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雷劈回小時候第273章 好處背后的利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現代>> 被雷劈回小時候 >>被雷劈回小時候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3章 好處背后的利潤

第273章 好處背后的利潤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04日  作者:獨舞娃娃  分類: 現代言情 | 婚后生活 | 獨舞娃娃 | 被雷劈回小時候 
快捷翻頁→鍵



熱門、、、、、、、、、

在余明月的心里,她家在地主墳那個百余畝的果園下方的小河源頭,正是搞石蚌養殖的風水寶地。

那是一條由幾座大山的山箐水匯集成的小河,因最終匯集的源頭在孔大地主家的墳山梁子下,所以被稱為地主河。

地主河在雨季時,河面也不過五六米寬,只能算條小河。但就算是在旱季水量最少時,也能保持在兩三米寬。

在余明月前世的記憶中,這條小河,從沒有過斷流的時候。

而如今,不管是地主河左上方的十幾匹小山梁,還是地主河右邊牛路上方的十幾匹更大但土質差些的山梁,一共近三十匹足有兩百余畝的山梁,都已經被余明月家在95年時就買了下來。

之后根據不同的土質和不同的自然條件,如今已經栽滿的芒果、琵琶桃、荔枝、桂圓、櫻桃、李子、杏子、梨子、核桃、澳洲堅果等數個品種的果樹。

后來為了管理方便,就連小河源頭這片原本十幾戶村民家共計二十多畝的山地,也被余明月家買了下來。

在種果樹時還提前留了位置,在這二十多畝的果園正中,建了占地四畝多的養殖場,養了野豬、麂子、野兔、野雞、箐雞、鷓鴣、斑鳩八種野生動物。

按余明月的計劃,是要等果樹再長大些不怕動物啃咬后,以在果園外圍修建圍墻為主,加隔鐵網為輔,劃出一片片的區域。把這些野物分類放入果園內散養,野雞鷓鴣一類會飛的,就在那片區域的果樹上方加上不會影響果樹光照的大網。

用兩百余畝的果園,近呼原生態的養殖野生動物,光是想想那壯觀的場景,都能讓人激動,更別提那壯觀的背后,初期的高投入和后期更高的回報了。

對于明月來說,這算是她所能想到的最大膽也最完美的計劃了,每次去那片果山里轉悠時。看著果樹又長高長粗了一些時。余明月都會忍不住的期待。

但目前,就算是最早那批果樹也只種下了四年多,長得最快的芒果樹,還沒有小碗的碗口大小。原生態野生動物養殖計劃還無法進行。

如今養殖場里養下的品種不少。但各自的數量不多。每年能賣出的野生動物,就算僅僅是只供應自家在本市的超市和市里幾家打了幾年交道的高檔酒店餐廳,也往往是供不應求。

沒什么比掙更多的錢能令余明月激動了。這兩個余明月也不是沒想過擴建,但當一想要建設資金投入三四年后,當野生動物進行原生態散養時,就得重新另在山梁上建新養殖場,算了筆賬后,余明月覺得這樣非常不智,很虧。

所以到了目前,長住在這人野生動物養殖場的工人,也只兩人,就是與余明月家有些親戚關系的那對兒孫不孝,在前世時的這時期,本應早已雙雙吊死在牛圈里的那對兩老口。

前世老兩口年過六十在病痛中,受盡不孝兒孫的孽待,心寒上吊,俗話說遇難不死必有后福,老兩口如今已經年近七十,身體倒很是硬朗,少有病痛。

兩人如今除了每月能領到一筆800塊錢的工資外,吃住都在養殖場那棟特意蓋給工人住的三間紅磚小平房里,兩間住屋,一間廚房,因為只有兩人,其中一間住屋,用來當了執行來人的客廳。

