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庭第一百六十二章 反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庭 >>唐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反詩?

第一百六十二章 反詩?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26日  作者:金山時雨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金山時雨 | 唐庭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忙碌了太久之后,猛地輕松下來,站在空空蕩蕩的作坊里,忽然有點莫名其妙的失落空虛感。

看門大爺還在,帶著兩條黃狗留守,平時有聯防隊員三班巡邏,就是沒了以往趕工時候的那股子熱鬧勁。

蕭庭望著那兩條趴在曬肚皮的黃狗,忽然有種感覺,蕭家上上下下,第一逍遙的,恐怕要屬這兩位……

至于,第二逍遙的,不,第三逍遙的,絕對是熊二。

咱是人,不能跟狗比,可以和熊二比,咱也跟著熊二學著過幾天逍遙日子再說。

逆天秘籍在手,和熊二兩個相互扮演禽獸相互廝殺,一會你咬了我的尾巴,一會我踩了你的蹄子的,殺的人仰馬翻。

殺的累了就到家里修的澡堂子里泡泡澡。說來好笑,新修沒多久的澡堂子,享用次數最多的,算起來居然是高陽這個外人,還是個女人,還是個有丈夫的女人。

“要是我家婆娘,我能給她四條腿都打折!”熊二圍著個大浴巾,一邊幫蕭庭搓澡一邊說。習慣扮演禽獸之后,人在熊二眼里,也成了‘四腿獸’。

“要是你家婆娘,她就不會干這事。話說你怎么還不娶一房婆娘?宋大頭那邊去提親,人家都答應了,沒多久就辦喜事,你要是看上誰,我給你說去。”蕭庭翻了個身,問熊二。

“婆娘?煩得很,沒意思。”熊二憋了憋嘴,很是不屑的樣子。

“你到底是不喜歡女人,還是沒遇見喜歡的女人?”蕭庭有點好奇,這家伙要是不喜歡女人。這事可就鬧大發了,兩個人整天光著腚在一個池子里洗澡,還擦背什么的……

“咋不喜歡?可喜歡吃酒,就一定得開個酒樓子嘛?俺可懶得去打理。”熊二道。

“我去……服了!”蕭庭又一次被熊二的智慧深深折服。這人也就是投錯了胎,要是生在文人家。即便成不了圣人,也是一代亞圣,說不準能和弗洛伊德比肩。

時間太短,暫時沒感到改良版五禽戲的威力,不過每天練練這東西,精神頭是的確旺盛了不少。人也變得比以前更有活力,有那么點欣欣向榮的意思。

這日正練著‘鳥形’,為了符合大鳥‘展翅騰飛’的意境,蕭庭還特別踩著熊二的肩膀爬到墻頭上面,一個金雞獨立。雙手在身體兩側展開。

還沒等飛起來,就見牛老漢隔著兩個院子急匆匆的跑過來。

禮部侍郎魏華宣旨來了。

趕緊七手八腳的從墻頭跳下來,換上官服,在正廳接旨。

京畿八縣的任務盡數完工,蕭家占了頭功,其余八縣也有個協從得力的次功。

前兩天就聽說長孫詮臥床不起,讓葉班頭打探了一番,還真就是病了。后來請了大夫來診治,說是什么氣血郁積’,要順氣靜養。八成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活該他病,屁事沒干跟著分功勞還不滿足,太貪心,他不病誰病。

除此之外,蕭家獻上奇書《天工開物》,為酬其功嘉其心。朝廷給蕭庭封了一個‘朝散大夫’的文散官,從五品下。

之前就說過。朝廷的官分為職事官和散官,這散官也叫“散位”。來標志其個人身份。一般來說,散官按資歷和功績升遷,而職事官則是量才使用。

也就是說,職事官,注重的是能力,隨才錄用;而散官,靠的是功勞,或者一點點的熬年頭混資歷提升的,有天大的本事,功勞不夠,也不可能直接來個‘開府儀同三司’或者‘驃騎大將軍’之類頂級散官,得有切切實實的功績才成,功績越大,散官職就越高。

就好比上次蕭庭得了一個‘翊麾校尉’的武散官,是因為獻了幾個對付突厥的法子,在‘武功’上對朝廷有所貢獻。但這幾個法子畢竟尚且處在紙上談兵的階段,還遠遠沒有開花更不要提結果,沒為朝廷帶來實實在在的成效,因此只封了從七品的‘翊麾校尉’。

