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我為王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回東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末我為王 >>隋末我為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回東都

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回東都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18日  作者:吳老狼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吳老狼 | 隋末我為王 
當前位置:


在雁門城里休息了一天后,征得了隋煬帝的同意,陳應良再次以勤王隋軍主帥的身份,重新回到了勤王隋軍的大營之中,主持雁門戰場的余下戰事,處理各種善后掃尾事宜。

其實主要也就是處理一下善后事宜,陳應良回到軍中的同一天,左驍衛大將軍屈突通也率領著勤王軍隊趕到了雁門戰場,加上頭一天押糧趕到的京兆郡丞骨儀,麾下軍隊也還沒在戰場上撈到斬獲,很會做人的陳應良就于脆把余下戰事讓給了屈突通和骨儀,讓他們帶著軍隊東進追殺殘敵撈些功勞,也乘機讓譙彭隋軍和左屯衛等疲憊之師好生休整,治療傷兵和清點傷亡收獲。

千里迢迢來雁門戰場勤王建功,結果軍隊還沒到決戰就已經打完了,還連始畢可汗都被陳應良給揪到了隋煬帝面前獻俘,隋唐名將屈突通和隋廷忠臣骨儀的郁悶可想而知,但無魚蝦也好,知道陳應良這么安排是特意照顧,讓自軍將士不至于白跑一趟,屈突通和骨儀還是十分樂意的接過追擊任務,統率麾下軍隊東進追擊,同時屈突通和骨儀自然少不得悄悄向陳應良打聽,打聽陳應良到底得到了什么樣的封賞?

考慮到其他的將領士兵都還沒有得到賞賜,為了不至于刺激眾人,陳喪良很是含糊的敷衍過了這個問題,暫時隱瞞了自己已然受封右武衛大將軍的情況,很是低調的埋頭處理善后事務,不去與各路將領討論分析隋煬帝的賞賜將有何等大方,也暗中著手把自己的譙彭嫡系改編進右武衛,以便他們將來繼續給自己當牛做馬。

當然,陳應良這么做必須要先征得隋煬帝的同意,好在隋煬帝三次親征高句麗下來,府兵逃亡嚴重,右武衛也是缺員嚴重,又知道陳應良帶出來的軍隊能打,隋煬帝大手一揮就同意了陳應良的請求。只是陳應良也知道瓜田李下需要避嫌,即便有隋煬帝點頭也沒敢太過放肆,很聰明的只收編了八千左右的譙彭精銳加入右武衛,余下的軍隊,一部分思鄉厭戰心切者發給路費于糧解散回家,一部分則繼續以鄉兵的身份留用,準備著部署在河南郡的郡內各縣,以便隨時調用——好在河南贊治仍然還是裴弘策,這個環節用不著擔心。

順便說一句,在暗中改編軍隊的過程中,陳應良很意外的得到了左衛大將軍宇文述的全力幫助,盡管明知道陳應良抱的是裴家大腿,宇文述還是不遺余力的幫助陳應良整編隊伍,不僅要裝備給裝備,要編制給編制,指點陳應良如何巧妙把譙彭鄉兵改變身份,還軍方第一人的身份出面,調走了一些沒用的右武衛將領,給陳應良的部將騰出位置。陳應良過意不去拿出重禮相謝,素來貪得無厭的宇文述也難得清廉一次加以拒絕,僅僅只是要求陳應良回京之后,務必要多到他的家中走動。

說實話,宇文述的這個態度還真有些嚇住了陳應良,生怕這個大老貪是想上屋抽梯,先把自己捧高好讓自己摔得更慘。倒是已經知道陳應良新官職的表叔李靖洞若觀火,微笑著安慰陳應良道:“賢侄不必擔心,許國公如此坐不過是做一個順水人情而已,他與你及聞喜裴氏素無利益沖突。又還有著云定興這層關系,你出任右武衛大將軍對他毫無損害,將來說不定還要在軍事上指望你幫忙,給你一些順水人情,更加鞏固你和他的間接關系,將來豈不是可以更好的利用于你?”