余明月家除了每年會在冬天殺年豬時從養豬場給他們一頭肥豬當福利外,糧油也都是由余明月家提供。

至于蔬菜一類的,在這農村只要是勤快人就不缺少菜吃。

養殖場外的果園里,王老頭在果樹之間開出的一塊塊小菜地就能種不少,除了能自給自足外,還會時常送些時鮮小菜給余明月幾家嘗鮮。

而他們兩人的工作,就是每天一早把野豬、麂子放出圈外種了果樹的大院里溜達,再管管所有動物的飲水喂食,天黑把野豬麂子趕進圈。

至于全部加上近萬只動物們每天要消耗的青草菜葉,自有在村里雇好的村民上午時到周圍的果園里割了給送過來。

兩老自那次準備自盡時,卻被余明月突然到來,以邀請做工為由的探訪給打斷后,這幾年里就像重活了一世般,帶著感激和自己的盼頭,在余明月家養殖場里兢兢業業的工作著。

王老頭時常都在跟人感慨,說他們兩老口這臨老了,才算是重活了一回,過上了自在安樂的日子,說余明月是他們兩老的貴人。

但在他們兩老的心里,余明月還是他們的救命恩人。只不過,這話兩老永遠都不會跟人說,當年他們兩人已經商量好,準備在那天吃過晚飯后,在他們住的那間牛圈里吊死,讓世人看看他們生養的那個不孝子。

余明月之所以想到選擇此地建原生態野生石蚌養殖場,一個原因,是地主河的源頭地勢相平坦;第二個原因,是這小河不斷流;第三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地主河東南北三方都是她家的地盤,養殖石蚌要如何改建河道都是她自己家的事,沒人能管得到。

余明月一家都是實干派,當發現自己這個計劃非常可行后,余明月就把她這個目前也許在全國都還沒有人嘗試過的原生態石蚌養殖計劃,給孔明英和孔小玉講了出來。

初一聽余明月竟然說了養石蚌,孔小玉和孔明英眼都瞪大了。

孔小玉在看到余明月一臉認真的更加地,眼睛閃了閃,等著余明月再說下去。

因為她相信,她的女兒要做的事,不會沒有把握。

但孔明英不同,她在看出余明月不像在說笑后,驚呼出來:“啊你這瘋丫頭。剛才奶奶和你媽跟你說的那些,你都忘了啊不會是說糊話了吧。”

余明月有些委屈的看向孔明英,心想,奶奶你和我媽媽剛才聊那么嗨,那也算是在跟我說的話

余明月這撅嘴的動作還沒收,孔明英話一說完,把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抬手就往坐在旁邊一跟她一起摘著青菜的余明月額頭上摸了一把,想看看孫女是不是發燒了。

余明月被孔明英的動作搞得一愣,回過神時哭笑不得。她可不是說的糊話。

“奶奶”

余明月推開了孔明英的手后。這才是把她心里想到的計劃。邊詳細的說給兩人聽,邊給兩人講解石蚌養殖成功后,那可觀的收益,聽得兩人都心動得不行。最后兩人都表明了立場。完全支持。

雖然已經得了兩張支持票。但照余明月的計劃,建這么一個原生態石蚌養殖場,初期投資也得有數十萬。

對于如今還欠著銀行百萬貸款的余明月一家。自然也不算是小事,怎么也得一家人都商量商量。

余天周中午回來時,聽完余明月的計劃,他斟酌了沒多久,也表示了贊成。

至少大小龍兄弟兩嘛,他們雖然是真正的天才兒童,他始終是只有十一歲明面上才上五年級的兒童,生意上的事,他們是沒有表決權的,只有聽著學著的份。

余志清如今不在家,他正和孔興江一起押車去了外地,準備在那邊為清江貨運公司再開辦一個分站點。

但如今,余天周兩老,已經早就主動交出了當家人的權力,余志清已然成為了這個家庭的當家人。

這樣的大事,自然是得他最后拍板,雖說以余志清一慣的作風,他毫無疑問的也會支持余明月的投資計劃,但作為女兒,為了表示對余明月這當家人的尊敬,一家人在吃著飯時,余明月就用孔小玉的手機,給余志清打了電話說了些事。

大體聽了后,余志清就贊同了,至于細節,說等他把貨運公司的分站點的事料理順些就回商量。

下午時,帶著妻子和女兒回來的孔興剛,在聽到這個投資計劃后,也是一臉的心動。

孔興剛臉上那近乎幽怨的表情,看得余明月好笑。

“小舅你少做這表情,你可是現在全省知名的青年企業家呢,光你手下那些公司的事,還不夠你忙的啊,我這完全就是小生意,一年掙的錢,還比不上你一個月掙的。”

孔興剛聽得翻了個白眼,撇著嘴道:“別說這個,好像那些沒有你家的股份一樣的,我這完全就是被你們推出來頂缸的,唉,作孽啊,我這屁股后邊的千萬欠款,不知道什么時候才還得完,急得我頭發都快白了不說,每天更是食不下咽,都瘦了不少。”

