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七年三八二 傳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崇禎七年 >>崇禎七年最新章節列表 >> 三八二 傳承

三八二 傳承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25日  作者:竹下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竹下梨 | 崇禎七年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其實曹操之所以會被陳琳這般大罵,乃是因為其父曹嵩在途徑徐州時為陶謙部將所殺,因此大舉興師問罪。�曹操部隊在進軍道路上大肆殺戮、發人丘墓,曹操也予默許,大致意思就是,你殺我父親,我毀你先人墳墓。當時的好事者予以諷喻,曹操就此被人戴上了高帽。

三國期間盜墓最厲害的,其實是董卓,這位把洛陽地區的帝王陵墓挖了一遍。

按照青云子的說法,曹操壓根兒就沒設立過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他手底下倒確實是有這么一批人,但也不是他自己招募的,而是從董卓手中得來的。

正史真正有記載的,專門設立過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的皇帝,乃是南朝宋之前廢帝劉子業。

這貨酷好人妻,更是淫其親姐,淫其姑母,其荒淫程度堪比夏桀商周,也是看書的時候,看到曹操設立過這兩種官職的記載,便是也效仿著設立了。只可惜,這位在位沒多久就被他叔叔給宰了,這兩個官職也就沒了下文。

“帝少好讀書,頗識古事,粗有文才,自造《孝武帝誄》及雜篇章,往往有辭采。以魏武有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乃置此二官,以建安王休仁、山陽王休祐領之,其余事跡,分見諸列傳。”

至于是否真的盜墓,就不得而知了。

青云子言道,他們這一脈的淵源,最早乃是秦漢交接只是,卸嶺力士的祖師爺,曾經乃是項羽手下的一個軍官,地位不算高,卻也管著千八百人。這位祖師爺曾經跟著項羽入關,進咸陽,焚阿房,最重要的則是,跟著項羽挖了秦始皇陵。雖說到底有沒有真的挖到沒人知道,但是秦皇陵周圍的陵寢,反正是給挖了一大片下來。

而通過這個,這位祖師爺也積攢了極為豐厚的盜墓挖掘經驗。后來項羽兵敗,大漢朝建立,這位祖師爺便也領著一群人退隱家鄉,隱姓埋名起來。

只是他們都是打慣了仗的,老老實實在家種地哪里收得住性子,受得了寒貧?于是那祖師爺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便是帶著他們組成了一個盜墓團伙,明著是老老實實種田的農民,暗地里卻是去各處挖掘墓葬。沒出幾年,那位祖師爺便是身家巨萬,豪富一方。

只是后來,實在是太過囂張,引起了官府的注意,發兵圍剿。大部分徒眾都被殺,但是那位祖師爺卻是逃了出來,從此之后躲到太行山人跡罕至的鄉間,再也不敢太過張狂。素日里,只是盜一些小一點兒的墓葬,倒也是過得衣食無憂,安度晚年。

這一支,便是如此傳了下來。

一直到了東漢末年,董卓霍亂天下,挖掘帝王陵寢,大肆招募各路盜墓能手前來麾下效力。能這般明目張膽,痛痛快快的盜墓,不用再害怕官府,不用躲躲藏藏,怕是許多盜墓賊一輩子的心愿。因此聽到消息,各方勢力宗派紛紛前來,都在董卓麾下效力。

他們各路流派的技巧,行事方式,都是完全不同,自然是誰不服誰。因此多有比試,不過祖師爺傳下來的這一脈,由于是脫身于項羽的軍中,很是適合大規模的軍隊,后來便得到了董卓的賞識,多有重用,占據了優勢地位。

董卓自涼州一路來到洛陽,沿途大墓,幾乎未有幸存,便是他手底下這班人干的好事兒。而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各個流派各自總結歸納了自己的特點,各自定了自家宗派的名字傳承。

這個時期,可說是盜墓發展史上的一個分水嶺。

后來董卓兵敗,不少人星流云散,相當一部分則是投到了曹操麾下,繼續為他效力。等到后來曹丕篡漢,大魏國建立,他們這些人便也沒了立足之處。曹丕是不想背上這個罵名的,于是便開始大肆清洗,殺戮極多,逃出者寥寥無幾。

但是青云子祖師爺傳下來的這一脈,見機的早,早些時日便找了借口脫身,因此幾乎沒什么損失。恰恰相反,由于別的門派都是損失慘重,勢力衰微,卸嶺力士這一派趁機吞并擴張,一時間勢力大增。但是人多了未必是好事兒,由于吞并了許多其他的宗派,倒是門派內部分歧不斷,各派爭權奪利,勾心斗角。

