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三二三章 利益均沾才是王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二三章 利益均沾才是王道

第三二三章 利益均沾才是王道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27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歷史軍事


新奧爾良港爆炸案發生后,各方除了一開始鬧了一陣,驚嘆了一陣,很快就銷聲匿跡了,剩下的,就是悶頭為即將到來的新局面做好準備,像二十一世紀那種開戰之前先互相打嘴仗之類的事情,壓根就沒有。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不是個信息社會,也不是個講究公道正義的世界,而是列強當道的十九世紀。在這個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的時代,道義之類的東西雖然也很重要,但遠沒有勝利來的重要。

就好比當初英國對滿清搞的那個第一次鴉..片戰爭,這個戰爭明顯是個非正義的戰爭,開打的時候,連英國政府都不好意思,計劃差一點流產,英國政府也是以微弱多數才同意開戰。

就算開戰了,英國政府當時也底氣不足,是打算稍微撈點好處就算的,畢竟當時的滿清還是挺唬人的,至少軍隊數目很多,誰知道滿清太不爭氣,三下五除二就被英國人給打的滿地找牙。

這一下,滿清的虛弱全面暴露在英國人的眼前,也暴露在了歐洲列強的眼前,從那以后,西方列強才像聞到血腥味道的鯊魚一樣,猛地撲了過來,爭相搶奪中國這個美味。

因此,對這個時代的西方列強而言,戰爭的正義與否并不重要,關鍵是戰爭的贏面有多少,好處有多少,如果贏面夠大,或者說好處夠多,那么就算是非正義的。也可以先打了再說。

擴大對美國內戰的干涉,就是這種情況的真實寫照。表面上看,英法兩國是因為新奧爾良港爆炸案惱羞成怒。開始擴大出兵規模,但本質上說,是英法兩國看到南方聯盟國的贏面大增,從而決定提前出兵,遏止聯邦軍的發展。

過去,英國人跟法國人不下手,是因為美利堅聯邦國與南方聯盟國的戰爭還沒明朗化。戰爭的規模也太大了點,所以不想貿然下場。但現在雙方的戰線已經開始僵持下來。而原本脆弱的聯盟軍在中國人的幫助與武裝下,已經鳥槍換炮,至少從裝備方面超過了聯邦軍,已經初步顯露了**成功的曙光。

當然。真正讓英法兩國下定決心的原因,是中國人與聯盟國的密切關系,以及中國人在這場戰爭中賺到的天大好處。

根據可靠消息,中國人自從登陸新奧爾良港,一開始一路挺進,徑直打到孟菲斯城,可從那之后,他們就不再繼續進攻,而是忙著穩固戰線。并與聯盟國交好。

只是這樣也就罷了,但很快的,中國人就開始以自己所占領的三個城市為中心。依托密西西比河的便利運輸,開始與聯盟國展開了大規模的貿易活動。

在這場貿易活動中,中國人大量輸出中國制造的工業品,然后收購當地的農產品,從而建立了一個基本的貿易環路。

最可怕的是,這個貿易吞吐量據說大的可怕。不說別的,光一個孟菲斯港。現在每天的貿易吞吐量至少超過一萬噸,就繁忙程度而言,已經遠遠超過了過去。

毫無疑問,孟菲斯港的吞吐量大增,跟李永吉的金手指有很大關系,不過或許要問了,李永吉目前每天的傳送噸位不過才500噸,也就是一天只能傳送五百噸的貨物去現代社會,怎么可能一天吞吐量超過一萬噸?

