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332章 布局南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2章 布局南洋

第332章 布局南洋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04日  作者:藍盔十九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藍盔十九 | 晚明之我主沉浮 

朱由檢倒沒在意鄭芝龍的走題,他還以為鄭芝龍是故意表面心跡,“然后呢?”

“如果能攻占麻六甲,則在麻六甲建立母港,同時在陸地建立城堡,陸海軍同時駐守麻六甲,在此基礎上,逐個拔出南琉球群島、爪哇、滿刺加的西夷據。”

“鞏固了臺灣至麻六甲的航線之后,艦隊再出麻六甲,沿著當年鄭和開辟的航線,向西夷方向航行,為大明探尋通往西夷的海上之路,畢竟西夷已經來到大明的家門口,而大明還不知道西夷到底在什么地方。”

南海艦隊楊威南洋,朱由檢已經不再懷疑,但南洋距離大明很近,即使取得勝利,也不足以自滿,畢竟是在家門口作戰,如果能在西夷的家門口打敗他們,才證明南海艦隊是強大的。

這樣的目標,朱由檢還不敢想,大明現在還沒有真正的戰艦,不知道圖紙設計好了沒有。

但朱由檢對鄭芝龍的思路,還是比較滿意的,鄭芝龍與鄭和一樣,喜歡大海,又都是鄭姓,不知道鄭芝龍是不是鄭和的后代,好像鄭和是太監,不可能有直系后代,旁系的倒有可能。

不過,今天討論的是南海艦隊的發展發向,族譜的事改日還是由他自己去探尋吧,想到這,朱由檢對國防院的幾位大員:“諸位愛卿,你們隊鄭將軍的思路有什么意見和建議?”

“以臺灣為母港,進軍麻六甲,中間隔著數千里,艦隊的補給怎么解決?”李春燁提出自己的疑問,他早就看過朱由檢畫出的南洋簡圖,能估算出#臺灣至麻六甲的大概路程,現在是風帆時代,艦船的航速不過七、八節,能達到十節就是逆天了。

“尋找去西夷的航道,究竟有什么用處?”曹文詔主管物資的配備,南海艦隊真要遠航,一定要儲備大量的物資,如果僅僅是為了尋路,這些物資消耗得就沒有價值了。

“大明海軍已經多年未曾有過海戰,南海艦隊此次出征,能否以穩為主,收復臺灣之后,待鞏固臺灣,再戰南洋?”秦永年覺※※※※,m.♀.co⊕m得,南海艦隊沒有實戰經驗,戰斗力沒有得到檢驗,還是穩妥比較好。

“秦愛卿,戰爭機器一旦啟動,恐怕很難按照個人的意志發展下去,如果打下臺灣,是否繼續戰斗,恐怕就由不得南海艦隊了,”朱由檢看著自己的這位老領導,沉穩有余,魄力不足,他是大明第一位以武將身份擔任部長的,戰略眼光實在不敢恭維,“秦愛卿可知,盤踞在臺灣島上的是什么人?”

“臺灣島上的不是尼德蘭人馬?”秦永年本來不太關心自身之外的事,自從擔任海軍部長后,他才關心大明的周邊海域,尤其是朱由檢特別看重的臺灣和南洋地區。

“秦愛卿得不錯,島上是尼德蘭人,現在叫荷蘭,愛卿想想,荷蘭人在南洋地區有大量的據和海軍,大明拔除了他在臺灣的據,他們會善罷甘休嗎?”

“陛下……”

“所以,鄭將軍在這方面的考慮是對的,一旦占領臺灣,就要做好與荷蘭人大戰的準備。”朱由檢沒有理會秦永年的解釋,“臺灣是荷蘭在日本貿易的重要中轉站,天啟年間,他們為了得到澎湖,與大明海軍打了八個月,才被迫放棄澎湖,轉到臺灣,如果現在丟掉臺灣,他們在日本的貿易就會完全中斷,為了商業利潤,他們一定會卷土重來。”

“陛下,臣明白了,既然戰爭不可避免,不如早做準備,主動迎戰。”秦永年半懂不懂,但還是表示了對南海艦隊的支持。

“嗯,至于如何打仗,就靠鄭將軍了。”朱由檢親自上陣,終于服了國防院的一名高官。

“陛下,大明在南海沒有多少利益,最多有些商業上的利潤,如此苦戰,真的值得嗎?”曹文詔是典型的陸軍將領,大明陸地已經足夠大,還需要海洋嗎?

“臺灣,大明非戰不可,”朱由檢先給戰爭定下調門,以后圍繞臺灣和南洋的討論,不是戰與否的問題,而是如何戰的問題,“首先是為了大明自身的安全,臺灣距離大陸是如此的近在咫尺,而荷蘭人將火炮部署在臺灣,猶如利劍在喉,隨時可能給大明來個割喉。”

“可是,這些年來,荷蘭人并沒有進犯大明。”

朱由檢對這位海盲部長,也是無可奈何,“那是因為現在有南洋的資源讓他們掠奪,一旦南洋的資源枯竭,或者不能滿足他們的胃口,他們必然進犯大明,實際上,荷蘭早就進犯過大明,葡萄牙還在廣東騙占了一塊土地,澳門,曹愛卿知道嗎?”

