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我為王第三百五十六章 陰云再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末我為王 >>隋末我為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六章 陰云再布

第三百五十六章 陰云再布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18日  作者:吳老狼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吳老狼 | 隋末我為王 
第一卷

天才一秒記住:請互相通知向您QQ群微博/微信論壇貼吧推薦宣傳介紹!

再次回到東都的當天傍晚,兩年多前拉陳應良第一把的裴弘策終于出現,還是帶著他的獨生子裴行方主動前來探望陳應良這個遠房侄子,雖然已經有了一個血親表叔,陳應良也仍然還十分尊敬裴弘策這個好叔父,絲毫沒擺小人得志官場暴發戶的架子,一見面就趕緊恭恭敬敬的向裴弘策行晚輩禮,口稱叔父。

“賢侄不必多禮,快快請起,快快請起。”笑著攙起了陳應良,裴弘策一邊打量遠房侄子,一邊沒口子的贊道:“又長高了,也長壯了,成大小伙子了,不錯,比我第一次見到你時強多了,那時候的你,瘦得皮包骨頭,臉都是蒼白蒼白的,那象現在這么壯實?”

“全賴叔父提攜。”陳應良趕緊飲水思源,道:“如果不是叔父當年拉了小侄第一把,小侄那能有今天?”

“都是你自己爭氣啊。”裴弘策大笑,那邊裴行方則迫不及待說道:“兄長,你知道嗎?當初聽說兄長你被皇帝陛下冊封為了勤王主帥,父親驚得連毛筆都掉在了桌子上,后來又聽說兄長你大破突厥,生擒始畢賊酋,父親又驚得連筷子都掉了,小弟也差點沒被飯噎死,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能這么了不起?”

“盡力,加一點運氣而已。”

陳應良微笑著謙虛,又趕緊夸獎裴行方又長高長大了,很快就能給裴弘策接班了,裴行方卻對這個話題根本不敢興趣,迫不及待又問道:“兄長,你這次給朝廷立了這么大的功勞,陛下給了你什么樣的獎賞?有沒有可能入朝為官,留在東都?小弟真的很想跟著你多學一些文韜武略啊。”

陳應良目前最不愿提起的就是這個話題,但裴行方既然問起,陳應良也不能不答,再加上這也是遲早要對外公布的事,所以陳應良遲疑了一下后,還是苦笑說道:“賢弟,如你所愿,我以后是要常駐東都了,陛下封了我為右武衛大將軍。”

“右武衛大將軍?”裴行方張口結舌了,道:“那可是正三品的大員,我父親才正四品,兄長你才多大啊,官職就已經在我父親之上了?”

“右武衛大將軍?”裴弘策也是大吃一驚,趕緊問道:“是傳言?還是陛下已經親封了?”

“稟叔父,是陛下親封,還是當著隨駕百官的面封的。”陳應良如實回答。

裴行方更加喜形于色了,忙又向陳應良道喜,裴弘策卻毫無喜色,相反還有一些擔憂的神情,道:“太高了,你這么年輕就擔任這么高的職位,對你將來不是很有利,再有…賢侄,你裴仁基裴伯父,對此是什么態度?”

“仁基伯父一直沒怎么和小侄交流。”陳應良垂首答道:“倒是裴矩伯父和裴蘊伯父,給過小侄指點,要小侄慎重對待與仁基伯父的關系,不然的話,裴矩伯父就算是裴氏家主,也很難居中調和。”

聽到陳應良這話,目前還只有十七歲的裴行方當然是大吃一驚,不過好在裴弘策對裴行方家教有方,裴行方雖然奇怪卻也沒有隨便開口追問,很聰明的選擇閉上嘴巴。裴弘策則點了點頭,臉色陰郁的說道:“你那兩位伯父,給你的指點是對的。賢侄,你可能有所不知,你仁基伯父盯上這個右武衛大將軍的位置,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為了得償所愿,他還不惜與宇文述攜手合作,搞倒李渾……。”

說到這,裴弘策有些欲言又止,陳應良則追問道:“叔父,此事究竟是何內情?不知叔父是否能讓小侄知曉?”