而這次生產播種機水車,貢獻《天工開物》,卻是切切實實的給朝廷幫了個大忙。

尤其是主動貢獻天工開物,更是透著一片拳拳的忠、誠之心。

農耕為國本,朝廷對于農業的重視遠超一切,甚至壓過了對外的戰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天工開物已經被證明是‘利其器’的絕好法子,因此旨意中對于蕭庭的幾個評價里,最高的一個正是‘固國本’。

這三個字,也是一大堆充滿古韻的評語當中,蕭庭這個半文盲唯一能聽明白的。

從五品,在文散官序列中,已經算得上中層。

從魏華手里接下旨和官袍等一應物件,蕭庭心里有點自戀的想,一個從七品武散,一個從五品文散,雖說還不到文成武就的地步,至少也算是文武雙全了吧。

本來是件喜事,可抬頭一看魏華那張黑臉,蕭庭就高興不起來,甚至有點忍不住的去仔細回憶,老子是不是真欠過這孫子錢忘了還?

懶得跟魏華多計較什么,客客氣氣的迎進來,客客氣氣的送出門,除了場面官話,多余的一個字也不說。

魏華走后,蕭家院子里的下人們以牛老漢為首,一溜排跪下來,口呼恭喜爵爺。

“沒什么好恭喜的,又不是升官。”

從五品其實不小了,可除了最初那點子自戀之外,蕭庭卻沒什么太大的感覺。朝散大夫是從五品,縣男也是從五品,還是從五品上,論起來品級上沒提高。無非就是多拿了一份現在看來已經無足輕重的從五品俸祿罷了,又不能世襲。

朝廷的官職不是白給的,領導提拔下屬的目的無非是讓下屬更賣命的干活。上次的‘翊麾校尉’就差點讓自己去當大頭兵,冒著天大的風險跟李郎中打了一架才暫時脫身。得了這個朝散大夫,以后就能理所當然的參與政務。指不定朝廷又要給派什么艱難的差事。

倒不是蕭庭怕苦怕難,而是如今朝堂上的局面有些風云詭譎。

聽高陽說,許敬宗李義府兩位老兄自從升了官,就跟打了雞血似得,有事沒事就跟趙國公嗆聲,大有凡是趙國公支持的。我們就反對的架勢。

這兩人在朝中混跡多年,很是有一幫子狐朋狗友門生故舊,況且朝廷中善于揣測圣心,望風向勢頭的官員本也不少數,以前沒人出頭挑事。大家都不說話。現在有他兩當這個出頭鳥,居然引出來不少跟風的。

雖說官都不大,還無法影響到高層級的小朝會,但在半個月一次的大朝會上,太極宮里已經不僅僅只能聽到長孫一派的聲音了。

偏生這兩個人又是油滑的狠,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滴水不漏,趙國公一時半會的也抓不住他們的把柄。

蕭庭估計,抓不住是一個方面。懶得抓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趙國公未必就真把這兩個渾水摸魚插科打諢的小子放在眼里。

陛下一副笑看風云垂拱而治的樣子,朝廷里你來我往搞了半天,最后還得讓陛下來做個最終的評判。陛下倒是一碗水端得平。也不是次次都支持李義府許敬宗他們,相反,大半時候,還是支持趙國公的。

誰讓人家趙國公的確有本事呢,見識也好,應對朝廷政務的能力也罷。都高了許敬宗李義府一籌。

后者也不傻,知道自己在能力上不如趙國公。不管什么時候,都不忘死死的咬住一條:立武昭儀為皇后。平日里。開口必言陛下圣德,閉口就是武昭儀賢良淑德,不知道的,還以為武昭儀是他兩的親娘,就差沒在腦門上刻著‘我是陛下的鐵桿支持者’幾個字。

這要多大的臉,才能刻的下那幾個字?