要解釋這個,就要從頭說起了。

李永吉有一天五百噸的傳送噸位限額是不假,但是他這個限額是可以累積的,最高可以累積90天,也就是近三個月。

雖然之前李永吉每個月都有利用傳送噸位,但由于過去依舊是從現代社會進口的多,出口的少,所以李永吉還有大量的傳送噸位沒用,一直在積累過程中。

后來,當李永吉發現這里的農產品居然在現代社會可以大賣,就開始收購本地的農產品,然后傳送去現代社會當有機農產品賣,這才把以前積攢下來的傳送噸位給用掉了。

接下來,李永吉就不再浪費噸位了,畢竟他每天只有五百噸,所以不再傳送像玉米小麥之類經濟附加值低的東西,而是只傳送像大馬哈魚、匙吻鱘等經濟價值高的東西。

因為這些東西在現代社會的經濟價值相當大,比一般的農產品價值要高多了,可是這些東西在當前的美國人眼里,卻不是什么稀罕東西,所以哪怕是濫捕濫撈,也不算是什么事兒。

另有一個,為了避免浪費傳送噸位,李永吉已經不再全部傳送農產品了,而是從張信達那里接收了一條有機食品生產線,直接把孟菲斯附近的蔬菜水果還有小麥玉米等農產品加工成真空包裝,然后送去現代社會,現代社會那邊,張信達只需要把這些東西貼上標簽,印上一個生產日期,就可以直接往外賣了。

這樣一來,等于利用了這個時空孟菲斯本地的廉價勞動力跟廉價原料,成本方面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所以賺頭還是不小的。

除了這些外,李永吉還進口了一條啤酒生產線,在當地用小麥生產現代啤酒,這些東西就不賣去現代社會了,而是直接在當地以高價奢侈酒出口,以換取真金白銀。

別說,李永吉搞的這個叫銀麥啤酒的新品牌,在當地很受歡迎,不但口味好,價格也不是高的離譜,再加上精美的玻璃瓶包裝,是一種名副其實的,僅次于青島啤酒的高檔啤酒。

換言之,李永吉親自帶兵坐鎮的孟菲斯城,已經成了一個農產品加工基地,在這個地方,李永吉辦了不少基本的工業,利用現代的設備以及簡單的發電設備,搞起了諸如啤酒生產。罐頭生產,真空有機食品生產,**制品加工等項目。而這些項目都需要收購大量的原材料,所以一天一萬多噸的吞吐量,是一點也不多。

新設備與新產品,不但給李永吉帶來了更多的真金白銀,也給當地人帶來了實際利益,越來越多的農場主開始跟遠征軍簽訂了承包供貨合同,成為了中國人的下級供貨商。這樣一來,孟菲斯當地的農場主基本都被綁在了中國人的周圍。再也離不開中國人了。

如果只是這樣,那還只是一個城市的小事兒,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讓英國人與法國人感到壓力山大了。

因為。中國人居然再次大規模倒賣武器了,這次中國人居然直接賣給聯盟國政府三十萬支中國版夏普斯步槍,一萬門前裝12磅步兵炮,另外還有子彈三百萬發,炮彈十萬發,絕對是一個大手筆了。

最讓人頭皮發麻的是,這么多武器裝備,中國人居然可以賒賬!

也就是說,聯盟國以境內對中國人的貨物全面免稅。承認中國貨幣當作本國的交易貨幣之一,承認中國人在聯盟國境內享有與聯盟國白人公民同等待遇為交換,來換取中國人的低息貸款。再用這筆低息貸款,來采購中國人提供的軍需物資。

很快,中國人就向聯盟國提供了三千萬華元的低息貸款,然后聯盟國立刻就用這筆錢來跟中國人購買了大量物資,其中七成都是軍火,另外的三成則是糧食之類的東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方提供的三千萬華元,都是紙幣。根本不是那種分量十足的銀元!

其實,原本對全部是紙幣這件事,聯盟國也多少有些疑惑跟不滿,但當他們發現這些紙幣也可以當作普通貨幣來用,可以買到中國貨之后,不滿也就消失了。

而且,中國人都說了,這三千萬只是第一期貸款,以后根據情況,還會有第二期貸款,甚至中國人還會鼓勵中國商人來這里進行投資,比如投資辦廠,比如收購當地的農產品等。

借著給聯盟國低息貸款,給他們廉價軍火的同時,中國人的大量金融機構也開始入駐,像孟菲斯、維克斯堡、新奧爾良甚至里士滿這幾個地方,中國人的中信銀行與民生銀行已經開始落戶扎根,并對外開展業務了。

提供貸款,提供軍火,開辦銀行,收購農產品……這一系列的手段用出去之后,聯盟國與中國之間的關系眼看是越來越密切,據說聯盟國已經開始商討跟中國互派大使的事情了,還要簽署一個新協議,搞一個什么戰略伙伴關系。