又猶豫了一下,裴弘策這才說道:“現在你也算是當事人了,讓你知道也好,不過千萬別外傳。我的祖父與仁基兄的祖父是親兄弟,血緣關系很近,所以我知道一些隱秘——你的仁基伯父,曾經是前右武衛大將軍李景李柱國的麾下愛將,得力助手,也曾擔任過右武衛的首席虎賁郎將,跟著李柱國征討南蠻,破吐谷渾與鞍羯,為右武衛立下過汗馬功勞,后來李柱國意外的不幸被盜賊所害,仁基兄也就立即盯上了右武衛大將軍這個職位。”

說到這,裴弘策頓了一頓,又說道:“本來,當時仁基兄的加官都已經是從一品的光祿大夫,無論品級、資歷還是功勛,都足夠擔起右武衛大將軍這個重任,仁基兄對此志在必得,你的裴矩伯父也答應過替仁基兄謀取這個職位,把仁基兄扶持為我們聞喜裴氏的軍方第一人,但不知道因為什么原因,此事居然一直未能如愿,仁基兄表面不說什么,私下里卻在我面前抱怨過,說云定興那個老馬屁精都靠著宇文述當上左屯衛大將軍了,裴矩兄答應他的事卻始終沒有消息,裴矩兄對他是否有什么看法?”

“所以就有了后來的事。”裴弘策把聲音壓低,沉聲說道:“今年六月,仁基兄首告右驍衛大將軍李渾謀反,因為案情牽扯到我的副手將作少監李敏,仁基兄在私下對我說了實話,他首告李敏其實是宇文述的幕后指使,交換條件就是宇文述舉薦他出任右武衛大將軍”

“還有宇文述牽扯進來?”陳應良的小臉一白,然后又在心里說道:“看來這個裴仁基,在人品方面或許還真一些問題,記得他在歷史上投降過李密,又投降過王世充,最后又想反出王世充帳下才被殺,無緣無故得罪了這樣的人,還真是倒霉。”

“賢侄,現在你明白這件事有多麻煩了吧?”裴弘策又低聲說道:“為了右武衛大將軍這個軍方重職,你仁基伯父惡人做了,罵名背了,還跳過你裴矩伯父直接和宇文述做了私下交易,為此很可能觸怒你裴矩伯父這個裴氏家主,付出了如此慘重的代價,最后卻讓你這個侄子搶了先,他心里能有什么滋味?”

“更麻煩的是,我和仁基伯父,還有他女兒這個誤會。”陳應良愁眉苦臉,又趕緊問道:“叔父,這件事我當如何是好?”

“不好辦,就算我和仁基兄是堂兄弟,有些話也不能明說,只能暗示。”裴弘策有些皺眉,盤算了片刻后,裴弘策這才說道:“這樣吧,過上一兩天,你準備一份禮物,我帶你去拜見仁基兄,借口行晚輩之禮,乘機彌補一下你和他的這條裂痕。好在這只是一個意外,仁基兄也不是什么特別不講理的人,你的禮數盡到了,我再給他點暗示,想來他也不會記恨你。”

“希望如此。”陳應良心中暗嘆,又在心中祈禱道:“但愿裴翠云那丫頭回家別鬧,否則這事更難辦。”

與裴弘策父子又說了一些閑話,向裴弘策稟報了自己已做父親和即將完婚的喜訊,叔侄盡歡而散,一夜時間也很快過去。第二天上午,陳應良和王世充、云定興等勤王軍主要將領被宣召入朝,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功勛卓著的陳應良也正式受封成為了右武衛大將軍,當朝穿上正三品的紫色官服,接受一于眼紅同僚的祝賀道喜,王世充和云定興等有功之臣也各有封賞,王世充還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江都通守一職,云定興也賞了正二品的虛銜不提。

接下來陳應良當然就更忙碌了,一邊得接受眾人祝賀道喜,一邊得料理譙彭隋軍的善后事宜,再有就是右武衛大將軍府正式上任,接見獨孤盛和皇甫無逸等曾經上司新部下,處理右武衛勤王大軍的善后事宜,期間自然少不得向皇甫無逸和獨孤盛等前輩賠罪道歉,戰戰兢兢的成為他們的老大,忙碌得不可開交——還好,皇甫無逸的人品不錯,獨孤盛則因為家族勢力近年來飽受打壓的緣故,很有自知之明的沒敢垂涎陳應良的職位,再加上以劉長恭和謝子沖為首的虎賁將虎牙將也很擁戴陳應良,所以陳應良在右武衛大將軍府總算是沒受到抵制,很僥幸的度過了第一個難關。

也隨便來看看陳應良一幫或明或暗的政敵仇敵的情況吧,當看到連二十歲都不到的陳喪良當朝穿上三品官服時,最近天天在被迫吃石粉的封德彝當然是雙目噴火,裴矩和裴蘊在朝中的對頭虞世基也是臉色不善,很是不爽政敵麾下又添重將,不過和大小蕭國舅比起來,封德彝和虞世基卻又根本算不上什么——封德彝的眼睛還只是噴火,大小蕭國舅的眼睛是直接可以吃人