等到了晉武帝泰始年間,門派內部積攢數十年的仇怨終于一舉爆發,發生了慘烈的內訌,互相殘殺。

殘殺過后,一片狼藉。

最正宗的那一脈卸嶺力士傳人,只剩下了一個。他遠走太行山,在一座名為大竹峰,風景秀麗的所在,建立了一處道觀,喚作出云觀。從此之后,行走世間,便以道士形象示人。

之后越千年,各路盜墓門派勢力逐漸復興,越發的發展壯大。只是創建出云觀的那位祖師爺,因宗門內訌而痛心不已,羽化之日定下門規,一脈單傳,絕不多收弟子。寧可宗門斷絕,也不重蹈昔日內訌之慘劇。

是以千百年來,卸嶺力士,從來就是一脈單傳。但是人少,并不代表著沒實力,每一代卸嶺力士,都是尋找的有慧根之人,在深山之中悉心教導,這個過程,往往要持續十數年甚至數十年!下一代卸嶺力士初始之日,已然是武藝精絕,風水之術深諳,行走江湖,往往能夠一鳴驚人,名噪一時。

是以卸嶺力士之名,在江湖中始終是大名鼎鼎,未曾斷絕。

卸嶺力士雖以道士面目示人,實則卻是敬關帝,尊西楚霸王為祖師,宏則上觀天星,下審地脈。微則觀泥痕,辨草色,皆有門道,非他人所能揣度。

這位祖師爺,由于他乃是軍中出身,更講究直來直去,再加上手里人多,器械也不缺,所以跟其他民盜比起來,手段更加的粗暴。一旦看上,圈定了地點,從不挖盜洞取巧進去,而是直接就硬干!

你若是鑿山為陵,我就給你挖個底朝天,你若是深挖大墓,我就給你掘地三千尺!

總歸就是簡單粗暴,不講究細節,而是直來直去,以力取勝。

這也是卸嶺力士這一脈名字的由來。

不過這并不代表卸嶺力士這一脈就沒有技術含量,實際上,整個盜墓過程中,找到墓的具體所在地之前那些,技術含量是最高的。找到墓的所在位置才是最難的一環,畢竟滄海桑田,星移斗轉,千年下來,不知道多少大墓都被夷平了封丘,深埋在地下。若不是精通風水之術,淵源傳承的專業人士,則根本是連墓穴在哪兒都找不到。至于找到之后怎么樣,那就無所謂了,技術含量就算是有差距,也是很有限。

而卸嶺力士只有一人,盜墓之時人手單薄,未免很有些不便,他們往往是邀請一些江湖大盜,綠林好漢,甚至是其它的盜墓門派傳人,分潤一些財貨好處。蜂擁而起,眾力發掘,毀尸平丘,搜刮寶貨,毫厘不剩。打個比喻,跟蝗蟲過境也差不多少。

由于卸嶺力士一脈傳承的最完整,淵源最深厚,是以傳下來的各種絕技也是最多的,非其他門派所能比擬。是以但凡知道卸嶺力士名頭的人,都很愿意跟其合作,一起發財。

江湖傳言,卸嶺門創始人得異人傳授,有令人力大之法,所以卸嶺門門人,多是力大無窮,通曉武功之人,因此被稱為力士。甚至有傳言,說當年威震九州的呂布也曾是卸嶺門傳人,為董卓籌備軍餉,曾挖掘過多位漢皇墓葬。

這話自然是以訛傳訛,卸嶺力士這一脈,武功精強是真的,力氣也未見得有多大。

卸嶺力士這一脈,最得意的本事,乃是觀察風水,大到勘破天下大山大川之龍脈走向,為皇帝選定陵寢,保佑皇朝萬世基業。小到尋到隱藏在地底深處或莽莽叢山之間的隱秘墓穴,龍樓寶殿。觀察風水的本事,各門各派基本上都有,但是唯獨以卸嶺力士一脈最全最精絕。

青云子這一番話說完,董策不由得輕輕吁了口氣,只覺得這等秘辛聽了,實在是很過癮,極大的滿足了好奇心。

張麻子在一邊聽的瞠目結舌,目眩神迷,忽然開口道:“師父,你有這許多本事,咋不早說?得教我啊,你一定得教我這個!”

“廢話!”青云子瞪了他一眼:“你以為你師父我這一次回來是做什么的?你這腌臜廝傷了先天元氣,練不得武,不過這也不打緊,我卸嶺力士一脈,武學只是小道,最重要的那觀風查水秘術,只要學會就成了。為師一身本事,倒有九分都在這個上面。”

張麻子一聽,不由得喜形于色、

董策也贊嘆道:“本官也是聽得心馳神往,都恨不能學學這個了。”

他當然只是說說而已,學這玩意兒也需要天賦,更是需要下極深的苦功,以及常年的歷練。董策可沒時間學這個,手底下有人效力就成了,何須事必親躬?

青云子笑道:“不過是微末之道而已,可不敢污了大人的耳目。”董策真要硬學,他也是絕對不會教的,這是祖師爺傳下來的規矩,便是死了,也不能壞了規矩。

如果您中途有事離開,請按CTRLD鍵保存當前頁面至收藏夾,以便以后接著觀看![]

Copyright(C)20122015版權所有


上一章  |  崇禎七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