“再有,他邀請你回京后多到他的家中走動,這么明顯的暗示還看不出來嗎?”李靖又微笑說道:“賢侄你今年可才只有十九歲,就已經受封右武衛大將軍,將來只要不出差錯,熬到老一輩離開人世,他宇文述的位置就很可能遲早是你的,現在把你和關系處好,對他的子孫后代而言,豈非有百利而無一害?”

陳應良聽了點頭,又嘆道:“都是這右武衛大將軍的職位害的,封得實在太高了,高得我自己都被嚇住,生怕一步踩空,死無葬身之地。”

“賢侄有這樣的自覺就好。”李靖也是嘆息出聲,又指點道:“自古以來就是伴君如伴虎,賢侄你如此年輕就位居高位,雖然榮耀,卻也如同身處險境,惟有低調做人,方可免禍。”

陳喪良聽了連連點頭,心里則在盤算,“按正常的歷史發展,再有兩年,隋煬帝也該死在江都了,在這兩年之內,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自保,其次是不去江都,只要熬過了這兩年,再然后事情就好辦了。”

暗中準備上任事宜的同時,屈突通和骨儀那邊也很快傳來捷報,在窮追猛打的隋軍生力軍面前,驚惶如驚弓之鳥的突厥敗兵毫無還手之力,勉強重新組織起來的軍隊很快就被再次擊潰,接著薛世雄也帶著涿郡勤王軍走出了太行山脈,出現在了戰場之東,左右包夾之下,突厥殘兵灰飛煙滅,二十五萬突厥只有不到三萬越過山脈逃回草原,余下不是被殲,就是被俘,接著對突厥余怒未消的隋煬帝也頒布圣旨,下令將所有突厥俘虜處死,尸體筑成京觀。盛極一時的也因此一蹶不振,至少二十年內再無余力威脅中原。

再接下來當然是退兵了,受盡了驚嚇的隋煬帝這次也學乖了一些,決定直接返回東都洛陽休息,各路勤王軍繼續護駕南下,陳應良當然也要跟著一起走,同時陳應良自然少不得要求李靖與自己同行南下,并表示可以通過裴矩和宇文述的門路把李靖調進右武衛,可惜李靖卻拒絕了陳應良的好意,說是陳應良剛進右武衛,不可對人事調整太大,太過觸動右武衛宿將老人利益,給陳應良增加更多麻煩,要繼續留在馬邑擔任郡丞。

勸說了幾次,李靖都不肯接受陳應良的好意,陳應良無奈,也只好尊重表叔的選擇,改為與李靖約定,待到自己一旦地位牢靠之后,馬上就把李靖調進右武衛,李靖也這才含笑答應。接著陳應良再要求把胡敬德帶到自己身邊聽用時,也這才愕然得知胡敬德其實復姓尉遲,與某門神同名,好在李靖對表侄子還算不錯,一口就答應把尉遲敬德送給表侄子,喪盡天良的陳喪良身邊這才有了一個靠得住的保鏢打手。

與李靖揮淚而別后,已經卸任勤王主帥的陳應良率軍護駕南下,途經太原時,陳應良自然少不得前去拜見一下老伯樂樊子蓋,叩謝他的提拔眷顧之恩,聆聽他的教誨指點,然后一路無話,十月初時,大軍護送著隋煬帝順利進入河內,又在孟津渡過黃河抵達,接著各路隋軍受令駐扎城外,隋煬帝則在越王楊侗的迎接下進駐城內,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

因為需要安置隊伍,陳應良沒有隨駕進城,也因為還沒有正式上任的緣故,陳應良很低調的繼續住在譙彭隋軍營中,沒有急著去右武衛大將軍府自找不痛快,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軍隊才剛駐定,劉長恭和謝子沖等右武衛就跑來找陳應良的麻煩了,還張口就向陳應良問道:“應良兄弟,聽說你已經被封為右武衛大將軍了,真的假的?”