想吃人歸想吃人,眼下陳喪良正在春風得意的時候,大蕭國舅蕭踽和小蕭國舅蕭懷靜還不敢當朝亂來,只能是眼睜睜的看著陳應良這只小跳蚤一飛沖天,成為大隋軍隊十六重將之一,然后散朝之后,大小蕭國舅還連聚在一起痛罵陳應良小人得志的時間都沒有,馬上又得去四處聯絡重臣營救表連襟李淵,也進宮去懇求蕭皇后與王妃為表連襟求情,讓她們出面灌枕頭風,祈求隋煬帝寬恕李淵可大可小的罪行,饒李淵不死,直到天色微黑才先后回到蕭踽的國舅府,互相了解活動情況。

李二也在蕭踽的家里,勤王大戰結束后,李建成把兵權移交給了樊子蓋,自己也隨樊子蓋到了太原接受整編和審查,李二則托了陳應良沒有落井下石的福,隨云定興的軍隊回了東都,接著又主動辭去軍中職位離開左屯衛軍隊,住進親戚關系很近關系也很好的蕭踽家中,實際上參與營救李淵的行動,同時也肩負起了居中聯絡李氏門閥眾官員的重任。

天色不早,大小蕭國舅和李二是一邊吃飯一邊討論營救行動,首先是蕭踽說道:“皇后娘娘已經替唐國公兩次求過情了,陛下雖然沒有松口答應放人,但姐姐看得出來,陛下還是有些猶豫是否處死唐國公,唐國公外甥女德妃娘娘那邊是一直沒找到機會,一旦有機會,德妃娘娘也肯定會盡力懇求。”

“蜀國公獨孤纂嗣、燕國公于世虔和元文都他們也已經答應幫忙。”蕭懷靜也說道:“只是陛下現在還在氣頭上,蜀國公他們還不敢聯名上這個表章,說是只要三司使那邊稍微露出一點風聲,他們就馬上聯名進奏,懇請陛下網開一面,饒唐國公不死。”

“三司使那邊是什么態度?給唐國公定下罪名沒有?”蕭踽趕緊問道。

“沒有,裴蘊那個老滑頭把嘴閉得很緊,到現在都還沒有泄露半點風聲。”蕭懷靜無奈的答道:“就連蜀國公親自出面探聽案情,那個老滑頭也是一直打哈哈,不肯泄露關于唐國公案情的一字半句,御史臺的吏員也向我密報,說裴蘊到現在還沒有給唐國公堪定罪名。”

蕭踽罵了一句臟話,拿比涂油泥鰍還滑的裴蘊毫無辦法,旁邊一直在傾聽的李二卻突然說道:“若小侄所料不差,裴蘊也在觀望陛下的態度,關隴八大家同氣連枝,互結姻親,互為庇護,得罪一家就有可能同時得罪八家,我父親身為李閥家主,身份更加非同一般,裴蘊就算是聞喜裴氏的二號人物,也絕對不敢擅自給我父親定罪,導致與關隴門閥結有死仇。所以他肯定也在觀望陛下的態度,陛下如果覺得我父親該死,他肯定不會手下留情,陛下如果我父親可赦,他也絕對不會吝嗇這個順水人情”

“言之有理。”素來喜歡李二這個表侄子的蕭踽點頭,又說道:“如果真是這樣,那么三司使這邊,我們倒是不用怎么操心了,只要陛下點頭同意讓唐國公不死,裴蘊和鄭善果那些老滑頭肯定不敢給唐國公定死罪,只會給陛下造臺階,讓陛下有臺階可下。”

關鍵找到了,但如何說服隋煬帝赦免李淵卻是一個大問題,因為不管是蕭皇后和王德妃還是大小蕭國舅,都改變了李淵瞞報始畢書信、窩藏逃飯和破壞勤王戰事這三個罪惡事實——尤其是破壞勤王戰事這條,更是直接危及隋煬帝的性命安全,想要脾氣暴躁的隋煬帝寬恕間接坑害于他的李淵,難度實在非同一般的大。所以商量來商量去,大小蕭國舅除了決定懇求蕭皇后繼續灌枕頭風外,再無任何辦法——這么要命的事,那怕是大小蕭國舅開口求情也危險系數極大。