“臣有所知曉。”

“知道就好,”朱由檢瞪貓了曹文詔一眼,“樹欲靜而風不止,西夷已經來到大明的家門口,大明即使退讓,戰爭也是不可避免,試問曹愛卿,西夷跑這么遠的路,來到東方,難道會與大明和平相處?如果大明不早做準備,今天的南洋,就是明天的大明。”

“陛下,臣明白了。”

眾人議論了一番,最后基本上同意了鄭芝龍的計劃,但朱由檢補充道:“占領臺灣后,可以在大員建立母港,但不要急著去麻六甲,而是先進攻臺灣南面的南琉球群島,建立以馬尼拉為中心的據,戰略中心逐步南移。”

南琉球群島就是西班牙人所的菲律賓,北邊的呂宋島出產白銀,這些年西班牙逐漸喪失了東方海上貿易的主導權,卻是一聲不響在呂宋島開挖銀礦。

朱由檢知道,白銀,是大明最緊缺的流通貨幣。

原來的戶部,現在的財政部,在發放俸祿的時候,一般只發五成的白銀,其余的就直接發放糧食、布匹等實物,如果大明能占據南琉球群島中的呂宋島,就可奪取島上的銀礦,為大明提供源源不斷的白銀。

至于探尋海上貿易之路,自然是為大明商人賺取最大的利潤,這些利潤中,有一部分會作為賦稅交給稅務部,對大明商人和朝廷都有實際上的幫助。

朱由檢還提出:“為了減少航程,將來艦隊出麻六甲西行之后,可以在緬甸,奧,現在叫東吁王朝,建立海軍補給基地。”

鄭芝龍還未明白朱由檢的意思:“陛下,艦隊西行,是要在沿途建立補給基地,但緬甸不是大明的國土,需要朝廷派員去協調。”

朱由檢隨口了句:“緬甸以前不是大明的國土嗎?”他早就有收復緬甸、開啟印度洋出海口的計劃,要不是西藏和玉昌發生了暴亂,怕是已經收回了。

“陛下準備收復緬甸了?”在李春燁的眼中,朱由檢就是鷹派,漢人曾經的土地,哪怕只是與漢人沾上邊,他都要一步步收回,如果朱由檢要收回緬甸,他一也不奇怪,作為國防院長,他要先做好戰前的準備工作。

朱由檢還真不是李春燁眼中的那種人,他不是要收復所有的故土,而是用后世的眼光,為大明建立戰略基,以大明現在的實力,加上將來的發展,完全可以侵占更多的土地。

土地多了也不一定的好事,土地越大,越難以有效管理,就像蒙元,可以建立了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龐大帝國,但不久之后就陷于分裂和無休止的戰爭。

實際上,死于戰爭中的蒙古人,比任何民族都多。

沒有先進的科技與文化,長期處于游牧狀態,蒙古人的生活狀況比動物也好不了多少,他們一直以溫飽為最高目標,在各地的戰爭中,充當他人的炮灰。

朱由檢并不是以侵占土地為目標,而是以有效管理為前提,利用農耕民族相對先進的科技與文化,利用漢民族的人口優勢和向心力,為大明數百年后的生存布局,為漢民族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以朱由檢的目光,只能看到數百年,數百年之后的事,他也不知道,誰又能看透人類的最終歸宿?

是科學技術的無限發展之后,人類駕駛各種高速飛行器遨游整個宇宙,還是像史前文化所描述的那樣,人類一旦發展到一定的時期,地球不堪重負,就會因為戰爭、自然災害、科技極度發達等原因,導致整個地球上的生物全部毀滅,然后再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重新進化一次?

未來是無法預知的,朱由檢要實實在在做好現在的事情。

“收回緬甸的時機未到,附近的云南軍隊在西藏未回,北方的軍隊又難以適應緬甸的濕熱氣候,以后再吧,戰爭的主動權在我們,”朱由檢掃視了在場的幾位高官,“這只是你我的口頭閑聊。切勿泄露出去,否則大臣們又會有人朕窮兵黷武了。”

“陛下,臣明白了。”李春燁心,現在不是時候,那就是遲早的事了,還是早做準備為妙,免得到時候跟不上皇帝的節奏,落得被動。

朱由檢可沒管李春燁怎么想,他看了眼鄭芝龍,“鄭將軍,給你一個月的時間,對南海艦隊的將士們,按照大明軍人的要求,再次整訓。”

“是,陛下。”

“做好收復臺灣的準備,到時候,朕在京師,就不能親自觀戰了,今天先送你一件禮物,算是為你餞行吧!”朱由檢目視李春燁,見李春燁正在發呆,只好咳嗽一聲,算是提醒。

李春燁從遐思中清醒過來,他趕緊抖抖衣袖,從里面掏出一份官憑:特任命鄭芝龍為南海艦隊司令。

和官憑一道交給鄭芝龍的,還有一面南海艦隊的隊旗。


上一章  |  晚明之我主沉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