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庭第二百零六章 大理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庭 >>唐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六章 大理寺

第二百零六章 大理寺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16日  作者:金山時雨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金山時雨 | 唐庭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蕭家管事狀告長安縣和楊家,看起來錯綜復雜,牽連著方方面面,但就案子本身而言,其實沒什么難判的,兩方對質,楊家人叫來一問,實在不行稍稍上點手段,什么都明白了,簡單的狠。

可作為大理寺主官,大理寺卿對于‘秉公執法,依法辦事’這句話的理解,遠遠要超過一般人。尤其這兩句話,是秘書監長孫沖送給他的,其中所含深意,就更值得人琢磨。

長孫沖是什么人?趙國公的嫡長子,將來要繼承趙國公爵位的人,和被告長孫詮還是不出五服的族親,這層關系是無論如何也割不裂的。雖然據說長孫沖和蕭家關系不錯,長孫沖也向來不攙和朝政,是個閑散貴人,可無論如何,也萬萬沒有幫著蕭家對付長孫家的可能。

那他說的這個‘秉公執法,依法辦事’到底是什么個意思?

這里面的味道,要是不琢磨透了明白了,那可不好貿貿然的就審案,一個不留心,說不定就把自己頭上的烏紗帽審沒了,變成別人對自己‘依法辦事’那可不好。

于是在接到宋大頭的狀子之后,大理寺卿沒有第一時間開堂,而是叫來了一個心腹幕僚。

“東翁莫急,依著我看,這事就一個字,等。”幕僚摸著兩撇老鼠胡子,一臉神秘莫測的笑容。

“等?等什么?”

大理寺卿微微一愣:“你的說。拖著不辦?這怕是不行,朝廷有規制,案子不能久拖。要是一般百姓的案子也就罷了。拖上個一年半載也能糊弄過去,可這里面牽涉到蕭家和長孫詮,他們兩家鬧到這一步,已然撕破了臉,不會這么善罷甘休。這兩位都是能上達天聽的人物,要是我拖延不辦,說不定他們一道彈劾。連我也參了。”

大理寺卿在長安城里混了這么多年,官不小。膽子卻不大,多年來為官,就得出兩個心得,第一是誰都別得罪。能和稀泥就盡量和稀泥;第二條是甭管什么時候,千萬不能把自己給牽連進去。

如果這兩條有沖突,那以第二條優先。

“我說的等,并非拖延不辦,不用等太久,三天即可。”幕僚笑道。

“哦?愿聞其詳。”大理寺卿道。

“請問東翁,您身為大理寺卿,手握決斷之權,后有煌煌唐律為依仗。可多年來,您辦案卻多有掣肘,少有真正‘秉公執法。依法辦事’的時候,這是為何?”幕僚問。

大理寺卿嘿然一嘆:“哎,這其中的道道,你還不清楚嘛。在我這個位子上,瞧著風光,可辦起事來著實是難啊。”

“不用東翁說。我自是清楚的,長安城貴人眾多。能鬧到大理寺的官司,哪家的背景都不小,別看是一個男爵一個子爵,甚至是一家商戶,說不定后面就牽扯著某位貴人,一群人。任憑誰來打個招呼,求個人情,您都得接著,都得考慮權衡。”幕僚道。

“正是如此,律法就是這些人定的,他們開口,我還怎么秉公執法。可偏偏又不能堂而皇之的違法,這其中的關鍵尺寸,最是難以拿捏。”大理寺卿道。

“這就是了,有人開口,您不好辦,也不能不加以考慮。”幕僚嘿然一笑:“可要是沒人找您開口呢?”

“什么意思?”

“我讓東翁等幾日,就是給他們開口的時間。這事里,一方表面上是蕭蘭陵,后面站著陛下宋國公,一方是長孫詮,后面站著樂壽縣男,河南郡公,趙國公。這兩派,無論誰開了口,您都不能不思量,到時候無論怎么判,您都要得罪一面。

可這眼瞅著一天過去了,除了秘書監的那句‘秉公執法,依法辦事’,可曾有別人來說過一句話,講過一句情?”

大理寺卿眼睛一亮,若有所悟道:“對啊,要是放在以往,兩家官司還沒打,早就有人遞過話來,上門拜訪了,可他兩這官司,已經鬧到了公堂,可至今都沒人來打招呼。難道?”