隨著這些事情暫時只是一些苗頭,但英國人與法國人都不是傻子,尤其是這兩國本身就有很多銀行家,他們一眼就看出中國人這是在玩什么把戲。

很明顯,中國人這是在搞經濟侵略,嗯,或者說經濟侵略這個詞不太對,畢竟這個時代還沒這么時髦的概念,但經濟控制這個詞卻已經有了。

沒錯,在歐洲的銀行家看來,中國人玩的這一手,就是典型的經濟控制,要趁著聯盟國最困難的時候,給他們一些看似溫暖的幫助,實際上卻是要從經濟層面控制這個國家。

要知道,聯盟國基本沒有工業,以前工業品都是從美國北方以及英法等歐洲國家進口,可現在因為戰爭,北方的工業品已經斷了,至于歐洲列強的工業品,也因為美國海軍的封鎖,而越來越困難,所以此時此刻的聯盟國,就像嗷嗷待哺的嬰兒一樣,誰能給他提供足夠的工業品,他就聽誰的。

這下好了,中國人來了,而且不知道為何,中國人總是能提供大量聯盟國急需的工業品。雖然這些工業品主要都是軍火,但這些東西才是聯盟國真正需要的。

另外,中國人不但賣東西,他們還買東西,比如聯盟國的農產品,他們就在大量收購,再加上中國人給聯盟國的政府與民間提供了大量貸款,直接導致聯盟國即將崩潰的經濟重新穩定起來。

可不是么,過去聯盟國的經濟即將崩潰,是因為聯盟國的經濟產品太多單一,主要都是農產品,基本沒有像樣的工業。因此連一些工業必需品都需要進口。

當然,在這個時代,就算沒有所謂的工業必需品。湊活一下也能過,可現在明顯不是和平時代,而是戰爭時期,戰爭時期可不僅僅是需要工業必需品,而且還需要大量的軍械物資。

在這一點上,聯盟國的缺口很大,但正好。中國人一下提供了大量軍火,滿足了聯盟國的胃口。更妙的是,中國人的軍火要價還不高,甚至可以說是相當廉價。

以一把被美國南北雙方都稱之為中國版夏普斯步槍,也就是華1型步槍為例。

這款華1型步槍。雖然跟北方的夏普斯步槍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無論是做工還是局部的設計,都要超過那款美國人生產的夏普斯步槍,性能更是要好不少。

然而,一支美國產的標準版夏普斯步槍要42美元,中國人提供給聯盟國的華1型步槍呢,卻只要20美元,價格足足差了一倍!

要知道,別說夏普斯步槍這種高端貨了。在合眾國,一支前裝的春天步槍,出廠價都要12美元。而中國人的夏普斯步槍卻只比春天步槍貴了8美元,這簡直就是在開玩笑。

如果不是中國人跟合眾國反目成仇,只是這個價格,說不定北方都要成為中國人的客戶。

其實何止是聯盟國,就連英國人與法國人,也十分眼饞中國人的武器。并且下面的官兵也多次要求大量進口這種武器,可惜英國于法國都有自己的兵工廠。而且里面牽扯到太多利益,所以才沒有像聯盟國那樣大量采購,而是依舊使用自己生產的米尼步槍。

沒看錯,就是米尼步槍,也就是發射米尼彈的前裝線膛槍,這種槍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流,像后裝槍這種東西,在這個時代的西方列強來看,成本還是有些過高了,有些得不償失。

總之,買軍火,給貸款,收購他們的農產品……這一整套組合拳下來,聯盟國的經濟鏈條看似重新穩固,但其實已經完全綁架在中國人的戰車上了。

尤其是,聯盟國對所有的中國貨物實行免稅政策,這讓中國貨在聯盟國的競爭優勢大大增加,加上合眾國依舊沒有放棄對聯盟國沿海的封鎖,導致目前英法兩國的貨物很難進入聯盟國境內,反倒是不知道怎么躲過合眾國海上封鎖的中國貨,開始大行其道,已經有統治整個聯盟國市場的趨勢。

開玩笑,英法兩國為啥要干涉美國內戰?為啥要幫助南方聯盟國,去對抗合眾國?他們難道不知道南方蓄奴制度不好?難道不知道這場戰爭合眾國是正義的一方?

