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353章 裁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3章 裁軍

第353章 裁軍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15日  作者:藍盔十九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藍盔十九 | 晚明之我主沉浮 

“陛下,南海艦隊剛剛打敗了荷蘭人,將他們從臺灣驅趕出去,他們會和我們合作嗎?”李春燁覺得,朱由檢畢竟太年輕了,人情世故還是不懂。

“西夷與我們不一樣,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他們會接受現狀,”朱由檢好似摸準了荷蘭人的脈搏,“西夷不會看重仇恨,只有永恒的利益,沒有永恒的敵人,或者朋友。”

“陛下,西夷有奶就是娘,這樣的合作,可靠嗎?”李春燁又轉入另外一種擔憂。

“沒關系,大明與他們只是合作,不是兄弟,我們的利益,還是由我們自己掌控。”

“奧!”李春燁似懂非懂,其實,他根本沒有擺正大明與西夷的關系。

朱由檢忽然想到造船的事:“那個荷蘭造艦專家,叫做斯特恩吧,現在怎么樣了?”

“回陛下,本來福州造船廠的工匠們,已經設計出了圖紙,都準備造試驗艦了,但斯特恩硬是更改了圖紙,他艦船太寬,航速必然下降,而且,不知道怎么回事,他還在左右舷各增加了一門火炮,使新式艦船的火炮數量達到四十四門。”

“這個斯特恩,還真是個人才?”朱由檢大喜,看來這個斯特恩一定要留住,要是這樣的人才多,大明的發展就會快得多。

“是不是人才,得等艦船制造之后,才能正式下結論。”李春燁還是不太信任這些西夷人,要不是朱由檢力挺斯特恩,他是絕對不會讓斯特恩進入福州造船廠的。

“試驗艦造了嗎?”

“回陛下,已經開始建造了,但要下水,至少要一年的時間。”

“一年?這么久?”朱由檢皺起了眉頭,這個試驗艦就要一年,那真正的艦船下水、入列,還要等到猴年馬月?“能不能加快?有足夠的木料嗎?”

“陛下,不是材料的問題,而是人手。”

“人手?大明缺少造船工人嗎?”

“陛下,福州造船廠只是一個中等規模的造船廠,工匠人數不足。”

⊥↓⊥↓⊥↓⊥↓,m.※.c⊕om“那南京、廣州的造船廠呢?他們不是有熟練的工人嗎?現在南京、廣州的造船廠不是暫時停產了嗎?將這些熟練的工人抽調過去。”

“那這兩個造船廠將來怎么辦?”

“現在他們在停產階段,工人閑著也是閑著,將來恢復生產的時候,再讓他們回去。”

“是,陛下,”李春燁覺得朱由檢真是大手筆,“如果工人數足夠,半年內試驗艦應該可以下水。”

“另外,候質不是見過火器局的生產單元嗎?讓這些造船廠也開始流水線生產,這樣很快就能培養大批熟練的工人,造艦的速度肯定會大大加快。”

“是,陛下,”到火器局,李春燁突然想到后膛槍的事,“陛下,后膛槍已經造出了十萬支,應該配發給哪支軍隊?”

“后膛槍?就是上次的從后膛入彈的火#槍?”朱由檢想起來了,李春燁曾經跟他過。

“陛下,這種槍比燧發槍更加先進,使用的時候,槍下面掛著一個子彈袋,可以裝五顆子彈,士兵要是熟練了,這五顆子彈可以在一分鐘之內發射出去。”

“后膛槍的戰斗力可靠嗎?”一種新式武器的誕生,必須經過大量的試驗,沒有戰場的檢驗,朱由檢有些不放心。

“陛下,經過多次驗證,質量和工藝上應該沒有問題,誰敢拿士兵的性命開玩笑?如果工藝不成熟,火器局也不會批量生產。”李春燁覺得有些奇怪,朱由檢一向對新式火器非常熱心,今天怎么對后膛槍沒什么興趣?

“后膛槍的子彈,與燧發槍一樣嗎?”朱由檢不希望軍隊的火器五花八門,萬一到打仗的時候,子彈與槍不配套,那就麻煩了。

“陛下,后膛槍的子彈,與燧發槍不一樣,兩者不能通用。”李春燁似乎有些明白了朱由檢不熱心的原因了。

朱由檢長長地思考了一會,“陜西的軍隊整編得怎么樣了?”

“陛下,西安有了火器制造廠,陜西軍隊的整編加快了,除了原來整編的五個軍,其余的軍隊全部改編完畢,整為第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五個軍,但只有第二十七軍配備的了火器,一旦西安火器制造廠生產出足夠的燧發槍,立即配給給軍隊。”

“這樣吧,這十萬支后膛槍,全部運到陜西,配備個祖大壽的第十三軍、第二十八軍、第二十九軍,原來第十三軍的燧發槍,轉給第三十軍,這樣陜西只差第三十一軍沒有配備火器了,西安火器制造廠的壓力會。”

“陛下,后膛槍可是大明最先進的火器,難道不配備京師軍?”李春燁不解,大明立國以來,京師軍都是最強大,這樣政局才會穩定。

“候質,京師軍最近打仗的機會不多,這些新式火器配發給京師軍,實在是浪費。”

“陛下,后膛槍配發給陜西軍,是否要打韃靼蒙古了?”

