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我為王第七章 改變目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末我為王 >>隋末我為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改變目標

第七章 改變目標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18日  作者:吳老狼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吳老狼 | 隋末我為王 

堅持少,無彈窗,堅持穩定更新,堅持回復用戶反饋的問題,望書友幫多多宣傳.

出門在外,就上移動版m.binhuo


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

這句話用來形容陳應良離開大興后的心情,那是再恰當不過了,再沒有了陳老三好心的嘮嘮叨叨,也沒有了狹小房屋街道帶來的灰暗壓迫感,更不用擔心老柴家的排擠打壓,只剩下天高海闊,未知環境存在的無數危險與機會,不甘人下的熱血沸騰,出人頭地和升官發財的執念比當刑警大隊長時更加強烈,興奮之下,天生的野心家陳應良在離開大興的當天,就騎著馬疾馳了七八十里路。

哦,順便說一句,陳應良會騎術是沾了死鬼陳應良的光,死鬼陳應良好歹祖上曾經闊過,家道還沒中落時受過文武方面的專門訓練,當然也就學過騎術這個武將最基本的技能,雖說騎術不算太精,卻也不至于催馬揮鞭都不會,結果也就白白便宜了現在的陳應良——繼承了死鬼陳應良的所有記憶,也就用不著辛辛苦苦的從頭學習騎術了。

陳應良著急趕路還有很多原因,一個重要原因是臨走時主動招惹了有權有勢的老柴家,多少還是有些擔心老柴家出手報復,雖說陳應良布有迷陣制造了自己入川的假象,但為了謹慎起見,陳應良還是希望盡快遠離大興的好。

第二個原因同樣重要,做為一個穿越者,陳應良當然知道隋煬帝三次親征高句麗都是無功而返,這次親征當然也不會例外,陳應良如果要想抓住房玄齡提供的這個機會展露頭角,一顯身手,甚至幫助出發點并沒有錯的隋煬帝扭轉戰局,改變征討高句麗失敗的命運,那么自然是越早趕到遼東戰場越好,而大興距離遼東又有千里之遙,陳應良當然得盡可能的加快行程。

目前還算太平的關中地區也為陳應良的著急趕路提供了最基本的安全保障,讓陳應良一路都沒有碰到任何的風險波折,只用了三天時間就從大興趕到了潼關,陳應良還搶日落閉關前順利通過了這座千古名關。在潼關以東的客棧中休息了一夜,陳應良又立即沿著官道東進,準備到東都洛陽再渡過黃河,取道華北平原直奔遼東。

行程繼續一如既往的順利,一路急行的陳應良也就用了一天多時間就趕到了陜縣,距離東都洛陽已然只剩下了兩天時間左右的路程,然而在陜縣休息了一夜繼續向東時,陳應良就逐漸的發現情況不太對了,不知道為了什么,官道上來往的官差驛卒突然多了許多,騎著快馬,穿著胸背帶有驛站字樣的衣服,行色匆匆,其中有幾個驛卒的背上,干脆還插著代表十萬火急的紅色小旗,碰到行人攔路就直接大吼,“快快讓開,緊急軍情,攔路者死!”

“出什么事了?”第三次遇到這樣的驛卒后,陳應良隱約的察覺情況不妙了,同時陳應良還發現了一個細節,那就是這些背著紅色小旗的驛卒,都是從東面的洛陽方向疾馳而來,一路趕往西面的大興方向。憑這一點,陳應良可以肯定,東面的某個地方,肯定是發生驚天動地的大事!

發生大事的地方很可能還距離極近,因為當天下午快到澠池的時候,陳應良又看到了許多百姓商旅從東而來,或是背著大包小包,推著獨輪小車,或是趕著牛羊馬車,扶老攜幼,呼兒喚女,爭先恐后的向西奔走,就好象前方已然發生了戰亂了一般。

“前面肯定出大事了!”陳應良的心中一沉,還立即閃過這么一個念頭,“難道是瓦崗軍打到洛陽了?可不對啊,瓦崗軍現在還只是一小股土匪,那來的實力攻打洛陽?”

