給他們提供更好的生活。”

李春燁又是陷入長久的沉思,他需要時間消化朱由檢的設想,大明三百年的北方國患,漢民族數千年的國患,在朱由檢面前,就這么輕松地煙消云散,這,可能嗎?

李春燁還是覺得暫時不去管朱由檢的目標能不能實現,他要看看朱由檢到底還有多少驚世駭俗的想法:“殿下,然后呢?”

“此后,還有兩戰,西夷和日本。看具體的情況再決定先后的順序。”既然已經驚到了李春燁,朱由檢干脆將自己的想法全部說出來,看這位兵部尚書大人的狀況,還不至于心臟病復發。

“殿下,可日本兵沒有犯我大明,為何要攻打日本?”李春燁雖然是兵部尚書,可骨子里終究還是儒學,信奉老人家所說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沒有?”朱由檢覺得李春燁是選擇性遺忘了,自己有必要給他提個醒,“本朝嘉靖年間,倭寇大批量、長時間入侵福建、廣東、南直隸、浙江,不久之前還入侵山東,難道不是明證?”當然有些事情只看結果,也沒必要分得太清楚。

其實倭寇并不是日本的正規軍隊,他們只是在日本混不下去,才來到大明碰碰運氣,看看有沒有他們坑蒙拐騙的機會。

那個時代的大明人比后世中央王朝的國民更有骨氣,不肯接納大批的倭寇移民。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倭寇為了生存,才在大明的國土上燒殺奸#淫擄掠。

但嘉靖年間的朝廷還沒有腐爛透頂,朝廷信奉你的貧窮與我無關。所以戚繼光、俞大猷等抗倭英雄紛紛涌現,直到倭寇死無葬身之地。

對于倭寇與日本軍人的區別,朱由檢決定選擇性遺忘,反正都是日本人,誰有閑心管他們內部的事?自己的事情都忙不完,婉兒還在王府倚門等著自己的回來。

“李大人,綜觀日本的歷史,他們向大陸發展的決心從來沒有動搖過。日本列島地少人多,每每妄想通過侵占大陸的領土來拓展他們的生存空間,這和建奴、蒙古的侵略目標是一致的。唐朝顯慶、龍塑年間,日本就是因為要向大陸擴張而侵犯新羅,在被大唐狠狠修理了一頓之后,才老實了幾百年;本朝萬歷年間,日本再次野心膨脹,在權臣豐臣秀吉的親自率領下,再次進犯朝#鮮,在大明的全力幫助下,明朝聯軍才艱難戰勝日本。”

“殿下,日本乃彈丸小國,不會對大明構成威脅。而且,日本侵略的是朝#鮮,他們從來沒有入侵過大明。”李春燁今天不知怎么了,好像專門和朱由檢唱對臺戲。其實,他是覺得朱由檢的征伐太多,勞民傷財。更重要的是,他對朱由檢能否每次戰爭都取得勝利的信心還是不足。

“李大人,以前日本的確只是入侵朝#鮮。如果日本成功滅掉了朝#鮮,他們是否有下一步行動?他們下一步行動的目標又是什么?”朱由檢一步步誘導著李春燁的思路,“不錯,和大明比較,日本的確是彈丸小國,但從與日本的戰爭來看,他們在一步步強大。大唐對日本,是完勝;本朝對日本,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卻是慘勝。大明的最高指揮官李如松戰死,明朝聯軍的戰船損失殆盡,而豐臣秀吉就是利用明朝聯軍沒有戰船的機會,帶著十幾萬侵朝軍隊平安地撤回日本。李大人,以大明現在的實力,假如再有一次對日本的戰爭,你,能預測出結果嗎?”李春燁當然不知道,但朱由檢卻是刻骨銘心。下一次對日本的戰爭,讓中央王朝徹底淪為任人宰割的羔羊.