原因很簡單,英法兩國首先是為了經濟利益,其次才是為了地緣政治等因素,才去幫助聯盟國。

如今的英國與法國正處在工業革命的中前期時代,而這個時代的特色,就是蒸汽機的大量使用,至于產品么,則主要是以棉布等日用紡織品為主。

而要獲得好的棉布,除了技術方面要過關外,還必須有好的原材料,到目前為止,最好的織布材料,毫無疑問及時美國的大陸棉,而這種棉花又只在美國南部,也就是聯盟國境內才有。

在過去,美國南方,或者說現在的聯盟國,就是依靠出口棉花煙草等經濟作物,才獲得了大量的財富,而在進口工業品方面,有錢的南方奴隸主根本看不上質量粗糙的北方制品,而是青睞于做工精良的英國貨或者法國貨。

這樣一來,雙方就形成了一種互補,英國法國等歐洲工業國家向美國南方進口棉花、煙草、小麥玉米等農產品,再向那里出口本國生產的工業品,比如鐵制品,棉紗棉布等物資,時間一長,大家都離不開對方了。

而美國的南北戰爭,說是為了奴隸制,但本質上是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不可調和,因為南方為了降低工業品輸入的價格,提供農產品出口的競爭力,主張實行低關稅甚至零關稅的自由貿易,而北方為了新興的工業資本家,則主張實行貿易保護政策,主張提高關稅,遏止西方的進口。

毫無疑問,北方,或者說共和黨的那種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對本國工業資本家是有好處的,因為保護了本國還比較脆弱的工業,可對以農產品出口為主的南方奴隸主來說。就是災難,因為這等于加大了他們的進口成本,變相的減低了自己的收入。

說白了,英國與法國,在經濟方面的考慮,主要是為了保住美國南方這個重要的原料產地與市場,一旦南方也實行美國的那套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限制出口原始的農產品,改為出口加工過的貿易品。比如棉布、鐵制品等,那對英國與法國的工業將會是一個打擊,雖然不敢說傷筋動骨,至少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這些經濟利益。才是英法兩國對干涉美國內戰方面的主要推動力,至于那種所謂還不算成熟的地緣政治,也就是單純的不希望美國強大,那反倒是其次了。

可是現在好了,美國分裂在即了,可南方市場竟然讓中國人給摘走了,大家眼看再這么下去,等戰爭打完了,中國人也就把聯盟國的市場跟侵吞殆盡了。到時候可就沒英國人與法國人什么事兒了。

別人不知道,但英國人可是很清楚,如今的中國人不但能生產別人比不了的絲綢瓷器以及軍火。還能生產質量比英國棉布還好的中國布,只不過中國布匹的價格太高,這才讓英國布還繼續能在世界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英國人毫不懷疑,以中國人目前所表現出來的科技水平,絕對能生產出媲美英國布的能力。

英國人認為。以前制約中國人生產布匹的問題應該主要是原料問題,因為中國人很難得到大量的良種棉花。也就是目前被認為最優秀的美國大陸棉。一旦讓中國人也獲得了美國大陸棉,并壟斷這里的生產,到時候英國布肯定會遭受更加沉重的打擊。

世界最好的美國大陸棉主要就在聯盟國境內,要是中國人借此控制了聯盟國的經濟,或者哪怕是跟聯盟國形成什么親密的同盟,那對英國人與法國人來說都不是好消息。

所以,英國人著急了,他們主動找到法國人,決定聯合法國人一起,借口新奧爾良港爆.炸案,提前對合眾國動手,至少要把美國人的海軍干掉,重新打通歐洲與聯盟國之間的海上交通線。

換言之,既然跟美國早晚要打,那不如現在就打,多少還能趁著中國人沒有完全占領聯盟國市場之前,趕著過去分一杯羹,如果繼續慢慢騰騰,等中國人把聯盟國的市場都瓜分完了,那就沒英國人與法國人什么事兒了,或者就算有,也只能吃點殘羹剩飯。