驚疑之下,陳應良趕緊下馬站到路邊,攔住了一個背著包裹的中年男子,向他問道:“大叔,前面出什么事了?怎么這么多逃難的人?”

“出什么事了?出大事了!”那中年人顯然是個脾氣不好的角色,沖陳應良咆哮道:“上柱國楊玄感起兵造反了!還打到東都邊上了,馬上就要打澠池,我們不趕快逃,留下來等死啊?!”

咆哮完了,那中年男子急匆匆的拉著家人走了,陳應良卻是在原地呆若木雞,腦袋里雷鳴作響,“我怎么把楊玄感兵變這樣的歷史大事都忘了?隋煬帝第二次親征高句麗,根本就沒打,因為楊玄感起兵造反,才剛到遼東就掉頭回來了!”

“楊玄感!你這個王八蛋坑死我了!”陳應良叫苦不迭了起來,“老子好不容易找到的一個起步機會,就這么被你折騰沒了!現在老子別說還去不了遼東了,就算能到遼東又有屁用?隋煬帝的軍隊都撤回來收拾你了,房玄齡他老爸還怎么把我推薦給隋朝大將當秘書?!”

叫苦不迭之下,陳應良一腳踢在路邊的行道樹,繼續咬牙切齒的在心里破口大罵,“去不了遼東了,老子怎么辦?回大興?剛把柴家得罪到死,老子現在回去不是找死么?去瓦崗?現在的瓦崗就一個土匪窩子,去投他們不僅太危險,路還不一定通!楊玄感,你這個蠢貨啊!明明輸定了,你造個**的反啊?!老子算是被你坑死了,坑死……,等等!慢著!”

在心里破口大罵到了這里,陳應良的心里忽然一動,突然又想到了一條更加光明的寬廣大路,暗道:“我怎么鉆牛角尖了?就沒有反過來想想,楊玄感造反也是我發達的好機會啊!歷史上這個蠢貨造反,沒過多少時間就被回援的隋朝軍隊主力給滅了,最后輸得不能再輸,死得不能再死!既然如此,我為什么不就近投奔鎮壓楊玄感造反的隋朝大將,跟著他收拾楊玄感?和必敗的遼東戰場比起來,必贏的平叛戰場,撈功勞賺資歷不是要容易上一百倍?!”

想通了這個關節,陳應良頓時腰不酸了,腿不痛了,晚上也不抽筋了,立即開始盤算如何投奔隋軍平叛大將揀功勞了。不過陳應良現在對前方的情況基本一無所知,想琢磨晉身之計也缺乏必要的情報,只能是趕緊想辦法打聽前方的詳細情況,掌握更多楊玄感兵變的具體細節。

也是湊巧,恰在此時,有一家拖兒帶女逃難的百姓從陳應良身旁經過,家中的小男孩不停大哭說是口渴,可那家人卻忘記了攜帶飲水只能是讓兒子忍著,可一個小孩子又能忍到什么時候,繼續的大哭不止,陳應良見了靈機一動,忙解下了自己馬鞍上的羊皮水袋,向那家人招呼道:“大叔,大嬸,讓你們的孩子喝我的水吧,天這么熱,小孩子缺水會落下病。”

“這,怎么好意思?”那家百姓的男人有些遲疑。

“沒事,我到前面有水的地方再裝一壺就是了。”陳應良笑著說道。

見陳應良一片好意,孩子又渴得厲害,那對百姓夫妻這才謝了陳應良的好意,接過水袋喂了兒女,又對陳應良是千恩萬謝,陳應良假惺惺的謙虛,乘機問道:“大叔,我剛從大興過來,不知道前面情況,楊玄感打到那里了?澠池和洛陽到底是什么情況?”