“不錯,他們雙方若是都不開口,那意思恰恰是再明白不過,就是讓您‘秉公辦理’。退一步講,就算不是這個意思,咱們猜錯了,您也把時間給他們留足了,他們該擦屁股的擦屁股,該尋門路的尋門路,到時候無論怎么判,都怨不得您。”幕僚笑道。

“好好好,聽先生一席話我茅塞頓開,就這么辦。”大理寺卿哈哈一笑,“傳下去,三日后開堂。”

三天的時間,長安城就那么點大,趙國公和宮里要是真有什么意思,足夠通過各種渠道遞過來了。

三天之后,大理寺開堂審案。

在這大堂正案后坐了這么多年,審過的案子數不勝數,可大理寺卿還是第一次像今天這樣輕松,坐在堂上底氣十足,一股子正氣忍不住心底里朝外冒,連看著門口那對石狴犴都比往常順眼的多。

這三天,沒一個人來說情,也沒半句干擾他斷案的話遞過來,所以,他這位全國最高司法長官,今兒個,要第一次正正經經的‘秉公執法,依法辦案’。

想想就有些激動,只覺得自己那些年埋頭苦讀,每日天不亮就起來背誦各朝律法,這份子苦功總算沒有白費,滿肚子的律法條文,有生之年終于能有一次用武之地。

咳嗽一聲。重重一拍驚堂木。

原告被告入堂,宋大頭沒個官身,就在地上跪著。不過他卻帶了一大群有官身的徒弟、師侄們來旁聽。由于將作監有工程在宋大頭手里,將作監少監也到場,蕭家家主沒來,派出了牛管家。

一個跪著的宋大頭,后面坐了一溜排當官的,那隊伍比站在兩邊的大理寺的衙役還長。相比之下被告那邊卻有些寒酸了,只來了長孫詮一個。他倒是有座,就是身邊空蕩蕩的。

正如這件案子本身很簡單一樣。審案的過程也不復雜,原告說本來已經和楊家定下了婚事,一切都是被告指使楊家故意陷害;被告當然不承認,我身為長安縣令。百姓來告狀,我自然要管,秉公執法天經地義。

再說了,我干嘛要害你,有什么好處?

秉公執法?堂上的大理寺卿心里冷笑一聲,老子才是秉公執法呢。至于什么好處,長安城現在是個人都知道你長孫詮和蕭蘭陵之間那點子齟齬事,搞臭了蕭家,你這好處不是明擺著的嘛。

宋大頭和大理寺卿還沒開口。長孫詮先嚷嚷起來了,把楊家人叫來一問,事情自然明朗。

說起楊家那天發生的事。長孫詮至今還不知道。他那天派出瘦竹竿之后,久久沒有回音,第二天他換了便服,帶著葉班頭,親自上門看了一趟。楊家空蕩蕩的一個人都沒,問了問周圍的鄰居。有人聽到昨夜楊家有不尋常的動靜和叫喚。

葉班頭是辦案的老手了,在后院里細細檢查了一番。發現幾處已經干涸,被人用土刻意蓋住的血漬。

幾方印證之下,八成瘦竹竿已經做掉了楊家滿門,之所以沒回來,或許是去‘處理’尸首去了。像瘦竹竿他們這種人,做事只有自己的一套路子,殺完人之后,隔著幾天不露面也能說得過去。

其中長孫詮心里多多少少也有點打鼓,覺得事有蹊蹺,瘦竹竿辦完事,再怎么說也該回稟一聲,就這么不聲不響不見人算怎么回事?到底發生了什么?

可事到如今,他也沒別的辦法去找瘦竹竿,只能根據現有的線索,勉強安慰自己。

結果大理寺的差人回報,楊家所有人都不見了。據鄰居說,有幾天沒見著他家人了。

大理寺卿一愣,本已經做好了秉公執法的準備,昭顯一下煌煌唐律的威嚴,怎么偏偏出了這檔次事?沒了關鍵的人證,還怎么秉公執法?

“楊家能證明本官清白,可這才兩天功夫,楊家全家就不見了。”

長孫詮哼哼冷笑兩聲,不陰不陽的說:“宋管事當真是手眼通天,手段狠辣老道。”

這話指的就是蕭家了,宋大頭一個工匠管事,能有什么‘手眼通天手段老道’的,能讓一戶人家在一夜之間消失的,自然是他背后的蕭家。

“咳咳。”牛老漢咳嗽了一聲,站起來沖大理寺卿一抱拳:“回老爺,宋管事出事之后,我家爵爺頗為關注,想著若是能查明真相,也好給朝廷一個交代,于是派了護衛熊二,去楊家尋訪。說來也巧,那天熊二去,正好遇到有賊人殺了楊家三口,正要對楊家老太太下手,熊二好歹練過幾年功夫,勉勉強強的把人給救了。”

“哦?那熊二和楊家老太太何在?”大理寺卿朗聲問道。

“就在蕭家。”牛老漢望望外面的日頭,咧嘴一笑,露出滿口黃牙:“得知今日開堂,爵爺已經派人送他們來了,約莫著,在有小半個時辰就該到大理寺了。”

長孫詮臉色刷的一下就白了,牛老漢笑呵呵的說:“長孫明府稍安勿躁,半個時辰后,一切水落石出。若是我家宋管事真犯了法,爵爺絕不會包庇。”(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唐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