“你們聽誰說的?”陳應良不動聲色的反問。

“獨孤將軍說的。”謝子沖答道:“剛才我們去找獨孤將軍,請示立營事務,獨孤將軍安排是安排了,又說以后我們用不著再找他,該直接找你了,我們再問為什么時,獨孤將軍就說你已經是我們右武衛的大將軍了。”

“應良兄弟,到底是真還是假?”劉長恭迫不及待的追問道。

陳應良笑了,還笑得頗神,劉長恭等人見了陳應良這副表情,也頓時就歡呼了起來,劉長恭還直接一把抱住了陳應良,哈哈大笑道:“看來假不了啦,應良兄弟,你這次是不請客也不行了想要老哥我以后聽你的話,你今天就非得掏腰包請我喝夠,不然的話,你上任了我第一個帶頭起你的哄”

謝子沖與賀蘭宜等將領也跟著起哄,陳應良則微笑說道:“請你們喝酒當然沒問題,但這件事你們得給我保密,不能再讓人知道,要等皇帝陛下正式頒布了冊封詔書,然后再正式公布。”

劉長恭等人۰大笑著答應,陳應良也馬上讓親兵安排酒宴,期間劉長恭等人自然少不得向陳應良連連道喜,然而就在這時候,帳外卻有一名傳令兵飛奔進來,向陳應良奏道:“稟副使,我軍營外來了一名年輕男子,口口聲聲說是要見你,我們問他身份,他只說他姓裴,其他一句話都不肯多說。”

“姓裴?”陳應良先是一楞,然后馬上醒悟過來,笑道:“肯定是裴行方那小子,快請,他是我的遠房表弟,對他客氣點。”

傳令兵唱諾,飛奔而去,陳應良則在劉長恭等人的喧鬧中擺下酒席,與一于將來部下開懷暢飲,期間也自然少不得說一些將來互相關照的話,但酒還沒過三巡,帳外已經大步流星的進來了一人,用很尖利的聲音喝道:“陳小子,沒良心的東西,回東都來了,怎么也不去看我?”

陳應良與眾人驚訝抬頭,卻見來人雖然身著男裝,卻生得眼大口小,肌膚白嫩,似乎是女子模樣,再仔細一端詳時,陳應良也頓時慘叫了起來,“翠云賢妹,怎么是你?”

“當然是我。”兩年多不見,裴翠云的容貌似乎又俏麗了一些,脾氣也似乎更火暴了一些,哼哼著說道:“沒良心的,難得回來一趟,也不馬上去見我,是不是早就把我給忘了?”

陳應良苦笑著解釋,劉長恭和謝子沖等人則互相擠眉弄眼,壞笑著低聲議論陳應良當年與裴翠云的種種風流韻事,然后劉長恭還笑著說道:“弟妹,你急什么?應良兄弟這次回東都來,可就不會再走了,你們倆想親熱,以后也有的是時間了。”

“不走了?”裴翠云先是一楞,然后迅速醒悟過來,驚喜問道:“怎么?你調回東都來了?”

“豈止是調回東都來?還……。”

劉長恭的話被陳應良打斷,對劉長恭使了一個眼色后,陳應良趕緊招呼裴翠云入席,又問起裴翠云如何得知自己回到東都?裴翠云則直接了當的答道:“當然是我父親寫信告訴我的,他還在書信里說,你這次又是勤王首功,還生擒了突厥的始畢可汗,高升在即。對了,皇帝給你封了什么官?”

陳應良笑著含糊,不肯如實相告,裴翠云則冷笑說道:“最好是讓你進右武衛,到時候我就有辦法收拾你了”

“你怎么收拾我?”陳應良警惕的問道。

“因為我父親可能很快就要出任右武衛大將軍了。”裴翠云嬌笑著說道:“這次陛下北巡長城前,宇文柱國就已經答應舉薦我父親為右武衛大將軍,這次回來也該差不多正式上任了。到時候你是我父親的部下,我想收拾你,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大帳里安靜了下來,陳應良也頓時明白了雁門戰后,裴仁基為什么對自己態度突然冷淡的真正原因——裴仁基在官場上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大隋第十軍區的總司令官右驍衛大將軍李渾,就是因為被裴仁基舉報謀反,導致全家被殺,當時陳應良就已經對裴仁基生出警惕,這會再聽到裴翠云這句話,陳應良心里當然更加警惕和擔心。