“聽說楊玄感打到東都東面的汜水了。”那對夫婦答道:“澠池的縣老爺命令全城戒嚴,四門都關閉了,不許百姓出入,我們這些都是住在城外的百姓,在城里沒房子也沒親戚可以投奔,就只好盡量的跑遠點,免得被亂兵禍害。”

“那東都的情況呢?”陳應良追問,那對百姓夫妻搖頭表示不知,陳應良無奈,只得又問道:“大叔,那么你們是什么時候知道這個消息的?”

“就是今天早上知道的。”那對百姓夫妻答道:“今天早上,縣老爺下令全城戒嚴,說是上柱國楊玄感造反,在汲郡渡過了黃河,帶著無數的賊軍殺向東都來了,澠池距離東都只有一天路程,亂賊的軍隊說不定也會來打澠池,為了預防萬一,縣老爺只能讓縣城戒嚴,又要我們這些城外的百姓疏散,免得亂賊的軍隊打來,害了我們。”

“澠池今天早上通知的疏散百姓,我也是今天才看到那些背著紅旗的驛卒。”陳應良心中分析,“官府的情報傳遞速度要比民間快,楊玄感這個倒霉蛋造反,這么重要的消息肯定是六百里加急傳遞,六百里加急把消息從洛陽送到澠池,也就是兩個時辰左右的時間,這也就是說,洛陽很可能是昨天晚上、甚至今天清晨才發出的軍情急報,照此推算,楊玄感現在距離洛陽應該還有一段距離,我去投奔平叛軍隊,時間上肯定還來得及!”

大致猜出了楊玄感叛軍的位置,陳應良再不遲疑,趕緊謝了那對百姓夫妻,重新上馬繼續向東,全速趕往洛陽東都。

手里不寬裕的陳應良買的坐騎很一般,速度遠趕不上驛站傳遞軍情的上好快馬,即便一路都是不惜馬力的快馬加鞭,陳應良也只是在下午申時左右抵達了澠池城下,而此刻的澠池早已是全面戒嚴,大白天都是四門緊閉,城墻上全副武裝的守軍來往巡邏不斷,同時城外的城下町也是家家戶戶關門上板,居民百姓逃得干干凈凈,留下滿地的垃圾雜物。

進城已經不可能了,住店也沒有多少希望了,陳應良也不著急,仗著在陜縣補充的干糧還算充足,還有農歷六月的夜晚絕對不算寒冷,陳應良干脆繞過了澠池城繼續東進,爭分奪秒的趕往洛陽。

是夜,陳應良露宿在了澠池通往洛陽的官道路邊小樹林中,還只睡了兩個時辰,就借著月色繼續東進。

陳應良的速度算是夠快了,可惜陳應良卻嚴重低估了楊玄感的進兵速度,更不知道楊玄感身邊有個壞種叫做李密,建議楊玄感全速進兵不給洛陽守軍準備機會,就在陳應良知道楊玄感兵變這個消息同一天,楊玄感親自率領的叛軍主力,已然越過了虎牢關,兵分兩路沿著洛水全速西進,距離洛陽僅僅只剩下了一天路程。

陳應良也低估了洛陽守軍的反應速度,還是在同一天,大隋東都留守樊子蓋,已然派出了兩支軍隊東進迎戰楊玄感叛軍,一支軍隊由河南縣令達奚善意率領,兵力約五千人,一支軍隊由河南贊治裴弘策率領,兵力八千人,分別迎戰楊玄感的兩路前鋒。

陳應良更不知道的是,第二天的上午,就在他遙遙看到大隋東都洛陽的宏偉城池時,幾乎是同一時間,裴弘策和達奚善意率領的兩路平叛軍隊,也已經分別洛水南北兩岸,和楊玄感叛軍的兩路前鋒楊積善、楊玄挺交上了手,而等待大隋平叛軍隊的,將是兩路潰敗加慘敗!

《》最新章節由創世,聊筆閣轉載!()

出門在外,就上移動版m.binhuo

我喜歡這本小說推薦

暫時先看到這里書簽


上一章  |  隋末我為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