為此,英國人與法國人一邊迅速集結部隊,開始主動尋找美國人作戰,同時還向聯盟國派出了大使,承諾也愿意想聯盟國提供優惠貸款,甚至給他們提供武器裝備。

對此,聯盟國反倒拿捏起來,表示,低息貸款好說,不過武器裝備么,起碼要有中國貨的素質才行,如果沒有,價格必須降下來,要是都不行,那就算了,不過看在大家交往這么多年的份上,買你們點彈藥得了。

之所以肯買彈藥,是因為李永吉受限于噸位的問題,武器賣的多,彈藥卻很少,平均下來,一把槍才十發子彈,一門炮才十發炮彈,這個數目自然讓聯盟國有所不滿。

不過李永吉這也是沒辦法,因為李永吉提供的這批軍火,都是張信達在南非以及中國的小工廠里生產的庫存貨,也就是李永吉一開始起家時候的那些加工廠。

當時,這些加工廠是用現代的設備制作像夏普斯步槍,拿破侖炮這些東西,然后用工藝品的名義分散出售,再在南非組裝成成品,也沒什么麻煩,可彈藥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因此當時這些工廠只是生產武器成品,彈藥方面另外想辦法。

好在,這些武器因為大都是仿照十九世紀的武器,所以不但可以使用無煙.火..藥,也可以使用黑火藥,所以就算李永吉提供的少,跟英法等國購買彈`藥也可以用。

那么,李永吉武器都賣了,為啥就不能連彈藥一起賣呢?原因倒也簡單,那就是張信達那邊早就鳥槍換炮,都直接上子彈生產線,生產7.62毫米的現代子彈了,那種紙殼定裝的.黑..火..藥子彈,他要生產也是個麻煩事兒。

所以,最終張信達就把庫存給拿出來了,而且就算是這些庫存,火...藥也不是黑.火藥,而是花炮爆仗等用的銀色火..藥,都是早期起步階段的時候,那些廠子里存下來的。

至于無煙.火..藥這些,張信達倒是不少,也可以提供,但這不是給自己用,而是外貿版,肯定不能給好東西,所以就暫時只給那么多。

再者說,李永吉的主要目的是北美洲西部的土地,而不是搶占聯盟國的所謂市場,他連中國市場都還沒吃完呢,光內需就夠他吃的了,根本無意跟英國人與法國人搶什么市場。

至于什么美國大陸棉,實話說這東西是好,不過李永吉就算要發展棉紡織工業,也有更好的棉花種子,而且是被馴化的,可以在中國種植的優良棉種,以后要在中國推廣也容易,所以對聯盟國的大陸棉其實也并不怎么在乎。

實際上,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大陸棉雖然品質優良,但跟現代的棉花品種相比,就差遠了,尤其是現代的棉花大都是轉基因,產量高不說,抗病抗蟲能力超強,基本不用怎么伺候,所以不管是成本、產量還是質量,都比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棉花好太多了。

正因為如此,李永吉才沒有趕盡殺絕,多少留了點彈藥的空間給別人,甚至他還打算等以后英國人與法國人有能力進來后,主動讓出一部分聯盟國的市場,來個貿易均沾,共同致富。

至少目前來說,李永吉還不想跟英國人與法國人翻臉,畢竟對李永吉掌控的中華帝國來說,目前排第一的敵人,永遠都不是英國人與法國人!

所以,對目前的李永吉以及中華帝國來說,吃獨食是不成的,利益均沾才是王道。因為你遲到好處了,就要付出代價,就目前來說,這個代價就是努力打美國!

李永吉不是沒信心靠自己的力量獨自打敗美利堅合眾國,但那樣他付出的代價就有些過多了,或者說消耗的成本有些太大。因為現代戰爭消耗的戰爭物資跟十九世紀是沒法比的,打一場仗看著是痛快了,可花費卻不小,他多少有些心疼,畢竟他最近在軍火物資上面的花費真的是有些大了點,所以他在孟菲斯止步不前,也跟不想多浪費錢有關。

外人光看到夢之師多么彪悍,多么能打了,卻不知道夢之師的花費有多少,養著一個師的錢,李永吉起碼可以養三十萬近代軍隊都不止。

現在,能拉英國人與法國人一起下水,一群人過來扛,總比他一個人扛要好的多。(未完待續)R640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