日本人加在漢人身上的罪惡,態度之蔑視、主觀之仇恨、性質之惡劣、手段之殘忍、損失之慘重、范圍之廣闊、時間之長久、影響之深遠,超過漢人以前受到的所有不幸之和。這也是朱由檢念念不忘日本、時時防范日本、創造機會打倒日本的根本原因。

“殿下,如此作戰,是否窮兵黷武?我大明的國力,是否經得起如此消耗?”李春燁越來越心驚,雖然朱由檢表現了一定的軍事才能,但如此好戰,簡直超過太祖和成祖,如果朱由檢成功了,他的歷史功績一定會超越他的先祖,如果朱由檢失敗了,大明極有可能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自己,究竟該不該支持他?李春燁開始動搖了。

“李大人,這不是窮兵黷武,而是保家衛國。”朱由檢先明確戰爭的性質,“至于軍費,有兩個方法可以解決。”

“一、工商興國。就像我在京師開辦的水泥廠、磚窯廠,將來還會有更多的工廠。所有的工廠,都像耕田一樣繳納稅賦。如果全國到處都是這樣的工廠,工廠上繳的稅賦就會超過農業的稅賦,李大人,那時戶部還會沒錢嗎?”

“二、以戰養戰。大明的軍需,主要是錢糧,每次對外戰爭,都會有戰利品,新占領的地區可以開挖黃金、白銀、紅銅和鐵料,以補償大明的軍費支出。此外,還可以獲得戰敗國的賠款,有了錢,可以去南洋購買糧食。一句話,用好戰爭這把利刃,不但不會消耗國家財富,還可以為國家,為百姓贏得利益。”

“而且這些戰爭,不會集中在短時間內,也許要十年,也許要幾十年,也許更長。這是大明的長期規劃,希望大明朝能廷清楚自己周圍的險惡形勢,早作準備。有些事情,恐怕在我們的有生之年都看不到了。”朱由檢難得地露出幽幽的嘆息,似乎在慨嘆人生為什么只有幾十年,假如人生真的有五百年,這些目標真的可以在自己的手中完全實現。這一刻,朱由檢也被自己感染了,他好像明白了秦始皇為什么派徐福去東海求長生不老之藥。“現在,我們只是做好本分工作,一步一個腳印,朝著這個美好的目標前進。”

“一步一個腳印?”李春燁發現自己豁然開朗,朱由檢描繪的只是遠景目標,也許要幾代人才能實現。否則,不但工商富國自己不懂,就連組建海軍恐怕也難以實現。他的內心像過山車,經歷了期盼、興奮、熱血沸騰,再到恐懼,現在好像回到了地面,終于平和起來。

“對,只有踏實地做好眼前的每一項工作,才能為大明積攢勝利的本錢,才能逐步實現這個目標。天上絕不會無緣無故落下餡餅。”朱由檢三言兩語就搭建了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平臺,后世的他并不擅長演說,也不擅長解說大道理,也許是回到明朝的責任感,把他逼上上了這條路。

“可是殿下,這些戰爭真的不會影響百姓的生活嗎?”李春燁對朱由檢描繪的大方向已經不再抗拒,開始了枝枝葉葉的修剪。他沒有朱由檢那種大手筆,也沒有朱由檢的年齡優勢,只希望以他有限的生命,為朱由檢的理想和大明的未來,做一些力所能盡的輔助工作。他不知道大明能走向何方,只希望在他有生之年,大明能完全解除建奴的威脅。

“不會,大人。將來的軍餉,主要來自戰場和被征伐的對象,不會嚴重削弱用于民生方面的開支。而工廠的興辦,又會讓百姓在農閑的時候提供工作的機會,增加他們的收入。”朱由檢知道,一旦走向工業化,勞動生產率會大幅度提高,各行各業的收入也會穩步上升,百姓對國家的認同感也會明顯地提高。但朱由檢唯一不能確定的是,大明什么時間像歐洲那樣,開始走上工業化。

“好,那老臣就全力支持殿下,以殘余之軀為大明貢獻最后一份力量,隨時等候殿下的召遣。”李春燁的眼睛里又閃現出光芒,那是對朱由檢的絕對信任,也是找到知音的興奮。從這一刻起,李春燁再也不會把朱由檢看做是孱弱的皇家少年,而是自己真正的主子。如果現在朱由檢要篡奪朱由校的皇位,他也會毫不猶豫地去幫助他。

“有了尚書大人的支持,振興大明的目標一定能提前實現。”朱由檢現在的主要目標在于軍事上,如果李春燁能這位兵部尚書全力支持他,難度會減小很多。

無彈窗


上一章  |  晚明之我主沉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