說完,還在那邊唉聲嘆氣了幾句,惹得正跟余天周和余天向正聊得熱呼的孔明富都忍不住斜了他一眼,這才收起了那假得不行的表情。

這才轉為一臉正色,看著余明月問道:“小月啊,關于去年說起投資飲食行業的事,我們怕是應該動起來了吧,現在看著市里開起來那一家接一家的高級酒樓,我這心里急得跟貓抓一樣啊。”

看到孔興剛說到后邊,又那副德行,一聽談到搞飲食投資,興奮得圍上來的大龍翻了個白眼,一龍則是吐著舌頭在那做鬼臉。

就連余明月也忍不住的翻了翻白眼,這才是果斷的道:“得再等等。”

“還等多久黃花菜都快涼了。”孔興剛一臉的不滿。

小龍也是一臉的不滿,神情竟和孔興剛很是相似,問道:“是啊姐,還等多久啊”

見余明月瞪來,小龍心虛的暗自吐了下舌頭后,小小的瓜子臉上馬上露出一副討好的笑容,道:“呵呵,姐,不管等多久都行,反正要記得你上次答應過的話喔,到時我和守信也要一丁丁點有股份。”

說到一丁丁點時,還作出一副可憐巴巴的表情,彎腰側頭,大拇指掐著食指的最尖上,比出了個很少意思的動作,這作怪的模樣,惹得余明月再一次想翻白眼。

“股份可以啊,想要多少。就拿出你兩的私房錢投資進來,到時立馬白紙黑字,把相當的股份劃歸你們,不然免談。”

余明月說得一臉認真,但對皮厚的余守諾根本起不了任何的威懾。

余守諾馬上就嬉皮笑臉的道:“嘿嘿,要錢沒有,要壯勞力,我和大龍一個能頂兩,只要有股份,到時不管是到酒樓端盤子還是洗碗。我們兩絕沒二話。

對吧。大龍”說完,捅了捅他那個此時站在一邊直翻白眼的雙胞胎哥哥余守信。

看到小龍那副嬉皮笑臉的樣子,余明月有也有想一直翻白眼的沖動,對這小弟。余明月是真無語了。

小時候。家里的大人們都說她財迷。可如今,小龍卻是家里公認的最財迷。也不知道是隨了誰,簡直就是只小鐵公雞。

家里如今就七口人。目前所有投資的大生意,其實本就都是人人有股份了,在余明月的計劃里,這飲食類,自然也不會像小龍所以為的只開一家酒樓。

所以這股份,肯定也是少不了他的,但余明月時不時被這小弟氣得牙癢,絕對不想在此時告訴他,巴不得這個小財迷在一邊心急才好。

趕走了跟著牛皮膏藥一樣的小龍后,余明月這才是跟孔興剛說起了正事。

照余明月的計劃,進軍飲食行為的時間,應該是在2000年后,最晚也得在2002年以前,算起來,其實也不用等多久了。

而且,余明月的計劃里,并不是單單搞某一類飲食,就算是初有,也準備涉及她在前世就熟悉的中、西餐和火鍋三類。

在這樣的城市,西餐走中檔路線就合適了。

而火鍋,卻可以走中檔和低檔兩條路線,這低檔火鍋,按余明月的計劃,是自助餐。

但中餐一類,卻是計劃包括高、中兩檔。

開一家全市最高檔之余,還得最大的以賣海鮮而聞名的高消費酒樓,同時八大菜系的名菜不能少,但為了符合顧客口味,得以川菜為主。

一家最小占地至少得兩層,以賣木棉地區傳統口味菜式為主,其中自然是主推自家養殖場里的各種野生動物、木棉地區特有的山野菜、山菌、和不久后準備投資建設的無公害基地里的綠色蔬菜。

余明月講得詳細,講了整整近一小時,講得口干舌燥,孔興剛卻是聽得眼睛都瞪圓了。

大小龍兄弟站在一邊,小龍那財邊兩眼早已冒光不說,連大龍都直吞口水。

余明月喝完兩口孔小玉遞到她手上的水后,孔興剛才從震驚中找回了他的聲音。

“真真要一次都開上要是到時你這計劃要不要重新再想想我們這可還欠著一屁股債呢。”孔興剛聲音都結巴了。

余明月詭異的一笑道:“小舅你要是怕了,這事我一個人自己來吧,沒意見吧”