“都是陳應良那個小賊害的”蕭踽突然又把陳應良拖出來吊打,罵道:“如果不是這個小賊要和唐國公爭功,想讓唐國公面子上難堪,唐國公又怎么會讓武士出面阻止太原商人賣糧給他?又怎么會被陰世師那個陰險小人發現

“噓,兄長,小聲些。”已經被陰世師嚇成了驚弓之鳥的蕭懷靜趕緊提醒噤聲,又小心的觀察周圍侍女下人,低聲說道:“兄長,須防隔墻有耳,陰世師心胸狹窄,如果知道你在背后辱罵于他,說不定又會乘機進讒。”

“我這里沒事,不想你家里,廟會”蕭踽沒好氣的呵斥,又道:“事實也是如此,如果不是陳應良小賊和唐國公爭搶功勞,唐國公又怎么可能被拿住如此危險的把柄?”

蕭懷靜不再說話,只是埋頭吃飯,李二卻是神色陰沉,半晌才問道:“表姨父,聽說陳應良已經正式就任右武衛大將軍了?”

“今天正式冊封了。”蕭踽有氣無力的罵道:“小丑跳梁,還當朝就穿上了三品官服,站到了宇文述的背后。”

“這么說,陳應良已經有資格單獨向陛下上表了?”李二自言自語了一句,又突然說道:“明天,我去拜見他陳應良,懇求他替我父親說情,救我父親”

“二郎,你瘋了?”蕭踽和蕭懷靜都是大吃一驚,驚訝說道:“陳應良小賊和你父親仇怨那么深,他怎么可能出面救你父親?”

“無論如何,我都要試上一試。”李二臉色陰沉的說道:“我還要拉著柴紹去,陳應良小賊這次能夠成就勤王大功,受封右武衛大將軍,我和柴紹都立有大功,再加上我們和他的恩怨瓜葛,他就算想拒絕也不好開口”

大小蕭國舅都勸李二不要自取其辱,李二卻堅持不聽,還突然說道:“表姨夫,蕭叔父,可能的話,明天我去懇求陳應良的時候,你們最好安排一兩個謁者臺和司隸臺的人暗中跟隨,收集陳應良的一言一行,或許能派上大用。”

大小蕭國舅大惑不解李二用意的同一時間,隋煬帝很少住進的東都皇城,風光秀美的凝碧池湖畔,隋煬帝也正在享用御膳,作陪的沒有美女嬪妃,僅有左相裴矩、右相蘇威和軍方老大宇文述三名文武臣子,席間當然盡是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可惜隋煬帝卻情緒不佳,不斷拿著金杯眺望著凝碧池出神,似乎有什么心事,裴矩、蘇威和宇文述都猜不到隋煬帝為何如此,全都不敢隨便吭聲,耐心等待隋煬帝主動開口,席間氣氛甚是沉悶。

果不其然,過了許久后,很擅長給寵臣的隋煬帝果然開口了,嘆道:“陳愛卿和云愛卿這些有功之臣封了,也賞了,接下來該是賞賜立功的將士了,這些將士為朕出生入死,披肝瀝膽,是應該重賞,可惜眼下國用不足,朕的手頭也很緊,如何頒賞,不知諸位愛卿可有良策?”

“皇帝是因為這個煩惱?”裴矩和宇文述頓時明白了隋煬帝的弦外之音,也頓時小臉有些發白,因為他們聽出隋煬帝的意思是想克扣軍隊賞賜。

“陛下,關于軍隊賞賜,微臣認為重新斟酌。”右相蘇威馬上接過話頭,很嚴肅的說道:“雁門之圍時,陛下宣布立功士兵直升六品建節尉,賞綢緞十匹,當時為了從權,賞得實在太重,眼下國用不足,國庫錢糧還有大用,微臣覺得需要重新斟酌考慮。還有各路勤王兵馬的戰功賞賜,也應該重新斟酌考慮。”

不象歷史上有樊子蓋在旁,好歹還勸說隋煬帝遵守信諾一下,聽了蘇威的揣摩上意讒言,裴矩和宇文述雖然心中叫苦,卻也不敢吭聲,隋煬帝則連連點頭,道:“是應該重新斟酌,是應該重新斟酌。”

“完了,這下子老子難做人了。”宇文述低下了頭哀嘆。

“我可憐的遠房侄子啊。”還算有點良心的裴矩也在心里為救過自己性命的遠房侄子哀號,“你才剛上任,馬上就無法向將士交代了,你可怎么辦啊?”

(吳老狼)推薦閱讀:

無彈窗全文閱讀第一卷


上一章  |  隋末我為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