朝堂政務上紛紛亂亂的,武將們卻集體噤聲。每次開會,一排人幾乎從頭到尾都在睡覺,程知節走了之后,敢在朝堂上打呼嚕的不多,可說話的武將同樣沒有。

像英公這樣看的明白透徹的人精,干脆長期告病,辭了大半的差事,連朝都不上在家弄孫怡情。

據說他家那小孫子爭氣的不得了,才幾歲的小小年紀,就吟的一手好詩。

李敬業嘛,有名的很,幾十年后害死一戶口本的家伙。除了有才,能處處給李績長臉,還有個隔代親的原因,加上這小子爹死的早,幾個因素加在一起,給英公當成寶貝一樣疼著,是英公的心頭肉。據說如今英公府上,這位小爺才是真正的家主。

李敬業那邊先不管,這小子惹事還是幾十年之后的事,總之李治和趙國公別苗頭,為難了朝廷這幫子武將。陛下是高祖太宗嫡親血脈,九五正統,全國上下效忠的對象;而趙國公卻是并肩戰斗了幾十年的老伙計老弟兄,雖說這兩年時常有狂妄失禮之處,可大節上并無過失,相反,于朝廷也是有大功的,朝廷的政務更少不了這位金樑玉柱。

這兩位鬧起矛盾來,一群老將,幫誰都不好。

英公請病假不上朝,程知節更是發揚了他那種‘要么不做,要么做絕’的風格,干脆放馬疆場,遠離了長安,不這趟渾水。

要不是高陽說這些,連蕭庭之前都沒有想到,陛下和趙國公之間,已經緊張到一觸即發的地步。連程知節這種曾經‘護衛太子三個月’,有著擁立天功的老家伙,都要趕緊想辦法避嫌。

李義府次次上門,話里話外的都透著把蕭庭拖下水的意思,甚至不止一次的露出,我等愿意以蕭蘭陵馬首是瞻的暗示。

恐怕他心里也是明鏡兒似得,為了抱陛下的大腿,和趙國公是結下大梁子了,要是最后輸的是陛下,他和許敬宗死無葬身之地,所以想要拉蕭庭這位如今在明眼人看來,天字第一號的寵臣,擋在他兩前面。

這種時候,身處朝廷漩渦中心的大佬們都避之不及,蕭庭這個只有半只腳踩在朝廷里的閑散小小爵爺,又何必主動去投身洪流,做這個針對趙國公的急先鋒,或者說李義府等人的擋箭牌?

按照正常的歷史,趙國公倒臺之前,狠狠咬死了一批人,也恰恰是因為趙國公咬人咬的太狠太多,涼了不少老臣的心,倒臺的時候甚至沒人站出來為他說話,反而很有‘罪有應得’的意思,更襯托出李治陛下的圣明。

蕭庭既不想當被趙國公咬死的那一批人,也不想出頭去和趙國公死磕,弄得過弄不過是一說,就算自己真霸氣外露,最后弄倒了‘有小錯無大罪’的趙國公,對于自己也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到時候恐怕真要成為‘孤臣’了。

孤臣也不是一定不好,張廷玉、海瑞、四皇子胤禛這些人都是孤臣,一樣是名垂青史,善始善終。可孤苦二字不分家,當孤臣,同時也意味著是‘苦臣’,當了孤臣,就變成了一臺摒棄個人情感,畢生給皇家賣命的機器,真真叫做‘蠟炬成灰淚始干’了,那種生活狀態不是蕭庭想要的。

但更多的孤臣,下場還是像晁錯、商鞅這樣的,得罪了天下人,最后連皇帝都保不了或者不想保護了,落得一個爾曹身與名俱滅的凄涼下場。

“臣子嘛,忠心是要有的,事情也要做,不過那些事要抓緊做,哪些事能先放一放,這卻是大有講究。你年紀輕輕的能看明白這點,倒是讓我意外的狠。既然你看得明白,那我就不多說什么了。

說到要緊的事,你瞧瞧這個。”

高陽如今就差沒把床搬到蕭家來了,蕭庭剛輕松了幾天,這女人就又風風火火的上門,拿著一疊紙,朝蕭庭面前一甩,啪的一聲。

“瞧什么?”蕭庭湊過去翻了翻,一疊宣紙上,每一張上都寫著一首七律,正是自己那天抄襲的李商隱

“這是你寫的吧。”高陽問。

“是啊。有什么不妥嗎?”蕭庭奇怪道。

“有什么不妥?當然不妥!”高陽伸出一根手指在紙上點了點,一本正經的對蕭庭說:“你惹下大事了!”

蕭庭一愣?大事,什么大事?難道這是反詩。開什么玩笑,就是擱在焚書坑儒的秦始皇時候,這也算不上反詩吧?

“到底怎么回事?”蕭庭琢磨著,是不是這女人神經病又發作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唐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