其實,余明月之所以把最晚的期限定在兩年多后,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考慮到目前手頭資金的緊張。

蛤這些,都是余明月所撐握的木棉市餐飲行業里最火爆還長久不衰的類型。

她不信,掙不了錢。

如果前世別人開起來掙了大錢,她這世搶先人家一步開起來不說,還已經占了不少天時地利都掙不到錢,那也只能證明她實在太無能。

她可以去找塊豆腐,撞死自己得了。

而且之所以要一開幾家,那也是在前世學到的經驗。

余明月準備開的這幾類型的餐廳,在前世時,就是那個她不知道名字的某一人開起來的。

而這樣的其中一個好處,就是在餐飲業的競爭越來越大時,這幾家酒樓每每搞出各種活動,威力都比別人大。

余明月至今都記得清楚,每年學校聚餐時,都會選擇她如今計劃中要開的幾家酒樓的其中一家。

原因是幾十人每次消費完,就會相應的得到幾百塊的消費抵扣卷,并非一定要再回同一家消費,而是下次不管是想換家餐廳吃中餐,還是想換換口味吃火鍋或是西餐,都可以拿這些抵扣卷,到同屬一家餐飲公司渠下的餐廳消費。

其實,不同公司不同行業再或是不同老板聯手搞活動的也有,但唯有這同一餐飲公司的幾家,連手搞起活動時的威力卻是最大的。

為著那不用大家都肉痛的消費卷,她和學校里的數十個同事,在她被雷劈死前的十余年里,心甘情愿的成為了那家餐飲公司的鐵桿消費者。

特別是在各個節日前的聚餐活動里,看著人家那火爆的生意,她有一次都很不現實的幻想過,如果可能,她也想搞餐飲,掙大錢。

她從沒想過,那次的幻想會有成為現實的機會,所以,在多年前看著董子貴把餐廳經營得半死不活時,她就定下了這個瘋狂的計劃,要在2002年,那個她至今都不知道名字的某人前,搞餐飲。

到了如今,她的家底更厚時,她有了更大的夢想,就是在時機成熟時,讓以木棉地區特色為主的那類中檔酒樓,走出木棉市。

前世那個她連名字都不知道的人沒做到,這世她搶了那某人的先機都做不到,那實在太別扭了。

就算為了讓心里好受點,放下那種完全都是在仿佛人家的感覺,她也要努力做到這一點。

也許,終有一天還能開成全國連鎖店。

就算余明月前世只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民老師,但也知道,如果真能把木棉市的特色山菜土特等,借助餐飲推廣至全國,這對本就開著農富產品公司、山野菜加工廠、又準備著大力搞野生動物養殖的她們三家好處有多少,這些好處背后的利潤,令余明月不得不動心。

當然了,此時連第一步都沒有走出,她還不敢把這大膽的想法說出來。

孔興剛的財迷,比余明月還勝,這些年來,余明月說出的投資計劃就沒有不掙錢的,一聽大龍小龍都吵著要掏私房錢參加投資分股份,孔興剛馬上就從震驚中回過神來。

一咬牙,斬釘絕鐵的道:“行,老子拼了,不就是幾百萬嘛,沒有老子也去借。”

孔興剛這吼出的兩聲老子,又惹得旁邊的孔明富直瞪眼,皺著眉頭教訓道:“小剛,你要反天了,你在這稱誰的老子,啊”

“嘿嘿,嘿嘿,我我就只是我家銀玲的老子,嘿嘿。”孔興剛老實了,憨笑著摳了摳頭。十八歲還挨的那次揍,讓他如今對于老父親,依然敬畏得很。未完待續

ps:對于上一章失誤造成的內容重復,娃娃再次在此道歉。如果親已經訂閱,請重新刷新一下,就會出現更正后的內容。

親們,后往更新時間都訂在中午十二點半,或是下午六點半哈,對于用業余時間寫文的娃娃,這樣的更新時間更不容易晚更。

以后不管是4000或是爆發補更時的6000或是萬字,娃娃都直接以一章的方式送上,大家應該都發現,娃娃是個不喜歡麻煩的懶人,也是個實在人吧,嘿嘿

推薦本章到: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被雷劈回小時候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