“暫時不會,”其實朱由檢最頭疼的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他們利用騎兵的速度優勢,時不時地擄掠大明的物資和人口,讓大明的北方不得安寧,“韃靼遲早是要打的,他們牽制了大明的三十萬軍隊,但大明現在要全力支持南海艦隊,暫時不會向韃靼人挑起戰爭。”

“奧,臣明白了。”

“另外,后膛槍不用生產了。”

“為什么?陛下,后膛槍的射程不輸于燧發槍,射速比燧發槍快。”李春燁心,后膛槍至少比燧發槍先進半代。

“候質,后膛槍只是一種過渡性的火器,它很快就會被新式火#槍取代。”

“新式火器?”

“更新式的火槍,子彈內部裝有火藥,不再需要燧石,使用非常方便,無論在地面上,還是在馬背上,都可以裝彈、瞄準,”朱由檢想起了立裝槍,實際上就是最古老的步槍,“可惜,子彈殼是紅銅做的,需要消耗大量的紅銅。”

“陛下,火器局已經在研發這種火#槍,上次臣去火器局觀摩,他們已經在研制,只是還未成功。”

“奧?朕有時間的時候,一定去火器局看看。”聽步槍有了著落,朱由檢頓時興奮起來,一旦步槍研制成功,機槍也就不遠了,這種連發的機槍,才是步兵的寶貝。

“陛下……”李春燁支支吾吾。

“候質有什么就直吧,此處并沒有外人。”

“陛下,眼下已經整編出處三十二個新編軍,加上馬世龍的十萬軍隊、薊州的十萬軍隊、遼東孫大人的十萬軍隊沒有整編,大明軍隊已經超過一百三十萬,加上中五省、南五省還沒有整編的府兵,恐怕已經超過兩百萬了,這軍餉就是一大筆銀子……”

“嗯,”朱由檢微微頭,現在燧發槍的生產速度加快,但不能再無限制整編新軍了,李春燁的擔心是有道理的,新軍的軍餉比原來的府兵高得多,難怪朝廷賦稅收入增大,財政狀況卻沒有根本好轉,要不是幾次戰爭的擄掠,恐怕早就入不敷出了,“候質得對,是要全盤考慮了。”

“陛下,京師的軍隊,還要整編嗎?”

朱由檢想了一會,“遼東孫大人的十萬軍隊,現在只是修路工人,孫大人現在擔任遼寧省長,已經脫離軍隊,等第一大道修筑完畢,這十萬人全部退役,或者回原籍,或者在遼東落戶,總之,全部轉為百姓。”

“陛下,這就省去了十萬人的軍餉。”

“另外,薊州現在已經不是前線,這十萬軍隊已經不需要了,你去讓人這些解散這一支軍隊,除了極少數特別優秀的士兵或者軍官,其余的全部退役,轉為普通百姓。”

“陛下,薊州是京師的北大門,一旦薊州軍隊解散,京師的北方不是門戶大開嗎?”

“候質不用著急,薊州之北,已經是大明的科爾沁,也有大明的駐軍,今天的韃靼,已非昔日的蒙古鐵騎,我不去征服他們,他們就該燒高香了。”

李春燁想到,朱由檢早已布局關外,關外有大明的駐軍,實際上已經將可能的戰線大大北移,無論是否發生戰爭,京師已經不是國門了,“陛下,這裁撤的二十萬軍隊,已經節約大量的軍餉,那馬世龍的十萬軍隊怎么辦?是裁撤還是整編?”

“京師現在有二十萬新軍,這十萬軍隊,暫時是用不上了,”朱由檢突然想到一件事,“這樣吧,這十萬軍隊,擇優整編為一個軍,由馬世龍任軍長,其余的士兵,就讓他們退役吧。”

“是,陛下。”李春燁暗暗驚嘆,朱由檢三下兩下就裁撤了二十七萬軍隊,光士兵的俸祿,每年就節約一百六十多萬兩,如果加上武器裝備和糧食,應該不少于二百萬兩。

“候質,這樣一來,北五省的軍人,全部轉為職業軍人了吧?他們的戰斗力能得到保證嗎?”

“陛下,現在軍人不但能按時領到俸祿糧餉,待遇和以前那是天壤之別,士兵戰斗力已經在北伐和南征中得到初步檢驗。”

“北五省的府兵已經完全解決了,開年之后,就要解決中五省的府兵了,最好南五省的府兵一道解決,朝廷不能永遠留下這顆毒瘤。”


上一章  |  晚明之我主沉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