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庭第二百零七章 劇情反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庭 >>唐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七章 劇情反轉

第二百零七章 劇情反轉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16日  作者:金山時雨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金山時雨 | 唐庭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接下來的過堂過程乏善可陳,蕭家管事斷斷沒有在大堂上信口開河的道理,這件案子最關鍵的人證已經到了蕭家的手里,那無論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既然蕭家愿意把人送來,那就不可能從楊家人嘴里說出任何對長安縣有利的證詞。

說小半個時辰就小半個時辰,熊二帶著幾個人,護送著證人,楊家最后一個活口楊老太太來到了堂上。楊老太太一進門,一抬頭看見長孫詮,整個人就像發了瘋似得,撲上去手腳牙并用一通抓撓。長孫詮武力值頗低,還不如最初的蕭庭,加上本就有些心虛,居然被這玩命的老太太狠狠的在臉上抓了兩下,兩人幾乎就扭打成一團,場面一時間相當混亂。

“堂堂大理寺正堂,豈容你等胡鬧,來人,給本堂拉開。”大理寺卿皺著眉頭一拍驚堂木。

不等衙役上前,楊老太太聽得堂上驚堂木巨響,很識相的主動退出了戰團,噗通一下跪在堂中咣當咣當磕頭,哭嚎道:“小民一家三口全死在這個人面獸心的畜生手里,求大老爺做主啊。”

人面獸心的這個詞現在已經不太適合長孫詮了,臉上給抓出來兩道長長的血痕,還有橫七豎八的幾道印子,披頭散發眼神陰狠,是不是獸心還不好說,反正和‘人面’的關系已經不大。

“楊氏你有何冤屈。且慢慢將事情原委一一道來。”大理寺卿咳嗽一聲,目光掃過大堂,沉聲道。

楊老太太跪在堂下。將之前宋大頭和他家媳婦怎么相好,他家原本已經同意寫休書,后來長孫詮又是怎找上門,威逼利誘楊家人出面捉奸,再狀告宋大頭和蕭家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說了個透。

“一片胡言,這老嫗怕是得了失心瘋,胡亂攀誣朝廷命官。大理寺管是不管?”

長孫詮冷笑一聲:“像這種人證,給我三天時間。我也能找出十個八個來,她在蕭家住了三天,還不是蕭家讓她說什么,她就說什么。這等一面之詞,不足為信。”

“長孫明府稍安勿躁,既然是人證,總要聽她把話說完了。是否攀誣,本官自有定奪。”

大理寺卿說完,又沖楊老太太道:“你適才說,是長孫詮指使你家出爾反爾,去捉/奸狀告,可有證據?”

“有。”

楊老太太哆哆嗦嗦的從袖子里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這是他給我家的百畝良田地契。小民鬼迷心竅,就是為了這地契才答應給他做事,結果害的我一家三口丟了性命。”

看到這張地契。長孫詮臉色就是一沉。有差役過來拿過地契,呈現給大理寺卿。大理寺卿掃了一眼,然后舉起地契朝長孫詮晃了晃。

“長孫明府,你管著長安縣,應當曉得,這土地買賣交易。無論過了多少道手,總是能查出來的。無非就是多耗費些時間罷了。依你看,可要本官傳萬年縣令前來協助查案?”

這地契上的良田是萬年縣的,朝廷對于田土交易,尤其是百姓之間的上等良田交易管制極為嚴格,交易的信息,如買賣雙方、時間、保人等等信息,都會在當地官府有嚴格的備案,環環相扣,如果真的要追查,甚至能查到這片土地在開國年間的歸屬。

長孫詮管著長安縣,深知此理,正如同大理寺卿所言,大不了派人把萬年縣的存檔記錄都調出來,按圖索驥把所有的經手人全部叫來問話,多耗費幾天時間,總能查到他頭上來。

何況他心里再清楚不過,這張地契,其實也就只轉了一道手而已,真花心思去查,不用半天就能查清楚,到時候拔出蘿卜帶出泥,再牽連到他父親在長安城附近的田產事,那才是大麻煩。

想到此處,長孫詮稍一權衡,心生一計,望著牛管事嘆了口氣,道:“事到如今,我也不必瞞著了。這地契,是我給楊家的,不過,卻不是為了讓楊家狀告蕭家,而是恰恰相反,希望他家拿了地契,能放宋大頭一馬。”

嘩的一下,長孫詮這話就跟在堂上放了個炮仗似得,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一片低聲喧嘩。

情況似乎有變?