當然,陳應良如果歷史再好一些,或者了解的內情再多一些,知道裴仁基誣告李渾其實是來自宇文述的指使,陳應良心里肯定會更加的提心吊膽。

“你們怎么不說話了?”見陳應良和一于右武衛將領都不說話,裴翠云難免大為疑惑。

“這個…。”陳應良猶豫著不知是否應該告訴裴翠云真相,可是事有湊巧,偏巧就在這時,帳外卻又傳來了王仁則的聲音,大叫道:“應良賢弟,應良賢弟,好消息,好消息”

大叫著,王仁則大步沖進了陳應良的大帳,哈哈笑道:“恭喜賢弟,賀喜賢弟,我們剛收到的江都家書,你當父親了,我堂妹給你生了一個大胖小子,母子平安。叔父叫我過來給你報個喜,也叫你快給他的外孫取個名字,還說你如果有空,就趕快過去和他喝酒”

消息確實是好消息,劉長恭等人也趕緊向陳應良恭喜道謝,然后還迫不及待的開始給陳應良的兒子研究名字,可惜還有一個聽消息的人卻大大不對,聽到這話,裴翠云馬上就是臉色一變,飛快問道:“你什么時候成的親,怎么我從來沒聽說過?”

別無選擇,陳應良也只能是趕緊把情況對差點成為自己未婚妻的裴翠云說了,然后又強調道:“賢妹,我可不是喜新厭舊退婚再娶,是王郡丞堅持要把他的女兒許給我做為偏房,我才只好答應。”

裴翠云的臉色有些難看,打量了陳應良半晌,突然來了一句,“那我和你的事,怎么辦?”

“那是誤會,賢妹你何必那么死心眼?”陳應良徹底的焦頭爛額,只能是一邊對同樣大惑不解的大舅子王仁則介紹自己與裴翠云的誤會,一邊對裴翠云苦笑說道:“賢妹,陛下已經給我準了假,我過些天就要回大興去正式成親了,我們之間再無可能,你還是另擇賢偶吧。”

裴翠云低下了頭,盤算了片刻后,裴翠云突然起身,招手把陳應良叫出了帳外,然后在帳外無人處對陳應良低聲說道:“如果我父親也答應把我嫁給你做偏房,你娶不娶?”

“這個……。”陳應良苦笑了,道:“這怎么可能?你可是名門千金,大家閨秀,你父親怎么可能答應?”

“我父親是否答應,你不用管”裴翠云的聲音里突然帶上了一些哽咽,美目中淚花閃爍,道:“我只問你,你娶不娶?我等你,已經等了兩年,你的心真是鐵打的?”

“這……。”陳應良為難萬分,猶豫了半晌,還是搖頭說道:“賢妹,你還是不要再固執了,我和你只是誤會,我們有緣無分,你……,還是忘了我吧。”

整整兩年的等待,結果卻換來了陳應良這么一個絕情的答復,裴翠云的眼淚終于流了出來,幾乎就想舉手來抽陳應良的耳光,但手舉到一半,裴翠云還是強迫自己把手放下,改為把臉扭開,哽咽道:“那好,我明白了,你放心,我以后再不會來糾纏你了,你回大興成親去吧,也把我永遠的忘了吧。”

哽咽著說完,裴翠云抹著眼淚快步而去,頭也不回的離開了陳應良,看著裴翠云在秋風中快步離去的背影,陳應良心中也頓時有些失落,心中輕輕說道:“賢妹,不是我不想答應,是你的父親肯定不會同意。我和他之間,本來就有了隔閡,你如果再回去撒嬌大鬧,我和你父親反目成仇都有可能啊。”

無奈的搖了搖頭,回到了帳中時,劉長恭等人先是問了裴翠云的情況,得知裴翠云已經離去后,劉長恭等人也不在意,只是向陳應良笑道:“應良兄弟,剛才我們這幾個伯父,給你的兒子、也就是我們的大侄子取了一個好名字,你如果覺得沒問題,就直接用了如何?”

“你們給我兒子取了什么名字?”陳應良好奇問道。

“陳世美”劉長恭語出驚人,又解釋道:“應良兄弟你在我們中間長得最俊美,你的兒子孫子也肯定差不到那里,所以于脆就叫陳世美吧。”

“咦?應良兄弟,你怎么翻白眼了?嘴里怎么還有白沫?那里不舒服,要不要叫軍醫?”

本站追書網()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

其第355章章節均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上一章  |  隋末我為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