“胡說八道。”楊老太太叫了起來。

“肅靜。”大理寺卿一拍驚堂木,壓住了下面的雜音,問長孫詮:“這又是何故?為何你要讓楊家放過宋達投?你且細細道來。”

宋達投就是宋大頭,蕭庭一開始認識他的時候,見他腦袋也不大,卻得了個‘宋大頭’的外號很是奇怪,后來才知道,這就是他名字的諧音諢號。堂上審案,自然不能用諧音諢號。

“我一片好心,卻被當成了驢肝肺。”

長孫詮自小‘聰慧明銳’的名聲不是白來的,在大堂之上驟逢劇變,所有的事態都朝著對他不利的方向發展,巨大的壓力之下,他的心思卻反而更加活泛起來,轉眼便想到了應對之法。他嘆了口氣,朗聲道:“眾所周知,我與蕭蘭陵私交不弱,向來相互傾慕……”

說道這里,堂上不少人忍不住低聲發笑,連一直肅容端坐在上面的大理寺卿都忍不住抽了抽嘴角,心想這位長孫明府也真不是一般人,這種時候還能說出什么‘相互傾慕’的話,臉皮之厚當真世所罕有。的確是個人才。若不是因為這樁案子的緣故,倒是值得結交結交。

正所謂后浪推前浪,相比之下。我這個大理寺卿無論官位還是年紀,都比他大了不止一籌,可這臉皮功夫還是遠遠沒練到家啊。

長孫詮卻好像根本沒看見堂上諸人的異樣表情,自顧自面不改色的說道:“有私交是一方面,況且蕭家的宋達投管事,還擔著將作監工部的工程,這可是朝廷的第一要務。因此于公于私。我當時只想著息事寧人,于是暗中拿了一百畝地給楊家。希望他們撤去訴狀。這本是一片好心,沒想到現在卻成了我的罪證,哎……”

“胡說八道,大老爺做主。他根本不是這樣講的,他給我家地契在前,我家去抓奸在后……”

楊老太太好像忽然想起來什么,指著長孫詮道:“對了,當時一塊去了,出了我兩個兒子,還有長安縣的人。”

“那是你得了地契好處之后,出爾反爾,堅持要告。本官才不得已派人隨你們前去。即便如此,也是穿了便服,生怕鬧出大動靜。把事情鬧得不可收拾。”長孫詮居然臨下的望著楊老太太淡淡道。

當時交接地契在場的人,楊家死的只剩下楊老太太一個,正所謂‘孤木不成林,單口不為證’,她和長孫詮各執一詞,這可就沒法查了。

“長孫詮。且不論你說的是真是假,都要提醒你一句。如何你是因何目的,對楊家原告許以財物,以圖亂法,這都是犯了唐律。”大理寺卿道。

這就像法官給原告錢,無論是讓原告誣告別人,還是讓原告撤訴,這都是犯罪。但這兩者之間的性質卻是截然不同,前者是以權謀私,陷害他人,后者是則有些‘顧全朝廷大局’,甚至有舍己為人的意思在其中,無論是‘量刑’程度還是對于長孫詮個人的名聲而言,結果都有著天差地別。

果然長孫詮露出一副受了委屈的模樣,嘆息道:“這條罪,我認了。只恨我識人不明,誤把貪奸刁民當成老實百姓;交友不慎,滿腔義氣卻被反咬一口。”

三言兩語之間,這案子居然已經審完了一半,局面也是驟然翻轉,按照這個情況發展下去,這道能劈死人的雷,就這么不疼不癢的過去了。

不過事情還遠遠沒完。

今天要審的,除了宋大頭被告和宋大頭告人,兩件案子并成一件,還有楊家一家的滅門血案。這兩樁案子前后因果相連,能相互佐證,第一樁‘民事’案件雖然暫時告一段落,可第二樁‘刑事’案件如果不查清楚,同樣無法徹底結案。

和楊老太太一起來的,還有楊家三口的尸體,仵作驗尸,兩個是被人用重手加害,一個是被斧頭破顱而死。總而言之,都不是正常死亡。

“若是依著你之前所言,那你為何要派人去楊家滅口?”大理寺卿問長孫詮。

“這話下官不敢茍同。楊家三口被害,實在令人痛心,可這與我有何關系?”長孫詮反問。

“那個歹人分明親口承認,是你派來的。不光我聽得一清二楚,這位熊二爺也聽見了,他還曉得你給我一百畝地的事,不是你指使的,還能有誰?”趙老太太朝他怒目而視。

“不錯,我親耳聽到那人承認。”熊二憨聲道。

“哈哈,笑話。”

長孫詮仰天打了個哈哈,朝大理寺卿一抱拳,道:“下官任長安令,也斷過不少案子,深知斷案不可憑一面之詞。熊二和宋達投同是蕭家的人,本就該避嫌,他的證詞何足才信?”

“那楊老太太是苦主,她總不會胡亂攀誣,放著真兇不告,反而來陷害你吧?”大理寺卿道。(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唐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